法国电影 《蝴蝶》的生态意识

2010-11-16 04:55张万敏
电影评介 2010年8期

一、引言

法国电影《蝴蝶》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8岁女孩丽萨随着单身妈妈搬到了一幢公寓,自此她的命运与心地善良、脾气却有点古怪的老人朱利安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丽萨的妈妈16岁时意外怀孕生下了她,可是她却从来没见过爸爸,因为在得知妈妈怀孕后他就逃之夭夭了。如此年轻的妈妈怎么能抚育好孩子呢?妈妈在忙于生计、爱情和友情之时经常忘了孩子,丽萨也就成了孤儿院、咖啡馆、车站等处的常客,这也给了她走入独居楼下的那位老爷爷朱利安生活的机会。在丽萨被妈妈再一次遗忘在咖啡馆之时,朱利安动了恻隐之心,把她带回了家。在老爷爷的家里,她看到了许多蝴蝶标本,也闯入了那间生机盎然、蝴蝶群舞的“密室”。她还偷偷地藏在老人的车里,随他一起去山间寻找伊莎贝拉①——一种欧洲最罕见、最美丽的蝴蝶。寻蝶途中,聪明伶俐、天真活泼的丽萨不断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并与孤僻寡言、严肃固执的朱利安斗嘴斗智,这一老一少在不断的摩擦与妥协中,心贴的越来越近。这不仅是寻找梦中蝴蝶的旅途,还是寻找失落的爱与亲情的旅途。影片的结尾,朱利安对丽萨的妈妈说:“不快乐的孩子通常都盼着快点长大,好早一点脱离令自己痛苦的生活,到自己能把握的世界中去。”那也正是丽萨喜欢篮球、喜欢NBA、希望尽快长成一个“高人”的原因;他还说:“其实爱很简单,就是那么简单的三个字,可是我却从来没有对儿子说过。”这个从小就没有感受过家庭温暖、又被恋人所抛弃的年轻妈妈,深受触动,跑过去贴在丽萨的耳畔,轻轻地说出了那三个字。母女俩终于幸福地拥抱在一起。

与当前一些电影界先锋所追逐的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奢华的视听盛宴相比,《蝴蝶》不过是一幅恬静的山水画。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没有炫目的声光电影,没有好莱坞的大手笔大制作,更没有中国商业片的绯闻炒作。蔚蓝的天空,蜿蜒的公路,起伏的山岗,辽阔的草原,繁茂的丛林,幽静的翠谷,清澈的小溪,浓密的青草,微风中摇曳的野花,花草间翩翩起舞的蝴蝶,满面春风的白发爷爷,笑声中扑蝴蝶的小姑娘。然而就是这样一段貌似无奇的童话,却给了世人的灵魂以极大的震颤和洗刷,并在法国创造了超过两个亿的票房奇迹。奇迹何来?举重若轻,将对世界、对人生、对社会的深刻思考溶于轻松的温情和明澈的山水之中;深入浅出,在感受人间温暖的同时却又对城市化、商业化所造成的诸多问题加以深刻反思:亲情,爱情,友情,婚姻,家庭,金钱,战争,人生等。浮华用以掩饰苍白和空洞,真正的深刻是无需靠形式来铺陈的。把复杂的问题以简单的方式加以阐释,把严肃、深沉的问题以轻松、质朴的方式加以表达,这正是此部影片的隽永之处。然而最令这个童话成为神话的,却是影片深刻的生态意识。影片中没有一句对白直陈生态问题,观众既听不到说教之辞,也没有被填鸭之感,然而有心者却会发现其中所隐含的对生态现状的无尽忧思。这些饱含生态意识的细节正构成了这部电影的隐性叙事主线。

二、《蝴蝶》自然生态意识的书写

朱利安和丽萨整个寻蝶之旅的背景都是这部电影自然生态意识的体现。影片多半拍摄于令人心驰神往的欧洲第一山——阿尔卑斯山。蓝天、青山、碧水、翠谷、阳光、微风,组成了大自然温暖的怀抱;勃勃的小草、盈盈的野花、翩翩的蝴蝶、成群的牛羊、游动的鱼儿,在大自然中自由呼吸、茁壮成长。阿尔卑斯山无处不是五彩缤纷、生机盎然,生态和谐在这里得到了最大实现,难怪浪漫派文学家将之喻为“牧人乐园”。然而就连这个理想的生态王国,如今也是危机四伏。朱利安向一个正在测量仪前工作的人问路时得知山里就要建高尔夫球场了,此时正值勘测阶段。众所周知,人们的开发到哪里,环境的破坏就到哪里;人们的脚步迈向哪里,生态失衡的厄运就降临到哪里。可以预见,随着人类足音的临近,一场大灾难已经逼近风景如画的阿尔卑斯山了。再看另一幕:爷孙俩悄悄观察着丛林中两只正在悠闲觅食的麋鹿,它们耳鬓厮磨,温情无限。突然,刺耳的枪声打破了寂静,一只麋鹿应声倒下。两名持枪男子出现了,扛走了被打死的麋鹿。丽萨被吓呆了,朱立安则愤愤地骂道:“该死的偷猎者!”然而,当朱利安捉到了一只美丽的蝴蝶,让丽萨把它放进一只盛有氰化物、可以令它昏迷、致死以便制成标本的小瓶子里的时候,小女孩脱口而出:“偷猎者!”朱利安一愣,继而摇头苦笑。如果不是童言无忌,他还不会意识到自己的做法在本质上与偷猎者的行为并无二致。更有趣的是,影片主题歌的歌词也带有浓郁的自然气息:“为什么鸡会下蛋?因为蛋都变成了小鸡;为什么漂亮的花会凋谢?因为那是游戏的一部分;为什么木头会在火里燃烧?是为了我们像毛毯一样的暖;为什么大海会有低潮?是为了让人们说:再来点;为什么太阳会消失?为了地球另一边的装饰……”祖孙二人以对唱的方式,就生活中的平常现象一问一答,和谐互动,充满诗情画意和生态情怀,不愧为净化现代人喧嚣心灵的清新剂和安定浮躁灵魂的镇定剂。

三、《蝴蝶》精神生态意识的阐发

《蝴蝶》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生态的忧思,它还以淡然的笔触,把对生态关怀的触角从自然层面伸向了精神层面。心灵的物欲化、思想的商业化是当下精神生态危机的一个表现。丽萨生于都市,居于高楼大厦,玩的是电玩,至爱的食品是KFC;她从未去过乡下,不知蝴蝶从何而来,更没有见过化蛹成蝶的曼妙过程;她甚至连干草、煤炭炉等是什么都不知道。她的理想就是到大自然中去晒晒太阳,呼吸点新鲜空气,听听虫儿的鸣叫,瞧瞧牛奶是怎么来的,看看蝴蝶是怎样诞生的。这就难怪当朱利安向丽萨展示自己收藏的蝴蝶标本时,她则以惯常购物时的口吻问道:“你的蝴蝶是什么牌子的?” 当丽萨的老师在课上讲述拿破仑的丰功伟绩之时,一个孩子居然问道:“拿破仑开的是什么车?”这不只是孩子的悲剧,而是都市化进程中整个人类的悲剧。然而悲痛中我们也看到了一丝曙光。爷孙俩夜宿山间木屋的第一晚遇到了一些来自城里的年轻人。当听说其中一人因炒股而大赚了35万元之后,丽萨问爷爷:“怎样才能变成有钱人呢?”朱利安的回答却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也正是本片意欲传达的颇具人文生态意识的财富观:财富是自由,而不是金钱。

情感迷失是精神生态危机的又一表现。爷孙俩在山顶偶遇一对情侣。男孩要求女孩一起跳伞,可是女孩不敢。男孩就威胁说:“如果你爱我,就要跟我一起跳,这是你爱我的证明。”看着女孩哭着和男孩一起跳下去后,朱利安对丽萨说:“你知道吗?他们的爱只剩一条线牵着了。当人们需要对方做出爱的证明时,就说明他们对爱已没有信心了;当人们信心丧失时,爱也就不存在了。”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问题更能真切地反映社会问题。影片正是选择了这样一个折射视角。丽萨的妈妈16岁就怀孕生女,又没受过良好的教育,所以始终挣扎在社会底层,难以有时间精力陪伴、照顾孩子;加之她生长于缺少温情的家庭,根本不知什么是爱、更不知如何爱孩子,这给她和丽萨都带来了诸多痛苦。还有,朱利安的儿子原本健健康康、朝气蓬勃,与多数都市年轻人一样,他终日为工作奔忙,承受着诸多压力。然而,他的压抑却无处宣泄,情感更是无所归依。他没有妈妈,缺乏母爱,而父亲又沉默寡言、不善表达,孩子根本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家庭的残缺、情感的空虚使他变得忧郁、敏感,身体一天天羸弱,精神也最终崩溃:他得了忧郁症,自杀身亡,从而也给年迈的父亲留下了永世难愈的创痛。这两个家庭可以说是整个社会的缩影。因爱情、婚姻、家庭等问题而导致的情感缺失、心理危机、精神世界坍塌已成为现代社会的普遍问题。伴随物质文明和科技发达而来的,是严重的精神颓废和道德沦丧。这正验证了詹姆斯•乔伊斯[1]的话:“现代人征服了空间、征服了大地、征服了疾病、征服了愚昧,但是所有这些伟大的胜利,都只不过在精神的熔炉里化为一滴泪水!”所幸的是,影片中我们看到了朱利安那间生机勃勃、蝴蝶纷飞的“密室”。与其说这是一间都市密室,不如说是被钢筋混凝土所禁锢的都市人极其渴望的一个心灵港湾和精神家园,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都市中也得到了实现。

影片的结尾颇值得玩味。爷孙俩千里寻蝶却无果而返,然而回家后朱利安却发现,伊莎贝拉之蛹早已被朋友寄至家中,而且即将化蝶。众里寻他千百度的,原来却在自己手中!在伊莎贝拉脱壳振翅的那一刻,人们的心灵也完成了化蝶,获得了新生:丽萨找到了她生命中的伊莎贝拉——母爱和家庭温暖;朱利安找到了他生命中的伊莎贝拉——如何表达爱以及对夭折之子承诺的履行;我们也跟随本片的编剧和导演一起,找到了我们生命中的伊莎贝拉——自然生态的平衡,精神生态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四、结语

“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全球性生态危机,起因不在生态系统自身,而在于我们的文化系统。要渡过这一危机,必须尽可能清楚地理解我们的文化对自然的影响。”[2]《蝴蝶》践行了这一理念,以清新的童话风格、多姿的鲜亮色彩和粗细有致的明朗线条,从自然、情感、婚姻、家庭、文化、社会等多个层面对人类所面临的生态危机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表现了对生态问题的极大关注。在自然和精神两个视角中,影片更偏重于后者,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它的终极关怀。现代化、城市化导致了信仰的迷失、情感的失却、道德的沦丧,继而引发了人类精神生态的失衡,而精神世界的倾斜和坍塌,则进一步导致了人类在自然世界中大规模的毁乐园、失乐园。如此恶性循环,人类灭绝的日子还会远吗?建设平衡的新世界,必须从情感建起,心灵建起,从精神建起。借用主题歌中的话:“为什么你要握着我的手?因为和你在一起,我感到很温暖。”透过《蝴蝶》斑斓的羽翼,我们看到了一个清新而和谐的绿色世界。

[1](法)詹姆斯•乔伊斯. 文艺复兴运动的普遍意义[J]. 外国文学报道, 1985: (6).

[2]王诺. 生态批评:发展与渊源[J]. 文艺研究,200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