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解构进行到底——解读电影《这个男人来自地球》

2010-11-16 03:25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楼育萍黎会华
电影评介 2010年14期
关键词:浙江师范大学威尔基督教

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楼育萍 黎会华

将解构进行到底
——解读电影《这个男人来自地球》

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楼育萍 黎会华

《这个男人来自地球》是一部别具一格的哲学科幻电影。影片由始至终贯彻了解构大师德里达的思想,挑战了人们关于生物学、宗教、历史、人性等方面的常识,提出了世界存在的其他可能性,并告诫人们时刻保持思想开放方能更好地认识世界。

解构 科幻 可能性

《这个男人来自地球》是2007年美国的一部科幻电影。不同于以往的科幻片,它没有巨额投资,没有外星人,也没有特大的场景,没有高超的特技,没有一线明星,只有一群人坐在郊外的一座房子里胡思乱侃。但正是这部小制作的、看似不科幻的电影却被评为年度最佳的科幻片,并且在IMDB上获得8.1的高分。究其魅力是影片丰富的思想内涵和哲学理念打动了观众。分析影片的内容,我们发现影片处处渗透着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思想,表现了后现代视阈下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它不仅挑战了人们关于历史、宗教、心理学、人性等方面的常识,更是提出了世界存在的其他可能性。

影片开篇于斯坦福大学历史系教授约翰•奥德曼的不辞而别。约翰是斯坦福大学历史系的讲座教授,学识渊博,深受学生的爱戴和同事的喜欢。但这个教授却在事业如日中天之时突然辞职,并想悄无声息地离开。得知消息后,与他共事多年的同事、朋友急匆匆地赶来为他送别,他们对他的举动表示极大的不解,并强烈地要求给予解释。在同事的逼迫之下,约翰道出了一个尘封已久的秘密:他是一个活了14,000年的人,岁月从来不会在他身上留下印记,所以每隔10年,当有人觉察到他从不老去之时,他就会选择离开,寻找新的栖息地。约翰的说法令人震惊却引起了同事们的兴趣。作为大学教授,他们思想开放,勇于接受新事物,即便新事物不符合既定的发展规律,他们也相信以他们在各自领域的专业知识,完全可以驳斥约翰的无稽之谈,于是他们开始聆听他的故事,并试图反驳他。可结果却是,这些人类学、生物学、考古学和心理学的教授陷入约翰的故事中无法自拔。虽然约翰没有丝毫的证据证明他说的都是真的,但是其他人也无法辩驳他说的都是假的。在科学的证伪逻辑里,他们束手无策,几近崩溃。

影片首先挑战了生物学科的现有知识。一个活了140个世纪的老人,这在生物学上根本是不可能的。根据片中生物学教授哈里的观点,一个人即便拥有最健康的身体,最完美的代谢机能,他至多也只能活170岁。何况,人的生老病死是规律,是自然的过程,约翰永远保持35岁的容貌和精力,不符合生物学的知识。而且,他基本上不生病,哪怕是在生存环境极度恶劣的古代,他也很少得病;即使得病,他也会无药而治,天花、黄热病、鼠疫也毫不例外;更令人困惑的是他的身体即便受伤也不会留下任何疤痕。这一切都有违生物学的常识。

影片关于人类永生可能性的探讨还不算是最雷人的,片中最令人惊目咋舌、最具颠覆性的思想体现在对宗教尤其是基督教的解构上。在电影中,约翰完全否认了上帝,改写了基督教的历史,除掉了包括耶稣在内的圣人的光环。首先,约翰不认为是上帝创造了世界。对这个古老的话题,他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世界是由于不同的场不断地积聚并相互影响产生的。其次,他说圣经中的人物并不是圣经里所写的模样,他们也没有那么神圣。例如十二使徒,并不是真正的使徒,他们并没有做多少传道的事情;彼得渔夫,其实对捕鱼知之甚少。更令虔诚基督徒难以接受的是,耶稣不是上帝的儿子,他并不是为了拯救人类降临人间,也没有在经历苦难之后而复活。耶稣就是约翰,而他从不曾把死人救活,他只是把自己从印度如来佛祖身上学来的一些医术运用到患者身上,医治好了他们的病。耶稣复活也纯粹是一场误会。由于他当时的所作所为不被罗马当局认可,所以他成了他们的眼中钉,进而遭到迫害。但是他们并没有像书中所说的把他钉死在十字架上,而他也没有死。他利用自己在印度和西藏所学的知识来保护自己,阻止自己的疼痛,进而减慢身体的活动以至于人们以为他已经死了。后来当他慢慢地恢复常态,想离开之时,旁边虔诚守候尸体的教徒就误认为他复活了。约翰说他从没有想过创立基督教,他只不过是把从佛祖那里学来的仁慈、宽容、互助、仁爱的思想带到西方而已。约翰的说法表明基督教的教义其实是来源于佛教,基督教是带着希伯来口音的佛教。约翰完全打破了基督教的神话,颠覆了基督教的历史,解构了基督教的优越地位。

对宗教的解构是影片的重磅炸弹,此外影片还挑战了心理学的知识。看着约翰不断地挑战他们的常识、学识和信仰,教授听众们使出了科学领域里的最后一个杀手锏——心理学。但凡常识和科学解释不通的东西,往往能在心理学那里找到答案,所以他们请来了他们的心理学家同事威尔。威尔较之其他同事显得理性,凭着所学的专业知识,他相信能为约翰的言行找到合理的解释。他与约翰展开对话,试图从他的言辞中发现孩提时代的什么情结或阴影,比如约翰与父亲的关系。但15,000年实在是太久了,约翰已经记不清自己小时候的事情,威尔在这方面没有任何收获,因而他也无从找到约翰古怪言行的根源。当一切都解释不通之时,威尔只能采用心理学上的最后一条办法——说约翰精神有问题。他说只有精神有问题的人才会为自己设想一个异想天开的背景,甚至幻想自己的一生,并且坚信那就是他的一生,约翰就是典型的这种人。但是,我们知道威尔的判断也只是利用心理学知识进行的猜想,并无实质性的证据,而且威尔也承认,要不是约翰说的那些话,他其实像大家一样正常,所以心理学对约翰也无辙。

《这个男人来自地球》解构了生物、心理与历史众多学科,但对学科知识的解构尚是表象,这部电影真正想解构的是权威、本质主义和人的思维定式。影片里有句话非常经典,“一个人的观点,只能从他所在的那一点去看,他不能同时知道他身处之外的事。”既然一个人的认识是如此片面和受限制,凭什么你就认定你的思想就优越于别人,就是真理呢?凭什么你就是中心,我就是边缘呢?你一直所笃信的观点或坚信的真理,是不是就真的无懈可击,世界难道真的没有其他的可能性了吗?有没有可能耶稣也是一个普通人,基督教起源于佛教,一个人可能存活于我们所不知的时空,他可能真的会长生不老?

这部影片的目的就是为了打破这些科学的神话,的确这些知识曾经给我们带来进步与活力,但是一旦把它们神圣化,高奉为权威,它们就是枷锁,窒息人们的想象力,使人们无法在对世界的探索中走得更远。或许这就是此部科幻片的魅力所在,也是把它归结为科幻电影的原因吧。影片启示我们要保持思想开放,相信一切皆有可能。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量子力学,一开始也是异想天开,但后来也被证实了;达芬奇的诸多幻想在今天也成为了现实。当然这并非易事,哪怕是片中那些具备批判性思维的高级知识分子们,他们也无法理智地面对自己的常识和专业知识受到挑战。这也是电影《这个男人来自地球》的与众不同之处,它不向观众展示未来的图景,而是直面人性,揭示人类的弱点,打破权威,提醒人们要时刻保持开放的心态,接纳奥妙无穷世界的各种可能性。

楼育萍,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黎会华,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10.3969/j.issn.1002-6916.2010.14.024

猜你喜欢
浙江师范大学威尔基督教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手绘作品选登
LiBa0.95-yBO3∶0.05Tb3+,yBi3+荧光粉的制备及荧光性质
于昕卉作品
威尔森林的骗子大叔
最佳男演员:威尔·史密斯
Application of “Process Approach” in Middle School English Writing-Teaching
基督教中国化的神学思考与实践
明确路向,践行基督教中国化——以福建基督教为例
威尔·史密斯是怎么把自己玩坏的?
种类型的“基督教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