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应走“双轨制”道路

2010-11-07 06:18冉亚辉包翠秋
理论导刊 2010年5期
关键词:双轨制外语博士

冉亚辉,包翠秋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重庆科技学院,重庆,400715)

我国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应走“双轨制”道路

冉亚辉,包翠秋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重庆科技学院,重庆,400715)

当前我国研究生招生制度过于强调外语能力,是偏离创新能力的选拔制度。对比西方国家的博士外语能力要求,我国研究生招生制度应该改革走“双轨制”道路,对应西方哲学博士和专业博士两种培养模式,招收学术研究生和专业研究生。专业研究生应以科研创新能力为选拔核心,改变过于注重外语能力的选拔方式。

研究生;招生制度;人才培养;研究生教育;外语能力

研究生教育对于国家高级人才培养、科技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作为典型精英教育的研究生的教育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的科技人才培养及和谐社会构建的质量。作为研究生培养制度中的重要一环,研究生招生制度无疑是研究生教育的风向标,体现了国家对精英人才的认定标准,必然是研究生教育制度的重点研究领域。

一、我国现行研究生招生制度

我国现行的研究生招生制度的主要内容是:硕士研究生招生分为初试和复试。初试由国家组织统一考试,考试科目主要是外语、政治、两门专业课,另理工科加考高等数学,由国家统一划定最低控制线(有30多所重点大学可以自主划线),分数线包括公共课线、专业课线和总分线。初试合格后,由招生学校组织对学生的复试,最后由学校决定录取。在招生制度中还有着破格录取的规定,一般主要是考生总分较低或单科不达线,但科研能力出众,破格录取的人数极少。在实际划线时,基于东西部教育水平的客观差距,将全国化为A、B、C三区,后两区的最低控制线相对于A区作适当降低。博士研究生由学校自己组织招生,考试科目同硕士招生大致一样,在录取时由学校划线、复试、自主录取。在研究生招生中还有推免生,一般是对本校优秀的本科生选拔,免试直升研究生。我国的研究生招生制度同高考制度大致相同,甚至于美术、体育、音乐、宗教等专业研究生都必须参加统一考试,极为单一和呆板。

任何招生制度的确立都有着其内在的招生理念和精神,即对招收学生的标准的认定理念,同时也是招生单位对考生的引导方向。通过对研究生招生制度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研究生招生制度的核心是考核三种能力:其一为外语能力,其二为政治水平,其三为专业能力。在实际的招生考试中,政治科几乎不具有筛选能力,即绝大多数考生都能通过分数线,专业课作为考生的自身学术发展方向,其水平和相关能力的重要性不用置疑,但当前我国研究生招生现状中的实际情况是,专业课的筛选能力不强,最终我国的研究生的筛选主要定位于外语能力上。事实上,我国所有类别的研究生标准均为必须懂一门外语的专业人才。

二、舍本求末的人才选拔制度

研究生的本质特点是要选拔出具有科学精神、高智商、具有学术潜能和一定学术基础的人才,本质上与外语能力无关,外语只是一门工具学科。对于当前的全球化趋势和我国科技相对落后的客观现实,懂得外语对于研究生来说有一定必要性,但并非是必要条件。如果必须要求陈景润学会英语才能研究哥德巴赫猜想,那很难有陈景润的成就;如果让爱因斯坦先学会汉语才能思考相对论,估计爱因斯坦将受困于汉语而不是相对论。科学研究的本质是研究者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200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益川敏英的学术成果享誉世界,但也对外语一窍不通。对所有类别的研究生的外语能力要求事实上是一种大而全、小而全的计划经济时代的陈腐思想在教育人才观念上的体现,是典型的按图索骥。外语能力是一种相对必须有天赋的能力,不能奢望所有的高级科研人才都具有外语能力,如果以外语能力选拔科研人才,必然导致结果是很大部分科研天才的埋没。“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目前在一些学校的新闻学、广告学、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学等专业,大部分在读研究生都出身于外语专业。”[1]这种情况极不正常。“所有不同专业的学生都将外语看成头等大事,大学四年将近有三分之一时间花在英语的应试学习上。而硕士博士花在英文上的时间已经超过了本专业学习的时间,使得近十年中国研究生水平滑坡成为一种既定现实。”[2]外语能力并非人人能够具有,特别是对于我国这种单一语言区,与外界的交流很少,不如欧洲的多语言环境能够有利于培养学生外语能力,而科研能力出众的人才,并非一定具有外语能力。仅仅是为了与外国学术界的交流而强迫所有研究生必须具备外语能力——即认定中国最顶尖级人才必须具备外语能力是招生制度的一大败笔,剥夺了中国不具备外语能力的科研精英的学习和研究机会,在实施中浪费了大量的人才,实质上是中国近年来培养不出真正的大师、科研能力下降和乐于复制国外理论和科技而原创性能力低的重要原因,也是温总理所困惑的“为什么中国教育培养不出来大师”的重要原因。一个主要强调外语能力甚于专业能力筛选的教育制度怎么能够培养出必须具备科学精神的大师级人才?正是中国的研究生招生制度、职称考试制度过于强调外语能力,导致了中国的科研队伍的创新能力低下。

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发布“世界一流大学竞争力排行榜”,我国没有一所大学排名进入世界前0,北京大学排在第192位,清华大学排在196位。[3]中国十多亿人口基数上的精华——北大、清华在科技创新上的排名竟然只能在世界0名之后,这无疑证明了我国的人才选拔制度有严重问题。中国目前已有了近40万的研究生招生数量(2006年我国共招收研究生39.76万人,其中博士研究生5.60万,硕士研究生34.20万[4]),竟然坚持采用单一的录取标准,这实在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西方发达国家大多没有对研究生统一外语要求,在招生时重点指向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中国、日本、俄罗斯采取了统一要求研究生外语能力的措施,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等国家没有对研究生统一要求外语能力,而由其国内的高校自主决定。具体见表一:

表一: 各国研究生外语要求(资料来源于王忠烈主编《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比较研究》)

美国高等教育居当今世界最高水平,但美国高校对研究生的外语能力要求并不一致。主要看来,美国的Ph.D(哲学博士)大多要求博士生具有外语能力,而专业博士一般都不要求外语能力。因为Ph.D是最高学位,是研究性的博士,要求很高,而专业博士主要着眼于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不需要较高的外语能力。值得注意的是,东北大学的工程博士可以以计算机软件技能代替外语能力,而俄克拉荷马大学对博士要求掌握一门研究技能:如统计、计算机应用、外语能力等均可。而南麦诺德斯特大学、得克萨斯A&M大学的Ph.D都不要求外语能力。具体见表二。这给了我们启示,我国全部博士都要求外语能力是否合理?可否让考生用其他研究能力代替外语能力?

表二: 美国高校博士外语要求

三、改革和出路

“我国现有的研究生招生制度存在着重英语、轻专业的弊端。研究生教育是创新教育,只有(重视)专业水准才有利于研究生教育目标的实现。”[5]“研究生招生改革的方向,或者说主要任务就是为国家的发展战略服务,要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在这方面要源源不断地选拔和培养出大批具有蓬勃创新精神的创新人才。”[6]“对英语的过分强调,表达了对母语的不自信,对专业素质的考试性歧视,同时还表现出当下教育制度的严重西化。”[2]研究生的本质特点决定了科研精神和科研能力的核心作用。我国必须实施招生制度改革。可以在总招生制度上,划为A、B两类。A类与现有招生制度大致相同,要求考生的外语能力,注重研究生的学术交流能力的培养,最终到博士层次上,力争培养与西方类似的研究型博士Ph.D。B类在选拔时则不考外语,但在专业能力上要求更高,力求招收有原创能力、专业水平很高、具有科研精神的研究生,以专业能力和科研精神作为核心选拔标准,考核时同样考政治,另外加考专业课,此为专业研究生,最终到博士层次培养与西方大致相对应的专业博士。在比例调整上,要依据具体专业性质而定,如确需外语能力的专业应该保持外语能力的要求,如西方文学、比较教育等。与此同时,实施研究生培养制度的相应改革。这种改革实际上就是研究生招生制度的“双轨制”,与原招生制度相比,A类要求更强的外语能力,B类要求更强的科研能力。将原来制度的大而全、小而全的格局变化为更有意义的学术分工。A类招生的学生更强调与国外的学术交流,而B类则更强调科研的自主创新,力求在原创能力上迎头赶上发达国家科研水平。从数量上讲,总体上每年若招收50%的A类研究生,即20余万具有外语能力的研究生培养,对于学术交流的需要也已足够。对于社会来说,此模式也有利于社会分工和就业,有利于我国自主研究能力的提高。同时,免除了我国大多数研究人员外语能力一般、科研能力低下的窘境。重要的是,这种改革几乎没有任何负面效应,而具体实施也极为简便。

研究生教育必须回归研究生的科研本质。过于强调外语能力,必然导致国民心理的外语崇拜,进而导致对外国文化的崇拜,导致中国自主培养的人才大量外流,最终中国教育沦为为他人做嫁衣。加拿大联邦统计局最新报告显示,加拿大有博士学位的人,1/4来自中国大陆,数量接近6000人,中国已经成为加拿大高学历移民最主要的来源之一。其实如果仅仅是为了外语人才的培养,完全可以依靠就业的需求拉动外语能力的培养。而把外语能力作为科研能力选拔和培养的核心,是一种短视,也是一种肤浅。

中国人的智商没有问题。近年来在科技上的落后,很大原因在于人才选拔和人才培养上出了问题,自毁武功,导致我国的原创水平大大降低。如果我们不发展自己的原创能力,在科技创新上永远都无法追上西方发达国家。以外语能力为选拔核心的研究生招生制度扼杀了大量科研天才,同时导致了当前的科研落后局面。中国目前最缺乏的科研原创能力必须自主培养。研究生招生制度的“双轨制”改革,由单一模式向多种模式的转变是必须而且是迫切的。

[1]“外语铁门槛”成为高层次专业人才发展瓶颈[J].中国教工,2006,(2).

[2]王岳川.汉语热与英语热的不同文化心态[J].新华文摘,2007,(7).

[3]世界一流大学竞争力排行,北大清华未进前百[EB/OL].http://learning.sohu.com/20070409/n249292574.shtml.

[4]2006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快讯[J].教育发展研究,2007.

[5]马秀波.从研究生招生制度的弊端谈设立理工英语翻译专业的必要性[J].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04,(4).

[6]教育部谈研招改革思路:必须体现因材施教[J].职业技术,2006.(9).

[7]加拿大博士1/4来自中国,成高学历移民主要来源[EB/OL].http://www.zsnews.cn/News/2007/04/27/664658.shtml.

G52

A

02-7408(20)05-0091-02

西南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德政之分与德政之合——中西方德育模式的教育文化差异论析”(kb2009005)成果。

冉亚辉(1977-),男,重庆奉节人,西南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学原理和教育管理;包翠秋(1983-),女,云南宣威人,心理学硕士,重庆科技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学校心理学。

[责任编辑:孙巍]

猜你喜欢
双轨制外语博士
制冷博士来帮忙
神奇博士感冒了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博士蚊
双轨制:转型期的建筑业生产政体——基于Z、H两个工地的个案研究
解读保健食品注册备案“双轨制”
我国社会保障双轨制并轨背景下现收现付制的隐性债务探析
润博士问答
基于“双轨制”模式下MPAcc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