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洁
(中共陕西省委党校政治经济学教研部,西安7061)
陕西经济对外开放的实证分析及发展对策
杨洁
(中共陕西省委党校政治经济学教研部,西安7061)
国家或地区经济对外开放水平通常可以通过经济开放度、直接利用外资能力、外资企业发展情况和国际旅游情况等方面反映出来。历史地考察陕西的对外开放状况、影响对外开放的因素,有助于更好地扩大陕西对外开放,提升经济发展能力。
陕西;经济对外开放;实证分析;对策思路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陕西作为西部内陆省区,经济开放度、利用外资能力及国际旅游发展等都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从总体上看,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陕西的对外开放水平还很低,对外开放对陕西经济的带动和促进作用还很不明显,扩大开放的任务还相当艰巨。本文通过对近年来陕西的经济对外开放状况、制约经济对外开放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发展对策,以期对促进扩大经济开放,提升陕西经济发展能力提供借鉴。
对外开放通常是指一国政府实行的一种对外积极开展国际交往和联系的政策。对外开放包括多个层面:从开放对象来看,对外开放包括对国外开放,也包括对国内开放。“外”不仅指国外,还包括省外、市外、县外。本文所研究的开放主要指向国外的开放。从开放内容来看,对外开放包括经济的开放、科技的开放、政治的开放、文化的开放等等。本文所讨论的是指经济的对外开放。从以往的文献和研究来看,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对外开放水平的综合指标称之为对外开放度或经济开放度。对外开放度就是对外开放的程度,它反映了一国经济与国际经济联系的程度。经济学中通常采用经济开放度、直接利用外资情况、外商投资企业发展状况和国际旅游发展等指标考量一国或一地区的经济对外开放情况。
1.经济开放度。经济开放度是衡量一国或地区经济开放程度的重要指标,通常以当年的国内生产总值除当年进出口总额表示,即当年进出口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越大,说明经济开放度越高。
表1-1 2004-2008年陕西与全国经济开放度比较
由表1-1可知,近年来陕西的GDP有较快增长,其中,2008年GDP达到了2004年的2.37倍,2008年的进出口总额也达到了2004年的2.29倍。但是,由于进出口总额占GDP比重很小,因此,陕西经济开放度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和徘徊不前的状态。近年来,陕西经济开放度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4-2008年,陕西经济开放度分别低于全国经济开放度平均水平54.1、54.2、57、54和49.8个百分点。同期,陕西出口对GDP的贡献率分别是6.23%、6.72%、6.37%、6.24%和5.36%,2005-2008年,陕西经济开放度呈下降趋势,特别是2008年比2007年下降了近1个百分点。透过上述数据可以看出,经过长时期的改革开放,陕西经济对外开放水平仍然很低。
2.直接利用外资能力。直接利用外资能力是衡量一省区对外开放水平的重要指标。外商直接投资额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称为直接利用外商投资能力,这是衡量经济对外开放水平的重要方面,一般来说,直接利用外资能力越强,说明该地区对外开放度越高。2008年,陕西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56个,实际利用外资13.75亿美元(含外商投资企业再投资部分),比上年增长14.6%。但是,2004-2008年,陕西实际利用外资总额分别约占全国实际利用外资平均额的0.869%、0.867%、1.33%、1.60%和1.48%,同期,陕西固定资产投资额分别约占全国平均水平的2.20%、2.24%、2.38%、2.65%和2.81%。有关统计资料表明,近年来陕西利用外资能力仍然很低,远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
3.国际旅游发展。国际旅游的发展是衡量一国或一省区经济对外开放的主要指标之一。陕西作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十三朝古都,有大量的历史古迹和文物,如黄帝陵、乾陵、大雁塔、小雁塔、延安宝塔山、枣园等。陕西是文化大省和旅游大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旅游资源,但陕西不是文化强省和旅游强省,吸引的国际旅游人数较少。2004-2008年,陕西国际旅游人数和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均呈上升趋势。2007年,陕西省积极培育壮大旅游产业,着力打造旅游精品,努力扩大旅游产品知名度,进一步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国内国际旅游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全年接待境外旅游者人数达123.13万人次,旅游收入6.12亿美元,同比增长分别是16.0%和20.0%。国际旅游业的较快发展,一定程度上说明了陕西经济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但是,2007-2008年,陕西的国际旅游外汇收入仅占当年GDP总量的0.82%和0.66%,国际旅游对陕西经济的带动作用仍然很小。
通过对陕西2004-2008年经济开放度、直接利用外资能力和国际旅游等的考察,从多个方面说明了陕西经济对外开放水平很低,很多指标都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结合陕西实际,深入分析,不难发现制约陕西经济对外开放水平的因素主要有:
1.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差是制约陕西经济开放水平的基础性因素。陕西地处我国内陆,地势南北高,中间低,西部高、东部低,地形复杂多样,北部为陕北黄土高原,中部为号称“八百里秦川”的关中平原,南部为陕南秦巴山地。人们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陕西身处西部内陆,不便的交通和自然条件造就了陕西人因循守旧、不愿远离故土、缺乏开放心态的性格。加之政策上,我国的对外开放首先从东南沿海开始,而后才逐渐向内地延伸,陕西初期的对外开放是在国家政策推进下的被动开放,并非陕西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创造性、主动性的政策安排。这种历史性的政策安排和陕西特定的自然环境造成了陕西与东部省区在对外开放水平上的差距,并进而形成了陕西与东部发达省区在经济发展上的现实差距。
2.投资环境差是制约陕西经济对外开放水平的直接因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陕西一直致力于解放思想,转变发展观念,经济社会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与中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却并未缩小,甚至呈拉大趋势。学界普遍认为,陕西除了交通条件、自然环境、生活设施等投资硬环境差外,投资软环境差也是制约陕西经济对外开放的重要因素。投资的软环境通常表现在政府对外部投资的接纳度、为吸引投资创造条件的能力和服务态度、为改变投资环境所作的政策安排等多个方面。近年来,陕西在这些方面也做了不少努力,积极创造条件招商引资,但受多方面因素制约,与发达省区相比,陕西吸引的外商投资不仅规模较小、数量有限,而且分布不均匀。陕西省统计局在第十届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期间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投资成本居高不下、优惠政策落实兑现难、政府部门服务意识淡薄、“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现象、社会信用缺失、市场服务体系不健全、生活环境不如意等八大顽疾困扰陕西投资环境,导致陕西对外开放环境恶化,招商引资的吸引力下降。
3.思想不解放和体制性障碍是制约陕西经济对外开放水平的深层因素。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的思维模式的差异反映在经济决策中就形成了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方式的差异。陕西号称是全国有名的科技大省、教育大省、人才大省、文化大省、军工大省、资源大省、文物大省和旅游大省。按理说,有这么雄厚的基础、得天独厚的优势、庞大的人才队伍和强大的支撑力,陕西的发展应突飞猛进。现实却不尽如人意,陕西是经济上的弱省、财政收入的小省、居民收入的穷省。解放思想是改革、发展的前提和动力。在陕西却常常是文件上讲解放思想,遇到实际问题却不解放思想;大会小会号召解放思想,会下却不解放思想;一些领导只叫别人和老百姓解放思想,自己却不解放思想;某些上级部门叫下级解放思想,上级却不解放思想。解放思想纯粹成为口头禅和一种门面的装饰品。由于一些单位、部门缺乏实际行动,把解放思想的口号喊多了,结果喊成了一句空话、套话、官话,把发展的机遇喊丢了,把改革锐气喊退了,把兴陕富民的劲喊没了。总之,不大胆解放思想,不改变政府行政管理体制,不借助于制度性的力量推动思想解放,陕西就很难吸引到规模化的、持续性的外商投资,走出经济对外开放和发展的困境。
持续的经济对外开放是陕西发展的必然选择,但多方面的因素限制着陕西的对外开放,困扰着陕西的发展。破解陕西发展困局,必须坚定不移地继续扩大经济开放,特别是对外开放,通过开放,吸引推动陕西持续发展所需的资金、人才和各种要素。金融危机之后,对外开放的环境和条件都有所变化,出口的下降、直接利用外资的减少和国际旅游的减少,都将使陕西经济对外开放面临新的难题。当前,陕西扩大经济对外开放,必须明确思路,找准对策。
1.大力推进以开发带开放,以开放促发展的战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陕西发展千载难逢的机会,各项工作均应以开发为前提,将开发、开放与改革和发展置于相同的地位,甚至应置于优先的地位,做到以开发带开放,以开放促开发、促发展、促观念转变。陕西经济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根本原因在于观念、体制、政策的落后性和对外部环境的不适应性,制约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要消除这些约束,仅靠陕西内部力量困难很大,改观十分缓慢,因此,必须输入一个外部变量,打破旧有平衡。这个变量就是西部大开发、大开放。随着改革的深入,人们发现旧体制和传统观念制约着各项改革,仅靠内部力量,由于涉及到各种人事关系、利益关系的均衡难于进行,必须打破内部权力与利益结构刚性,必须寻找一个能牵动各项举措实施,并受其它举措制约较小的环节优先启动,这个环节就是西部大开发。西部大开发、大开放战略主要是对内部各种力量的均衡产生一种综合冲击。这种冲击持续力量愈久,愈有利于建立新的、适合外部环境的新的动态均衡,进而促进内部的发展,与外部实现一体化。
2.加快投资和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彻底改善投资环境。陕西投资环境近年来虽然有所改善,但成效并不明显,在投资的硬环境和软环境建设方面目前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必须大力改革投资体制,彻底改善陕西投资环境。一是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硬环境。以增强整体运输能力为目标,以公路建设为重点,以提高能力和优化结构为中心,逐步实现公共信息资源共享,推动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陕西的交通运输的能力、服务质量和市场化水平能适应陕西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二是改变陕西生态环境落后面貌。针对日趋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陕西要加快环境保护立法,提高全民环境保护意识,使公民成为生态环境的保护者而不是破坏者。与此同时,要实施生态环境保护的绿色工程。要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大湿地保护力度,有效保护黄渭湿地、汉江湿地、红碱淖湿地和泾渭湿地,遏制过度开采,避免和减少矿产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三是转变政府职能,逐步建立起结构合理、办事高效、管理科学、行为规范的政府行政管理体系。
3.真正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大力推进招商引资。面对金融危机的影响,陕西决不能放松或放弃经济对外开放,而是要在不断改善陕西投资环境的基础上,转变观念,变被动等待投资为主动出击,利用一切机会大力推进招商引资。要从资源、产业基础等实际出发,发挥比较优势,高水平开发设计招商引资项目,确保项目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要通过强化培训和公开招聘的办法,真正形成懂专业、懂法律、懂外语、善公关的专业招商队伍,多渠道地收集整理招商引资信息,跟踪国际国内大企业的投资动态,结合本地实际选择信息,提高招商引资的专业性和针对性。
4.大力优化进出口结构,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招商引资是为陕西注入经济发展必需的资本和技术的重要环节。为此,陕西必须实施“引进来、走出去并举”的战略,大力优化进出口结构,提高出口能力。一是要认真研究国家在资源、能源、技术和关键设备进口方面的政策,积极支持企业扩大陕西经济发展所需的能源、原材料的进口,支持企业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注重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提升产业整体水平。二是要实施“科技兴贸”、“科技强陕”战略,建设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园区,如西安高新开发区和杨凌农业高新开发区,发展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出口产品,提高国际市场占有率。三是建立出口品牌建设协作机制,在各个领域制定和落实对出口名牌的培育和扶持政策。每年要安排出口品牌建设专项资金,重点选择一批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自主出口品牌,集中力量进行重点培育,通过示范效应引导陕西自主出口品牌建设工作。
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贸易保护主义盛行,陕西对外经济开放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和困难,但是,坚持对外经济开放的战略决不能改变,也不会改变。面对新形势,陕西必须继续大力开拓新的国际市场,加强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走出具有陕西特色的对外开放之路。
[1]陕西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陕西调查总队.2009《陕西统计年鉴》[Z].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2]陕西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陕西调查总队.2004-2008年陕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Z].
[3]刘公望.八大顽疾困扰陕西投资环境[EB/OL].http://column.bokee.com/1582.html.
[4]广东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2007年广东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Z].
[5]国家统计局.2004-2008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Z].
[6]杨永善.“陕西现象”值得深思和关注[J].西安欧亚学院学报,2003,(2).
F127.41
A
02-7408(20)05-0080-03
杨洁(1971-)女,陕西延安人,硕士,中共陕西省委党校经济学副教授,主要从事应用经济研究。
[责任编辑:陈合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