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毅丽,何建芬
(1.天津外国语大学 教育技术与信息学院,天津 300204;2.天津医科大学 医学英语与健康传媒学院,天津 300070)
目标导向型大学英语教师自我导向学习模式探究
胡毅丽1,何建芬2
(1.天津外国语大学 教育技术与信息学院,天津 300204;2.天津医科大学 医学英语与健康传媒学院,天津 300070)
国内有关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研究主要强调教师的专业发展,很少关注教师的整体发展目标。教师的专业发展既需要考虑教师本身的专业需求,又需要考虑学生及学校的整体发展需求。为此,提出了目标导向型的大学英语教师自我导向性学习模式,旨在促使大学英语教师更快、更好地发展。
自我导向性学习;目标导向;环境支持
1966年,自我导向学习模式由塔夫提出,[1]随后被众多研究者冠以相似的名称:自我导向性研究(self-directed study)、自我计划学习(selfplanned study)、自主学习 (autonomous learning)等等[2]。关于自我导向学习的定义也有多种。其中,1975年,诺雷斯(Knowles)对自我导向学习的定义常被引用:自我导向活动为一种过程,就是个体在有或无他人的帮助下、诊断自己的学习需求、形成自己的学习目标、寻求学习的人力和物质资源、选择适当的学习策略和评价学习结果的过程[3]。一般来说,自我导向学习被认为主要体现学习者的自主性。2005年,李广平等学者指出自我导向性学习超越了传统自学在理念、含义、方式和过程上的局限,将自主学习与借助外来支持结合起来[4]。本研究视自我导向学习与自主学习为同一概念。自我导向学习的应用范围很广,2008年,加格里米诺(Guglimino)在一项研究中提到工作场景中的自我导向学习研究备受关注[5]。教师的职业性质表明该群体是自我导向学习程度很高的一个群体,然而,教师的自我导向学习目标定位的立足点在哪里?是从教师自身发展需求出发,制定、实施并评估自己,还是和学生的需求、学校的发展需求及教育机构的方针政策结合在一起?通过阅读相关文献,笔者发现有关教师发展目标定位方面的研究并不多。本文基于大学英语教师自我导向学习的目标定位,并从社会文化视角,提出了一种适合大学英语教师发展的自我导向学习模式。
大学英语教师自我导向性学习的成效性需要有合理的目标定位。受高校职称晋升方面的条文限制,大多数高校教师熟悉了业务知识之后,把研究的重心放在了科研方面。科研水平的提高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师本身的待遇及学校的知名度,并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部分教师“教书匠”的想法,却让他们没有足够的精力投入到对教学本身的研究过程中。很多教师在专业学习方面是专家和行家,却缺乏教学方面的知识。国家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要求(2010-2020)指出:学校评估教师时需要重点考察教师在教学中的表现,要求教师要把教学作为首要任务,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6]。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知识的吸收及未来的发展。为此,教师需要平衡发展自己的职业,决不能顾此失彼。正如黄景&Benson(2007)指出,我们谈论教师自主性时不要忘记我们的目标是发展学习者自主性。[7]因此,教师自主性的目标定位需要把学习者的需求包括在内。Richards& Farrell也提到教师职业发展目标既包括教育机构(如学校)制定的目标又包括教师自我发展的目标,大多数学校致力于两种目标的同时实现。[8]教师的自我导向学习活动往往在学校的范围内进行,因此,教师的自我导向学习也需要从学校的需求入手。教师的发展既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为学校及学习者的发展做出贡献,又可以有助于教师的自我发展。因而,我们在制定教师自我导向学习目标时需要综合考虑教师自身发展、学校发展及学习者的发展。
目前,关于教师自我导向学习方面的研究大多数为定量研究,定性研究比较少。为了对教师的自我导向学习有比较深入的了解,本文作者于2010年上半年对天津两所大学各10名外语教师分别进行了访谈(应受访者的要求,这两所大学分别以大学A和大学B来表示)。参加访谈的教师基本情况见表1所示:
表1:访谈教师个人情况汇总
访谈内容包括三个方面:您对自我导向学习的理解;学校发展需求、学生发展需求及教师自身发展需求这几个方面是否会被考虑在教师自我导向学习目标中,他们的重要性程度及原因;您在自我导向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学校环境支持方面的要求等三个方面。访谈时间和地点由被访谈者来定,每次访谈时间约为半小时。经访谈对象同意,笔者对访谈内容进行了录音。在专家指导下,笔者对访谈结果进行了深入分析及总结。从访谈结果来看,三个不同年龄段的教师中,一位年轻教师认为自我导向学习为“自学”,其它19名教师均认为教师的自我导向学习属于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规划,要自己制定目标,但是需要学校教务部门及科研部门给予适当支持。不过,在这二十名教师中,只有一名46岁的老教师提到教师进行发展定位时要考虑学校的发展需求。另外,刚刚入职的青年教师主要关注自身业务能力的提高;入职三年以上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因此他们开始关注自己的科研能力;中年教师中已经评上副高级职称的教师善于合理规划学习时间,并积极参加各种学术讲座及进修培训,他们的科研意识比较强,属于两个学校中的教学、科研骨干。他们希望所在部门能够建立教学、科研团队,并希望学校在教师的进修学习方面提供更多的时间和物质支持。中青年教师中未评上副高级职称的教师把副高级职称定位为他们的发展目标,他们的解释为职称和工资收入以及社会地位挂钩,最能体现大学教师的价值,因此他们把主要精力放在提升自己的科研水平方面。其它老教师的科研成果相对稳定,自身的业务水平也上了一个台阶,但是在教学设计方面缺乏创新,跟不上学生的学习需求。他们关注中青年教师队伍的发展和学校的整体发展,但是尚未形成实质性的“一对一”导师帮助体制。总体来看,中青年教师具有强烈的发展愿望,但是觉得缺乏来自学校和专家教师的“督导”,而老教师在教学科研中有懈怠感,需要新鲜事物的冲击。因此,学校需要为不同年龄段的教师制定合理的教学、科研规划,并提供必要的环境支持。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基于社会文化理论中提到的有利的社会环境对个体发展能产生积极影响,结合教师、学校及学习者的发展需求制定了以下模式:
(一)自我导向学习目标的制定
受教育程度比较高的群体比其它文化水平较低的个体更具有自我发展的倾向。因此教师的自我导向学习目标的制定,属于从事教师职业的人员的积极主动行为。[9]然而,偶在论也指出面对同一个偶发事件,有些教师能形成反思意识,并在实践过程中得到成长,而有些教师则无动于衷[10]。为此,通过对教师、学生和学校进行需求分析,并帮助教师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既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又可以对教师的自我导向学习过程起到监督作用。
图1 自我导向学习模式示意图
1.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为教师的自我导向学习目标制定的首要环节。在本研究中,需求分析包括三个方面:对学校的需求分析;对教师的需求分析;对学生的需求分析。学校的整体发展需求要由学校管理者及一些有经验的教师来制定。对教师和学生的需求分析可以通过大规模的问卷调查,面对面的访谈,开会讨论或者是建立“网络需求平台”来进行。它指的是教师和学生可以随时把自己的需求以各种形式反映给学校教务部门。对教师、学生需求分析的过程也属于学校整体发展对教学方面进行评估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学校及教师发展的最终目标都是为了更好地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因此,对学校和教师需求分析的评估需要结合学生的需求及兴趣。总之,教师、学校及学生的需求相辅相成。比如学校通过对学生进行需求分析,发现学生希望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异同,特决定开设有关“中西方文化比较”的选修课。中西方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教师比较顺利地进行课堂教学。受现行考试制度的影响,教师把工作重点放在如何帮助学生提高考试成绩方面,没有很多时间和精力进行文化知识的收集。为此,根据学校发展的整体需要,学校管理人员可以帮助教师制定学习计划并提供必要的外部环境,比如邀请专家做专题讲座、教师之间利用教研活动交流学习等。
2.目标制定
从学校、教师及学生的需求出发制定教师自我导向学习目标和现阶段提倡的“校本教研”的内涵有通融之处,二者都重视学校自身的力量和学校自身发展的教育理念。每个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学校定位都不相同,因而对教师的要求也会有不所不同,所以在制定教师自我导向学习目标时要以学校的发展为基础进行制定。教师的自我导向学习目标包括的内容比较广,教师和学校都需要基于本校的发展需要及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大学英语教学要求中规定的英语教师能力要求为发展目标。因此,学校在了解教师和学生需求的基础上,需要以问卷调查或课堂观察等方式来鉴定每个教师欠缺哪方面的能力,并帮助教师制定短期和长期目标。短期目标主要是“问题解决型”目标,致力于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而长期目标指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一名合格的英语教师需要具备的知识。包括学科知识,教学法知识,普通文化知识,英语教学论知识,个人实践知识等[11]。
(二)学校提供环境支持
建构主义理论提出学习者的学习过程是一种自我实现的过程。然而,如果没有一种支持的政策环境,使所有的教师参与到持续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就不可能期望有什么系统的、整体的变化发生[12]。教师自我导向学习目标的制定要结合实际,学校组织的发展及学校能够为教师自我导向学习目标实现所提供的环境支持都会对目标的顺利实施产生影响。学校可以提供的环境支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鼓励并给予教师参加学校发展规划的讨论,促使教师积极、主动而又有目标的制定自己的学习内容。具体包括基于新课标要求、学校的发展方向及学习者的兴趣,教师参与制定校本教学纲要及编写教材,并参与制定教学管理政策。
2.创建教师之间的合作文化,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及创新意识。丁敏、惠中解读了教师“马赛克”文化现象,提出了学校要为中学教师合作提供环境支持。[13]大学教师不需要坐班的工作特点和激烈的职称竞争压力也从某种程度上阻碍了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大学教师合作文化的构建需要学校自上而下的制定团队合作教学计划,建立中老年教师与年轻教师的合作备课、授课计划,发挥年轻教师在网络资源利用方面及中老年教师对教材及教学组织理解深入的优势,由年轻教师负责收集资料,中老年教师负责确定授课内容的重点、难点知识。同时,利用集体教研时间,教师们研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中的人才发展纲要,并研讨如何设计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为社会发展培养所需之才。
3.保障教师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自我导向学习。目前,越来越多的学校意识到教师的职业发展对于学校整体发展的重要性并制定各种措施鼓励教师的专业发展。比如为从事科研的教师减少工作量,为科研型教师的课题提供经费资助等等。
4.为教师的在职学习提供机会。教师自我导向性学习可以使教师的发展具有针对性及长远性。然而,教师也需要有外出进修的机会。任何一名对教学事业热爱的教师都需要以多种途径来保持自己职业发展的热情,而进修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方式。进修在时间上的优势可以让教师集中精力完成自己的学习目标。需要注意的是,学校要合理安排、规划外出进修,确保进修教师能够以自身的提高及学校的整体发展为进修的宗旨。
(三)自我导向学习目标的评估
为督促自我导向学习目标的顺利实施,学校教育管理部门要制定合理的评估体系,了解教师目标执行情况及教师反馈,为制定新的目标做准备。具体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教师展示教学档案袋内容并汇报自己的目标完成情况。包括新老教师互相听课、互助备课的记录;对教学中所存在问题的反思情况记录、参加学校组织教研活动及讲座的记录、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记录等等。
教师要肯定自己在自我导向学习过程中所取得的进步,并对学校机构给予的支持进行评价,以便于教育机构进一步对他们的自我导向学习过程提供合理、有效的支持。学校要设立专门的督导机构,督导老师分阶段听取教师汇报,并协助他们制定下一步的发展目标。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及提出教师要树立终生发展的理念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为此,教师要自身具有终身发展及自主学习的理念。自我导向性学习模式有利于教师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不断的发展自我、完善自我,而教师的发展必将对学生的发展及学校的整体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然而,学校提供环境支持只是教师自我导向性学习的外因,其有效实施需要教师意识到自我发展的重要性并为终生学习作好准备。因此,教育机构要采取各种措施提升教师的职业发展意识,帮助教师形成目标导向型的自主学习习惯。本研究通过访谈的形式,从两所不同院校,收集了不同年龄段教师的自我导向学习情况。访谈虽然可以比较深入地挖掘教师的心理,但是样本的范围比较小。在后期的研究中,作者将进一步扩大样本范围,从更多的高校选取样本,并进一步对该模式的实施效果进行定性与量化研究。
[1]Tough, A.M.The assistance obtained by adult selfteachers[J].Adult Education,1966(17):30-37.
[2]Gughelmino, L.M.Developmentoftheself-directed learning readiness scale[M] .University Microfilms: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1977.
[3]Knowles, M.S.Self-directed learning: A guidefor learners and teachers[M].NewYork:Association Press,1975.
[4]李广平,于杨,宫勋.自我导向学习与教师专业发展.[J]. 外国教育研究,2005(6):42-46.
[5]Guglielmino L.M.Why Self-directed Learning?[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lf-directed Learning,2008(1):1-13.
[6]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Z].www.xinhuanet.com.
[7]黄景& Benson,P.第二语言教育的教师自主性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研究,2007:12
[8]Richards, J.C.,T.S.C.Farrell.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for Language Teachers[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
[9]Ellsworth, J.H.Adults'learning:The voices of experience[J].Journal of Adult Education,1992(1):23-34.
[10]姜勇,何敏.教师知识管理新取向:从个人知识到团队知识[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5(11):12-16.
[11]张正东,李少伶.英语教师的发展[J].课程·教材·教法,2003(11):59-66.
[12]段晓明.走出个人的藩篱—英国“整体性校本培训”计划的实施[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7(10):30-36.
[13]丁敏,惠中.独立与融合——教师“马赛克”文化的解读[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5(9):37-41.
责任编校 秋晨
H319.3
A
1003-2134(2010)06-0180-04
2010-10-19
胡毅丽(1976-),女,山西寿阳人,天津外国语大学教育技术与信息学院讲师;何建芬(1959-),女,天津人,天津医科大学医学英语与健康传媒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