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分析

2010-11-02 01:44费兰玲胡丽霞
滁州学院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普通本科培养目标会计专业

费兰玲,胡丽霞

(安徽审计职业学院审计系,安徽合肥230601)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分析

费兰玲,胡丽霞

(安徽审计职业学院审计系,安徽合肥230601)

高职院校与普通本科院校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上存在差异,所以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应放弃以学科逻辑为中心,转而以会计工作岗位为中心来设置课程。只有这样,才能突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特点,才能适应市场对职业会计人才的需求。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设置

高职院校的会计教育是高等会计教育的组成部分,但和普通高等院校的会计教育又有着明显的区别,应更强调会计教育的职业性。然而,目前高职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偏离了会计职业教育的目标,类同与普通高等院校会计专业,失去了职业性教育特点。

笔者选取了安徽省5所本科院校(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和安徽师范大学)和5所高职院校(安徽审计职业学院、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蚌埠经济技术职业学院、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对他们会计专业设置的课程进行调查。通过调查发现:5所本科院校都开设了管理学、经济学、统计学、管理信息系统、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学等专业课;5所高职院校都开设了经济法、统计学、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学等专业课。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与本科院校的几乎一样,只是高职院校将本科院校开设的中级财务会计和高级财务会计两门课程合并成财务会计课程。

针对这种现状,本文深入研究高职院校和普通本科院校在会计专业培养目标上的差异,分析目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的局限性,提出以职业为导向的会计课程体系。

一、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分析

培养目标是指学生经过一定的教育与培训过程,最终达到的状态或标准。会计教育的培养目标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目前,我国的会计教育有不同的类型和层次之分,其培养目标也应有层次、类别、范围的限定。

(一)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培养目标

从教育类型上看,高职会计教育属于职业教育。根据《职业教育法》第四条,实施职业教育必须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进行职业指导,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也就是说,高职会计教育和同其他教育形式一样,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一种具体形式。同时,高职会计教育也具有特殊性,高职会计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它是指向于会计职业与会计工作岗位的专门化培养,始终是围绕着以会计专业能力、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为构成要素的职业能力的培养而展开的。会计专业能力是基本生存能力,指的是具备从事会计职业活动所需要的技能与相应的知识,即能够熟练准确地对常规会计事项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能力,具体包括银行结算业务能力、办税业务能力、会计手工核算能力、会计电算化软件应用操作能力和经济业务判断能力。方法能力是基本发展能力,它指的是具备从事会计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工作方法和学习方法,包括自主学习的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会能力既是基本生存能力,又是基本发展能力,它指的是具备从事会计职业活动所需要的沟通合作和组织协调能力。

结合人才市场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和素质要求,高职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具体为:“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遵守会计法等财经法规,具备经济、管理、财会等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掌握会计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和外语工具进行实务操作,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应用型会计专门人才。”

(二)普通本科院校会计专业培养目标

本科会计教育属于普通高等教育。国家对高校本科会计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为:“培养能在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经济管理部门、高校、研究机构从事会计实际工作和本专业教学、研究工作的德才兼备的高级会计专门人才。”这类人才除了应具备会计专业能力、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还应具备会计拓展能力和科研能力。会计拓展能力是指能够熟练地进行财务分析和预测、决策工作,具有一定的风险意识,能够通过成本控制、风险控制、资本预算、业绩考核、战略管理、跨国投资决策等方法来实现对企业的经营活动的控制和风险规避。(三)高职院校与普通本科院校会计专业培养目标比较高职院校会计教育和普通本科院校会计教育虽都担负着培养社会所需会计人才的重任,但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高职会计教育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满足基层需要的应用型会计人才。普通本科会计教育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一定的实际操作技能及科研能力的高级会计人才。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7年重新修订的《国际教育分类标准》(ISCED),高职教育和本科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都属于第5层次,即高等教育第一阶段。第5层次又分A、B两类:5A是“面向理论基础研究准备进入高技术要求的专业课程”;5B则为“实用的技术的具体职业的课程”,是一种“定向于某个特定职业的课程计划”,它“比5A的课程更加定向于实际工作,并更加体现职业特殊性”。根据我国高等职业会计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应用型人才的特征,应属5B。本科会计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是研究型人才的特征,应属5A。

二、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分析

课程是教学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不仅包括静态的教学内容,而且强调动态的教学进程。课程是实现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的教学设计方案。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决定了其课程设置。

(一)高职院校会计课程内容与本科院校的比较

教材是课程内容的具体化,是每一门教学学科或每一类教学活动的具体内容的结构形式。笔者选取了本科教材《中级财务会计》(见表1)和高职教材《财务会计》(见表1)进行对比。不论是高职教材还是本科教材,其内容都是先介绍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原理,然后介绍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大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的理论和方法,最后介绍财务报告的内容和编制方法。

表1 本文所选教材列表

(二)目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设置缺陷

如上所述,目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设置过度模仿普通本科院校,一直沿袭大学课程体系,强调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严密性,忽视高职院校会计教育的职业性,偏离会计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况且,高职院校三年学制,其中一整年实习,两年的学时是无法完成本科四年的理论学习内容,其结果反而成了囫囵吞枣,理论没学深入,实践更加不行,使学生毕业后无法适应会计岗位的需要。

(三)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建议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设置要突出会计专业技能教学,必须考虑市场条件下毕业生就业的适应性,因此,在专业课程设置时,应该更加强调以会计职业为导向,将课程划分三个层次:基础技能、岗位技能和综合技能。基础技能课程主要向学生介绍会计基本理论知识,做到够用即可,了解并掌握会计工作基本程序:会计凭证——账簿——会计报表。岗位技能课程设置出纳实务、往来核算、财物核算、资金与职工薪酬核算及成本核算。综合技能课程则设外贸、纳税申报、ERP应用、财务管理及内部审计等课程。打破按知识体系设置课程的模式,以会计工作岗位设置课程更能体现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方向。

三、结 论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和普通本科院校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上有显著差异,因此就决定了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要放弃以学科逻辑为中心,转为以会计工作岗位为中心设置课程,这样才能突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特点,才能适应市场对职业会计人才的需求。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3-15.

[2]杨晓华.以职业能力分析为引领设置课程——以高职会计专业为例[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74-78.

[3]戴 波.会计教育的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研究[J].商场现代化(学术版),2005(3):186-187.

[4]郝一洁.会计的职业能力与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探讨[J].职业时空,2009(3):56-57.

[5]赵顺娣.高校会计专业培养目标探讨[J].会计之友,2008(23):12-13.

G642

:A

:1673-1794(2010)04-0110-02

费兰玲(1970-),女,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税收与会计教学;胡丽霞(1972-),女,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税收与会计教学。

安徽省高等教育质量工程教研项目(2008jyxm027)

2010-05-23

猜你喜欢
普通本科培养目标会计专业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普通本科院校:于“普通”之处见精彩
211高校与普通本科院校税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比较研究——以四川、广东和广西三所高校为例
SSE教学模式在普通本科-儿科专业后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论博物馆学教育的名实关系与培养目标
关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1+X证书”制度的思考
我国法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偏失与矫正探析
国家创新体系下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转型的国际化思考
会计专业税法课程教学中角色扮演法思考
谈技工教育要着眼于大国工匠的培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