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我概念与其学校适应

2010-11-02 01:44陈支那
滁州学院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总体水平状况维度

陈支那

(宜宾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四川宜宾644000)

大学生自我概念与其学校适应

陈支那

(宜宾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四川宜宾644000)

探讨大学生自我概念对其学校适应的影响。采用《大学生适应性量表》和修订后的《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对沈阳市518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测试。(1)自我概念总体水平对大学生学校适应的总体状况影响大,具有极强预测力;(2)自我概念各因子对大学生学校适应的影响力度存在很大差异;心理自我影响最大,社会自我次之,道德自我最小。大学生自我概念越积极,学校适应状况越好;自我概念对其学校适应有显著预测作用。

大学生;自我概念;学校适应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学校适应问题历来备受国内外教育与心理学界关注。在西方,对大学生学校适应问题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如今对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已从家庭、社会支持等外部因素,深入到人格特征、自我同一性形成状况、自我概念等内部因素。国内对这一问题的关注稍晚些,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虽取得了不少成果,但对影响因素的研究,至今仍停留在外部因素[1~4]的探讨上,而对人格特征、自我同一性、自我概念等内部因素的研究多以中小学生为对象[5~12],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13~16]的鲜见且局限于大学新生和高职生。本研究拟从自我概念内容层面入手,探讨自我概念对大学生学校适应的影响程度,以拓宽大学生学校适应的研究领域和范围,为学校有效开展适应教育,改善和提高大学生学校适应状况开辟新途径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在沈阳师范大学、沈阳体育学院、沈阳工程学院和辽宁大学四所高校发放问卷600份,剔除无效问卷82份,获有效被试518名,其中大一133人,大二124人,大三128人,大四133人;男生208人,女生 310人;文科 293人,理科225人;来自城市268人,农村250人。

1.2 测量工具

(1)《大学生适应性量表》。该量表由华中师范大学刘华山、卢谢锋2003年编制,包含学习适应性、人际适应性、角色适应性、职业准备、生活自理适应性、环境总体认同(评价)和身心症状等七个维度,共60道题。该量表分半信度良好,各分量表的分半信度系数值在0.5443~0.7745之间,而全量表的分半信度为0.8978。内部一致性良好,各分量表的α系数在0.5790~0.7759之间,而全量表α系数为0.8978,表明各分量表和总量表同质性较好[17]。(2)修订后的《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该量表是在台湾学者林邦杰1978年修订的《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18]基础上再修订而成。修订后的量表共保留了40个项目,包含生理自我、道德自我、心理自我、家庭自我和社会自我五个因子,采用Likert五级计分法,得分越高说明其自我概念越积极。本次测量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287。在本研究中用验证性因素分析检验量表结构效度,结果为χ2/df 2.845,RMSEA 0.067,GFI 0.81,AGFI 0.78,NNFI 0.79,CFI0.81,IFI 0.81,说明该量表的各项模型拟合指标均符合统计学要求。总之,修订后的量表的信效度良好。

1.3 统计分析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处理和分析数据,主要进行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自我概念与学校适应的相关分析

相关分析结果(见表1)显示:大学生学校适应的总体状况与其在自我概念总量表及各分量表上的得分呈高度正相关,并均达到极为显著性水平(r=0.507~0.723,p<0.001);除环境总体认同与自我概念总分及各分量表的得分相关较低以外,大学生在其他各具体维度上的适应状况与其自我概念的相关也均极为显著,相关系数有50%在0.50以上。这说明大学生自我概念总体水平与其学校适应总体状况及其在学校适应各具体维度上的适应状况存在高度正相关,大学生各维度上自我概念水平与其在学校适应各具体维度上适应状况也呈现极为显著的正相关。

2.2 自我概念对学校适应的回归分析

2.2.1 自我概念总分对学校适应总分的回归分析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见表2)表明,自我概念总体水平对大学生学校适应总体状况影响很大,具有很强预测力。前者可解释后者变异量的52.2%。

表1 自我概念与学校适应的相关分析摘要表

表2 自我概念总分对学校适应总分的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摘要表

2.2.2 自我概念各维度对学校适应的回归分析

为考察自我概念各维度对学校适应的预测力,以自我概念各维度为预测变量,学校适应总分及学校适应各维度为因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见表3)显示:一,无论是学校适应总体状况还是学校适应的各具体维度,都至少可以由自我概念的一个因子来预测。其中,学校适应的总体状况、生活自理适应及身心症状的预测源最多,各有4个,环境认同的预测源最少,也有1个。二,我们所考察的自我概念各因子都不同程度地成为大学生学校适应总体状况及各具体维度上的适应状况的预测源。三,在所有考察的因子中,心理自我进入了7个回归方程,且在各个方程中对因变量的解释力除生活自理适应外均较强;此外,生理自我进入了5个回归方程,社会自我和家庭自我各进入了4个回归方程,从对因变量的解释力来看,社会自我比其他两个相对要高些;道德自我虽也进入了4个回归方程,但它在各个方程中对因变量的解释力均很弱。

总之,结果表明自我概念的各因子对大学生学校适应的不同方面的影响不同,影响力度也存在差异;心理自我对大学生学校适应的影响最大,社会自我仅次之,道德自我的影响最小。

表3 自我概念各因子对学校适应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摘要表

3 分析与讨论

3.1 关于自我概念总体水平对大学生学校适应的影响

本研究发现,大学生学校适应的总体状况与其自我概念的总体水平呈高度正相关;自我概念总体水平对大学生学校适应总体状况影响很大,具有很强预测力,前者可解释后者变异量的52.2%。这表明大学生的自我概念总体水平越高,自我概念越积极,学校适应的总体状况就越好。这与刘薇对高职生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本研究还发现,自我概念总体水平与大学生在学校适应各具体维度上的适应状况除少数维度呈中低相关外,其余均呈高度正相关,未见负相关现象。这与据以往研究所得之推论有一定出入。以往研究发现,自我看法积极与学生的学业成绩正相关,但与学生的人际关系状况却呈负相关[19]。而学业成绩和人际关系状况常常是衡量学生在学校适应中学习适应和人际适应的重要指标。据此可见,具体维度上的适应状况与其自我概念的总体水平的关系并非都呈正相关,有的甚至呈负相关。产生出入的原因可能是:一,本研究在考察人际适应状况时不是单纯用人际关系状况一指标,而是以人际沟通能力的评价、人际关系状况以及人际协调技巧等[11]指标对其进行综合评定。因此,自我看法积极与学生的人际关系状况呈负相关,并不见得其与人际适应状况就呈负相关。其二,可能是因为大学生大多对自己的人际问题较敏感,在对人际适应方面自评时或多或少受到一些社会称许性的影响,不自觉地高估了其人际适应状况所致。究竟是什么原因所致,有待进一步研究。

3.2 关于自我概念各具体维度对大学生学校适应的影响

本研究发现,大学生具体维度上自我概念水平与其在学校适应各具体维度上适应状况也呈现极为显著的正相关;自我概念的具体维度对大学生学校适应的不同方面的影响不同,影响力度也存在很大差异。这也与刘薇的研究结果一致。

本研究还发现,心理自我对大学生学校适应的影响最大,社会自我仅次之,道德自我的影响最小。这与刘薇的研究结果有一定出入,但与大学生自我概念发展特点恰巧吻合。乐国安、崔芳的研究发现“当代大学新生在自我概念上,比较注重自己心理、社会自我的认识和评价”[20]。这再次表明,自我概念与大学生学校适应有着密切的关系。而道德自我对大学生学校适应影响力最小,则可能与大学生对多元化道德价值观念的接受和大学生道德意识弱化有关。有研究指出“随着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社会意识愈变得更加复杂多样,在多种不同的价值观的冲击之下,大学生的道德意识出现了一种相对的弱化”[21];另有研究指出“当代大学生道德理想价值追求明显呈现多元化、实用化、功利化的倾向[22],由于对多元化道德价值观念的接受和宽容,由于对道德规范不再是那么看重,大学生由道德价值观冲突带来的不适应也就不再是那么强烈了。从而,道德自我对大学生学校适应的影响力也被削弱。

[1]赵 雪.大学新生学校适应、社会支持及其关系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

[2]陈 君.大学新生的社会支持与学校适应问题探析[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4):69-72.

[3]赵燕鹰.大学新生学校适应与家庭环境关系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5,26(2):147-148.

[4]唐 民.高职生社会支持与学校适应的关系[J].校园心理,2009,7(6):371-373.

[5]陈会昌,张红梅.对中学生的人格建构与学校适应的相关分析[J].心理学报,2007,39(1):129-134.

[6]吴玥函,陈 妍.小学生学校适应能力与其人格特征发展的相关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09,(18):188-189.

[7]刘志军.高中生的自我概念与其学校适应[J].心理科学,2004,27(1):217-219.

[8]张亚莉.初中生自我概念和学校适应相关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08.

[9]崔 娜.初中生学校适应与自我概念的相关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

[10]杜富裕.农村儿童自我概念与班级环境、学校适应的关系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8.

[11]李盛林.初中留守儿童自我概念与学校适应的关系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9.

[12]曲 崴,韩 闯.自我:中小学生学校适应的心理资源[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0(7):61-63.

[13]董增云.大学生人格特征、社会支持与学校适应的关系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7.

[14]刘 岩.高职新生人格类型与学校适应关系的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15]杨 宇.大学新生自我同一性与学校适应性的关系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8.

[16]刘 薇.自我概念对高职生学校适应的影响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07.

[17]卢谢峰.大学生适应性量表的编制和标准化[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3.

[18]林邦杰.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之修订[J].中国测验年刊,1980,(27):71-78.

[19]Sandra S W.(2000).Looking at the self in a rose-colored mirror:Unrealistically positive self-views and academic performance.Journal of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19,4,451-462.

[20]乐国安,崔 芳.当代大学新生自我概念特点研究[J].心理科学,1996,19(4):240-242.

[21]毛立新.大学生道德意识的弱化及对策[J].川北医学院学报,1994,(6):19-21.

[22]周鸣鸣,唐点权,邓素碧.当代大学生品德心理与品德教育现状的调查[J].青年研究,1999,(11):1-7.

G444

:A

:1673-1794(2010)06-0056-03

陈支那(1975-),女,教育学硕士,宜宾学院教师教育学院讲师。

2010-10-11

猜你喜欢
总体水平状况维度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声敏感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调查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2019年中国国际收支状况依然会保持稳健
国际粮价总体水平或将上升
试论如何提升企业组织文化建设的总体水平
第五节 2015年法学专业就业状况
中国教育发展总体水平已进入世界中上行列
光的维度
人生三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