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艳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其主要症状是咳嗽、咳痰、气短或呼吸困难,病情呈进行性发展。目前治疗以常规的抗感染、氧疗及茶碱为主。本科将可必特雾化吸入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1 病例选择 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在本院呼吸内科住院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80例,全部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2002年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诊断标准[1]。排除合并有气胸、急性左心功能衰竭和存在肺性脑病而无法合作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2例,其中男33例,女9例,年龄50~80岁;对照组38例,其中男26例,女12例,年龄42~78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根据病情两组均以抗生素、支气管扩张剂、吸氧、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常规治疗。治疗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用生理盐水3 ml+可必特2.5 ml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吸入时间10~15 min/次,2次/d;对照组吸入沙丁胺醇气雾剂,2 喷/次,2 次/d。
1.3 观察方法 分别记录两组患者咳嗽、咳痰及呼吸困难症状与体征的变化,所有患者在入选当天及治疗后10 d进行肺功能和动脉血气分析测定。用药期间观察与记录有无不良反应,进行安全性评价。
1.4 疗效判断 参考《COPD诊治指南》中的临床严重度分级标准,以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的缓解,结合血气分析和肺功能的改善进行综合判断。治疗10 d后临床严重度分级改善2级为显效;改善1级为好转;临床严度分级无改善为无效。总有效以显效与有效之和计。
两组有效率比较采用 χ2检验,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47%,与对照组65.79%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例,%)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我国的常见病,在老年人中特别多见,其主要特征为慢性不完全可逆气流阻塞,随着病情的进展和肺功能的进行性减退,患者逐步丧失劳动力,生活质量下降,最终因呼吸衰竭、心功能不全等原因死亡。其病理生理主要特性是慢性气流受限,且呈不完全可逆性,造成通气和血流比例失调,引起高碳酸血症和低氧血症,严重时导致呼吸衰竭。因此应用支气管扩张剂缓解气流受阻,改善肺功能是治疗COPD的重要手段之一。
支配支气管平滑肌的神经主要有肾上腺素能与胆碱能神经。肾上腺素能神经的β2受体主要分配在小气道,兴奋β2受体能引起小气道平滑肌的舒张。胆碱能神经M2受体主要分布于大中气道,抑制胆碱能神经或阻断M2受体引起大中气道的舒张,也可使气道分泌物减少[2]。可必特吸入剂是异丙托溴胺和沙丁胺醇的新型混合制剂,异丙托溴胺对支气管平滑肌M胆碱受体有较高的选择性,通过阻断支气管平滑肌M3胆碱受体,抑制乙酰胆碱和M受体相结合,降低迷走神经张力,使支气管平滑肌舒张和气道分泌物减少,也可减少肥大细胞释放介质,从而获得较好的平喘效果且作用时间长[3]。沙丁胺醇为选择性β2受体激动剂,起效快,直接作用于气道平滑肌细胞膜上的β2受体,活化腺苷酸环化酶,使ATP转化为cGMP引起气道平滑肌松弛,但作用时间短。联合用药,同时舒张大、中、小气道,肺功能改善明显,持续时间延长,也可使气道分泌物减少。氧气驱动雾化通过压力将可必特雾化溶液形成1~5μm的小雾粒或微粒泵入气道,有效地在呼吸道和肺部沉积[4],即使不能配合或不会吸入的患者也能被动吸入药物,吸入过程无痛苦,方法简单,患者易接受,用药量小,起效快,明显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不仅有利于症状的改善,也可减少不必要的抗生素等其他药物的不良反应。所以可必特以氧气为动力通过雾化吸入可显著改善症状,缩短病程,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抢救成功率,防止并发症产生。且不良反应少而轻微,操作简单、方便,是缓解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发作期的一种可行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1] 中华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8):423
[2] 张二辉,孟德荣,冯志军,等.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可必特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疗效.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8,22(11):852-853.
[3] 张淑梅,付宏娟.可必特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疗效观察.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7):1539-1540.
[4] 俞森洋,张进川.当代呼吸疗法.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4:180-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