蚓激酶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恢复期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2010-10-28 12:24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0年18期
关键词:纤溶附表激酶

蚓激酶经临床观察证实具有良好的纤溶、抗凝、溶栓和改善血液流变等药理作用。为了明确蚓激酶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二级预防中所起的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蚓激酶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恢复期患者血液流变状态及血脂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2010年在本院神经内科就诊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恢复期合并高脂血症患者58例,均符合2005年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中的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或MRI证实。所有入选患者脑梗死发病均已超过4周,且未超过8周。随机分为两组,各29例:A组,男19例,女10例,平均年龄67.5±5.2岁;B组,男20例,女9例,平均年龄66.7±6.4岁。两组在病程、年龄、性别构成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入选后A组给予口服瑞舒伐他汀(商品名可定,英国阿斯利康制药公司生产)10mg/次,每日一次;B组给予口服瑞舒伐他汀(商品名可定,英国阿斯利康制药公司生产)10mg/次,每日一次,蚓激酶(商品名百奥蚓激酶,北京百奥药业有限公司生产)60万U/次,每日三次;共治疗12周,治疗期间均未使用其他能影响血脂代谢及血液流变学的药物。

1.3 观察指标

1.3.1 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测定:患者于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于清晨抽取空腹静脉血5ml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测定采用赛科希德SA-6000全自动血液流变测试仪;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采用SYSMEX CA-7000型仪器。

附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附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 * P<0.01;与A组比较# P<0.01。

附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比较(c/mmoI/L,)

附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比较(c/mmoI/L,)

注:与治疗前比较 * P<0.05;与A组比较# P<0.01。

1.3.2 治疗前后血脂测定 患者于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于清晨抽取空腹静脉血5ml检测血脂。采用OLYMPUS-AU5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见附表1。B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均明显降低(P<0.01),A组则无明显变化(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比较 见附表2。两组治疗后TG、TC、LDL-C均明显降低(P<0.05),TG降低,B组较A组更显著(P<0.01),TC及LDL-C降低,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论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率约占急性脑血管病的60%,而动脉硬化性脑血管病约占脑血管病的90%以上[1]。脑梗死患者的血液多处于高凝、高黏度、低纤溶状态,十分利于血栓形成,从而导致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的发生。

纤溶系统在脑梗死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是纤溶活性的重要标志物。蚓激酶是一种抗血栓活力的丝氨酸蛋白酶,具有直接溶栓和激活纤溶、抗血小板聚集和扩张微循环的作用[2]。

本研究通过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恢复期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常规降脂基础上,给予蚓激酶治疗。结果显示:蚓激酶能显著降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及甘油三酯浓度,说明蚓激酶口服作用稳定。其中,全血粘度主要受红细胞刚性及聚集性的影响,蚓激酶对于高切变率及低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的改善,说明其明显降低了红细胞的刚性及聚集率,从而降低了血栓形成的可能性。另外,血浆纤维蛋白原是血浆和血液粘滞度的主要决定因素,可导致血液高凝状态、降低血流速度,从而加速血栓形成,因此减少纤维蛋白原的浓度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策略之一[4]。

综上所述,蚓激酶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恢复期能对抗血栓形成的多个直接因素,从而纠正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异常的凝血、纤溶状态,对于预防血管事件的再发起到了较好的作用[5]。

猜你喜欢
纤溶附表激酶
过敏性紫癜儿童凝血纤溶系统异常与早期肾损伤的相关性
纤维蛋白原联合D二聚体检测对老年前列腺增生术后出血患者纤维蛋白溶解亢进的应用价值
附表4 湖南省饲料添加剂企业名单
蚓激酶对UUO大鼠肾组织NOX4、FAK、Src的影响
蚓激酶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附表4 湖南省饲料添加剂企业名单(2021 年1 月1 日—2021 年2 月28 日)
美国FDA批准Ryplazim用于成人和儿童治疗1型纤溶酶原缺陷症
附表3 湖南省2018年饲料添加剂、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产品批准文号名单(二)
湖南省2017年饲料添加剂产品批准文号名单
黏着斑激酶和踝蛋白在黏着斑合成代谢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