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伟
(浙江财经学院体军部,浙江杭州310018)
杭州市居民体育服务消费随收入变化特征分析
徐家伟
(浙江财经学院体军部,浙江杭州310018)
体育服务消费作为一种享受和发展性消费,被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和喜爱,体育服务行业也作为朝阳行业在近年得到迅猛发展,文章是对杭州市居民体育服务消费的进一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等方法,研究杭州市居民体育服务消费随收入水平变化的特征并进行分析,为杭州市体育服务行业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提供一些参考。
体育服务;体育服务消费;收入
长期以来,国内众多学者对体育服务消费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一致认同体育服务的消费需求跟其他消费一样,受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影响很大,而且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消费需求也会随之增长,但是,体育服务的消费需求的增长跟可支配收入的变化之间到底存在怎样的相互关系呢?这种关系是否跟其他行业的消费需求随收入变化的关系一致呢?国内的学者在研究此类体育消费的问题时基本都是引用国外关于第三产业的相关研究,像鲍明晓、谢琼恒、马晓河等人在论文和著作中引用的观点是,“据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国家的经验,当人均GDP达到2 000~3 000美元的时候,是文化体育消费明显增加的时候;当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GDP达到3 000美元时,社会就会进入休闲消费的急剧扩张期,体育消费应该是旺盛的。”
杭州市作为浙江省的省会,北近上海,东邻宁波,为长江三角洲南翼,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从2001年起,人均GDP已经突破3 000美元大关。到2005年,全市统计人口总数660.45万人,生产总值(GDP)达到2 942.65亿元,人均生产总值为44 853元,人均GDP突破5 000美元大关,达5 475美元。国内外普遍认为,当人均GDP达到3 000美元时,体育消费作为一种满足人们享受和发展需求的消费将要高速发展。近年来杭城的体育健身娱乐业发展势头良好,在整个杭州城市经济建设发展中,尤其是在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倡导新生活方式,创造和谐社会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体育服务指的是由体育劳动者创造的,向社会、个人提供用以改善和提高人的素质需要的非实物形态的劳动成果。主要包括体育竞赛表演、体育健身指导与咨询、体育健康与保健,以及体育场地服务等。体育服务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愿意并购买的体育服务产品,本研究中所有体育服务需求在操作层面上都是体育服务的消费。
本研究选取杭州市居民为研究的对象。本次调查研究共发放问卷1 600份,回收问卷1 600份,有效问卷1 569份,问卷有效回收率98%。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分析、逻辑分析等方法。
4.1.1 问卷的设计。根据人口统计学的基本要素和需求收入弹性定义以及体育服务的定义设计和构建问卷的主框架,通过专家论证效度,再根据杭州市目前可支配收入的现状,以年收入1~10万元人群为主要研究对象(1万元以下和10万元以上为非主流人群),以相差1万为一挡,调查他们在体育服务上的消费金额。
4.1.2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样本的具体分布情况见表1。
表1 正式研究的样本分布情况(n=1 569)
在本研究中由于研究对象是杭州市城市居民,因此人口统计学变量采用了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职业四个方面。其中性别分男、女。年龄段根据中国的年龄段划分为:①童年,0岁~6岁(周岁,下同)。②少年,7岁~17岁。③青年, 18岁~40岁。④中年,41~65岁。⑤老年,66岁以后;而本研究的对象主要选取有固定收入的主体,因此分青年和中年讨论。文化程度根据中国目前文化程度划分标准分为中小学、高中或中专、大专或本科、研究生及以上。职业根据我国职业种类划分标准划分为:①各类专业、技术人员,②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③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④商业工作人员,⑤服务性工作人员,⑥农林牧渔劳动者,⑦生产工人、运输工人和部分体力劳动者,⑧其他劳动者。
4.1.3 问卷调查的实施和回收。本次调查的样本分布广泛,而且样本量较大,因此本次调查共动用10人,分别在杭州市的老城区和新城区进行问卷的发放和回收。对问卷发放的人员认真交代,并要求对问卷当场回收。
4.2.1 杭州市居民体育服务消费的人口统计学变量差异。杭州市居民体育服务消费总额及居民观看竞赛表演类、参与体育健身与保健类、租用场地或器材服务类各项具体消费额作为待检验的统计量,将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四个人口统计学变量作为分类变量,进行t检验或方差分析,结果见表2。
表2 杭州市居民体育服务消费的人口统计学变量差异检验结果
表2显示,男性居民和女性居民在体育服务消费及其各个具体消费内容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但部分或全部变量在年龄、文化程度和职业这三个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具体结果如下。
通过T检验和发差分析,在各类体育培训服务的消费上,国家机关、党群组织和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的消费最高,在0.01水平上显著高于商业工作人员,均在0.001水平上显著高于其他职业的居民。生产工人、运输工人和部分体力劳动者在这一方面的消费最低,均在0.001水平上显著低于其他职业的居民。
在租用场地、体育器材方面的消费,生产工人、运输工人和部分体力劳动者最低,均在0.001水平上显著低于其他职业的居民。国家机关、党群组织和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的消费最高,均在0.001水平上显著高于服务性工作人员和生产工人、运输工人和部分体力劳动者,但与其他职业的居民之间并无显著差异。
生产工人、运输工人和部分体力劳动者的体育服务消费最少,均在0.001水平上显著低于其他职业的居民,国家机关、党群组织和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的消费最高,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次之,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多重平均数比较显示,国家机关、党群组织和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的消费在0.001水平上显著高于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生产工人、运输工人和部分体力劳动者,在0.01水平上显著高于服务性工作人员和其他劳动者,在0.05水平上显著高于商业工作人员。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的消费仅在0.001水平上显著高于生产工人、运输工人和部分体力劳动者,与其他职业的人群并无显著差异。
4.2.2 杭州市居民体育服务消费的结构特征。根据体育服务的定义,我们将杭州市居民体育服务的消费分为竞赛表演类、体育健身娱乐与保健类、场地器材服务类三大组成部分,然后根据调查的数据进行分类统计,结果显示:杭州市居民的体育服务消费在三部分支出中总体上看是比较平均的,其中体育健身与保健类支出略高,而观看竞赛表演和场地器材服务的支出基本持平(三者占消费总额比例的如图1所示),这也说明杭州市居民的体育服务消费结构比较均衡合理。
图1 体育服务消费比例分布图
4.3.1 不同性别的杭州市居民体育服务消费随收入变化的规律。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男、女都在收入达到4~5万时出现体育服务消费的第一次显著增长,在4~7万之间男性的增长速度和趋势更为明显,女性略显平缓一些,说明无论男女居民,他们的体育服务消费都随其收入的增长呈上升趋势,当收入达到4~5万时,消费显著增长,而且女性在体育服务消费时较男性更趋理性。
4.3.2 不同年龄段的杭州市居民的体育服务消费随收入变化的规律
从上面两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两个年龄阶段的体育服务消费都随其收入的增长而增长,而两个年龄段显著增长的“拐点”则有所不同,青年段出现在收入为3~4万时,而中年则出现在收入达到4~5万时,同时中年的曲线表现的更为规律和平缓,而青年则表现出震荡和陡峭,这也说明中年在体育消费随收入增长时的支出更为稳定和理智,青年则表现更为积极和富有激情。
4.3.3 不同文化程度居民的杭州市体育服务消费随收入变化的规律。
图6 中小学
从上面四个图标的结果显示,不同文化程度的居民在整体趋势依然表现出消费随收入增长的特点,但在显著增长的“拐点”上差异较大,中小学文化程度的居民拐点出现在7~8万的水平,高中或中专文化程度的居民的拐点出现在6~7万的水平上,大专或本科则出现在4~5万的水平上,研究生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居民的拐点出现在4~5万的水平上。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随着文化程度的增长,其拐点有下降的趋势,说明文化程度对人们参与体育服务消费的意识上又很大影响,而由于样本量的关系,在部分曲线表现出不规则的增长。
4.3.4 不同职业的杭州市居民的体育服务消费随收于变化的规律。
从上面的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体育服务消费随收入增长而增长的趋势,而各个职业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在显著增长的“拐点”上也出现很大不同。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显著增长点出现在收入达到4~5万时,而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的拐点出现在收入达到5~6万时,办事人员的拐点只出现在收入达到9~10万时,商业工作人员的拐点是收入达到6~7万时,服务性工作人员的消费拐点出现收入达到5~6万时,而生产工人、运输工人和部分体力劳动者由于收入较低拐点不是很明晰,其他劳动者的拐点出现在收入达到8~9万时。说明不同职业的居民其消费随收入增长的趋势存在显著差异。
在假设不受人口统计因素影响下,杭州市居民的体育服务消费随收于变化的特征。
图17 总体特征图
从图17中我们可以看出体育服务消费的总额随收入的增长而增长的趋势是显而易见的,同时我们发现当收入到达4~5万的水平时体育服务消费将出现第一次明显增长的趋势,当收入到达8~9万的水平时体育服务消费将出现第又次明显增长的趋势。
杭州市目前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2 727元,说明杭州市的体育服务需求还在增长阶段,而高收入人群由于各种工作和时间等原因,其消费能力还完全没有挖掘出来,还需要在体育服务消费上进行引导。
[1] 鲍明晓.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报告[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
[2] 国家体育总局政法司.体育产业现状、趋势与对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3] 李江帆,等.中国第三产业经济分析.国家“九五”社科规划重点课题.
[4] 丛湖平.体育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51-55.
[5] 吕民.城市居民体育消费研究[D].山东大学,2007.
[6] 刘建刚,连桂红,陆仲元.现阶段启动体育消费的困难与对策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2(1):81-82.
[7] 孙汉超.我国居民体育消费行为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35(1).
[8] 张永明,张军.影响我国体育消费的因素及对策研究[J].体育科学,2002(4):39-40,53.
[9] 刘卫,王秀霞.提高边际消费倾向与扩大体育消费需求[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161-163.
[10] 钟天朗.上海市民体育健身消费现状及发展趋势[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0(3):9-12.
Analysis 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hysical Exercise Service Consumption of the Residents in Hangzhou Changing with Income Level
XU Jia-wei
(Department of Public Physical and Military,Zhejiang University of Finance&Economics,Hangzhou 310018,China)
The physical exercise service consumption is increasingly choosen as said to be a consumption of enjoyable and developmental.Physical exercise service industry,an emerging industry,get a rapid development in recent year. This article makes a further study on the physical exercise service consumption of the residents in Hangzhou.By employing many methods such as questionnaire,this article mainly researches and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hysical exercise service consumption of the residents in Hangzhou changing with income level,The author provides some references for development stage and development level of physical exercise service industry in Hangzhou.
physical exercise service,physical exercise service consumption,income
G80-05
A
1004-3624(2010)06-0072-05
2010-09-15
徐家伟(1978-),男,湖北十堰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经济学、体育教学与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