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体育实施背景下的篮球运动开发

2010-10-25 09:23郝牡清
运动 2010年7期
关键词:触球课余篮球运动

郝牡清,孙 刚

(山西大同大学体育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0)

热点话题

阳光体育实施背景下的篮球运动开发

郝牡清,孙 刚

(山西大同大学体育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0)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篮球运动进行分析,从人们健身需求的角度出发开发挖掘篮球运动的比赛形式,通过软化、弱化比赛规则扩大参与人群,从而推动阳光体育的深入开展。

阳光体育;篮球运动;开发

1 引 言

本文以学生参与的覆盖面为出发点,从规则、技术难度着手对篮球运动进行适当的弱化来开发其自身的价值,为更多的学生参与锻炼提供素材,为推动阳光体育的顺利开展做出贡献。

2 顺应需求开发篮球运动

篮球一直以竞技的形式被人们所接受,传统的认识观念使大多数普通学生更愿意欣赏而不愿意参与其中。在“全国亿万学生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背景下,学生更需要的是从欣赏者变为参与者,这一角色的转变是学生参与锻炼的迫切需求。在软化篮球竞技动作的基础上,不断地调整器材与规则限制,提高学生参与的兴趣,使其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2.1 开发多样化的参与形式

篮球运动一般以“五人制”全场比赛为主,对速度、力量要求较高,这种比赛形式适合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参与。没有接触过篮球的学生,适合在小区域的场地中参与。比如,三人制半场比赛、四人制半场比赛、二人对抗赛等。区域小、参与人数少的比赛形式对参与者的体质要求相对低,基本能够满足爱好运动而技术偏低这一群体的需求。为了充分挖掘篮球运动的娱乐性、游戏性,在参与形式上可以引入一些新的篮球运动项目,如乒乓篮球、人篮球、水上篮球、无板篮球等来扩充篮球运动的比赛形式,为不愿意参加锻炼的学生提供一个平台,让他们在娱乐式的篮球运动中体验锻炼健身,利用篮球的娱乐性、趣味性,吸引更多的人参与。

2.2 弱化篮球竞技规则,扩大参与面

要想使篮球运动成为适合每个学生参与的运动项目,就必须把篮球运动的一些技、战术进行弱化、规则进行简化,来迎合普通学生的锻炼需求,使篮球运动从单纯追求学生外在的技术水平转向追求学生的身心协调发展,并通过参与篮球运动,不断完成在校期间的生长发育、增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爱好。

图1 多元化的课余篮球健身运动体系

2.2.1 增加比赛节数,采用“每人触球制”比赛法采用“每人触球制”,即“一方由守转攻时,同队的队员必须至少触球一次,否则投中无效,判为违例,由对方队员掷界外球重新开始比赛”,通过改变比赛规则来约束比赛中参赛人员的个人主义,同时也给其余参赛者提供触球的机会,让更多的人在新规则的约束下被动地接受锻炼,促使其养成锻炼的习惯。

2.2.2 让分比赛法为了调动弱队的积极性,激发强队的拼搏精神,在比赛前,让比分存在一定差距,优势队让弱势队比分,即0:12等,这样可以让少数人参与的运动变成人人都敢参与,降低参赛条件,扩大参与的覆盖面,为学生实现每天锻炼一小时的阳光运动计划提供更多的途径。

2.2.3 规定限制法为了调动更多的人参加篮球项目,在比赛时,要求每节上场人数不能相同,在最后一节时方可组合本队的最佳球员进行比赛。此规定能调动更多地学生参加比赛,并且也不失比赛的激烈性。

2.3 比赛评判人性化

对比赛胜负的评判可以采用定性评价方法与定量评价方法相结合来决定比赛的结果,把比赛的目标转移到比赛的过程中,关注参赛人员在比赛中的表现。

3 课余体育中构建多元化篮球健身运动形式,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

课余体育中应构建多元化篮球健身运动形式,为学生的参与提供多种选择,满足学生的多种需要。使学生养成经常锻炼的习惯、意识。笔者设计了多元化的课余篮球健身运动体系。(图1)

把课余篮球健身运动分为个体、群体、社会三个层次。以个体为主的锻炼形式是课余篮球健身运动中常见现象,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区,经常看到学生个体的运动形式,这一层次在课余篮球健身运动中居于最基层。但从功能上看却是对人体自身进行生物改造最富实效的形式之一。

在课外,以小团体形式组织的篮球活动是课余篮球健身运动的中等层次。它是课余篮球健身运动的一种主要形式,通过这种形式可以提示人际关系,反映人际交流的内容和形式,特别是人际交流对学生人格形成和锻炼效果的关系。在这种形式中,通过发挥小团体的教育力量和互动作用,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良好的态度和社会需要的行为规范、能力等。

社会是课余篮球健身运动的高级层次。现在许多学校的课余篮球活动与社区交融于一体,或者是以社区体育形式表现出来。其意义已远远超出了学校体育的范畴,具有社会体育的价值意义。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所倡导阳光体育运动的理念不仅要体现在学校,也应该体现在社区中,“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民生口号正是阳光体育运动的真实再现。

[1]张静苹.篮球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J].贵州体育科技,1999(4).

[2]褚翔,艾湘南.试析大众体育中的“三人篮球赛”[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 ,36 (1):79.

[3]彭敏.“四人制”篮球教学比赛在普通高校中推广意义[J].体育与科学,2002,23 (5).

[4]洪杰.篮球运动的健身娱乐化[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3,17 (4).

[5]毛伟民.日渐流行的三人篮球赛[J].篮球,1996(8).

G807.0

A

1674-151X(2010)07-056-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0.07.026

2010-04-15

山西大同大学校级青年科研基金项目(编号:2009Q12)。

郝牡清(1975 ~ ),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育。

猜你喜欢
触球课余篮球运动
足球变向控球,你会了吗
论篮球运动的本质、特征及规律
幼儿篮球运动
“分段式”方法助学生掌握足球运球绕杆技术
鞍山市第五中学篮球运动开展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
浅析如何在小学体育中开展触式橄榄球运动
篮球市场推广对篮球运动的促进作用分析①
从体能角皮谈中学课余三级跳远训练
抓好中学生乒乓球运动员课余训练应注意的几点
咪咪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