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向
(浙江科技学院体军部,浙江 杭州 310023)
杭州地区新农村体育服务体系的特色研究
于 向
(浙江科技学院体军部,浙江 杭州 310023)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问卷调查、逻辑分析、数理统计、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分层次对杭州地区新农村体育服务体系的现状进行了调研,取得了真实可靠的研究数据。对当前杭州新农村体育服务体系的典型案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建立新农村体育健身设施发展的支持系统,改革和完善农村体育管理网络服务体系,实施基层农村体育队伍建设工程等建议。
杭州新农村;体育服务体系;现状调研;特色;建议
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体育服务体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是体育职能部门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意见》的具体体现,是建设和谐社会、体现政府公平和高效服务的重要指标,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满足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活动的需求。该研究在立足于社会学、体育人文社会学、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理论的基础上,从了解杭州地区农村体育服务体系的现状入手,采用文献资料法来综述体育服务体系的最新研究进展,总结出当前杭州地区农村体育服务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为构建杭州新农村体育服务体系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运用社会调查法来描述杭州地区新农村体育服务体系的现状,用理论假设和逻辑方法归纳新农村体育服务体系的内涵、特征;运用调查法、观察法和个案研究法来证实假设并探索推出新农村体育服务供给体系,在此基础上围绕党中央提出的建设新农村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目标,从理论上进一步明确新农村体育服务体系的内涵、特征,构建新农村体育服务体系的意义、目标及重点等问题。继而通过理论和实证研究,探索构建新农村体育服务体系及新农村体育服务供给等问题。
1.1 研究对象
杭州萧山区的河上镇大桥乡河上村、城厢村;临安市(县级市)的锦城镇东门村、孟家坞;淳安县的临岐镇新华村等地方的18岁以上女性村民135人、男性村民126人(不包括农村中、小学教师和在校学生,其中已婚者196人、未婚者65人)为调研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在研究过程中,通过网络和书刊、报纸等途径,搜集、整理、查阅了有关农村体育和群众体育方面的信息资料40余篇,为本研究的顺利进行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依据。
1.2.2 问卷调查法根据所研究的内容设计出问卷《杭州地区农村体育现状调查表》,共计35个小题进行问卷调查。课题组成员在2009年7~8月份暑假期间,采用分层分级随机抽样与简单直接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深入杭州萧山区、临安市(县级市)及淳安县所属的部分乡(镇)和行政村进行入户调查,每户调查一人,年龄在18~60岁之间(学生除外),共发放问卷300份(其中,乡(镇)农民卷90份,行政村农民卷210份)。收回问卷275份,剔除无效问卷14份,有效问卷为261份,有效率为87%。
1.2.3 数理统计法对收回的有效问卷进行效度检验、整理、分类,运用SPSS11.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对定性资料进行逻辑分析。
1.2.4 访谈法走访了区、县(市)文广新局分管体育的领导1名,乡(镇)分管农村文化体育的负责人3名,直接与2位村党支部书记、3位村主任和30位农民就当前本地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体育组织管理、场地设施现状、体育指导和宣传状况,建立杭州新农村体育健身服务体系的特色措施、内容,以及影响和制约杭州新农村体育健身服务体系建立的因素等有关问题进行了了解,为本课题的顺利研究,提供了真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
新农村体育服务体系是“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容。科学构建公共体育文化服务体系,是发展公益性体育文化事业的一项重要举措,是体育部门推进基层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拓展和提升。通过对萧山、临安、淳安等地的新农村体育文化服务体系现状的调查认为:目前杭州地区新农村体育服务体系建设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杭州各区、县(市)体育部门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构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目标任务,以创建东海文化明珠、文化村、文化社区和全民健身工程为抓手,结合本地实际在乡(镇)、社区和行政村大力推进体育健身场地设施基础建设并取得了良好效果,先后建设落成了一批高档次、上规模、多功能的文体活动中心和体育健身设施,初步实现了乡镇(街道)、村(社区)健身设施有“三化”(园林化、人性化、人文化),有“三位一体”的健身点、篮球场、乒乓球室(场)。有些条件好的乡(镇)体育健身场(馆)已达到具备承办国际体育大赛的实力。二是近年来杭州各地以搭建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平台为抓手,有序地加快了对基层乡(镇)、村社会体育指导员和文体站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目前农村初步形成了一批脚踏实地、敬业奉献,并具有一定专业水平的群众体育活动骨干队伍,据统计,在杭州市8个区每万人中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超过12人[1]。三是加大了体育健身组织的建设力度,初步形成了结构合理、平衡发展、网络健全、运营高效、服务优质、覆盖城乡的三级公共体育文化服务框架,为推动新农村体育的发展,引导广大农民进行科学健身,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打下了良好基础。但是由于杭州地区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农村山多、水多、平地少,村民居住比较分散,组织群众性体育活动难度较大。因此,偏僻的自然村农民参与体育健身活动较少,如何改善偏僻农村的体育文化设施,提高村民的体育健身意识、健身技能等,应使今后新农村体育工作的重点。
3.1 高起点规划、产业化运作促进农村体育基础设施发展
通过调查,杭州各级政府按照市委市政府“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设计、多渠道投入、产业化运作”的要求,以满足和保障人民群众的体育健身权益为根本出发点,以财政投资为启动点,加大基层农村体育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财政投入。动员社会各界,特别是企业主动参与体育文化设施建设,开发建设和完善农村公共体育文化服务体系。通过几年的努力,各地乡(镇)一级,基本建有室内活动场所建筑面积为200~400平方米以上的多功能活动室(图书阅览室、书画室、民间艺术展室、戏剧卡拉OK室、数字影视室、棋牌室、健身室、乒乓球室等);室外活动标准篮球场,一条健身路径,室外乒乓球台,乡(镇)文体中心等。村一级近1/2建有室内建筑面积100平方米以上的(图书阅览室、综合活动室、文体娱乐室)活动场所,室外活动场所为硬化标准篮球场或排球场。在提高市场化运作程度的同时,也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实现了文化与经济同台唱戏、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3.2 提高意识、创新机制,培育和发展与农民生活实践相联系的新农村体育文化
通过调查,有14.89%和61.7%的农民了解和比较了解《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内容。说明杭州各级政府对全民体育健身的意义和体育法律法规知识做了深入的宣传,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除此之外,有关部门积极探索灵活多样、行之有效的体育文化活动下农村、进社区的新方法和新形式。通过利用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送体育文化下乡”等多种载体,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坚持以构建和谐新农村为出发点,为农民群众“送”体育文化和健身技能,组织农民开展“乡村趣味体育竞赛”“夫妻抬米”“耙田”比赛,“新农村嘉年华ā欢乐乡村民间体育活动”,乡(镇)农民木球、篮球、排球、乒乓球、气排球以及“农民运动会”等体育竞赛活动,举办体育征文、摄影比赛和书画、文艺作品展等。这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体育文化活动,贴近农民,贴近普通老百姓,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认同和好评,活跃了农村的体育文化生活,增进了农民之间的情感,使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出和谐向上的良好发展局面。
3.3 立足本土、挖掘传统特色农村体育文化
杭州各级政府立足本地实际,深入挖掘健康向上、丰富多彩并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项目,通过政策引导、财政支持、环境熏陶等手段,为乡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搭建平台,指导帮助农村社区、村组建木兰拳、花棍、腰鼓、秧歌、爬山、钓鱼、棋牌、篮球、排球以及舞龙、舞狮、龙舟等健身队伍,尊重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鼓励农民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健身文化活动,让农民在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中当主角,调动了农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通过调查,如临安上家骆村的村级老年气排球队、萧山河上村的农民舞龙队、淳安的农民篮球队等,他们农忙时各自下地耕作,农闲时自发地聚集在一起排练舞龙、舞狮套路和龙舟划水技能,探讨切磋棋牌技艺,满足了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体育健身需求,展现了富裕起来的农民风采,体现了现代新型农民的骄傲和自豪,也体现了现代农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些传统体育文化活动的开展,丰富和活跃了农村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促进了邻里之间的和睦和社会的安定团结,净化了农村的社会风气,树立了良好村风村貌,为新农村的建设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3.4 强化督查,狠抓落实,保障新农村体育发展
各级政府强化对基层农村公共服务的意识,为确保农村各项体育工作任务的完成,建立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工作机制,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工作措施,如新农村体育建设督察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各地各部门的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农民体育建身活动开展等工作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协调、处理和解决,促进了农村各项体育工作的顺利发展,初步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以乡(镇)或街道为依托、以村为重点、以农户为对象的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体系。
4.1 新农村体育发展受区域经济发展的制约
从萧山、临安和淳安的农村体育现状调查结果分析,农村经济发展的速度快慢,对新农村体育的发展有重要影响。从近3年经济收入分析,2007到2009年萧山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0473.3元、12986.5元和14742元;临安为8852元、9680元和10735元;淳安2008、2009年为5968元和6511元;杭州2008至2009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0692元和11822元。从以上各地经济收入数据分析,2008年、2009年萧山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高于杭州地区人均纯收入2294.5元和2920元处于首位;而临安和淳安2008年、2009年则分别低于杭州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012元、1087元和4274元、5311元。在杭州地区经济收入中处于中等和下游水平。通过调查,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萧山,具有承办国际大型体育比赛的现代化一流体育健身场地设施,2006年底全区镇、街(场)已经全部建有健身苑(点),全区411个行政村、135个社区,共建有活动室649个,灯光篮球场77个、水泥篮球场176个、健身苑36个、健身点255个,全区共有1925位社会体育指导员。从总体看,萧山区基本形成以城区大型体育设施为龙头,社区、行政村配套体育设施为补充的体育设施新格局,萧山区在杭州市乃至浙江省已率先实现了“5分钟体育活动圈”[2]。而临安和淳安由于受当地经济条件和地理环境位置的制约,公共体育健身、休闲、娱乐场所过度集中在乡镇一级,许多远离乡镇的行政村和村落体育场地和体育设施相对缺乏,不能满足农民的体育健身娱乐需求,较为严重地制约了农村基层体育的发展,影响了农民健身的积极性和新农村体育文化的发展。
4.2 农民体育健康消费意识薄弱
从萧山、临安和淳安农民体育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统计数据分析:农民日常生活消费在整个消费的支出中占39.46%仍占主导优势。(表1)
杭州地区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2009年杭州市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达到30,338元,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6,864元,连续6年呈两位数增长。但是从调查的结果分析:杭州地区农民体育消费与现有经济收入水平没有形成正比,基层农民体育消费仍处于较低水平,尤其是在健康消费方面大多数农民的消费基本为零,调查中85%的人在生活中支出的体育消费额仅在150~250元之间,说明富裕起来的农民在衣食住行满足之后,花钱买健康的消费意识还没有形成,自我参与意识较弱。
4.3 体育基础设施及服务组织发
展不平衡
通过调查,杭州地区在新农村体育发展过程中,城乡体育基础设施、体育辅导员以及各类健身社团和健身协会组织的发展不均衡,城市体育健身基础配套设施齐全、健身辅导员和健身社团、健身协会组织数量多、分布广、覆盖率高,区、县(市)高于乡(镇)、乡(镇)高于基层农村,经济发达地区高于欠发达地区。较为偏僻的基层农村,健身场地少、器材简陋,体育辅导员欠缺,很多组织处在自发状态中。
4.4 体育人口发展不平衡
杭州地区农民每周身体活动频度3次以上(含3次),每次身体活动时间30分钟者。
从表2可以看出,目前杭州地区农民参与体育健身的体育人口为42.53%,离杭州市2010年农村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达到45%以上的目标要求略有差距。从地域分析,经济发达地区农民体育人口高于经济滞后地区,城市高于乡镇、乡镇高于基层农村;从性别比例上分析女性高于男性;从年龄结构上分析呈现出两头高、中间低的“U”字型,即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农村青壮年者较少。农村青壮年人口对体育活动的疏远,不利于农村劳动主体和中华民族长远体质健康状况的改善。
4.5 农民健身意识薄弱、体育科学素养偏低
通过调查,富裕起来的农民有41.12%的人认为体育锻炼很重要,56.07%的人认为比较重要,但是认为干农活可以替代体育锻炼者有49.54%,二者可以相互兼顾者有33.94%,只有16.67%的者认为干农活不可以替代体育锻炼。除此之外,农民进行体育锻炼的知识技能贫乏,所从事的体育活动方式主要是跑步、爬山、篮球、羽毛球和乒乓球等技术含量较低的体育项目。影响农民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原因是缺乏体育技能和无人指导。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中患有“现代富贵病”的农民也在逐年增多。通过调查,目前糖尿病占调查农民中总体的8.26%,高血压占10.09%,冠心病占4.59%,其他疾病占5.5%。因此,转变农民健身观念,提高农民自我健身能力,是发展新农村体育的关键。
表1 不同地区农民体育消费结构调查
表2 杭州不同地区农民体育健身人口现状
5.1 建立新农村体育健身设施发展的支持系统
针对当前杭州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中存在的城乡体育健身设施差异,各级政府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调整经济发展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把农村公共体育事业发展设施建设纳入地方经济建设规划,作为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大对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和支持力度,建立新农村公共体育事业发展资金的投入和管理机制,建立一套完善的支持和保障系统,并将这一系统加以规范化、制度化和法治化。努力建立多元化的融投资体系,在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下实施多元化融资供给方式,增加财政投入,鼓励社会筹资、企业赞助或个人捐款等方式,切实形成政府投入为主、农村社区为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多渠道筹资制度。积极出台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农村体育设施基础建设,完善基层农村公益性体育设施建设,包括乡(镇)文体中心、乡(镇)中心广场、学校体育场所等,加快村尤其是经济欠发达的偏僻农村和社区体育健身苑(点)的建设。
5.2 改革和完善农村体育管理网络服务体系
新农村体育发展涉及到农民的生产、生活等各方面。因此,各级政府体育部门要以体育服务社会、服务农村、服务农民为最基本的出发点和归宿。明确各基层政府为农村体育服务的责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建设一支高素质体育管理人才队伍,改进和提升服务手段,提高为农村农民体育健身服务的意识和水平。坚持农村体育多元化的发展模式和农村体育活动的开展业余、自愿、多样、大中小型相结合的原则,努力维护好、保障好、实现好广大农民群众的健康利益。通过已初步形成的县、乡镇、村、社区体育服务网点体系,努力加大乡村文体站的工作力度,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村级体育工作制度,健全工作资料,做到活动有计划(年年有比赛,月月有活动)、工作有记录、有总结,使县、乡、村体育活动上下一致连成整体,打造一个较为系统、完善的全民体育健身服务网点体系。
5.3 实施基层农村体育队伍建设工程
各乡镇、村要逐步配备专职或兼职体育工作辅导人员,进一步完善培训机制,加大新农村体育指导员的培养培训力度,重点要加强地理位置相对分散和远离乡镇的行政村或村落体育指导员的培养培训,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业务素质。县级体育机关干部要经常深入基层农村进行业务指导,不断提高基层专职或兼职人员的健身指导能力和水平。加强对农民体育健身的科学性指导,转变农民干农活可以替代体育健身的错误认识,提高农民的体育科学素养,多途径向农民传授体育健身的知识技能,教会农民正确使用各种设施、器械进行体育健身。加强新农村体育协会和基层体育组织建设,发挥体育协会在农民群众开展体育活动中的杠杆作用。引导农民进行科学合理的体育健康消费。组织农民开展丰富多彩的农村体育文化健身活动,活跃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增强农民体质、提高生活质量。继续抓好新农村小康体育特色乡镇、特色村创建活动。努力培养特色体育文化户,优秀体育健身村民等,繁荣新农村体育文化事业,促进新农村特色体育文化建设快速发展。
5.4 创新农村体育发展途径
上级政府在选拔和任用乡镇、村的领导时,要考虑其本人对新农村体育工作的热爱和关心支持程度以及本人对体育健身的认识如:是否树立了“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能否努力带领基层农民开展各项体育健身活动,并根据农民对健身的不同认识和观念差异,大力倡导和宣传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改进新型农民的体育健身观念,使农民理解并懂得健康的身体是创造财富和美好生活的基础。加大和完善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努力积极地为村民提供健身场所,进一步免费扩大向社会开放学校、企业等单位的体育健身场馆,充分合理地利用社会体育资源。建立健全村级体育比赛制度,调动和发挥村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积极帮助农民组建业余健身运动队,使农民体育健身成为大众化、民间化、规范化。展示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文明成果,加快农村农民体育发展的水平和速度,促进社会和谐。充分开发和利用县、乡镇民间传统的体育文化资源,使农村各民族的优秀体育文化发扬光大,推进新农村体育社会化,使体育真正成为全民体育。构建农村社会化体育服务新体系,建立新农村体育健身知识、技能推广辅导人员职称、职务竞争机制,培育多元化推广力量,实现新农村体育健身知识技能推广队伍、行为及形式的多元化。
[1]我市将实施五大工程建设体育强市[EB/OL].http∶//www.hangzhou.com.cn/20060801/ca1192533.htm.20069-13.
[2]萧山.群众体育健身场地基本实现普及[EB/OL].http∶//www.xsnet.cn/xs/wjw/2006/10/6/194196.shtml.2006-10-6.
[3]2008年淳安县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监测分析.[EB/OL].http∶//www.jjcyq.com/show_ybxx.asp?id=13850&bmbh=025.2009-12-1 .
[4]宇俊芳,邹敏敏,施水泉,刘伟.调查显示:杭州体育人口数约50%[N].钱江晚报,2008-9-2.
[5]李锋.杭州市体育人口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07(6).
[6]临安农民人均收入跃上万元台阶.[EB/OL].http∶// www.gov-hzrb.hangzhou.com.cn/system/2010/03/01/010454854.shtml.2010-3-1.
[7]浙江省体育强省建设与“十一五”体育发展规划纲要[R].浙江省人民政府浙政发[2006]54号,2006-9-11.
G812
A
1674-151X(2010)07-120-04
10.3969/j.issn.1674-151x.2010.07.062
2010-05-26
2009年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编号:B09WH05。
于向(1963 ~),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学校体育、社会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