唑来膦酸联合89SrCl2治疗恶性骨转移痛26例的疗效分析

2010-10-20 01:10:14葛翠洁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0年7期
关键词:骨痛骨细胞消失

王 强,葛翠洁

(河北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河北 衡水 053000)

临床上常见发生恶性骨转移的患者,其疼痛的剧烈程度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传统的止痛药物、放化疗及手术等治疗方法,虽有一定的疗效,但并非令人满意。我们应用唑来膦酸联合89SrCl2治疗恶性骨转移痛,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6年5月~2008年11月经我科治疗的恶性骨转移痛患者,唑来膦酸治疗组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30~76岁,其中前列腺癌5例,乳腺癌5例,肺癌10例。骨转移灶4个以上的广泛骨转移12例,4个以下8例。

唑来膦酸与89SrCl2联合治疗组26例,男12例,女14例,年龄33~70岁。其中乳腺癌8例,肺癌6例,前列腺癌6例,结肠癌3例,宫颈癌2例,鼻咽癌1例。骨转移病灶数2~4个的7例,超过4个的广泛骨转移19例。

1.2 病例选择

所有患者的原发病灶均经病理或细胞学检查证实为恶性肿瘤,经骨扫描及放射影像学证实骨转移,并有骨转移部位的剧烈疼痛,每位患者均应用药物(曲吗多、哌替啶、吗啡片)止痛,每日1~4次。治疗前患者血常规、肝肾功能均正常,没有病理性骨折或脊髓压迫症状,1个月内未进行放化疗,并且预计存活期超过3个月以上,在治疗允许范围内。

1.3 治疗方法

20例恶性骨转移痛患者采用唑来膦酸(江苏正大天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治疗。唑来膦酸4mg加入100ml 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滴注时间不少于15min,每3~4周给药1次,连续2~3针为一疗程。治疗3个月后复查骨扫描(SPECT美国GE公司生产,99mTc-MDP为北京新科思达公司提供)。26例恶性骨转移痛患者采用唑来膦酸联合89SrCl2(思痛宁,上海安盛科兴药业公司提供)治疗,89SrCl2静脉一次性给药,剂量均为150MBq/4ml瓶,治疗后10d给予唑来膦酸治疗,方法同前。3~6个月复查骨扫描。

1.4 疗效判定标准

治疗后骨痛反应分3级[1]:I级有效,所有骨痛部位疼痛消失,停用止痛药物;II级显效,50%以上骨痛部位消失、骨痛频率及止痛药量减少;III级为无效,骨痛不减轻或无任何改善。治疗后评价骨转移灶的标准同样分为3级:I级有效,骨扫描证实转移灶消失;II级显效,部分转移灶消失或减小,放射性摄取减低;III级为无效,病灶数未见明显减少甚或增加新病灶。

1.5 统计分析

数据采用秩和检验。

2 结果

2.1 止痛效果

联合用药治疗组止痛起始时间3~8d,总有效止痛时间平均为3~6个月,3例患者在注射89SrCl2后5~10d出现反跳痛,约2~4d后逐渐缓解,26例患者在用89SrCl2之前用止痛药物治疗,用药后7~10d 2例患者停用止痛药物,静脉滴注唑来磷酸,用药后又有8例患者停用镇痛剂,持续3个月以上,有的甚至长达11个月无疼痛表现,14例患者减少使用止痛药物的剂量和频率,另有2例患者始终未见明显作用。骨痛消失10例,部分缓解14例,无效2例;单纯用唑来膦酸治疗,止痛起始时间为用药5~7d,3例患者停药,12例患者在治疗后逐渐减少止痛药物,总有效止痛时间平均为1~2个月,未见反跳痛情况,5例患者连续3针未见明显疗效。见表1。

2.2 恶性骨转移病灶效果

联合治疗组2例病灶消失,8例部分病灶消失,16例未见好转;唑来膦酸治疗,7例部分病灶消失,余13例未见好转并有新病灶出现。见表1。

表1 唑来膦酸与联合用药疗效对比

图1,2 肺癌患者治疗前后骨扫描对照。图1:治疗前骨扫描示多发放射性浓聚,广泛骨转移。图2:联合用药治疗4个月骨扫描示多发骨转移,较治疗前转移灶数目明显减少,转移病灶活性减低。Figure 1,2. Contrast of bone scan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Figure 1:Bone scan showed multiple uptake radionuclide extensive bone metastases before treatment.Figure 2:Bone scan showed multiple bone metastasis after combination therapy for 4 months,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number and the activity of metastasis compared with pre-treatment.

2.3 副作用

联合治疗组有4例患者在治疗后1个月内出现血象异常,白细胞及血小板有轻度下降,经对症处理2~4个月均恢复正常水平;唑来膦酸组未见异常。

3 讨论

89SrCl2是第一个用于转移性骨肿瘤体内治疗的放射性核素,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2]。目前已经成为许多医院的常规治疗项目。89SrCl2发射纯β射线,其能量为1.46MeV,静脉注射后在血内清除较快,并很快聚集至骨病变部位,10d达高峰,聚集量可达正常骨组织的2~25倍,巨大的电离作用可使转移瘤体破坏,起到放疗的作用,减轻溶骨及致痛物质释放,缓解骨痛。其半衰期为50.6d,在病灶内滞留时间较长,对病灶起到足够的照射作用,而使瘤体缩小甚至消失。其缓解骨痛的有效率可达70%左右。

唑来膦酸是最新一代双膦酸盐药物,主要抑制骨的再吸收,可抑制破骨细胞活性,诱导破骨细胞凋亡,还可通过与骨的结合阻断破骨细胞对矿化骨和软骨的吸收,还可以抑制由肿瘤释放的多种刺激因子引起的破骨细胞活性增强和骨钙释放。其抗骨吸收作用是前两代双膦酸盐的200~2000倍。但其对肿瘤转移灶的活性不能起到抑制作用,止痛有效率仅达75.0%。

二者联合应用,理论上二者相辅相成,有协同作用,我们对26例恶性骨转移患者联合用药,20例单纯用唑来膦酸治疗。结果联合用药的止痛疗效达92.3%,转移病灶的好转率38.5%。止痛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用药(P<0.05),骨转移灶的好转无显著性差异(P>0.05)。总之,联合用药优于单纯用药,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89SrCl2为放射性核素,具有靶向性,能够特异的聚集于病灶处,其射程短,故对周围组织及环境不会产生大的影响。3例患者的反跳痛持续2~4d,通常预示好的疗效[3],4例患者的血象异常,亦是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短暂现象,经过简单的对症处理,会及时得到解决。二者联合用药,对于患者可达到预期的效果,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使用方便,价格合理,存活期治疗费用可每周节省37.3%[3],不具有吗啡类药物的成瘾性。相信随着祖国的强大,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保险及新农合制度的进一步完善,联合用药会惠及到许多需要的患者来解决他们的病痛。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核医学诊断与治疗规范 [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292-294.

[2]楼岑.89锶内照射治疗转移性骨肿瘤的临床研究[J].中华肿瘤杂志,2001,23(6):507-509.

[3]孙达.放射性核素骨显像[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310-313.

猜你喜欢
骨痛骨细胞消失
机械应力下骨细胞行为变化的研究进展
骨痛灵酊联合TDP治疗仪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调节破骨细胞功能的相关信号分子的研究进展
骨细胞在正畸牙移动骨重塑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冬病夏治,巧治风湿骨痛
基层中医药(2018年6期)2018-08-29 01:20:16
蒙药二味杜仲汤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骨痛的临床研究
鞘内连续注射吗啡和地塞米松在癌性骨痛中的疗效及其机制
癌症进展(2016年11期)2016-03-20 13:16:06
消失的童年
小说月刊(2014年5期)2014-04-19 02:36:48
美永不消失
吐鲁番(2014年2期)2014-02-28 16:54:44
机械力对骨细胞诱导破骨细胞分化作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