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亚仙
南京市民办高校体育课程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陈亚仙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数理统计的方法,对民办高校的体育课程建设情况进行了分析,指出了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了进一步规范民办高校体育课程建设的建议,为决策者提供参考。
民办高校;体育课程;现状
(一)研究对象
从南京民办高校中随机抽取6所高校,分别是:三江学院、金肯学院、应天学院、金城学院、紫金学院和康尼学院。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搜集查阅了国内目前相关研究论文30余篇。
2.访谈法。专访了民办高校的部分体育老师和学生,就其对场馆建设的满意程度以及对体育课程内容的兴趣与影响因素进行了面访。
3.问卷调查法。(1)教师调查发放问卷40份,回收有效问卷36份,有效率90%;(2)学生调查发放问卷320份,回收问卷300份,其中有效问卷280份,有效率为87.5%。
4.数理统计法。对收集到的问卷在剔除无效问卷后,进行常规的统计整理。
(一)学校体育师资队伍状况
1.学校体育师资。从表1可以看出,大部分民办院校的专职教师人数远远少于外聘教师,有的专职教师只是外聘教师的1/4。专职教师每周上课都在16学时以上才能基本完成教学任务,同时从访谈中了解到,有些学校的教学班人数平均在65人,最多的班竟然达到80人。这与《教学指导纲要》提出的“在校生师比不高于300:1,外聘教师不超过专职教师总数的10%、课堂教学班人数一般在30人左右为宜”的要求大相径庭。繁重的教学任务、自然班过多的学生数,使得体育教学只求数量不求质量。
表1 各校体育师资数量表
2.专职体育教师师资结构。体育师资是保证体育教学的重要因素,师资本身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体育教学的质量。被调查的6所民办高校有专职体育教师48人,平均每所学校8位专职,其中最多的学校有16位,最少0位。从表中可以看出专职教师中,30岁以下的本科学历教师占了整个教师队伍的绝大多数。应该说,20—30岁年龄段青年教师的思想活跃容易贴近学生,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师群体,但是青年教师缺乏教学经验,只有在老教师的指导下才能直接担任起教学工作。30—40岁年龄段的中青年教师是教学骨干,它们既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又有开拓创新精神,但是中青年教师所占比率太少,很难发挥中坚力量作用。(见表2)
表2 专职体育师资结构情况表
(二)体育场馆、设施情况
1.体育场馆设施。通过调查发现,除三江学院有较好的硬件设施外(有篮球馆、乒乓球馆、羽毛球馆、健美馆、跆拳道馆、健身房和风雨操场),其余学校的场地设施基本能满足体育课教学需要,但同国家标准相比,还存在差距。《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中指出:10000人以下规模的学校室外场地设施面积(生均4.7㎡),必配400米标准田径场1块、25米或50米标准游泳池1个、篮球场、排球场、网球场共35块以上、健身器械区若干。有些学校体育场地种类不齐全,如没有乒乓球室、羽毛球场、游泳池,没有室内体育馆,这样就无法保证体育课全天候进行,特别是在雨水比较集中的梅雨季节更是如此。(见表3)
表3 体育场馆情况调查表
2.教师与学生对场馆设施的满意度。调查表明:学生对体育设施现状很满意和较满意者占9.3%,认为一般者占25.7%,认为差和不满意者占65%。认为不满意者主要的不满因素是:场地器材的严重缺乏,学生想活动时无法活动;教师想上课时场地被学生占用,两者之间出现了无法调和的矛盾。(见表4)
表4 教师与学生对体育设施的满意程度
(三)体育课程设置
从6所学校的访谈情况看,有其共同特点,开设的课程基本一样,内容有:武术、篮球、健美操、足球、排球、网球、乒乓球,其中以篮排足为大项。
1.体育课程设置。本文对学生感兴趣的课程进行了调查,要求学生对篮球、足球、排球、网球、乒乓球、羽毛球、武术、健美操、舞龙舞狮等体育项目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个项目。(见表5)
表5 学生感兴趣的体育项目
经过调查发现,学生对体育项目的选择上与现行的体育教学存在较大差异,依次为:网球、篮球、羽毛球、体育舞蹈、乒乓球、足球、健美操、跆拳道、排球等。学生这一现行需求与教学内容、形式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从而导致了学生在选择体育活动与选择上体育课之间的矛盾,也是部分学生对体育课没有兴趣的原因之一。
目前民办高校体育课程的设置基本上按照国家对普通高等院校的要求来制定体育教学内容。很明显,它仍然属于传统的学科式课程体系,往往强调单一技能的教学,很难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难于达到健康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目的。
2.学生参与体育课的动力调节情况。体育兴趣是动力调节系统的成分之一,是人们力求积极认识和优先从事体育活动的心理倾向。一个人如果对体育活动感兴趣,他就会积极参加,全力投入,活动的结果将会得到积极的情绪体验。为反映学生对体育课兴趣的总体状况,从喜欢的程度入手,分为非常喜欢、喜欢、无所谓和不喜欢四个方面。在调查中发现,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程度存在以下分布(图1):
图1 学生兴趣程度表
从上图1可以看出,男女生对体育课感兴趣程度总体上呈现中间大,两头小的正态分布。其中男女生在兴趣分布上呈现出明显的性别差异。男生兴趣程度主要集中在前两项,女生则主要集中在喜欢和无所谓两项指标上,男女生这两类指标比例都相加都超过60%。同时女生对体育课的不喜欢程度达到了23%。现在有许多学生酷爱体育运动,但不喜欢上体育课,尤其是女生中这种情况较多。这与我们现行的课程设置、教材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有直接关系。
(一)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专职教师、兼职教师比例不当
教师是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力量,关系到整个学校的教学质量。然而现阶段教师队伍结构极不合理,兼职教师多,专职教师少,这给民办高校教学工作质量的提高造成极大的困难。兼职教师由于工作繁忙,来回奔波,很难全身心地投入到民办高校的教学中去,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专职教师教学任务繁重,为完成教学任务,只能以求数量为先,质量在后。同时,30-45岁富有经验的中年教师比例较少。
(二)室外场地面积大多不达标,室内场馆严重缺乏
除三江学院的场馆建设较好外,其余学校的场馆只能基本完成教学任务,但还远远达不到《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的标准和要求。
(三)体育课程设置过于传统与老化
学校在开设体育课的项目上主要以传统的体育教学项目为主,新兴的体育项目较少。由于缺乏相关专业的教师使得很多学生喜爱的项目无法开展。
(一)优化体育师资结构,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体育师资是民办高校体育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是未来民办高校体育的基础和民办高校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源泉,直接关系到体育质量能否提高。教师队伍流动过大,骨干教师稳不住,这是当前影响部分民办学校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要法制化、规范化。民办高校的教师应与公办高校教师享受同等的权利和待遇,国家应制定相关的政策,保障民办高校教师在职称评定、医疗保险等方面享有与公办高校教师相同的待遇,这样就可以吸引越来越多的优秀体育人才进入到民办高校的教师队伍中来,并通过他们的影响凝聚师心,使得民办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得到进一步加强,从而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促进民办高校体育持续稳定地发展。
(二)改善体育场馆建设,增加经费投入
体育场馆在教学中是硬件条件,充足的体育场馆是完成体育教学的保证。体育设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体育教学的进行、体育俱乐部制的实施和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因此,应确保体育设施的建设和体育经费的足额到位,这对提高教学质量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没有体育设施的基础保障,没有体育器材,提高教学质量将成一句空话。
民办院校筹集资金的主要途径式以学养学,主要依靠学费来获得经济来源,这样势必让投资者处处减少资金投入来节约成本。因此,要想有较好的硬件设施,投资者应当广泛寻求资金渠道,比如可以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补贴;可以寻求社会捐助;可以争取银行的支持等。
(三)调整体育课设置,满足学生的分层需求
体育课设置应由学校根据本学校的场地条件以及自身教学特点来自由安排,便于学校因地制宜开展体育教学。如学校可以根据本校的具体情况开设一定数量的体育项目进行选项教学,学生从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个人需要出发,结合学校的场地器材、教师的实际水平等情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运动项目;可以实施俱乐部形式的体育教学模式;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模块教学。其目的是让学生形成体育观念、体育习惯和体育能力。同时,要制定相应的条例来促进学生体育活动,如与奖学金的评定、毕业资格审定挂钩,促进学生更加自觉主动地锻炼身体,实现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及全面素质的提高。
[1]韩玮,王泳.对民办高校体育教学的分析与建议[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6(2).
[2]王汝英.民办高校大学生体育课兴趣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3(5).
[3]李登光,等.陕西民办大学学生体育需求状况调查[J].辽宁体育科技,2004(6).
[4]姚峰.对我国民办高校体育教学现状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1).
[5]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G642
A
1673-1999(2010)04-0165-02
陈亚仙 (1975-),女,江苏丹阳人,硕士,南京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1167)体育部讲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与训练。
2009-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