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佳娜
(苏州大学文学院,江苏苏州 215123)
有关趋向补语“起来”的问题的探讨
林佳娜
(苏州大学文学院,江苏苏州 215123)
在留学生作文中,“起来”的错误较多。趋向补语“起来”有趋向、起始、结果三种意义。留学生在这些意义上都产生了诸多偏误,偏误产生的原因也不尽相同。动词加“起来”后与宾语的位置关系很复杂,只有弄清楚规律之后,留学生才能正确地使用它。
趋向补语;起来;宾语位置
留学生作文中,“起来”的使用率很高,错误率也高。当“起来”前有动词该动词又有宾语时,其位置问题出错更多。如:
1)*父亲举起来自己的手。
2)*他们沉着地找起来入口。
3)*我们想起来这件事太晚了。
故此探讨一下“起来”的问题。
“起来”最初是直接作谓语动词,表“由坐卧而站立或由躺而坐;起床”[1]。随时间发展,“起来”有新的含义和用法。最常见用法是作为趋向动词做补语,表示它所指向的动作在进行时的方向性,即人或事物随动作由低到高的过程。留学生句:
4)他一下子从冰上跳起来了。
5)观众都站起来了。
这时,“起来”表“跳、站”的方向,用“V+起来(趋向)”概括。留学生在学习使用时,只要理解“起来”表示的方向性,一般不会出错。
但趋向补语“起来”在发展中,产生了其他一些意义和用法。
首先,“起来”在动词或形容词后,表动作或性状起始的情态。如:
6)天气渐渐暖和起来了。
7)很多人都担心起来了。
用“V/A+起来(起始)”表示。这时的“起来”,留学生也不经常出错。
其次,“起来”可用在多次性完成或一次性完成的动词后面,表动作完成的结果。
8)*只按着音乐打旋儿的时候才想起来 (改:按着音乐转时才想起来),这儿不是冰场而是冰的湖。
9)想了半天,才想起来以前听说过北京离天津比较近。
表示一定要达到动作的目的直至取得动作的结果为止。用“V+起来(结果)”表示。
另外,“起来”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起连接或加强语气的作用,表假设揣测。起连接作用时,可用“……的时候”或“一……”等替换,也可省略。表揣测时,则跟在动词后,往往在句中充当插入语,这时,“起来”只能看做助词。故不讨论。
据前文对动词后“起来”的分类,我们来讨论其与动词宾语的位置。
(一)V+起来(趋向)
趋向补语带的宾语分处所和非处所,“V+起来(趋向)”不能带处所宾语。而其与非处所宾语仍有位置先后问题。
复杂趋向补语与宾语共现,有三种位置:动 +趋 +宾;动+宾 +趋;动 +趋 1+宾 +趋2。陆俭明先生[2]把它们标记为X、Y、Z。
朱德熙先生[3]认为,它们的位置除了看“宾语是一般宾语还是处所宾语”外,还要看“宾语是有定的还是无定的”,及“充任述语的动词是及物的还是不及物的”。
郭春贵[4]认为它们的位置要看宾语是施事或受事、有定或无定及动作是已然或未然。
例 1中的宾语“自己的手”是有定受事,不能用 X式。郭春贵又认为,受事宾语是“身体名词”时,“大多使用 Z格式。”偶尔出现在 Y式中,不过较少见。但留学生习惯将“动词 +起来”看做整体,不考虑宾语的情况,直接放在动趋式后。故有类似例 1的句子产生。
据陆俭明先生的分析,归纳动词加“起来”与宾语的位置情况(“V+起来”只带受事宾语)如下:
(1)动词不带“了”,如宾语有数量成分,则 X、Y、Z都能用;如无,Y和 Z都能用,但 Z不能单说,X式不能用。
(2)动词带“了”,如宾语有数量成分,则 X、Y、Z都能用;如无,三者都能用,但都不能单说。
陆俭明先生没有讨论有定无定。朱德熙先生指出,当宾语有定时,非要使用 X格式的话,就得用“把”提宾。如:
10)*爸爸把腿悬起来。
所以补充:(3)宾语是有定成分,可用 Y或 Z格式。当宾语是身体部位时,又多只用 Z格式。
(二)V+起来(起始)
使用“V+起来(起始)”带宾语,留学生出现问题不止例 2一个。他们常造出“找起来入口”的句子,因为他们学过“找起来”的结构,但要加宾语时,却直接把宾语放后面,造出类似例 2的句子来。那看一下到底这个宾语应放在动词和“起来(起始)”的哪个位置。
陆俭明先生给我们提供了模板,我们采用同样的办法分析“起来(起始)”的情况。按不带“了”不带数量短语、不带“了”带数量短语、带“了”带数量短语、不带“了”带有定宾语、带“了”带有定宾语的顺序排列:
笔者就上面的短语询问了几位北京及天津的同学,并在CCL上搜索,得出以上结果。结论是:动词加趋向补语“起来”,“起来”表起始义时,动词的宾语只能放在“起”、“来”之间,即只能用 Z格式。所以例 2*他们沉着地找起来入口。只能是“他们沉着地找起入口来”。
(三)V+起来(结果)
留学生碰到“V+起来(结果)”加宾语时,会出现很多例 3一样的问题,如:
11)我突然想起来了这件事。
12)这故事也使我想起来一个韩国俗语,“猴也会落下树”。
这两个句子到底能不能说,先存疑。我们用同样方法:
可看出,动词的宾语不能在动词和“起来”的中间,即不能用 Y式。除这之外,动词宾语可放在趋向补语“起来”后,也可放在“起”、“来”中间,只有一个例外,动词不带“了”、宾语不带数量短语且无定时,宾语不能直接在动趋式后,即不能用 X式。其他都成立。但动词带“了”、宾语有定时,宾语放在“起来”后不如放在“起”和“来”间更常见。北京人也认为虽别扭但还是可以说。因此,上面两个例句,不能算错。至于例 3*我们想起来这件事太晚了。虽然“想起来这件事”可成立,但因例 3中还有后续句,因此又是有问题的,应为“我们想起这件事来的时候已经太晚了”。
趋向补语“起来”的情况很复杂。因此要想让留学生准确运用它,就得搞清动词加“起来”后带宾语时,宾语能处的位置的规律。总结如下:
(一)“起来”是趋向义时,动词不能带处所宾语,当宾语是非处所宾语且是受事时:
(1)动词不带“了”时,如宾语带数量成分,则 X、Y、Z都能用;如不带数量成分,Y和 Z都能用,但 Z不能单说,X格式不能用。
(2)动词带“了”时,如宾语带数量成分,则 X、Y、Z都能用;如不带数量成分,三种格式也都能用,但都不能单说。
(3)宾语有定时,可用 Y或 Z格式。宾语是身体部位时,多用 Z式。
(二)“起来”是起始义时,动词的宾语只能放在“起”和“来”之间,即只用 Z式。
(三)“起来”是结果义时,动词不带“了”、宾语是不带数量短语的无定宾语时,宾语不能放动趋式后,即不能使用 X式。除此之外的情况,宾语可放在“起来”后或“起”、“来”间,即X和Z式。
[1]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版 [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441-443.
[2]陆俭明.动词后趋向补语和宾语的位置问题[J].世界汉语教学,2002,(1):5-18.
[3]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129.
[4]郭春贵.复合趋向补语与非处所宾语的位置问题的补议[J].世界汉语教学,2003,(3):37-45.
(责任编辑:刘东旭)
H195
A
1001-7836(2010)10-0168-02
10.3969/j.issn.1001-7836.2010.10.066
2010-04-30
林佳娜 (1985-),女,江苏苏州人,2007级硕士研究生,从事对外汉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