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潇利,王志凡,张小清
(1.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营养科,甘肃 兰州 730030;2.西北民族大学医学院,甘肃 兰州 730030;3.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甘肃 兰州 730000)
甘肃东乡族幼儿家长营养知识态度行为调查分析
杜潇利1,王志凡2,张小清3
(1.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营养科,甘肃 兰州 730030;2.西北民族大学医学院,甘肃 兰州 730030;3.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甘肃 兰州 730000)
目的 了解东乡族幼儿家长营养知识、营养态度、营养行为的真实状况,为开展营养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东乡族幼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东乡族幼儿家长营养知识贫乏,营养知识得分率平均为56.5%;54.2%的家长认为商店里买回来的加工制品比家庭烹饪的食物有营养,53.6%的家长认为食物的价格越高其营养价值越高;32.4%的幼儿经常不吃早餐,46.9%的幼儿经常吃零食,40.2%的家长给幼儿吃过“滋补品”。结论 应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形式多样的营养健康教育,提高家长的营养知识水平,通过家长的饮食营养行为促使幼儿良好饮食习惯的养成,从而使儿童健康成长。
甘肃东乡族;幼儿家长;营养知识;营养态度;营养行为
家长作为幼儿的监护人,家长的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等直接影响着幼儿的营养状况和生活方式。为了解东乡族幼儿家长的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状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及营养改善措施,我们对甘肃省东乡族幼儿家长进行了营养知识、态度及幼儿相关饮食行为方面的调查,现报道如下。
选择东乡县第一、第二幼儿园东乡族幼儿的父母。于中午或下午在家长接孩子回家时集中发放问卷,并当场收回问卷。共发放问卷250份,剔除祖父母及非东乡族家长,共收回有效问卷179份,其中母亲161名,父亲18名,家长平均年龄(42.6±7.2)岁。调查资料输入Excell进行统计分析。
参考有关文献,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结合工作实际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营养知识、营养态度、营养行为3个方面。其中营养知识16题,营养态度5题,营养行为10题,每答对一题计1分,满分31分。
表1 东乡县幼儿园179名幼儿家长营养KAP得分统计
由表1可知,家长的营养知识得分平均为56.5分,表明东乡族幼儿家长营养知识相对贫乏。得分率最高的前3项内容分别为营养对人体的健康很重要(94.9%);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对健康有益(82.1%);通过合理摄入营养可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79.3%)。幼儿家长了解最多的营养素为维生素,其中有77.7%的幼儿家长听说过维生素,这可能与现在很多食品广告的影响有关。而对其他营养素了解很少。
表现比较突出的营养认知误区为认为从商店买来的食品比家里做的更有营养、认为价格高的食品营养价值高、认为麦乳精比鸡蛋的营养价值高等(见表2)。
表2 东乡县幼儿园179名幼儿家长营养认知误区及顺序
被调查幼儿虽然每天都在家中吃饭,由父母亲自照顾,但幼儿的营养行为并不理想,有32.4%的幼儿经常不吃早餐。另有46.9%的幼儿经常吃零食,27.4%的幼儿常喝可乐等碳酸饮料,甚至有40.2%的幼儿家长常给幼儿吃所谓的补品。有10.6%的幼儿常吃熏烤食物(如烤羊肉串等),17.9%的幼儿常吃油炸食物(如炸里脊肉等)。有33.5%的幼儿常抱怨自己吃不饱。仅有69.8%的幼儿家长从商店购买加碘盐,还有相当一部分幼儿家长食用未加碘的粗盐,这些都表明应该更加深入地开展营养健康教育活动。
幼儿的营养及饮食习惯不仅与家庭经济状况有关,也与幼儿家长的营养知识、态度及行为有关[1]。通过对幼儿家长进行健康教育,先让他们掌握正确的营养知识,养成良好的营养行为,然后通过日常生活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的饮食行为,这是比较经济、直接和长效的途径。本调查结果表明,虽然幼儿家长对幼儿营养与健康关系重要性的认识正确率较高,但对营养素等较专业的知识点回答正确率却较低,这反映出东乡族幼儿家长的营养知识贫乏,营养知识水平普遍不高。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可能与以下几方面因素有关:一是东乡族有自己的语言却没有文字,当地文盲率较高,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较少而且较单一。仅有的营养知识大多是通过电视获得的,通过报刊获得知识的人很少。二是当地居民重男轻女思想严重,大多数女孩从小不读书,成了自然文盲。成家后女性则成了家庭中承担生活料理工作的必然责任者,而她们的很多饮食习惯基本上都是传承而来或者是受条件的限制形成了有什么吃什么的基本现实。三是受宗教、经济、文化等的影响,当地居民存在比较普遍的饮食认知误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择食及营养。正是由于幼儿的生活监护人的营养知识水平相对较低,所以当地幼儿存在一些营养偏离行为,以经常吃零食表现最为突出,占调查总数的32.4%。受当地生活习惯的影响,还有相当一部分幼儿经常喝可乐等汽水饮料,吃熏烤食物和油炸食物等。
尽管东乡族幼儿家长营养知识比较贫乏,但在营养态度方面表现出较大的积极性,有81.0%的幼儿家长表示愿意学习营养相关知识。75.4%的幼儿家长表示在收入可能增长的情况下,首先想到的是改善幼儿的营养状况。这表明,当地的经济条件是制约居民营养状况的重要因素。
总之,幼儿的饮食行为习惯会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家长的营养知识匮乏,营养行为不正确,会对幼儿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因而对家长普及营养知识,改善其不科学、不合理的饮食习惯,不但对其自身的健康有利,而且对幼儿营养状况的改善也是非常有益的[3~4],另外对提升少数民族人民的身体素质而言也至关重要。应采取多种形式宣传营养知识,使家长通过自身的行为影响孩子,为孩子提供平衡的膳食,让孩子健康茁壮地成长。
[1]叶广俊.儿童少年卫生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2]高湘陵.海门市学龄前儿童营养状况多因素分析[J].中国校医,2002,16(1):60~61.
[3]柳晓琳,王琴.家长的营养知识和饮食习惯对小学生饮食习惯的影响[J].中国健康教育,2002,18(12):765~767.
[4]李世敏,乔方.家长营养知识和态度对子女饮食行为的影响[J].中国学校卫生,2005,26(4):283~284.
G526.5
B
1671-1246(2010)24-01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