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小雪,张 珊,戴立丽,胡燕红,孙 岩,陈 瑜
(南方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0)
大学生手机短信使用现状调查及教育对策
魏小雪,张 珊,戴立丽,胡燕红,孙 岩,陈 瑜
(南方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0)
目的 调查分析大学生手机短信的使用现状,正确地指导在校大学生科学合理地使用手机短信。方法 本研究采用自编的《大学生手机短信使用情况及其行为特点调查表》对广州市10所大学的750大学生进行不记名式问卷调查。结果在被调查的大学生中,使用手机发短信的占99.0%,手机短信在大学生中的普及率高,使用量大。有28.1%的大学生每天都会发短信,有32.1%的大学生经常发短信,51.5%的大学生对短信有总也发不够的感觉。结论 大学生对手机短信的依赖现象较凸出,影响了人际交往及正常生活。
大学生;手机短信;使用现状;教育对策
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爆发,手机短信作为“第五媒介”闪亮登场,使信息沟通变得更加便捷。手机短信以其便利、经济、快速、私密和娱乐的特点迅速风靡大学校园,成为现代大学生人际沟通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和大学生生活的一种新时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校园手机短信文化现象。然而随着“拇指文化”在大学校园的渗透,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随之暴露,“手机依赖症”[1]成为最严重的问题,它已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正常生活。本研究通过对大学生手机短信交往行为的现状和特点的分析,探寻指导在校大学生科学合理地对待手机短信的对策。
1.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从广州市南方医科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广州大学、广东医学院等10所高校中随机抽取750名大学生以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研究。
1.2.2 研究方法 研究采用自编的《大学生手机短信使用情况及其行为特点调查表》,主要涉及大学生手机短信使用的基本情况,包括使用动机、时间、内容、时间段选择以及发送短信数目、短信使用后的行为反应。问卷采取自填、不记名的方式,问卷下发完成后由调查员当场收回。本次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750份,收回有效问卷655份,有效回收率87.3%。
1.2.3 结果处理 对收回的问卷进行整理,调查结果用VISUAL.FOXPR06.0建立数据库,输入SPSS/PC+10.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调查发现,在655名大学生中有100.0%的大学生使用手机,而且99.0%的手机用户使用手机短信进行沟通。大学生每月发送手机短信条数的调查结果(见表1)显示,每月发送短信的条数平均为100条及以下的大学生占总人数的42.7%;只有3.1%的大学生每月发送短信条数在400条以上。95.2%的大学生的短信内容是日常交流,2.3%的大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讨论。对联系对象的调查结果,显示81.1%的大学生短信发送的对象是亲密朋友,发送对象是亲人的只占4.8%。手机短信使用目的方面,39.5%的大学生是用于联络朋友,倾诉生活烦恼的则只占18.1%,用于寒暄问候的大学生占总人数的19.0%。
表1 大学生手机短信使用基本情况的统计结果
调查结果(见表2)显示,在大学生中,每天使用手机时间在2~5小时的占18.6%,1小时以下的占32.6%,而且有80.6%的大学生会将手机随时带在身上并保持开机状态。22.7%的大学生没有手机会感到空虚,有33.2%的大学生已经习惯通过发短信来解决问题。对用手机短信进行人际交往的看法及影响的调查结果来看,66.4%的大学生认为手机短信已成为日常交流中不可替代的一部分,70.5%的大学生认为手机短信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现实交往的不足,还有15.7%的大学生认为短信交往使交往关系变得更为密切。
本研究发现手机短信在大学校园中的普及率非常高,而且使用时间也相对较长,这与目前国内调查研究的结论一致[2]。手机短信的使用使信息的交流没有了空间、时间和环境的限制,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大学生对人际交往的需求和追求时尚的欲望。
为了解手机短信对大学生产生的消极影响,我们特意设置了关于手机短信使用行为及心理的问题。调查显示,有39.7%的大学生如果一段时间没有检查短信会产生焦虑感,而且有45.3%的大学生会不时地查看手机,总觉得有人给自己发信息。手机短信在给我们带来信息共享化、生活便捷化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消极的影响,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思考如何驱其弊,趋其利,更好地让手机短信服务于我们的生活。
3.3.1 加强素质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手机短信 本调查显示,有80.6%的大学生习惯将手机带在身边并保持开机状态,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和健康。大学生在积极利用短信为自身服务的同时,要充分认识到迷恋手机短信对自己身心健康的危害性。高校教育工作者应根据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和生活实际,从慎言、慎行、慎习等方面加强大学生短信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对手机短信的识别力和判断力,使大学生可以正确区分短信的优劣,自觉抵制不良短信。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提高自控力,养成良好使用手机短信的习惯,缩短使用手机短信的时间,控制每天发送手机短信的数量,尽量做到不在课堂上、睡觉时和走动时使用手机发短信。
3.3.2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调查显示有22.7%大学生觉得生活中如果没有了手机短信会无聊、空虚、没有乐趣。有19.0%的大学生反映发送短信的目的是寒暄,和朋友聊聊天,打发时间。因此在提高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也要注重加强人文素质教育。高校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短信平台提供一些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的短信,还可以利用手机短信开展一些思想教育活动,如开展各种学术报告、讲座、征文等活动。丰富的课余生活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参与集体活动的机会,不仅能加强学生的人际沟通和交流,增进本校学生之间的感情,还能将大学生的注意力从手机短信中转移出来,降低大学生对手机短信的依赖度。同时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也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活动机会和自我展现的舞台,有利于学生时代精神的培养和个人能力的提高。
3.3.3 成立相应的教育辅导机构 本调查显示33.5%的大学生认为手机短信并不能满足自己的交往欲望,11.3%的大学生认为手机短信使交往关系变得生疏。因此建立相应的辅导机构能够为大学生进行良好的人际交往提供帮助,使其摆脱沉迷于手机短信人际交往的现状。如建立心理咨询中心,为学生提供科学的人际交往方式,疏通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遇到的问题,端正对手机短信的态度,提高学生对健康、科学、积极的社会生活的兴趣,扩大交际范围,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3.3.4 加强自我教育,提高自控能力 大学生应培养健康的信息化观念,对手机短信交流有理性的认识,正确区分手机短信的利弊。在对短信内容的调查中发现有2.5%的大学生最喜欢的短信类型是恶搞类,本调查中有35.9%的大学生每天收发短信的数量为101~200条,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不能把握好手机短信的使用度。大学生不应沉迷于手机短信的人际交往,而要积极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参与到大学的交际圈中。另有调查显示,大学生利用手机短信进行作弊的比例高达52.6%[3]。大学生要提高自律意识,在理性认识手机短信交往的同时加强自身道德教育,提高自控能力,正确处理学习、休息、生活之间的关系,合理利用时间,不能让手机短信干扰自己正常的学习生活,正确认识自己,维持身心健康,做到全面发展。
3.3.5 提高相关部门的重视 积极采取相关措施对手机短信使用者进行宣传教育,同时要做好对信息传播的监控工作。文明办和信息产业部应和中国通讯公司携手为净化短信空间多作努力,加强监督和规整。例如由中央文明办和信息产业部指导、中国移动主办于2006年发起的以“倡导文明、传递爱心”为主题的公益短信大赛,便是针对目前存在于短信平台的问题而发起的净化短信空间的活动。
3.3.6 全社会要共同关注 短信空间的净化离不开广大手机用户的参与。作为手机使用者,我们要积极倡导绿色网络文化建设,引导短信文化的健康发展,同时要不断增强自律性和警觉性,对于不良信息要自觉做到不制作、不传播、不放过,积极向有关部门举报各种不良的手机信息,共同创造一个良好的短信交流环境。
3.3.7 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制度性控制 目前我国没有完善的有关不良短信的法律法规,现阶段只能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和《中国治安处罚法》对手机短信进行规范[4]。完善的法律法规为对制造和散播不良短信的犯罪行为采取有效的惩治措施提供了保障,能有效地遏制利用短信从事违法犯罪的活动。
现代社会的发展脚步越来越快,手机功能已趋于多样化,价格也趋低廉化,手机普及率日趋提高。对追求潮流化、大众化、时尚化的大学生来说,手机短信已成为他们进行人际沟通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然而手机短信在大学校园的渗透和风靡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我们应该以一种中立的态度对待手机短信,正确地辨别手机短信带给我们的利弊,科学合理的使用手机短信。如何更好地指导大学生合理的使用手机短信以及控制通过手机散播的不良短信,还需要我们继续努力。
[1]张用,张剑,李新玲.73.2%的大学生已形成“手机依赖”[J].中国青年报,2006-11-6.
[2]刘传俊.江苏省513名大学生短信交往行为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5:357.
[3]沈娟.大学校园短信文化的负面影响及其应对策略[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7:114~115.
[4]陈苗,李万斌.高校短信文化:流行分析与和谐校园的构建[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54~57.
G526.5
B
1671-1246(2010)24-01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