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文娟
(郑州市金水区总医院检验科,河南郑州 450003)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属革兰阴性杆菌,假单胞菌属,常定植入呼吸道等表面,是医院感染的重要致病菌,为条件致病菌。当机体免疫力低下时,可引起多种感染。由于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给临床治疗造成极大困难。
近年来,随着广谱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等在临床上大量使用,铜绿假单胞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灵敏度不断下降,尤其是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逐渐上升,严重威胁临床的抗感染治疗。为此笔者调查了近一年来我院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14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我院2008年6月~2009年6月各科室送来的痰液、灌洗液、脓液、尿液、伤口分泌物、血液等标本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
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哌拉西林、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头孢吡肟、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氨曲南、头孢哌酮、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替卡西林、磷霉素为英国OXOID公司产品。
Mueller Hinton琼脂为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厂产品。
采用Kirby-Bauer纸片琼脂扩散法测定菌株对14种抗菌药物的抑菌环直径,并按CLSI2009年规定判读结果。
用标准质控菌株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作为药敏试验质控菌。
14 种抗菌药物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抗菌活性见表1。
铜绿假单胞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尤其是水和潮湿地带,该菌对抗菌药物有自然抵抗力,因此是医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特别是较虚弱的患者,长期卧床,各种医疗器械受检者,呼吸机使用,气管切开,尿道插管,血管内导管更为易感。其他如烧伤、压疮、溃疡继发感染、神经外科术后、肺部感染和败血症。分离自无菌部位的铜绿假单胞菌被认为是有意义的病原菌。来自有正常菌丛部位的分离菌株,若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如毛囊炎、外耳炎,则有临床意义。呼吸道分离的黏液性铜绿假单胞菌,提示肺囊性纤维化。来自血液、无菌体液的假单胞菌,大多有临床意义。我院近一年来的细菌培养分离出的铜绿假单胞菌约20%来自呼吸道,其他依次是伤口、泌尿道和血液等。
表1 铜绿假单胞菌对14种抗菌药物的药敏结果
铜绿假单胞菌对抗假单胞菌青霉素类(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氨基糖苷类(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头孢吡肟、头孢他啶、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较敏感。但近年来医院获得性铜绿假单胞菌有更高的耐药性,常常显示多重耐药。耐药也可在抗生素治疗过程中发生。对抗生素的耐药机制主要条件有天然、突变和获得性,表现在抗生素灭活酶的产生;膜通透性的改变;激活外排泵;青霉素结合靶位的改变。临床标本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呈现固有的耐药性,长期以来将这种耐药性归结为该菌具有异常低通透性外膜。现在已认识到这种耐药性是由于能量依赖的主动外排系统(MexAB-OprM)和低通透性外膜协同作用的结果,最近有资料显示,MexAB-OprM系统通过外排可直接介导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则是该类抗生素进于细菌的特定膜蛋白通道OprD缺失。抗生素的多重耐药越来越强,使治疗变得十分困难。碳青霉烯类和β-内酰胺类以及加酶抑制剂的抗生素一直认为是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可靠药物,现在耐药性也在逐步上升。铜绿假单胞菌的多重耐药与自身的耐药机制有关,膜孔蛋白的缺失、结合靶位的改变、外排泵的激活及外膜通透性的降低是铜绿假单胞菌产生耐药的主要原因。
总之,我院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高度耐药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所以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治疗必须根据实验室的药敏结果选用,对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延缓细菌耐药率产生及流行、采取和制定有效的感染控制措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陆凤翔,杨玉.临床实用药物手册[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10.
[2]侯连兵,杨莉.简明临床药物手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8.
[3]孙淑娟,袭燕.抗菌药物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7.
[4]倪语星,洪秀华.细菌耐药性监测与抗感染治疗[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4.
[5]彭六保.临床抗菌药物实用指南[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1.
[6]吉木斯.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08,15(23):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