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峰
(太原理工大学文法学院,山西太原 030024)
基于突显观和图形
——背景理论的英语分裂句认知分析
郭峰
(太原理工大学文法学院,山西太原 030024)
分裂句的传统研究主要是从修辞、句法、语用和语篇的角度进行的。本文尝试从认知语法的角度探讨分裂句的生成,认为其与突显观紧密相连。分裂句是图形——背景论的句法实现,分裂句的强调中心是全句的图形,而that/wh-从句则是背景。
分裂句;突显观;图形;背景;认知语言学
句法——语义的界面研究是当代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分裂句作为一种句式结构,便是其中之一。目前国内外对分裂句的研究主要是从修辞、句法、语义、语用、功能和语篇的角度进行的,其中国内黄国文、王易仓等人的研究成果尤为突出。本文在认知语言学的框架下,运用图形——背景理论分析英语分裂句的认知规律和特点。
分裂句是以it为引导词的强调句型,最早提出分裂句这一概念的是Jesperson。之所以叫它分裂句,主要是因为在这种构式中,焦点(focus)和预设(presupposition)被特殊的结构割裂分开。其在形式上的体现是:一个句子被分成两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自己的动词。它的结构形式是:It+be的一定形式+中心成分+that/wh-分句。例如:
(1)It was Marythat/whocalled this morning.
(focus)(presupposition)
1.传统语法对分裂句的研究
Quirk、章振邦、薄冰等学者认为,分裂句是一种非常灵活的结构形式,通过适当调整句子结构,句中许多不同部分都可得到强调,使其成为信息中心。分裂句可以用来强调主语(subject)、直接宾语(direct object)、间接宾语(indirect object)、状语(adverbial)、宾语补语(object complement)、主语补语(subject complement)等句子成分,使之成为信息中心。例如,从(2)John gave Mary a handbagat Christmas.可以得到数个分裂句:
(2a)It was John that/who gave Mary a handbag at Christmas.(强调主语)
(2b)It was a handbag that John gave Mary at Christmas.(强调直接宾语)
传统语法对分裂句的分析只停留在句法结构上,语言学家们关注的焦点是it be…that结构的语法性质及其作用。
2.转换生成学派对分裂句的分析
以乔姆斯基为代表的转换生成学派致力于找出分裂句的深层结构及其相应的转换生成规则。用乔姆斯基的树形图可将分裂句 (2a)It was John that/who gave Marya handbagat Christmas.表示如下:
It was Tom whogave John a handbagat Christmas.
由上图可知,分裂句是一种的特殊的句式:形式上是主从复合句,意义上却是简单句。同传统学派相比,转换生成学派对分裂句的研究有了些新突破。然而,他们与传统学派一样仍是从句法角度对分裂句进行分析,没有考虑到分裂句产生的深层原因。
分裂句是一种能够实现强调功能的句法手段。分裂句中哪些信息可以成为焦点呢?认知语言学的突显观认为,语言结构中的信息选择和安排都是由信息的突显度决定的。同一信息因解读者不同,其突显度也会不同。说话者的认知视角、拥有的语境知识都会改变相同信息的突显度。当人们根据信息的突显度对其进行语言加工后,同一事件就可能产生不同语言表达形式。这正是为什么针对同一场景,不同的人会选择不同的分裂句进行描述。可以说,分裂句的生成受到突显观的影响。
1.突显观和图形——背景理论的基本思想
认知语言学在研究语言时主要采取的三种观点:经验观、注意观和突显观。突显观认为,语言结构中信息的选择和安排是由信息的突显程度所决定的。当我们观看周围环境中的某个物体时,通常会把这个物体作为知觉上突显的图形,把环境作为背景,这就是突显原则。空间关系中的突显原则同样适用于语言现象。当我们用语言来描述某一情景时,选择哪个组成成分来充当主语要根据各成分的突显程度决定,处于主语位置的成分突显度最高。
当我们以突显观为指导观去分析语言的句法结构时,图形——背景理论具有更加实际的作用。图形——背景理论是建立在突显观基础上的理论,1915年由丹麦心理学家Rubin首先提出,后由完形心理学家借鉴来研究知觉(主要是视觉和听觉)及描写空间组织的方式。他们认为,知觉场被分为图形和背景两部分。图形这部分知觉场,是看上去有高度结构的,被知觉者所注意的那部分;而背景则是与图形相对的,细节模糊的,未分化的部分。在认知语言学中,图形——背景是认知运作和语义结构重要和基本的特征。Talmy首先把图形——背景理论运用于语言研究,语言中存在着图形和背景这一对概念。他认为语言中所有的空间关系,包括方位关系和移动关系,都可以用一个实体(图形)和另一个相关实体(背景)的相对位置确定。
2.从图形——背景理论分析英语分裂句
目前已有不少学者运用突显观和图形——背景论对英汉语中的一些语言现象进行了分析、研究和解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例如文旭、刘先清等人对倒装句的认知分析,余丽玲对英语关系分句的认知分析等等。在此,笔者将运用图形——背景理论试对英语分裂句进行分析,以期从认知的角度重新解读英语分裂句。我们首先来看一个句子:
(3)Mary’s son was on Friends last Sundaynight.
这是一个简单句,属于SOVA类型。可以看出,Mary’s son是图形,on Friends为背景;进一步来说,Mary’s son和on Friends合起来充当图形,last Sunday night充当背景。因此,相对于Mary’s son来说,on Friends为背景,而相对于last Sunday night来说,on Friends又是图形的一部分,在图形——背景角色中发挥着双重作用。
从这一简单句出发,我们可以得到两个分裂句:
(3a)It was Mary’s son who was on Friends last Sunday night.
(3b)It was on Friends that Mary’s son was last Sunday nigh.
以上三句(3a,3b)分别强调句(3)中的主语和主语补语。在句(3a)中Mary’s son为图形,放在主句中;而Someone was on Friends last Sundaynight充当了背景,位于从句中。说明说话者力图让听者关注该句的主语
在句 (3b)中,on Friends为图形,放在主句中;而Mary’s son was last Sundaynight充当了背景,位于从句中。说明说话者重在强调该句的表语。
针对简单句Mary’s son was on Friends last Sunday night.只有一种图形——背景关系分析,但是由它转换而成的分裂句却有多种选择。说明在不同的语境中,说话者为强调不同信息而选择不同的成分充当分裂句的图形,这也正是分裂句的与众不同之处。
简单句中的直接宾语、间接宾语等在一定的语境下也可能位于主句中,成为图形在语言中的实现化。例如:
(4)It was Marythat he sent an e-mail to.
(5)It is dark blue that we painted the kitchen.
在句(4)中,Mary为图形,放在主句中,而he sent an e-mail to充当了背景位于从句中。说明说话者想强调间接宾语。
在句(5)中,dark blue为图形,放在主句中,而we painted the kitchen为背景,位于从句中。说明说话者意在强调宾语补语。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一个简单的SVO句式中,主语是图形在语言中的现实化,宾语或补语是背景在语言中的现实化。SVOA句式与之有所不同,它涉及到图形和背景的组合。分裂句加以突出特定的句子成分,使之成为信息焦点。突出主语的分裂句,主语为图形在语言中的现实化,SVOA句式中主语和宾语合起来组成图形在语言中的实现化,二者有一定的相似之处。而突出直接宾语、状语、间接宾语、主语补语和宾语补语的分裂句与SVOA句式迥然不同。因为通过句子成分的位置移动,直接宾语、状语、间接宾语、主语补语和宾语补语成为图形在语言中的实现化,正是这一过程使注意的焦点集中在有标记的图形上,从而使分裂句成为有标记句式或变式句。同有标记句式相比,符合语言常规的常式句所需要付出的认知努力少得多,因此取得的认知效果不太突出。相反,由于处理有标记句式付出了更多的认知努力,因此更能吸引听者的注意。所以为突显某些事物,说话者通常会采用分裂句并将需突显部分置于分裂句的焦点位置,使之成为图形在语言中的实现。
分裂句是语言研究者感兴趣的话题之一。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认为用认知语言学的图形——背景理论来解释分裂句现象是可行的。分裂句表征了作为认知主体的人类如何用语言主观建构经验世界,反映了语言、经验与现实的同构性,同时体现了人类不同的认知解读方式:即倾向于将想要突显的物体置于图形位置这一特征。分裂句式再次证明了语言中的图形和背景具有心理现实性。
H31
A
1673-0046(2010)2-019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