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转移视角下发电设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2010-10-08 06:32宫晶勾国华郝生宾
关键词:发电设备要素创新能力

于 渤,宫晶,朱 彬,勾国华,郝生宾

(1.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10;2.哈尔滨 电气集团公司,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1 发电设备企业技术转移方式

发电设备企业技术转移的方式有很多,比如成套技术设备引进,专利、专有技术与商标的许可证贸易,技术工程承包,合资或联盟,技术人才的引进,外界公共的R&D机构成果的获取,外部技术源的培训和参观访问等[1]。本文要研究我国发电设备企业如何通过技术转移,进而不断的技术学习提升自己的技术创新能力,因此,将技术转移的知识传播途径和合作程度高低作为技术转移方式分类的主要依据,把技术转移形式分为技术引进、技术许可证、合作生产、合作R&D 4种类型。

(l)技术进口。技术进口主要是指机器、设备、工具和中间产品等物质性资源的转移,包括设备、生产线的直接购买,它所涉及都是显性的知识转移,也不需要供需双方密切合作。这种技术进口主要是技术转移原体希望将成熟技术甚至是已经进入衰退的技术通过这种方式进行转移,为了能够获取最后的垄断利益,而这种技术对技术转移受体本身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地区的技术水平可能要求也不高,使得这种技术转移易于发生,同时能够获得一定成效。

图1 发电设备企业技术转移的类型Fig.1 Types of technology transfer of power generating equipment enterprise

发电设备业选用技术进口的方式通常外部环境条件不乐观,如技术基础设施和科技环境薄弱,行业结构不完善,人员素质等都有限;同时技术与国外的技术差距大,技术吸收能力也相对较弱,只能通过技术进口的方式,如建国初期,我国发电设备企业处于刚刚起步,技术基础、人员素质等各方面都很薄弱,所以当时的发电设备技术都是直接从苏联和东欧进口,采用了技术进口的方式,奠定了我国发电设备制造业的基础[2]。

(2)技术许可证。许可证贸易的方式的技术转移主要是指专利化的技术性信息的使用权,无专利企业拥有的信息或经验的转移等。以技术许可证方式进行技术转移虽然涉及到隐性知识较多,但由于在这种方式下,技术转移受体往往已经具备操作技术资源的基本能力,因而供需双方合作程度较低;同样,通过人才引进,发电设备业间员工交换等形式,能够为发电设备业带来很多隐性知识,但供需双方的合作程度也很低。技术转移原体为了降低技术开发等方面的风险,尽快回收成本,或是不利于推行本土化时多采用这种方式,此时技术转移受体已经通常己经具有一定的技术创新能力,但就需要技术转移受体具有考察技术适用性、关联性的能力,这样才能够增加技术转移的成效,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我国发电设备企业基本都是采用这种方式,像我国发电设备企业引进的30万kW、60万kW的亚临界火电机组,就是采用这种方式。

(3)合作生产。合作生产有两种体现形式,一种是跨国公司建立的分厂或子公司等,即 “移植型”技术转移,是指技术的全部内容,包括机器设备、工艺程序、设计安装、图文资料、技术培训等一次性整体搬迁而实现的技术转移;另一种是 “嫁接型”技术转移,是指技术的部分内容,如某一单元技术,或关键工艺设备等流动而实现的技术转移。它以技术需求方原有技术体系为母本,与外部先进技术嫁接融合,从而引起原有技术系统功能和效率的更新。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发电设备企业与更多的跨国开始合作,东方电气集团公司与日本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于20世纪90年代初合作设计、合作生产亚临界60万kW汽轮发电机组。通过合作,东方全面掌握了日立公司具有当今世界先进水平的60万kW等级汽轮发电机组设计、制造技术。

(4)合作R&D。合作开发研究是指跨国公司为了利用东道国企业在某方面的优势一起从事设计和研究,完成某个项目的研制。在此期间,双方可以获得彼此有关的经验和技术,合作研究与发展成果为双方共同享用,专利权、版权均属双方共有,进入21世纪,我国发电设备制造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跨国公司开始和三大生产企业进行合作生产,同时GE、西门子等发电设备巨头都在中国成立了技术中心或研发中心,并与我国高校紧密合作从事一些研发活动,推动了我国发电设备企业快速发展[3]。

2 发电设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要素分析

我国发电设备业属于高度垄断的行业,主要由三大生产企业组成:哈尔滨电气集团公司、上海电气集团公司和东方电气集团公司,这三家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代表发电设备行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本文根据促进技术创新能力提高因素以及技术能力的构成要素,把发电设备技术创新能力的要素构成主要分成:技术基础、内部人员、组织和信息。

(1)技术基础。发电设备企业的技术基础主要包括有形资产和知识产权、信息系统等无形资产。具体地说,主要包括发电设备企业已经物化的技术知识、企业的技术设备、实验设备等一些技术性资产、以及获取技术信息基础设施,发电设备企业技术基础通常能够为发电设备企业带来短期乃至中期的利益和竞争优势,但是由于它们本身所具有的标准化特性,使其很少成为长期竞争优势的来源。

(2)人员。在发电设备企业的技术能力中,隐含知识是最主要的组成部分,而人是隐含知识最重要的载体,因此,可以说人员是发电设备业技术能力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发电设备业的人员包括发电设备业的管理人员、专职的研究开发人员和生产线上的技术人员和工人。

发电设备企业员工的构成比例,科研人员的创造能力、成果,员工的接受能力、吸收能力以及员工间的合作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等,都影响着发电设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发展。

(3)组织。这里组织的概念既包括实际存在于发电设备企业中的组织,也包括发电设备企业对信息、人员、产品以及各个部门的组织整合能力。组织整合能力实质是发电设备企业中企业内部知识的分享与整合,通常要通过发电设备业的组织学习能力反映。如在生产线上的技术工人通常要通过对设备、操作程序、产品与工艺标准、管理规程等显性知识的学习实现一定的生产能力,同时,在不断地组织学习和信息整合的过程中,又形成关于操作技巧、产品工艺调整方式和管理经验等方面的隐性知识,达到提升企业生产效率的目的。因此,可以发现发电设备企业进行组织整合的过程有两个作用,一是协调与集成发电设备业的资源和行动,这是以现有资源为基础的静态概念:二是学习,通过组织的学习形成常规而提高效率和减少决策成本,还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消除战略盲点。

(4)信息流。发电设备企业的信息资源主要包括研究开发部门内部,研究开发部门与营销部门、生产部门之间的信息流动以及发电设备业与外界之间的信息流动。包括正式的信息网络与非正式的信息网络:正式的信息网络是发电设备业通过正规的、制度化的信息沟通渠道进行信息沟通的方式;非正式的信息沟通渠道能有效的补充正式沟通的一些缺陷,如过于形式化等,但是它容易造成信息的失真和无序化。在评价发电设备行业技术能力时,通常需要考察发电设备企业内部及外部信息获取的难易性,信息的联系程度、更新程度,正式沟通渠道和非正式沟通渠道在发电设备企业内部所占比重等要素。

发电设备企业通过技术学习整合技术基础、人员、组织和信息4要素的过程,来提升其技术创新能力。发电设备企业技术能力的四要素是密切相关的,无论采用何种发展途径,都要注重4种要素的协调发展,如发电设备企业的内部人员素质和能力,发电设备企业信息沟通的畅通是保证组织整合成功的前提,而通过组织整合,实现内部知识的共享,通过管理人员的组织能力,达到发电设备企业内部顺畅的协同合作,才能够实现技术的整合,使得发电设备企业通过技术学习,提升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

3 技术转移对发电设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分析

技术转移通常将促进技术创新能力中某一要素快速发展,并通过其带动其他要素共同进步,拉动技术创新能力发展,如采用设备引进的方式,首先减小设备、生产线与先进技术的差距,再通过生产过程,提高人员、组织能力和信息交流能力,提升发电设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技术转移通过植入或加强发电设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各要素,使之重新整合,互补强化来达到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的目的,上述的技术转移方式给我国发电设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各要素带来的具体影响见表1。

表1 技术转移方式对发电设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构成要素的影响Tab.1 Impact of technology transferring manner on technical innovating ability of power generating equipment enterprise

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发电设备企业主要采取技术进口和技术许可证的方式来引进技术,通过提高发电设备业技术基础来促进发电设备业的技术能力发展,即从发电设备业技术能力的4要素中首先寻找某一要素突破,利用这一要素的迅速提高,激发发电设备业技术能力的其他几个要素的加快发展,渐渐使得4要素达到均衡发展,从而促进发电设备业技术能力的发展,到80年代末,我国发电设备企业的技术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因此,在利用技术进口和技术许可证贸易等技术转移形式时,除了要注重转移技术的吸收、消化更需要注重加强发电设备业技术能力的其他几个要素的发展,才能使得发电设备业通过技术转移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

进入90年代后,发电设备行业主要采用了合作生产和合作R&D的技术转移形式,这两种转移方式除了伴随着这几种技术转移的发生会带来技术基础要素的升级外,更关注从整体上提升发电设备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如在合作中,关注信息的获取和组织内外部不断的信息沟通,关注发电设备业组织内部和合作发电设备业组织间的知识共享,通过发电设备业间跨组织边界传递发电设备业拥有的隐形知识使得发电设备业在技术转移的过程中,发电设备业技术能力各要素都得到提升,与技术进口、技术许可证等方式相比,更关注于发电设备业技术能力要素的均衡发展。

4 发电设备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路径分析

发电设备技术创新能力发展过程可以概括为3个阶段:仿制创新阶段,模仿创新阶段、自主创新阶段,由于我国发电设备企业起步晚,现在我国整个行业还处于模仿创新阶段。发电设备业技术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发电设备业的技术水平,另一方面是发电设备业的技术学习能力,发电设备业的技术学习能力是过程,通过发电设备业技术水平的提升来体现发电设备业技术学习的结果。从整个发电设备行业发展过程看,我国发电设备企业一直是技术转移的受体。发电设备业技术水平差距的存在使得发电设备业间存在技术转移发生的可能性,而发电设备业间技术学习能力的差距则决定了发电设备业进行技术转移后,产生不同的技术转移效果。因此,本文将从技术水平和技术学习能力两个方面来分析发电设备行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过程。

4.1 发电设备业的技术水平增长过程分析

发电设备行业技术水平的增长一般分为3阶段:

(1)增差阶段。在发电设备行业处于技术能力发展的最初阶段时,国外公司技术转移的目的只希望通过技术转移获取更多的利益,将进入衰退期的发电设备技术向我国进行转移,虽然这个时期我国发电设备企业通过技术进口得到了不断的提高,但是与国外相比较差距还是拉大了,这个时期我国发电设备企业不具备选择先进技术的能力与条件,同时多以设备和生产线的转移为主,实际上只是一种生产的转移,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技术转移。

图2 “增差” 阶段曲线Fig.2 “Increscent difference” period graph

(2)等差阶段。在20世纪 60年中期到 90年代初期,我国的发电设备行业处于拥有简单生产能力的仿制阶段后期和模仿创新阶段的前期,这段时间我国发电设备企业处于等差追赶时期,虽然我国发电设备企业通过技术许可证、合作生产和直接技术引进的方法,引进外国的先进的技术,并跟踪先进技术,形成 “紧跟态势”,但是与国外公司的差距依然很大,这段差距没有扩大的趋势[5]。

图3 “等差” 阶段曲线Fig.3 “Constant difference” period graph

(3)缩差阶段。经过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发电设备企业的技术学习能力显著提高,形成一个技术学习的加速度,经过加速发展以后达到与原先进技术相当的技术水平,形成 “追赶态势”。这时期我国发电设备企业技术选择、吸收和应用机制相对完备,通过技术转移的方式,达到技术水平的 “缩差”增长,通过技术转移努力达到自主创新阶段。这个时期的技术转移方式主要是合作R&D的形式、产学研合作,共同研究开发技术等[6]。

图4 “缩差”阶段曲线Fig.4 “Decrescent difference” period graph

4.2 发电设备业的技术学习能力的提升过程分析

作为发电设备企业的,其技术学习发生在3个层面,如图5所示。

图5 技术学习层面Fig.5 Technical learning layer

(1)操作层面的技术学习。在操作层面的技术学习中主要是积累经验与干中学。这是一种短期到中期的学习,其重点是通过组织的内容学习建立或改进具体能力,它针对组织核心能力、资源配置和竞争战略的管理[5]。在发电设备行业的技术能力发展的最初过程,技术转移的方式主要以技术进口和技术许可证的方式为主,这个阶段的技术学习,对技术转移原体有很大的依赖性,发电设备企业还无法掌握该技术的原理和诀窍,获得的技术能力的提升也只是在拥有简单生产能力的仿制阶段[6]。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发电设备制造业创建初期,哈尔滨从原苏联引进了中压2.5~5万kW火电机组制造技术。这个阶段技术学习主要以 “干中学”和 “用中学”的方式进行,而且主要以显性知识的学习为主,主要表现为知识的吸收;但同时也需要隐性知识的补充,这些知识的进入也使得发电设备业开始对工艺和管理流程进行部分的改进与调整,逐渐形成使工作效率提高的隐性知识,通过内部化形成发电设备业的规范化工业与管理标准。可以说在这个阶段,每个员工都会形成自己独特的隐性知识,而同时发电设备业内员工在工作中不断地发生相互作用,不断在进行相互协调,这样就使各自独特的隐性知识关联起来,形成组织知识 (融合),最后,这些知识的融合与常规化就形成了仿制能力。

(2)策略层面的技术学习。策略层面的技术学习是中期到长期的学习方式,其中心是重塑发电设备企业流程,致使发电设备企业面对新的组织机会更富有效率,并且整合已有的核心能力。策略层面的学习一般是通过 “研发中学习”和“合作中学习”。即通过合作生产和合作R&D的形式进行,通过合作生产过渡提升发电设备业生产能力,同时,与技术转移原体建立一种战略联盟的关系,通过技术转移,带动整个发电设备行业的技术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3)战略层面的技术学习。在战略层面的技术学习,需要学习新的学习战略,重新思索、决策规则或者重新定义发电设备业运作的基础。在战略层面的技术学习,发电设备企业必须以特定方式将外部新知识融入已有知识架构或建立起新的知识架构,并实现商业化。这个阶段不仅要依赖于组织与合作伙伴、外部环境的直接作用界面,而且依赖于组织内部跨小组、跨部门的知识转移。为了将隐性知识的技术资源成功地整合到发电设备企业活动中去,发电设备业需要借助大量 “桥梁人物”,即那些既熟悉发电设备企业内部知识,又熟悉外部知识的人,因此,在这个阶段,组织学习的4个子过程将在个体、小组和发电设备企业组织3个层次上同时出现,并且通过组织学习进一步将技术转移的吸收和应用阶段与二次开发和创新阶段联系起来。在此过程中,发电设备企业在参与研发中获得的显性知识开始其循环转化的过程,使知识被传播、交融和深化,形成发电设备企业的技术能力。

4.3 发电设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路径

基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通过技术转移,调整人力资源、组织整合能力、信息流动和技术基础在发电设备企业技术能力所占的比重,提高发电设备企业的技术水平和技术能力,才能达到提高发电设备行业技术创新能力,并最终实现自主创新的目的。具体流程图如图6。

图6 基于技术转移的发电设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过程Fig.6 Process of upgrading the technical innovation ability of power generating equipment enterprise based on technology transferring

基于上述分析的提升过程,得出我国发电设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有两种路径:

(1)追随式提升路径。这种路径具体过程:首先通过技术进口,拥有一定的生产能力和技术基础,并通过合作生产等方式,不断对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在此基础上,与国外先进企业、机构合作,弥补自身研发的不足,分散研究开发的风险,在不断地吸收先进技术的同时,通过人才引进、培养,建立企业自己的研发中心等,最终拥有了一定的创新能力,在达到自主创新阶段之前,企业一直处于追赶状态,追赶的速度很慢。其提升路径如图7所示。

图7 追随式提升路径Fig.7 Pursuant grading path

(2)嵌入式增长路径。这种路径具体过程:首先通过技术进口,拥有一定的生产能力和技术基础,开始通过合作生产等技术转移方式,不断对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同时注重管理途径和操作标准等隐形知识的学习,及时学习和运用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成果,并长期坚持培养本企业的研究与开发能力,注重企业和研究机构或大专院校合作,不断增强企业的研发能力,在模仿创新阶段后期直接自主创新,不再进口技术,实现突破性的发展。其提升路径如图8所示。

图8 嵌入式提升路径Fig.8 Inbuilt grading path

虽然以上两种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路径都是从技术进口起步,但追随提升模式将发展的重点建立在技术进口带来的技术基础的迅速突破,在多次进行技术进口、合作生产的技术转移时,充分利用技术转移中显性知识,不断的提升企业的技术基础,并通过技术基础的发展带动其他几个关键要素的发展;而嵌入式提升模式从一开始技术引进就开始注重技术能力几要素的协调发展,虽然也是通过技术进口激发技术能力的进步,但发展中,注重与企业原有技术能力的结合,注重技术学习能力的增长,注重企业人员、组织、信息等方面能力的提升,才能够更高效的吸收、消化引进技术,掌握核心技术,成功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

[1]范小虎,陈荣.技术转移及其相关概念的涵义辨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0,(6):44-46.

[2]张邦杰.我国核能发电设备行业五十年的光辉成就.全国发电设备[J].2001,(3):11-12.

[3]秦建明.我国电力建设的现状与发展[J].电力建设.1999,(10):23-25.

[4]M.Hobday.Innovation in East Asia:the challenge to Japan.Edward Eagar,1995:187-194.

[5]赵晓庆.技术学习的模式[J].科研管理,2003,(3):39-44.

[6]王君.大型发电设备制造企业技术引进与研发的思考与探索[J].电力设备,2008,(4):113-115.

猜你喜欢
发电设备要素创新能力
2022年一季度全国发电设备生产完成情况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风力发电设备安全保护技术研究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发电设备》2018年征订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