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进卢康健 巫田森 董美丽 程 魏
重庆市农村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陈永进①卢康健 巫田森 董美丽 程 魏
目的 了解重庆农村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以性别、年级、是否是独生子女等为变量,对重庆市585名农村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 ①重庆市青少年多个因子分均高于全国常模(t=19. 51,P<0.01);②男生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女生(t=3.02,P<0.01);③独生子女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上比非独生子女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低(t=0.63,P>0.05);④随着年级的增高重庆市农村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呈升高趋势,但是初中生与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差异不大(F=4.84,P<0.01)。结论 重庆市农村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乐观,农村青少年需要得到社会、家庭、学校的特别关注,尤其对于其中心理问题特别严重的青少年要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
心理学;农村青少年;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
青少年正处于人生发展的一个转折点,心理发展的矛盾性、思维发展的不成熟,以及自我评价标准的变化,因此青少年容易出现一些心理健康问题[1]。此时他们的心理防御能力很差,再加上农村环境的特殊性与复杂性,农村青少年更容易走向极端[2-3]。根据卫生部等17个部门近日颁发的《全国精神卫生工作体系发展指导纲要(2008~2015年)》相关规定,到2010年,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学校,城市要达到80%,农村达到50%。在这种情况下,深入调查研究农村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对策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大量有关城市和农村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都发现,农村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较之城市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更突出[4-7]。农村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辅导工作基本为零,从教师到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都很淡薄,缺乏合适的心理教育教材和合格的心理教育师资。而几乎所有的研究只是对如何解决心理健康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理论构想,具体实施阶段还是空白。同时,从整体的角度探讨重庆农村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与对策研究至今还没有。
本研究通过对农村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旨在对不同年龄段、不同地区、不同家庭、不同性别、不同学业成绩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进行综合探讨,以实证结果论证11~18岁重庆市农村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与其他环境变量之间的关系,探讨现实可行的解决农村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措施,以改进目前的农村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
1.1 研究对象 从重庆地区6所学校(巴山中学、荣昌县双河镇中心小学、双河中学、荣昌职业教育中心、沙坪坝职业教育中心、綦江古南中学)随机抽取各年级学生为被试。共发放问卷700份,收回有效问卷585份。其中男生332人,女生253人;独生子女346人,非独生子女239人;小学生50人,初中生377人,高中生158人;学业成绩处于班级前1/3的青少年201人,学业成绩处于班级中间的青少年288人,学业成绩处于班级后1/3的青少年96人。年龄14.25±1.68岁。
1.2 工具和方法 ①症状自评量表(SCL-90)[8],包括90项条目,10个因子: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以及其他,分为5级评分(1~5)。以因子分和总分进行分析;②一般资料调查表,包括被试的年龄、性别、年级、家庭所在地、是否独生子女、父母文化程度等。
1.3 统计分析 调查采用统一指导语,当场发卷,当场收回。全部数据用SPSS 13.0进行统计处理。
2.1 重庆市青少年SCL-90测试结果与全国常模比较 重庆市青少年的阳性项目数明显高于全国常模[9](P<0.01),除了偏执因子分低于全国常模,其余因子分均高于全国常模,其中强迫、抑郁、焦虑和精神病性4项因子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重庆市青少年SCL-90各因子分与全国常模的结果比较(±s)
表1 重庆市青少年SCL-90各因子分与全国常模的结果比较(±s)
注:*P<0.05,**P<0.01,下同
?
2.2 不同性别青少年之间各因子分的比较 在阳性项目数和恐怖因子分男生显著低于女生(P<0.01),见表2。
表2 重庆市青少年SCL-90各因子分的性别差异比较(±s)
表2 重庆市青少年SCL-90各因子分的性别差异比较(±s)
?
2.3 独生子女青少年与非独生子女青少年之间SCL-90各因子比较 独生子女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上比非独生子女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但是在各因子分上不具有显著性差异,见表3。
表3 重庆市农村青少年SCL-90各因子分的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差异比较(±s)
表3 重庆市农村青少年SCL-90各因子分的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差异比较(±s)
?
表4 重庆市青少年SCL-90各因子分的年级差异比较(±s)
表4 重庆市青少年SCL-90各因子分的年级差异比较(±s)
注:与高中组比较,△P<0.05,△△P<0.01;与初中组比较,○P<0.05,○○P<0.01。
?
2.4 不同年级青少年之间各因子分的比较 初中生各因子分均高于小学生,而且在阳性项目数、强迫、人际敏感、抑郁因子上都存在显著差异(P<0.05或P<0.01);初中生除了在敌对因子分上显著高于高中生(P<0.05),而在其他因子上没显著性差异;小学生在阳性项目数、强迫、抑郁因子分上都显著低于高中生(P<0.05或P<0.01),见表4。
2.5 不同学业成绩青少年之间各因子分的比较 学业成绩处于班级后1/3的青少年除了在焦虑、敌对因子分上显著高于学业成绩处于班级中间的青少年(P<0.05),而在其他因子上没显著性差异;学业成绩处于班级后1/3的青少年除了在敌对因子分上显著高于学业成绩处于班级前1/3的青少年(P<0.05),而在其他因子上没显著性差异;学业成绩处于班级前1/3的青少年与学业成绩处于班级中间的青少年在各个因子分上均无显著性差异,见表5。
表5 重庆市青少年SCL-90各因子分的学业成绩差异比较(±s)
表5 重庆市青少年SCL-90各因子分的学业成绩差异比较(±s)
注:与后1/3组比较,△P<0.05,△△P<0.01;与中间组比较,○P<0.05,○○P<0.01
?
这次调查结果显示,重庆市农村青少年的阳性项目数明显高于全国常模,除了偏执因子分低于全国常模,其余因子分均高于全国常模,其中强迫、抑郁、焦虑和精神病4项因子分具有统计学意义。这说明重庆市农村青少年有更多的心理症状,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这主要是由于:首先重庆市存在广大的农村地区,通过本课题组的调查分析发现,在农村特有的环境、经济、文化、心理健康服务水平、心理健康教育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下,重庆市农村青少年比重庆城市青少年存在更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另外由于对农村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重视程度不够,对心理健康教育缺乏相应的经济与政策支持,不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推广。
此次调查中,初中生各因子分均高于小学生,而且在阳性项目数、躯体化、强迫、抑郁因子上都存在显著差异;初中生除了在敌对因子分上显著高于高中生,而在其他因子上没显著性差异;小学生在阳性项目数、强迫、抑郁因子分上都显著低于高中生。这说明,在心理问题上,随着年级的增高重庆市农村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呈升高趋势,但是初中生与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差异不大。农村的家庭教育非常特殊,从我们的调查和访谈中发现,农村家长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尤其缺乏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亲子关系比较差,与孩子的沟通较少等问题,造成农村的家庭教育水平很低,而青少年在小学阶段与父母接触的时间明显长于初中和高中阶段,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的水平较低,就是与不良的家庭教育有关[10-11]。并且随着青少年年龄的增长,农村青少年心理发育越来越完善,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越来越强,人格越来越健全,从而自我调节能力越来越强,所以心理健康水平也就越来越高。另外在初中和高中阶段,青少年普遍进入青春期,其交往的需要很强,而且与同伴、老师的交往增多,在出现心理问题时,可以得到同伴和老师的帮助而得到有效解决[12]。
心理健康水平与学业成绩可以相互影响,不良的学业成绩将可能对个体产生压力而损害心理健康,学业成绩通过影响教师接纳、同伴接纳间接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这已经被许多研究所证实[13-15]。本研究也发现,学业成绩处于班级后1/3的青少年除了在焦虑、敌对因子分上显著高于学业成绩处于班级中间的青少年,而学业成绩处于班级后1/3的青少年除了在敌对因子分上显著高于学业成绩处于班级前1/3的青少年。
从结果中发现,男生除躯体化和强迫因子外其他各因子分均低于女生,但是只有在阳性项目数上男生显著低于女生。说明在重庆市农村青少年中,女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比男生更严重,提示我们要特别注意女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另外调查中还发现,独生子女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上比非独生子女青少年的身体健康水平低,但是在各因子分上不具有显著性差异。现在独生子女的比例逐年上升,如何做好独生子女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社会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
总之,通过本次调查发现,重庆市农村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乐观,农村青少年需要得到社会、家庭、学校的特别关注,尤其对于其中心理问题特别严重的青少年要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减少突发危机事件的发生,帮助农村青少年能够健康成长,同时也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1]沈德立,马惠霞,白学军.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的编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71-75
[2]赵荣,罗新坚,王旭林,等.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及与父母养育方式关系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13(6):463-464
[3]刘文利,陈学锋.十省(自治区)农村校外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2:24-28
[4]段佳丽,车宏生,吕若然.北京市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校医,2004,18(4):302-306
[5]王小新.河南省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2,16(5):343
[6]刘万里.潍坊市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J].当代教育科学,2005,11:38-41
[7]吴忠才.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55-57
[8]汪向东,王希林.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9(增刊):127-131,31-35
[9]唐秋萍,程灶火,袁爱华,等.SCL-90在中国的应用与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9,7(1):16-20
[10]王秋英.家庭养育方式与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5:276-277
[11]罗增让.中学生特质焦虑与家庭环境因素关系的研究[J].心理科学,1993,6:371-377
[12]张梅.学业成绩、同伴交往与学生问题行为关系的研究[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137-140
[13]雷雳.学习不良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7, 7:9
[14]朱晟华,张保明,赵欢庆.心理健康水平、教学模式与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10(4):298-300
[15]王东宇.心理健康与家庭环境和中学生学业成绩的关系.[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11(1):48-49
Study on M ental Health Level of Rural Adolescent in Chongqing.
Chen Yong jin,L u K ang jian,W u T iansen,et al.College of T rade and PublicA dm inistration,Chongqing U niversity,Chongqing400044,P.R.China
Objective To study rural adolescent’smental health level in Chongqing.M ethods A totalof 585 rural adolescent’s mental health condition were assessed by SCL-90.Results ①The rural adolescent got significantly higher scores in several SCL -90 factors than the norm s(t=19.51,P<0.01);②Boys got significantly higher scores than girls in mental health level(t=3. 02,P<0.01);③The mental health level of single children in generalwas lower than that of non-single children(t=0.63,P>0. 05);④Themental health levelof rural adolescent had obvious age traits(F=4.84,P<0.01).Conclusion Themental health level of rural adolescent in Chongqing is not opt im istic,it needs special attention of society,fam ilies,schools,especially some rural adolescent who have serious problem need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Psychology;Rural adolescent;M ental health;SCL-90
2009-12-10)
① 中国.重庆大学贸易与行政学院 400044 E-mail:8866869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