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凤妹 刘智群
(华北煤炭医学院科研处,①冀唐学院 河北唐山 063000)
新形势下高等医学院校实验教学改革
安凤妹 刘智群①
(华北煤炭医学院科研处,①冀唐学院 河北唐山 063000)
实验教学 教学改革 存在问题 改进意见
1.1 对实验教学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够 实验室、教师和图书馆并称为高等院校的三大支柱,是高等院校搞好教学的基本条件之一[1],是高校教学、科研的主要基地。由于受传统教学体制以讲授为主的影响,人们已习惯于认为实验教学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长期以来,实验课都是附设在理论教学中[2],把实验课视为验证和加深理解理论课讲授的知识,忽视了实验课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不可或缺的环节,部分教师对实验课的重视程度不够,在指导实验的过程中缺乏责任心,使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创造性,缺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工作能力,到工作岗位上遇到实践中的问题,就会无从下手,甚至束手无策。
1.2 学生对实验课缺乏应有的兴趣 目前的实验课教学都是教师将实验设计、实验材料事先准备好,在有限的实验课时间里,由老师讲一遍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实验步骤,然后学生照着实验书上的操作方法一步一步地往下做,动手多而动脑少,照方抓药,这样学生全是机械的、被动的,根本不能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加之部分学科、专业间实验内容有重复现象,导致学生对实验的积极性不高,学生普遍存在应付的心理,实验做完后脑中一片空白,收获甚微。
1.3 实验课成绩评定不完善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实验课依附于课堂理论教学,实验成绩在总成绩中所占比重很小,例如有些专业理论课和实验课的学时比例是 1:1,但实验成绩在总成绩中仅占 10%,且成绩常常单纯根据实验报告给定,有些学生实验不认真,结果不理想,甚至不上实验课,照教材抄一份实验报告也能得高分,另外实验报告没有评语,教师一般只给一个“阅”字,学生对实验报告质量不知所然,显然这样的成绩评定不利于调动学生对实验课的积极性。
2.1 加强对实验教学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领导重视是关键实验教学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实验教学水平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当前社会急需的是高素质的专门人才,这就要求要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以期全面提高素质。而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单靠课堂理论教学是难以做到的,而实验教学在这方面就有很大的优势和独特的作用。实验教学既可以巩固课堂知识,增强学生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另一方面掌握基本的实验能力和操作技能,又能使学生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探索和创新,培养实事求是、严谨踏实的科学精神和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使他们的创造性、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全面提高,是其它教学方式无法替代的,这就要求有一个高水平的实验室。
2.2 充分发挥实验室的作用,调动实验技术人员的积极性是关键 一个高水平的实验室要有硬件和软件两方面要求,随着党和国家对教育的高度重视,高等院校教育经费的投入加大,高校的实验室不断添置先进的仪器设备,办学硬件得到了很大改善。但要使这些先进的仪器设备发挥应有的作用,是否有一个高水平的实验技术人员队伍是关键。实验技术人员,是实验室教学的组织者和管理者。他们承担着制订实验室规划、实验仪器设备的安装、调试验收、维修保养及功能的开发等。既要对实验仪器设备进行可行性调查论证,制定实验方案和新的实验项目,又要对实验室实施技术管理。故高水平的实验人员在实验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中起着很重要的主导作用,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培养对象的水平的高低,同时也影响着高校科研水平的高低。长期以来,实验技术人员一直是教辅人员,一直处于从属地位,实验教学人员在培训、晋级职称 (目前还没有正高级职称)、待遇等方面长期得不到足够的重视,致使他们缺乏主人翁精神,制约了实验教学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一些年轻的、高学历人员外流,从体制上很大程度限制了实验室本身的发展,抑制了实验教学应有作用的发挥。
2.3 调动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改革实验课教学内容是关键
2.3.1 根据学生的实验能力,确定所开设实验课的性质。实验性质分为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性[3],验证性实验可以使学生巩固课堂知识、掌握基本的实验能力和操作技能,由于现阶段我国中学的实验室条件有限,刚进高校的学生实验能力较低,开设验证性实验是非常必要的,而在此阶段片面强调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显然不切实际。进入高年级后,学生实验能力不断提高,验证性实验对他们来讲已显简单,已满足不了他们的求知欲,故实验兴趣大为下降。因此实验课教学改革不应片面强调实验性质,而应从实际出发:低年级以验证性实验为主,高年级以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为主。
2.3.2 开设与实际相结合的实验课。由于教学理念的滞后和长期对实验教学的重视不够等原因,尽管理论课教材不断更新,但实验课内容一直没有太大改变,实验内容与工作实际脱节。如环境卫生学有一实验是漂白粉中有效氯的测定、水中需氯量的测定、水中余氯的测定,学生虽做过实验但印象不深。现在我们改变了实验模式,将这部分内容置于一个突发事件:对一个蓄水池的水进行消毒处理,让学生自己完成全过程,学生的兴趣和收获大增。
2.3.3 打破专业界限,开设综合性实验。随着高校实验室建设的不断完善,优势资源的整合利用,资源共享,可使打破专业界限,开设综合性实验成为可能。如预防医学专业环境卫生学实验课有空气样品的采集,劳动卫生学实验课有生产环境空气样品的采集,两个实验内容有很多相近,将两个实验有机结合后,不仅避免了学生重复学习的厌倦感,而且节余了课时开设其他实验。又如预防医学专业环境卫生学、营养卫生学、流行病学的实验课均有细菌学的内容,传统教学中,虽然学生做过多次细菌学的实验,但到工作中还是不能胜任,连起码的器材消毒都不会。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大胆地进行了改革,将 3个学科的内容进行系统的、有创造性的综合。针对细菌学技术有它本身的特点,让学生从实验准备入手,从器材的包装、培养基的配制到无菌操作、结果评价参与实验的整个过程,学生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在“对实验课教学改革的效果反馈暨征求意见表”中,同学们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2.3.4 增设反映学科发展前沿的实验内容,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新热情。当前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各个学科的知识革新非常快,等到教材改版后再调整实验内容,必将使学生的知识落后于现实,导致学生工作后入门困难,故根据各个学科发展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整实验内容,增设反映学科发展前沿的实验内容,使学生能追踪学科的最新发展,才能激发学生创造意识和创新热情。
2.4 使学生对实验课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改革实验课成绩评定方法是关键 实验教学不仅仅是加深理解和记忆课堂上所讲授的理论,更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开拓意识、创造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故能力的考核应该是第一位的。而传统教学模式中单纯根据实验报告给成绩显然不适合要求,急需建立一套适合新形势下实验课成绩评定方法。建议根据学科特点让学生完成相关领域的课题,提交研究报告。从选题、设计、实验、结果分析评价以学生为主体,依据课题大小、难易程度可以单人或团对合作完成,时间可以是课内,也可以是课外,成绩评定不只根据研究报告打分,而是贯穿在整个研究过程,可能不失为好的实验课成绩评定方法。
[1] 汪 晖.对实验室和实验教学的再认识[J].武警学院学报.1998 (1):46
[2] 王竹林,刘曙东,马翎健,等.遗传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06,(4):13
[3] 张大庆.从素质教育谈实验教学改革[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社科版),2003,(2):87
(2010-04-12 收稿)(陈 迁 编辑)
常见标准化量名称与废弃名称对照一览表
G 420
C
1008-6633(2010)04-604-02实验教学是高等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室的工作水平是反映高等院校教学、科研和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但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把实验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形成重理论、轻实验,重考试、轻能力的“填鸭式、灌输式、封闭式”教学模式,使培养出来的大多数学生动手能力较差,参加工作后很难适应临床需要,有的甚至不能从事外科临床工作,因此,加快实验教学改革,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毕业后可尽快适应临床工作需要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