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庆华
(江苏省盐城技师学院江苏盐城224002)
职业院校模具专业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狄庆华
(江苏省盐城技师学院江苏盐城224002)
随着我国模具工业的蓬勃发展,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近年来职业院校模具专业规模不断扩大,教学矛盾也日益突出。本文从招生、教学、就业等方面,就模具专业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进行了探讨。
职业院校;模具专业;问题;对策
江苏省盐城技师学院是国家首批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之一,是国家重点技工学校,全日制在籍生2.3万多人,其中模具专业学生3000多人。2009年暑假期间我院承办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主办的模具设计与制造新技术第一、二期师资培训班,来自全国30个省市的60名教师就国内职业院校模具专业的建设与发展进行了研讨。我院还组织教师到江、浙、沪等地,调研企业对模具人才规格的要求。笔者现在此基础上提出职业院校模具专业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供大家参考。
第一,校际竞争愈加激烈,校间发展不平衡。
全国各类高校开设模具专业的数不胜数,很多县级职业学校都开办了模具专业。我院现有模具专业学生人数在3千左右。该专业生源质量差,基础薄弱。职业院校在模具专业上竞争已不是量的竞争,而是质的比拼。
对策:进行分层次教学。很多初中生和高职生上职校是登记入学的,对这些新招收学生要进行摸底考试,让成绩好的学模具钳工,让成绩一般的学普通钳工。模具专业应仅招收高中生,不招初中生,因为初中生未学立体几何,空间想象力差,学习困难,在模具专业难以学有所成。
第二,对模具专业培养目标、模具钳工核心技能理解模糊。
目前有三种观点,一是认为数控加工中心的操作、数控铣床操作、电脉冲、线切割等(模具工艺范畴)为核心技能。二是以模具的设计、装配、调试、维修技能为核心技能。三是认为上面的技能全要掌握,即培养全能型人才。
对策:深入企业调研,摸清企业在人才规格上的要求,在教学目标上有一个合理定位。我认为模具的设计、装配、调试、维修技能是模具钳工核心技能,理由是国家职业大典把模具放在工具钳工范围内,从企业的实际情况看,每一种机床都是一个工种,都有专人负责,模具钳工只负责模具的设计、装配、调试、维修(大型企业由专门的模具设计人员设计)。全能型人才企业是欢迎的,但对培养而言不切实际,因为三年时间太短,要求全能必会导致学生对每一项具体技能都浅尝辄止,难以达到专。2005年东部地区模具制造工大赛要求全能型的人参赛,除学校外,江苏、上海所有大中型企业选不出一个人参加比赛,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企业在人才规格上的要求,即全能型人才不是企业必需的。合格的模具钳工的核心技能是模具设计、装配、调试、维修,基本技能是钳工的基本功,相关技能是车、刨、磨、铣,拓展技能是线切割等数控设备操作,核心技能和基本技能必须熟练掌握,相关技能、拓展技能作一般了解即可,主要是熟悉这些设备的加工工艺、加工精度。核心技能应该在校园内还是在企业形成?我认为必须在校园内基本形成,下厂实习只能是巩固和提高。核心技能一点都不具备的人企业是不欢迎的。
第三,缺少一个适合职业院校模具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场地。上海市模具协会刘德普秘书长到某职业院校参观后说“学院设备不少,但没有适合模具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场地”。有的职业院校未添置一台模具设备,模具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没有制造过一副模具。
对策:创建一个适合模具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场地,加大模具设备投入。要满足现有模具专业学生的实习,必须配套如下实训实备,可分二步实施。第一步是须首先到位的实训设备、设施,如表1所示。可第二步到位的实训设备设施如表2所示。
表1 模具实习必要设备表
模具制造牵涉的设备、工种较多,工作量大,必须成立机加工组,成员至少有:2名车工,1名磨床工(兼外圆磨床),2名线切割工(兼电脉冲),1名铣工兼刨工,1名冲床、注射机试模工,1名热处理工,离开这些设备和操作设备的人,制造模具就是空谈。
第四,缺少一支适应职业院校模具专业高速发展的师资队伍。
表2 模具实习必要设备表
当前职业院校模具专业课教师少,专业水平较低,难以胜任模具专业的教学。他们的主要问题是模具设计能力差,模具图做不出来,对模具工艺不熟悉,导致模具制造不出来,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对策:创建一流的教师队伍。没有一流的教师就没有一流的教育,教师的质量决定了学生的质量,因此,提高教师的模具专业水平是突破口。可以采取如下措施:一是到企业直接招聘工程技术人员。由于模具是一个实践性、经验性很强的专业,直接从企业招聘可以立即为我所用;二是从名牌模具学校招收素质较好的毕业生,再送企业一线培养1~2年;三是将现有教师送到有较强模具专业的高等学院培训;四是请名牌学院、名牌模具专业、知名教授到职业院校上课。五是职业院校利用暑假开设内部模具培训班。
第五,理论教学计划不够完善。
看懂装配图是理解模具结构图的基础,但有些职业院校装配图知识还没有讲授就已开始讲授模具设计课程,造成学生学习困难。有些职业院校给作为模具专业主干课程的冷冲模设计和塑料模设计安排的课时偏少,模具技术难以掌握。
对策:科学合理地制定模具理论专业教学计划。要想创建精品模具专业,培养出受企业欢迎的人才,就必须使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先进的设计技术和现代制造技术。
第六,未制定出一个先进的、切实可行的模具实习教学大纲,模具的制造没有列入现有大纲中。
学校要把专业办成精品,办出特色,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职业院校模具专业的学生在专业理论上难以超过高等院校学生的水平,如果在模具制造上又没有特长,长期下去模具专业很难会得到社会认可,整个专业就会逐渐萎缩。
对策:科学制定模具专业生产实习大纲。要求所培养人才具有分析、解决有关模具及其制品成型工艺技术问题的能力和生产现场管理的能力,在技能上达到模具高级工、技师水平。江苏省盐城技师学院的做法是:教学设备与企业的设备一致,教学组织与企业的生产组织形式相同,教学内容不停留在模拟软件、模具模型的教学上,而是与企业模具生产过程一样,经过车、刨、磨、铣、热处理、线切割等设备的加工和钳工装配调试再在冲床上试模出合格的产品来,所有模具可以直接投入企业生产。在校期间确保每个学生完成设计、制造、调试2~3副典型的冷冲模和1~2副典型塑料模。经过如此的培养过程,学生必将受到企业的欢迎。
第七,学生实习的材料、工具费计划投入逐年减少,造成模具制造课无法开课,实习任务难以完成,教学质量难以提高。
对策:加大学生实习的材料、工具费投入是保证模具教学质量的基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笔者认为模具专业每学期每生的实习材料、工具费下拨不应低于230元。
第八,产教结合的力度不够。
模具实习教学成本太高(如慢走丝线切割教学),必须要产教结合。但如果真实行产教结合,加工速度、加工水平又达不到企业的要求。
对策:逐步提高教师与学生的慢走丝线切割等模具设备的操作水平,真正迈出产教结合这一步,这是模具专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让学校走进企业,让企业进入校园的一条捷径。为充分发挥各种设备的优势,走出一条校企合作的新路,可分几步走:(1)开展车、刨、磨、铣床、慢走丝线切割冲床、注射机等设备的外加工。和企业人士多联系,请他们外设加工。这样一方面能提高教师和学生的水平,另一方面又能给学院增加创收。当然学院要给政策,对联系业务人员和加工人员进行奖励,充分调动师生对外加工的积极性。(2)为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3)接受企业的模具设计与制造工作和机床设备的维修工作。(4)参与企业的新产品开发和研制工作,与企业进行深层次合作。(5)自主研发产品,打造学院自己的品牌。
第九,模具制造涉及面广量大,牵涉设备、工种较多,教师教学工作量是一般授课的3倍以上,且难以组织教学,因此教师不愿上模具制造课程。
对策:政策导向和倾斜。学院在课时、奖金上要倾斜,在评优、评职称上本专业教师要优先,同时组织上也要关心。
第十,模具专业毕业生在模具岗位上就业率低,对口就业屈指可数。
对策:采取措施,提高模具专业学生在模具岗位上的就业率,保证就业质量。要正确处理好招生、教学质量与就业的关系。没有学生就谈不上教学质量与就业质量;没有好的教学质量,毕业生将不会得到企业的认可,就不会有好的就业质量;没有好的就业质量对招生数量和生源质量就会产生巨大的反作用。一个学生未能安排就业或就业质量不高,就会出现该生家庭附近1~2个村的学生近两年内不愿就读该校或该专业。就业的方向主要是国内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山东,因为这些地方工资水平高、劳保待遇好。如上海,现有模具企业1500多家,年产值105亿元,从业人员7万多人。
第十一,有些职业院校模具专业的人才与设备分布在不同系部,有的系有模具设计教师缺设备,有的系有设备缺模具设计教师。
对策:成立模具技术系。必须整合学院模具专业的有限资源,在人、设备上优化配置,以便在模具的设计与制造上及模具专业的教学研究上取得新发展、获得新突破。
[1]张永江.高职模具专业的教学改革实践[J].机械职业教育,2003,(3):22-23.
[2]曹延欣,闫占辉,等.《模具设计》课程的教改实践[J].理工高教研究,2008,27(4).
[3]刘晓辉,吴云艳.模具专业教学体系的革新实践[J].装备制造技术,2009,(1).
(本文责任编辑:谢良才)
(本栏责任编辑:王恒)
G717
A
1672-5727(2010)07-0044-02
狄庆华(1961—),男,江苏泰兴人,江苏省盐城技师学院高级讲师,机械系副主任,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高级技师,享受省政府津贴,研究方向为模具专业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