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蓉丽
ERP实践教学在高职旅游管理类专业的应用
□范蓉丽
提出了旅游职业教育、旅游管理类专业等概念,进行了旅游业发展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的分析,深入思考并提出旅游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根源(即实践教学亟待改革),希望以此为旅游职业教育实践教学创新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参考。笔者对当地旅游行业40家企业进行的人才素质要求调研分析,对比旅游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之素质能力与旅游业发展对人力资源开发需求的差距,探析旅游职业教育传统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基于ERP的旅游职业教育实践教学创新对策。
旅游职业教育;旅游管理类专业;ERP实践教学;改革创新
高等职业院校如何面对旅游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及时调整实践教学设置,适应新时期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旅游管理人才,已成为当前一项重要的任务。因此,基于重新规划调整实践教学课程设置以提高职院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实现旅游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笔者开展了关于旅游企业对员工要求以及对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人才素质要求的调研。通过此次调研分析,较全面地了解了现代旅游企业对员工,尤其是对旅游管理类专业毕业的职院学生提出的新要求和新目标,并以此为依据,在后文中探索提出调整实践教学体系、进行实践教学改革的相应措施,以满足旅游企业的用人需求。具体而言,调研分析发现:旅游企业非常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看重学生的“独立解决问题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信息管理能力”和“资源规划能力”,这些能力也是旅游企业在招聘员工考察应聘者的最主要方面。旅游业的综合性、开放性、服务性要求从业人员具有宽广的知识面、良好的文化修养、娴熟的服务技巧、灵活的应变能力、系统的管理能力、信息的整合能力、资源的规划能力等专业知识和技能。此外,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及职业道德水准,以及人际沟通能力、热情、富有亲和力的团队精神、公关能力和应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等非智力素质同样不可或缺。目前,旅游职业教育普遍存在忽视职业综合素质训练、淡化非智力因素教育和缺乏现代信息管理教学手段等现状。因此,职院旅游管理类专业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通过拓展训练、课堂讨论、案例分析、模拟实践等形式,以提高学生的“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和“沟通能力”;通过团队工作、分组作业、分组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团队精神,以提高“团队合作能力”;通过ERP仿真实践教学、ERP沙盘模拟、旅游电子商务模拟实践等形式,以提高学生“信息管理能力”和“资源规划能力”。这些能力同样是旅游企业招聘、考察职院毕业生最主要的方面[1],而从对40家旅游企业的调研结果来看①:27家企业 (占总调研企业67.5%)明确认为高职院校相关毕业生在很大程度上欠缺以上能力;31家企业(占总调研企业77.5%)坦言高校相关毕业生偏重于理论知识,非常缺乏实践管理能力;34家企业(占总调研企业85%)认为旅游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效果不理想,毕业生素质能力不能满足企业要求;35家企业(占总调研企业87.5%)希望职院培养的学生懂信息管理,希望职院开设ERP相关课程使学生具备ERP相关知识能力;……综上,笔者以为,高职旅游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亟待改革。
调研说明:调查对象以笔者所在当地(银川市)的旅游企业为主,总共调查40家单位,主要是酒店16家和旅行社12家,分别占调查总数的40%和30%,对餐馆7家和旅游景点5家的调查比重分别为17.5%和12.5%。在调查的星级饭店中,三星级以上的饭店(含三星级)占调查饭店总数的62.5%。问卷由调查小组走访40家旅游企业,调查对象主要是旅游企业总经理、分管人事副总经理或人事经理。由于是一对一访谈调查,因此,问卷回收有效性为100%,而所调研的40家企业基本覆盖了当地大多知名的旅游企业,具有典型代表性。
(一)ERP对高职旅游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的启示
旅游产品所具有的,如无形性、生产和消费的同时性、不可储存性、综合性等等的特性,决定了信息技术非常适用于旅游业的多方面。ERP系统融入了营销、人事、生产、财务、客户服务等更多方面的管理功能,为旅游业对ERP的利用提供了可能[2]。为解决高职旅游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所面临的问题,可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手段,构建企业仿真平台,组织学生按照不同专业方向组成一个模拟旅游企业进行实践教学,以此作为高职旅游管理类教学改革的突破口。要让职院学生体会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是怎样进行的,企业又面临的是一个怎样的社会、经济、市场环境,从而缩短其学校与社会,理论与实际,实习与现实工作的差距。因此,高职旅游管理类专业同样可以像财经和生产管理类专业一样,利用社会上比较成熟的ERP软件系统,开展企业仿真平台的构建,开发旅游管理类综合性实践教学系统。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是一种融企业资源(包括物资、人力、设备等)、资金资源和信息资源集成一体化管理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它不仅为企业经营管理的全方面提供解决方案,更体现的是一种新的管理思想和理念,是信息时代旅游企业实现现代化、科学化管理的有力工具;ERP是旅游国际信息化的基础,也是发展相对迅猛的我国旅游行业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必然选择[3]。
据此,基于ERP的企业仿真平台在职业实践教学中对旅游企业的某一个专业职能和流程进行仿真,为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生产管理、物流管理等课题提供模拟教学环境,体现了它的跨学科、跨专业性,而更为重要的是它的整合性:ERP是对一个企业的完整模拟,它使学生对信息流、资金流、物质流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旅游企业的整体认识和系统认识,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这些也正是旅游管理类专业传统实践教学中的薄弱环节。
(二)基于ERP的旅游管理仿真实践平台的功能开发
开发的功能一是模拟旅游企业环境。ERP企业仿真平台提供旅游企业的业务处理环境的功能[4]。对环境的设计和各个实践流程的设计都必须使实践者有一个接近或仿佛置身于企业实际环境中的感觉,这种环境可使学生自觉调整自身而不同于课堂上课的状态,促使学生主动思考、规划其实践过程和实践步骤,主动加入群体活动中去完成实践。例如,图1设想了在模拟酒店西餐厅的餐饮服务与管理信息模式,该模式下学生们在仿真的餐饮工作情境中实践点单点菜、收银预定、远程管理、经理查询和厨房出菜等服务管理全过程。
图1 模拟酒店西餐厅的餐饮服务与信息管理模式设想
功能二是模拟旅游企业职能岗位。在模拟实践中,笔者设计思路是每个学生以旅游企业实际业务流程为牵引,针对一个特定系统的业务,由实践者模拟企业的不同部门、不同的工作岗位,独立完成业务处理,目的是熟悉系统的功能,明晰不同岗位类型的业务处理流程。ERP企业仿真平台能够模拟旅游企业中的实际运营过程,在局域网完备的环境下,可以由不同的学生模拟旅游企业中的不同岗位,每个岗位都具有相应的责、权、利,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找到自己相应的“职业角色”的感觉。例如,图2设想了整体酒店管理信息系统职能岗位实践模式,该模式下学生们在酒店整体系统经营理念中实践体验销售部、前厅部、餐饮部、康乐部、管家部、仓库、财务等主要部门的职能岗位。
图2 酒店整体管理信息系统下模拟岗位职能模式设想
功能三是模拟旅游企业流程。旅游企业之间竞争的关键在于其业务流程,开发的ERP企业仿真平台也是如此[5]。在仿真的企业环境中,以旅游企业业务流程为连接线,将各个业务部门、各个职能岗位有机地连接在一起,以系统性的经济业务来深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每位职院学生更深切地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体会到自己在流程中所处的位置和应负责的工作,体会到旅游企业基于流程的运作模式。例如,图3设想了旅行社的服务流程模式,该模式下学生们模拟在旅行社各部门中的服务管理全过程。
图3 旅行社服务管理流程设想
(三)基于ERP的旅游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构建ERP企业仿真平台应该主要有ERP软件、ERP沙盘和综合实践课程三个部分。
1.培训学生熟练操作ERP软件,领会ERP这种相对前沿的管理思想和技术。因为ERP商品软件的每一个功能模块都对应处理企业某一方面的业务,学生要按操作手册的规范进行操作,首先,就要熟练操作旅游企业实际使用的ERP系统 (国内多用于酒店及旅行社,餐馆企业较少),然后根据课堂上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弄清楚每个操作步骤为什么要这么做,相关的业务流程是怎样的,数据流和信息流的来龙去脉是怎样的,这些操作中体现的ERP管理思想和原理是什么样的,而ERP商品软件根据不同专业方向的实践需求,像财务会计、生产营销、物流管理等专业方向,都可以通过ERP平台进行实践教学,以下就结合旅游管理专业的部分主要课程对ERP功能进行简要举例分析。
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与餐饮服务管理相关课程可使用分析预测系统、物流供应链系统和总帐收付款等系统进行实践教学。旅游产品的物流供应链系统用于模拟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开拓市场,支持业务规模扩张的需求;分析预测系统中的模拟餐饮生产管理等实验可以依据以往的历史数据(如销售量、库存量、坏帐率等),采用模糊→半模糊→清晰的滚动计划,为酒店企业的生产制订出年计划、月计划乃至周计划、日计划;总帐收付款系统让学生通过帐务处理、报表处理、财务分析、成本核算等相关实验,能够将所学知识和旅游企业的实际应用整合于一起。学生们不再是对着单独一门课程的实操训练,而是能够亲自感受的到旅游企业系统经营管理的全部流程,对企业就有了更深入、全面、具体的了解。
2.广泛开展ERP沙盘演练,体验旅游企业运营决策全过程。ERP沙盘教学是一种体验式的互动学习[6],涉及企业战略、产品研发、生产能力规划、设备投资改造、资金需求规划、物料需求计划、市场与销售、财务经济指标分析、团队沟通与建设等多个方面,企业结构和运营管理的操作全部展示在模拟沙盘上,与实际模拟操作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每位学生都能直接参与模拟企业运作,体验复杂、抽象的经营管理理论。
开展ERP沙盘教学模拟旅游企业的竞争环境,让学生置身于国际化、信息化、瞬息万变的复杂环境中,以旅游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身份,模拟财务、物流、生产、营销等重要角色,与其它小组共同模拟旅游行业中的企业关系。通过模拟企业五至十年的整体运营过程,让学生深入分析旅游企业内、外部环境,制定战略方案、财务决策、市场及产品决策、生产及营销决策,体验旅游企业经营决策全过程,从而掌握制定决策之方法,远离决策陷阱及误区,洞悉旅游企业成功经营的核心要素,以迅速提升战略决策和运营管理之能力[7]。
3.深入进行综合实践课程,模拟旅游企业行为。在前两个层次的旅游实践教学基础上,将来自不同专业方向的学生组成不同的小组,进行跨专业方向的综合性实践。各小组成员按其专业背景方向进行CEO、市场营销总监、财务总监、生产主管、物流主管等角色分工。要求各个小组创建自己的企业,利用ERP沙盘及ERP软件进行模拟旅游企业运营与决策。这样,各旅游企业(小组)间存在竞争及合作关系,大家同样面临着各种市场环境条件,需要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判断,做出本企业的经营决策,例如,是否需要进行新产品开发,何时进行广告营销等。于是,通过模拟公司的运作,使得每个学生既能全面地把握旅游企业的运作和工作流程,又能在链接相关专业知识的环境下深化本专业方向的学习并进行本专业技能的训练,从而将专业知识的学习与相关专业知识学习、专业技能训练与通用技能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最终,一个学习小组就是一个具有相对完整知识结构的学习群体,既为独立自主式、团队协作式学习提供必要的组织保障,又为模拟旅游企业行为提供了多重角色资源[8]。
ERP作为提升企业信息化管理效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之有利途径,愈来愈受到企业和高校的青睐,然而,如何开展好ERP实践教学是困扰高职院校的问题。本文通过调研分析旅游业发展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素质的需求,针对旅游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根源(实践教学亟待改革)做出了较系统的探讨,最后,提出了基于ERP的旅游职业教育实践教学创新对策,即ERP仿真实践平台的功能开发及基于ERP的旅游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思路。
随着旅游职业教育实践教改的不断发展,必将有更多的旅游管理类相关专业开展基于ERP的实践教学[9],笔者希望藉此解决高职旅游管理实训问题的同时,总结实践教学改革思路,能够对高职实践教学创新有一定的帮助,也为推动高职实践教改工作做出一定的贡献。注 释:
①调研说明:调查对象以笔者所在当地(银川市)的旅游企业为主,总共调查40家单位,主要是酒店16家和旅行社12家,分别占调查总数的40%和30%,对餐馆7家和旅游景点5家的调查比重分别为17.5%和12.5%。在调查的星级饭店中,三星级以上的饭店(含三星级)占调查饭店总数的62.5%。问卷由调查小组走访40家旅游企业,调查对象主要是旅游企业总经理、分管人事副总经理或人事经理。由于是一对一访谈调查,因此,问卷回收有效性为100%。而所调研的40家企业基本覆盖了当地大多知名的旅游企业,具有典型代表性。
[1]胡嘉将.基于建构主义的ERP教学方法研究[J].商品储存与养护,2008(01):31.
[2]兰亦青.ERP沙盘模拟对抗实训课程教学创新探讨[J].科技信息,2007(18):118.
[3]王超杰.基于ERP平台的新型教学模式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1):101-102.
[4]周亮.浅析我国旅游业发展与信息化的关系[J].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03).
[5]杨晞.信息化时代旅游企业竞争优势战略探析[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6.
[6]张立国,张景新,葛莉.高职高专ERP沙盘模拟课程教学探析[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01).
[7]雷霖,郑玲利.我国高职高专院校开展企业资源计划教学的误区及改进措施[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2).
[8]朱春燕.ERP教育在中国[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9]李军改,俞兰平.关于高校有效开展ERP沙盘模拟教学的思考[J].科教文汇,2008(10).
责任编辑 吴学仕
范蓉丽(1962-),女,北京市人,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高职教育教学。
G71
A
1001-7518(2010)12-006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