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脱性微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

2010-09-21 06:12朱培欣卢占兴夏国强李爱国郑文权陈新晖沈琳
当代医学 2010年5期
关键词:载瘤弹簧圈痉挛

朱培欣 卢占兴 夏国强 李爱国 郑文权 陈新晖 沈琳

颅内动脉瘤是一种病死率及致残率很高的疾病,是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常见原因,它的治疗方法包括外科手术和血管内治疗技术,但有些位置较深的动脉瘤手术难度较大,部分不宜手术治疗。自2002年10月以来,我们应用电解可脱性微弹簧圈(GDC)和机械可脱性微弹簧圈(MDC)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48例55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48例患者中男28例,女20例,年龄35岁~68岁,平均46.6岁。蛛网膜下腔出血41例,动眼神经麻痹、眼球活动受限3例,无明显首发症状CT、MRI查体发现4例。单发动脉瘤43例,2枚动脉瘤3例,3枚动脉瘤2例。

1.2 影像学检查资料

44例行头颅CT扫描,4例CT、MRI查体发现,再经头颅CTA、MRA初步筛选,然后全部病例经数字减影(DSA)确诊:后交通动脉瘤18枚,前交通动脉瘤15枚,大脑中动脉动脉瘤12枚,大脑前动脉动脉瘤5枚,其他部位动脉瘤5枚,其中包括双侧后交通动脉瘤(6枚)3例,前交通及后交通多发动脉瘤(6枚)2例。动脉瘤体最大径≤10mm者43枚,11~20mm者8枚,>20mm者4枚,其中包括窄颈44枚,宽颈11枚。

1.3 检查与治疗方法

应用GE公司产LCV+数字减影机,在局部浸润麻醉、静脉全麻及全身肝素化下,采用Seldinger穿刺技术经股动脉插管,首先行全脑血管造影,观察脑血液循环状况、载瘤动脉状态,了解动脉瘤的位置、大小、形状、瘤颈状态及方向,测量瘤颈、瘤体大小。置入6F的导引管于患者颈内动脉或椎动脉内,控制性低血压,导引管内加压冲洗,将(Fas)Tracker-10或(Fas)Tracker-18微导管在Dasher-10、Seeker-10、Terumo0.014微导丝导引下,小心将微导管前端送入动脉瘤腔内,根据动脉瘤腔的测量结果,选择合适大小和适量的GDC或MDS微弹簧圈,运用GDC操作系统或MDS推进系统实施栓塞。对于宽颈动脉瘤、巨大动脉瘤等复杂病例,选用辅助技术,①通过Renegade微导管释放Neuroform支架7枚,支架覆盖动脉瘤瘤颈,然后将微导管通过支架网孔以微弹簧圈栓塞动脉瘤;②Remodeling技术4枚,使用封堵球囊,先封堵载瘤动脉远端,在将微导管送入动脉瘤腔,填入第一枚Sapphire的3D弹簧圈成篮,以微弹簧圈进一步栓塞动脉瘤,然后小心撤出封堵球囊。栓塞过程中及栓塞后反复造影,观察栓塞程度及栓塞效果。术中定时补充肝素,术后不中和肝素,患者返回病房,6小时后拔导管鞘,,压迫穿刺点,然后加压包扎。术后常规抗凝治疗1~2周。

2 结果

2.1 技术成功率,本组48例患者55枚动脉瘤,行介入治疗技术成功率100%。41枚完全致密栓塞,14枚动脉瘤体栓塞90%~95%,栓塞后即刻行脑血管造影显示动脉瘤腔填塞满意,其中采用Neuroform支架辅助及Remodeling技术填塞所有病例均致密填塞。48例患者中,术中并发脑血管痉挛4例,经导管推注罂粟碱30mg后缓解,无术中出血、脑梗死及死亡病例;

2.2 临床疗效及随访

48例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神经压迫症状逐步恢复。术后1个月~3年内追踪45例,41例痊愈,3例残余瘤体、瘤颈扩大,均为不完全栓塞者,1例再次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为动脉瘤径>20mm者,行二次栓塞后恢复良好。

3 讨论

3.1 颅内动脉瘤的栓塞治疗价值

颅内动脉瘤像一个气球,生长在动脉壁上,壁极薄,容易破裂,人们把颅内动脉瘤形容为随时能爆炸的“定时炸弹”。文献报道,颅内动脉瘤的发病率高达6~29人/10万人,仅次于高血压脑出血,是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要原因,好发年龄40~60岁。颅内动脉瘤的主要危害来自动脉瘤破裂出血、继发脑血管痉挛等一系列严重并发症,所以早期诊断和有效的治疗是改善动脉瘤愈后的关键。内科治疗,只能用于未破裂的动脉瘤,主要措施是控制各种能够诱发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因素,如控制血压、戒烟、避免紧张或者通过各种方法来放松,还要定时进行影像学检查,检测动脉瘤的大小和发展状况;外科手术是指外科医生打开头颅、分离脑组织、暴露动脉瘤,用金属夹夹闭动脉瘤颈,是一种侵入性的、技术上相对复杂的操作过程,有一定的风险,最重要的是需要开颅,很多病人无法承受,尤其是目前病人的高龄化;血管内治疗技术是在脑血管造影的基础上,经血管内再插入一细如发丝的导管进入动脉瘤腔,然后通过该导管灌注栓塞材料。随着栓塞材料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微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术已经成为科学、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3.2 栓塞治疗适应证及治疗时机

适应证[1]:①动脉瘤破裂出血急性期,一经造影确诊即可行栓塞治疗;②手术风险及困难较大者,如椎-基动脉系统动脉瘤、反复多次出血估计粘连严重的动脉瘤;③出血后危重病人(Hunt-Hess分级III~IV级),不能耐受开颅手术者;④巨大动脉瘤手术夹闭困难者,如颈内动脉颈段、岩骨段、海绵窦段、椎动脉及基底动脉中段动脉瘤,颈内动脉C1~C2段巨大动脉瘤等;⑤全身状况差、难以耐受开颅手术的病人;⑥高龄、特别是75岁以上的病人;⑦不愿甚至惧怕开颅手术的病人;⑧开颅手术夹闭瘤颈或第一次栓塞治疗后复发的动脉瘤;⑨瘤蒂明确的窄颈动脉瘤,所谓窄颈,是指瘤颈与瘤体最大径之比(N/A)<1/3,瘤颈宽度应<4mm;⑩宽颈或瘤颈不明确者,应用Neuroform支架技术和Remodeling技术。栓塞时机:原则是越早越好,一经明确诊断,尽早行栓塞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早期,血管内操作相对容易,随着出血后时间的延长,操作时血管痉挛及栓塞等并发症会增加。对于破裂的动脉瘤,所谓早期手术治疗是指在动脉瘤破裂导致SAH和/或脑内血肿后48~72h内进行。文献报道在第一次出血后24~48h,约10%的患者动脉瘤再破裂出血,此期手术死亡率(I~IV级)仅为5.3%,而一周内患者的总死亡率则为10%,同时,在出血后48h内红细胞尚未溶解,氧合血红蛋白少,不至于引起血管痉挛[2]。本组48例患者中,41例于SAH72h之内栓塞治疗,未见术中血管痉挛、再出血、栓塞及死亡病例。

图1~3为同一病人,图1栓塞前DSA示左侧前交通动脉窄颈囊性动脉瘤;图2示GDC栓塞动脉瘤;图3示栓塞后动脉瘤体被致密填塞,载瘤动脉通畅。图4~6为同一病人,图4栓塞前DSA示右侧后交通宽颈动脉瘤;图5示释放Neuroform支架后跨越瘤颈;图6示微导管通过支架网孔置入动脉瘤内以GDC栓塞动脉瘤后,动脉瘤致密填塞,载瘤动脉通畅。图7~10为同一病人,图7示左侧后交通巨大动脉瘤;图8示采用Remodeling技术,使用封堵球囊,先封堵载瘤动脉远端,在将微导管送入动脉瘤腔内以MDC栓塞动脉瘤;图9、10示栓塞后并撤出封堵球囊,DSA显示瘤体消失,载瘤动脉通畅。

3.3 栓塞原理

GDC远端为铂金弹簧圈,可直接送入动脉瘤,当通入正电后,铂圈吸引带负电荷的血液成分,迅速血栓形成,同时裸露的中段远端不锈钢丝因电解而溶断,使弹簧圈解脱。GDC铂金圈极软,可顺着动脉瘤壁成形,且放置后可再调整,不易发生载瘤动脉闭塞[3]。GDC表面粗糙、性质稳定,而且置入后改变了瘤腔内的血流动力学,使瘤腔内的血液滞留进一步诱发血栓形成。MDC由法国Moret于1993年研制成功并投入临床使用,其钨制MDC于推送器之间以机械装置连接,将MDC送入瘤腔后以机械方式解脱,与GDC相比,MDC费用低廉并解脱迅速,但其促发瘤腔血栓形成的作用却远不及使用GDC。本组48例中仅5例使用MDC,且其中1例再发蛛网膜下腔出血。

3.4 栓塞技术要点

(1)术前常规行CT或MRI检查,术前CTA或MRA可清晰地显示瘤体大小、形态、瘤颈以及与载瘤动脉地毗邻关系[4],这样的初步评估,为成功栓塞治疗提供了有力的保障;(2)局麻+静脉全麻,静脉全麻可以根据药量调节,控制病人清醒及全麻状态,以取得充分配合;(3)全身肝素化,控制性低血压,一般应用肝素50~100U/kg体重,生理盐水稀释后静脉推注,以后每隔1小时静脉追加1000U;(4)栓塞前常规行全脑血管造影,了解颅内循环情况;(5)造影下观察动脉瘤的最佳投射角度,测量动脉瘤瘤体、瘤颈大小,选择合适的导管、导丝,根据动脉瘤长轴与载瘤动脉的角度塑形,数字减影示踪下始终保持影像固定,将导管前端送至动脉瘤腔内,手法轻柔,以免刺破动脉瘤壁,选送第一枚适当型号的微弹簧圈形成网篮并覆盖动脉瘤颈,然后致密填塞,每解脱微弹簧圈前要造影观察,确保微弹簧圈在动脉瘤内且载瘤动脉通畅,最后一枚要精心计划,并选择适当,以免过渡栓塞影响载瘤动脉通畅;(6)宽颈或瘤颈不明确者,应用Neuroform支架技术和Remodeling技术,以免微弹簧圈移出动脉瘤腔,确保栓塞成功。血管内支架结合弹簧圈新技术栓塞动脉瘤的优点[5]:a、支架可以跨过动脉瘤颈并干扰动脉瘤内通常的血流模式,促进了瘤腔内血栓形成,引起动脉瘤腔内的组织机化;b、支架的网眼相对缩小瘤颈并为填入的弹簧圈提供支撑作用;c、弹簧圈完全被限制在支架与动脉瘤囊之间,有效防止了弹簧圈经瘤颈突入载瘤动脉;(7)栓塞结束后重复造影,观察动脉瘤的栓塞情况,并与栓塞治疗前对照;(8)术毕不中和肝素,6小时候拔除导管鞘,压迫穿刺点15分钟后加压包扎;(9)术后常规避凝治疗一周,老年人、出血急性期、宽径、有血栓形成的动脉瘤抗凝尤为重要[1]。

3.5 并发症防治

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并发症包括:动脉瘤破裂出血、血管痉挛、血栓形成、斑块脱落等。动脉瘤破裂出血及斑块脱落:操作过程中,导管、导丝可能刺破动脉瘤及斑块脱落,因此,操作要精细、轻柔、规范,避免用力过大,在示踪技术的基础上,导管、导丝避免送入过深;解脱微弹簧圈时,采用全麻以避免病人突然移动头部造成导管、导丝刺破动脉瘤。如出现该并发症应立即给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并继续放入弹簧圈至栓塞完毕[6]。血管痉挛:SAH、器械刺激、栓塞术后均可能发生血管痉挛,术中静滴尼莫通以防血管痉挛,术中一旦发生,应用罂素碱灌注一般可解除。本组脑血管痉挛4例,经导管推注罂粟碱30mg后缓解。血栓形成:进入体内血管的每一根同轴导管,均应连接冲洗线,持续灌注生理盐水,以减少同轴导管内摩擦力和防止同轴导管内回血,这样可基本避免介入器械所致的血栓性并发症[2];在支架置入后,需长期服用抗凝或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以防止支架内血栓形成。另外,微导管塑形不应仅仅视为为了使微导管容易进入动脉瘤,更为重要的是使塑形了的微导管在动脉瘤腔内更加稳定,更不易在栓塞过程中脱出动脉瘤颈[7],这样可预防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3.6 重视随访 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其远期疗效及预防动脉瘤再生长或复发仍是一个课题,科学随访是评价栓塞效果的重要手段,资料表明,不完全栓塞是动脉瘤复发的重要原因,因此,对于大型动脉瘤及当时未能100%栓塞的动脉瘤定期随访DSA尤其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及时发现不足,必要时行二次栓塞治疗,进一步降低动脉瘤再破裂的风险。

[1]李铁林.脑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的若干经验[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01, 27(3):235-236.

[2]王杰,耿晓增,施海彬,等.脑动脉瘤的电解脱铂金圈栓塞治疗[J].临床放射学杂志, 2004, 23(7): 613-617.

[3]汪求精,李铁林,段传志,等.可脱性微弹簧圈栓塞治疗脑动脉瘤[J].解放军医学杂志, 2000, 25(4): 258-260.

[4]左长京,王培军,田建明,等.螺旋CT血管造影对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的指导价值[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35(3):285-287.

[5]张静波,吴中学,刘爱华,等.应用Neurofom支架技术治疗颅内宽径动脉瘤的疗效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06,86(3): 148-151.

[6]阎世鑫,靳松,杨天昊,等.电解可脱性弹簧圈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J].医学临床研究,2003,20(11): 814-816.

[7]刘一之,金泳海,朱晓黎,等.前交通动脉瘤破裂治疗[J].江苏医药,2005,31(8): 561-562.

猜你喜欢
载瘤弹簧圈痉挛
Neuroform Atla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Meta分析
大弹簧圈技术与传统方式栓塞治疗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载瘤动脉临时阻断后脑血流动力学变化:术中荧光造影定量分析
合并载瘤动脉狭窄的颅内动脉瘤破裂因素的初步分析
输卵管栓塞后弹簧圈脱落2例
颅内动脉瘤形态与血流动力学的关系
新疗法治愈脑动脉瘤
根管治疗意外治愈面肌痉挛1例
弹簧圈栓塞技术治疗颅内动脉瘤30例临床疗效分析
头针加舌针联合推拿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痉挛型2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