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拔除尿管时机的对比研究

2010-09-20 08:00:34李玉桃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尿管导尿管感染率

李玉桃

(太钢总医院普外科,山西 太原030001)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脊柱外科常见病,经保守治疗无效者须手术治疗,而手术后部分患者可出现拔尿管后不能在床上自解小便或长期留置导尿管导致尿路感染、尿路结石、膀胱萎缩等并发症。腰硬联合麻醉(CSEA)是将脊膜麻醉(SA)与硬膜外麻醉(EA)融为一体的麻醉方法,发挥了脊膜麻醉起效迅速、效果确切、局麻药用量小及硬膜外麻醉的可连续性、便于控制平面和术后止痛的优点,已成功地应用于下腹部及下肢手术[1]。但由于膀胱壁受副交感神经控制,镇痛时也影响受自主神经控制的膀胱内括约肌和膀胱逼尿肌导致排尿困难,加之它使膀胱括约肌处于痉挛状态,易造成尿潴留。近年来我们选取我院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腰椎间盘突出摘除术治疗的患者90例,就其术后3 h~6 h及术后24 h~72 h拔除尿管并对拔除尿管至第1次排尿时间、自解小便率及感染率进行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90例病例均为我院施腰硬联合麻醉下行腰椎间盘突出摘除术的患者,其中男62例,女28例;年龄 21岁~65岁,平均(48.52±9.68)岁。所有病例均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并符合手术指征,排除术前有泌尿系感染(尿常规检查异常者)、术后留置镇痛泵、术前有严重并发症等病例。随机分为术后3 h~6 h拔除尿管组(观察1组)、术后24 h~72 h拔除尿管组(观察2组)、对照组3组,每组30例。

1.2 方 法

所有病例均采取腰硬联合麻醉下行腰椎间盘突出摘除术治疗,均于术前30 min于手术室留置14号双腔气囊导尿管。观察1组于术后3 h~6 h拔除尿管,观察2组于术后24 h~72 h拔除尿管,对照组于镇痛泵使用完毕后且膀胱充盈时一起拔除尿管。3组均在下一次有尿意时协助在床上或床下自行排尿,并记录排尿量、间隔时间、排尿痛消失时间。

2 结 果

2.1 拔管后排尿困难程度判断标准

0级:无不适,排尿顺利;Ⅰ级:轻微不适,拔管后能自然排尿;Ⅱ级:中度不适,有强烈的排尿困难及排尿痛存在或经诱导后才可排出尿液;Ⅲ级:重度不适,有尿潴留发生,经诱导无效,需再次置留导尿管。0级、Ⅰ级为自然排尿。

2.2 疗效观察

2.2.1 3组病例拔尿管后排尿情况比较 结果见表1。

表1 3组病例拔尿管后排尿情况比较 (例)

2.2.2 排尿困难、排尿痛消失时间及拔尿管后第1次排尿量比较 结果见表2。

表2 排尿困难、排尿痛消失时间及拔尿管后第1次排尿量比较 (±s)

表2 排尿困难、排尿痛消失时间及拔尿管后第1次排尿量比较 (±s)

注:与观察 1 组比较,1)P<0.05

组别 例数 排尿困难、排尿痛消失时间(d)拔尿管后第1次排尿量(mL)对照组 30 3.5±0.361) 125±951)观察 1组 30 0.68±0.22 200±105观察 2组 30 2.52±0.281) 145±901)

2.2.3 尿常规检测结果 离心尿每高倍视野白细胞超过3个以上提示感染,白细胞(+)为离心尿每高倍视野白细胞超过10个以上[1]。全部病例尿常规结果白细胞(+)以上为感染。对照组感染者12例,感染率为40%;观察1组感染者1例,感染率为3.3%。观察2组感染者9例,感染率为30%。3组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多为腰硬联合麻醉,腰麻和硬膜外联合麻醉技术结合,可相互取长补短,既有麻醉起效快、肌肉松弛及镇痛效果确切等腰麻的优点,又有硬膜外麻醉可满足长时间手术需要的长处,已广泛应用于下腹部及下肢手术。常用药为普鲁卡因、利多卡因、地卡因等,由于传递冲动的神经纤维各不相同,麻醉药的阻滞顺序先从自主神经开始,感觉神经纤维次之,运动神经纤维及有髓鞘的本体感觉纤维最后被阻滞,消退顺序与阻滞顺序相反,即感觉阻滞消退前运动神经应先恢复[2]。当骶2~骶4发出的支配膀胱的副交感神经被阻滞后,可使膀胱逼尿肌受到抑制而收缩,而膀胱内括约肌松弛,一旦抑制作用消除后排尿功能会立即恢复。本组均用1.5%~2.0%利多卡因作为麻醉药,利多卡因后续作用时间一般 1 h~1.5 h[3]。术后 3 h~6 h 麻醉剂对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影响甚小,即支配膀胱逼尿肌和内括约肌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已恢复[4]。因此,术后3 h~6 h排尿基本不受麻醉药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1组在拔除尿管后自然排尿成功率、排尿困难、排尿消失时间、拔管后第1次尿量及感染率与观察2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可见,长时间留置尿管不利于排尿功能的自然恢复,并增加泌尿系感染的机会,增加病人痛苦。

[1]刘俊杰.现代麻醉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626.

[2]刘燕.剖宫产术后留置导尿管放尿方法的研究现状[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10):874.

[3]薛丹.剖宫产术后留置导尿管导尿方法的研究[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06,7(2):103.

[4]陈旭李,孙来保,郑玉凤,等.术后镇痛泵副作用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2000,16(5):185.

猜你喜欢
尿管导尿管感染率
综合护理干预对手术后留置导尿管减轻尿路感染的效果
PKEP术后短期留置尿管的可行性分析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环球时报(2022-04-07)2022-04-07 19:30:02
抗反流尿袋对脑卒中留置导尿管患者院内感染的影响
介绍1种预防留置尿管堵塞的方法
综合性护理干预在降低新生儿机械通气感染率的效果分析
BED-CEIA方法估算2013年河南省高危人群的HIV-1新发感染率
剖宫产术后患者拔除尿管时机的探讨
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可降低口腔癌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率
改良导尿管在尿道成形术患儿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