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的生命力在于“与技俱进”

2010-09-20 08:39钟海见
中国质量监管 2010年8期
关键词:行业标准生命力国家标准

■文/钟海见

标准的生命力在于“与技俱进”

■文/钟海见

众所周知,标准是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活动或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性的文件。它是科技水平的表现物,是相应质量水平评价的直接依据,也是管理社会的技术规范。

在现实中的任何实践活动,都离不开标准,没有标准的实践是相对盲目的实践。“标准本身的质量”决定着标准化工作的成效。但标准也不是万能的,它是一把“双刃剑”。也就是说,只有科学合理先进并能正确反映市场需求的标准才有实际意义,才可有效推动技术进步和质量提升。事实也已证明,标准太先进和落后都是不行的。太先进往往会导致其实用性和合理性变差。而太落后则自然就成为一种“形式”,起不到实质性作用,有的反而会阻碍技术进步和产品质量提升,甚至危害标准的权威和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可见,只有紧跟科技发展水平,对标准适时进行总结、修订,使其与科技或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才会变得有实用价值和充满活力。换言之,标准只有“与技俱进”,不断提高其“本身的质量”水平,才能实现标准化工作的最终目的,才能使其真正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我国现行的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四级。一般来说,对需要在全国范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制定国家标准。对没有国家标准而又需要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制定行业标准。对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而又需要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制定地方标准。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则应当制定相应的企业标准。当然,对已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的,也鼓励企业制定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要求的企业标准等。实事求是地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标准化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当然,发展中也同样存在不少问题。比如:我国还有相当一部分标准的标龄太长、标准水平不高、适应度和实效性发挥还不够;有的标准制定的周期过长,还无法与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相一致;标准体系的完整性还不是太好,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的标准缺乏等。特别是标准制修订方面的问题更为突出。主要表现为:第一、有的“标准本身的质量”尚有待提高。不仅其实质性条款的内容需要“与技俱进”,而且其文本的质量也需改进。第二、有的重要领域还无标可依,起草相应标准的步伐有待加快。第三、对已有标准的修订工作较为迟缓,对其“与技俱进”的速度远远不够。第四、宣传动员不到位,使标准“与技俱进”的氛围还不太浓。第五、相应标准制修订时的调查研究深入不够,社会参与度也还不太高等。这些问题的解决有的靠改革,有的靠政府部门的引导,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使标准“与技俱进”。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标准的适应度和有效性,从而满足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向前发展的需要。

那么我们应如何来正确认识标准的“与技俱进”呢?其实它包含两个方面:第一、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标准的实质内容应随之改进,以支撑经济社会更好地向前发展;第二、如果标准固步自封不“与技俱进”,那么就会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阻碍作用或其存在已变得毫无实际意义。换言之,“与技俱进”的实质就是要求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标准本身的质量”问题。也就是说,我们必须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对原标准适时进行总结、修订和再实施。并通过这样一个循环周期后,使“标准本身的质量”上升到一个全新的水平,从而产生新的成果。事实上,在标准这样一个“与技俱进”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用发展的观点来把握。

一、保持标准的生命力,要以继承为前提。一切科学技术都是以继承前人优秀成果为基础的。没有继承,就没有创新。纵观标准化的发展历史,也是一部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历史,是一个随社会经济和技术的发展变化而不断改进的过程。也就是说,当我国经济建设与科学技术的实践有了进步,有了发展,就要求标准作出相应的修订,通过标准的修订,进一步增强标准的权威性、有效性、实用性,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当然,在标准继承发展的过程中,重要的是要正确处理好标准的相对稳定性与“修订”之间的关系。即在保持标准相对稳定性的同时注重其“与技俱进”。没有“与技俱进”,标准将成为一种“形式”,变得毫无实用价值。反过来,如果没有标准的相对稳定性,“与技俱进”同样也就失去了实际意义。换言之,标准要在保持稳定中“与技俱进”,在“与技俱进”中保持稳定;标准的相对稳定性和“与技俱进”是在社会实践中统一起来的事情。因此,标准只有在相对稳定性和继承基础上的“与技俱进”,才能真正保持标准的科学合理性和实效性,才会使标准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二、保持标准的生命力,要以实践为基础。标准化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它的实践性和实用性。标准产生的客观基础是“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这就是说标准既是科学技术成果,又是实践经验的总结,并且这些成果和经验都是在经过分析、比较、综合和验证基础上,加之规范化。它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当时的社会背景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受到社会发展水平和人类对科学技术认识的局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从实践性的角度,标准就是要能确切地表达市场的需求。这在企业标准中体现会更突出。有的企业标准其实就是双方的“技术约定”。它本身追求的就是“快和及时”。但其它标准要做到“快和及时”或“与技俱进”实际难度就变得较大了。这是因为企业从自身利益考虑,往往都不情愿把技术交于大家来共享,同时也为了降低在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中产生不合格的风险,客观上决定了企业对制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会很高。在这种现实情况下,大家往往会把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直接等效为国家标准。而这样脱离实际“起草”的国家标准,其实用性和指导性就会变得很差。因此,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地应用标准和积累经验,并通过对实践和技术的总结、归纳及提炼,才能真正制订出更科学合理先进的标准,才能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三、保持标准的生命力,要以创新为灵魂。在现实中,大家往往习惯性地认为采用了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就等同于应用了先进标准,就认为能生产出质量优质的产品了。其实并非如此。真正先进的标准往往是地方标准或企业标准。这也就是为什么同样实施国际标准,但国外产品质量比我们更好的真正原因所在。也就是国外企业采用了比国际标准更严的企业内控标准。可见,自主创新在标准化工作中是件非常重要的事。创新同样是标准的灵魂。以前在经济发展实施跟踪战略的情况下,等效采用国际标准是一种尽快缩小差距的有效办法。但到今天经济发展要求转到以实施跨越式发展为主时,则就必须全面去提升我们自身标准的实际水平。换言之,我们必须要鼓励企业制定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要求的企业标准。要用发展的、与时俱进的思维方式去全力推进各类在用标准的“与技俱进”。也就是说,大家要高度重视标准的自主创新,来尽快提高“标准本身的质量”,使标准能符合当前技术和社会发展的现状并能确切地表达出市场的需求,同时能真正体现出标准的权威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升产品质量和管理社会的水平,才会使标准焕发出更强大的生命力。

总之,标准必须正确反映市场需求才有活力,“标准本身的质量”或“标准的水平”是标准生命力的关键所在。即标准必须随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相俱进,特别是那些由政府主导的强制性标准,更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与技俱进”。因此,只有建立起标准“与技俱进”的机制,时刻保持标准的科学性、合理性、先进性,标准才会有真正的生命力。

(作者单位: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

猜你喜欢
行业标准生命力国家标准
贸易生命力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
近期发布的相关国家标准(2019年12月10日)
近期发布的相关国家标准(2019年12月31日)
近期发布的相关国家标准(2020年03月06日)
近期发布的相关国家标准(2020年03月31日)
近期发布的相关行业标准(2020年3月01日)摘选
坚守初心,作品才有持久的生命力
关于《腹腔镜用穿刺器》行业标准的若干思考
16项新的涂料行业标准将于6月1日起正式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