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农村居民点整理时空配置综合评价

2010-09-18 11:35关小克张凤荣曲衍波李乐
中国土地科学 2010年7期
关键词:居民点整理用地

关小克,张凤荣,曲衍波,李乐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100193)

北京市农村居民点整理时空配置综合评价

关小克,张凤荣,曲衍波,李乐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100193)

研究目的:探讨农村居民点整理与城市发展的时空配置,为大都市区农村居民点的规划、整合提供依据。研究方法:构建居民点用地的综合限制程度评价系统和居民点用地发展压力评价系统,利用多因素加乘复合算法和对比分析法评价居民点用地空间稳定程度。研究结果:北京市稳定、相对稳定和不稳定的农村居民点用地分别占全区居民点面积的26.23%、33.89%、39.88%,结合各区县功能定位对居民点整理在空间上做了布局规划,针对不同目标对居民点整理做了时序探讨,可为居民点整理的时空配置提供参考。研究结论:研究发达地区居民点整理的时空配置具有积极意义。

土地评价;居民点整理;时空配置

农村居民点作为农村人地关系的表现核心,是农村居民生产和生活等综合功能的承载体,也是土地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1]。当前农村土地利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在农村人口非农化的过程中,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并没有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而减少,反而部分地区出现了无序增加的势头[2]。农村居民点数量多,规模小,分布零散,缺乏规划,加之农村居民点周边多为优质耕地,对耕地资源减少的威胁甚于城镇[3],农业及生态空间大量被侵占和割裂,农村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区域发展可持续性受到严重挑战。

目前的土地适宜性评价大都融合了生态学、经济学、地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的原理和方法,评价其对建设用地的适宜程度和限制性程度,从区位上划分其适宜等级[4-9]。分析居民点随高程、坡度、距交通距离等的变化规律,讨论其空间格局的变化动因,提出空间调整模式,及居民点密度空间分布的地域和细部差异等[10-15]。而对居民点用地的管理不能仅着眼于数量、规模的控制,同时也要关注空间上的管制,其重点在于区位选择和空间上的优化配置,以降低居民点用地扩张对农业及生态空间的胁迫程度,促进城市化的进程健康推进。

1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北京市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土地面积16410 km2,2007年全市总人口163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379.9万人,农村地区人口253.1万人,城市化率达84.5%。2007年北京市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显示,全市农村居民点用地1226 km2,约占北京市现状建设用地的36.87%。考虑到北京市实际情况,东城、西城、宣武、崇文等核心城区的居民点不在本研究范围之内。

1.2 数据获取与处理

北京市2006年集体土地调查数据库,从中提取农村居民点用地现状数据;北京市DEM图(1∶10000),从中获取北京市高程和坡度分布图;《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从中获取北京市水源保护区划、城市建设规划、饮用水源保护规划等图件;《北京市统计年鉴(2001—2007)》,从中获取人口规模和国民生产总值等数据。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将相关信息矢量化,统一各专题图件空间投影坐标系统,建立相应的空间数据库。

1.3 研究方法

综合考虑限制因素和发展驱动力因素对居民点用地的影响,构建居民点用地空间综合限制程度评价指标体系和发展压力评价指标体系,根据不同区位居民点的受限程度和发展受到的驱动力,探讨居民点在空间上的稳定程度,引导居民点整理的空间次序;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农民就业分布情况,结合区域功能定位,提出不同功能区内的居民点整理模式。

2 居民点用地的受限程度及发展压力评价

2.1 居民点用地空间限制程度评价体系

居民点用地的空间限制程度评价目的是分析和识别区域自然、社会因素对居民点用地的空间制约程度。根据北京市不同区域的资源禀赋及生态环境承载力特征,并考虑数据采集的可行性和定量分析的可操作性,选择地面坡度、高程、地质环境适宜分区、地表水资源保护区、地下水源保护区、城市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等影响居民点用地布局的限制因素,作为居民点用地空间限制程度的评价指标。

结合各因素对居民点用地限制的影响程度,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提取各评价因子空间信息进行量化分析;采用式1计算评定单元的限制度分值,对居民点用地的限制程度进行评价。

式1中,S为农村居民点用地的限制程度分值;n为评价因子数;wk为第k个评价因子的权重;vk为第k个评价因子的量化分值。

由于自然条件和人为限定,某些指标在一定条件下对居民点用地的限制为一级限制,主要包括地表一级水源保护区、规划城市建设区等,不论评价单元的其他指标如何,均被一级限制。此外,把北京市海拔高度大于1000 m、坡度大于30°作为居民点用地限制的临界值。对存在临界值的单元采用“一票否决制”,直接列入一级限制区,各个评价要素的划分标准如表1所示,划分的标准和依据是参考《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考虑居民点用地受限制的级别赋予分值。

2.2 居民点用地的发展压力评价体系

发展压力表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居民点用地扩张的可能性大小,取决于地理区位、经济发展水平等驱动力因素。地理区位是指评价单元与交通线路、城镇或区域发展水平等人文环境条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16]。城市本身所具有的经济功能就是对物资、人力等资源的聚集,因此城市内部及其周边区域的居民点面临相当大的利用方式转变压力。根据影响农村居民点发展的驱动力因素,选择与中心城区距离、与区级中心距离、区域农村人口密度、区域人均GDP、区域公路密度作为农村居民点用地发展压力评价指标。

评价权重的制定参考相关研究,利用层次分析法制定[17-18]。对指标的标准化处理采取两种方式:(1)对居民点到各级中心的距离,根据不同中心的等级,用ArcGIS的缓冲功能做缓冲区分析,对距中心城区(<5 km,5— 10 km,10—15 km,> 5 km)、距离区级城区的距离(< 2 km,2—5 km,5—8 km,> 8 km)分别赋予 4、3、2、1的分值;(2)对于人口密度、人均G D P、公路密度采用行政辖区的统计资料处理,对数据进行极值标准化处理(式2),然后通过指数加权模型(式3)计算每个评价单元的发展压力指数,进行评价分析。

式2中,X是标准化的量化值;x′是统计数据的实际值;x′max是统计数据的最大值;x′min是统计数据的最小值。经过量化之后,所有的分值均在[0,4]之间。

表1 北京市农村居民点用地综合限制程度评价Tab.1 Evaluation on comprehensive restriction degree of rural residential area land in Beijing City

式3中,Q为农村居民点用地承受的发展压力指数;m为评价因子数;Pi为第i个评价因子的权重;hi为第i个评价因子的量化分值。

表2 居民点发展压力评价系统参评因子权重系数Tab.2 Weight coefficients of evaluation factors of pressure evaluation system for residential area development

2.3 评价结果与分析

通过各评价单元总分的频率直方图,选择突变点,进行级别划分。在居民点空间限制程度评价系统中,划分高度限制(HR)、中度限制(MR)和低度限制(LR)3等,生成居民点限制程度空间分布图;在居民点发展压力评价系统中,划分高发展压力(HP)、中发展压力(MP)和低发展压力(LP)3级,生成居民点发展压力分布图。

居民点用地综合限制等级空间分布(图1),高度受限的居民点面积为246.19 km2,约占总面积的20.08%,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区的周边,以通州西北部为最多,同时、西北、西南山区地带也有零星分布;中度受限的居民点面积为316.92 km2,约占总面积的25.85%,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区的东北部、通州南部、大兴南部、房山东部及顺义东部;低度限制的居民点面积为662.89 km2,约占总面积的54.07%,主要分布在昌平中部、顺义北部、平谷南部、通州北部、大兴北部、房山东部。

从居民点承受的发展压力来看,高、中、低发展压力围绕中心城区成圈层分布(图2)。受到高度发展压力的居民点用地面积为195.86 km2,约占总面积的15.97%,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区的周边偏东北和西北方向;中度发展压力的居民点面积为556.19 km2,约占总面积的45.36%,主要分布在高压力的外围区域;低发展压力区域则主要分布在远郊地区,面积为474.05 km2,约占总面积的38.67%。

受限程度代表各种规划、自然因素对居民点用地的约束程度,受限程度越高,居民点用地就相对越稳定;发展压力代表导致居民点用地变化的可能性大小,发展压力越大,引起居民点用地变化的可能性就越大,反之亦然,受限程度和发展压力大小共同决定居民点用地的稳定程度。居民点用地的稳定程度可以分为3个类别:稳定、相对稳定、不稳定。将居民点限制程度空间分布图与居民点发展压力分布图进行叠加,生成HRHP、HRMP、HRLP、MRHP、MRMP、MRLP、LRHP、LRMP、LRLP 共 9 个类型分区,各分区具体的稳定程度及面积如表 3。

从居民点用地的稳定程度来看,稳定的居民点面积为321.56 km2,约占总面积的26.23%,主要分布在远郊山区,在中心城、规划新城附近由于受规划因素的制约也有少量分布;相对稳定的居民点面积为415.47 km2,约占总面积的33.89%,主要分布在房山东南部、大兴南部、通州东部、平谷南部等远郊平原地区;不稳定的居民点面积为488.97 km2,约占总面积的39.88%,主要分布在中心城、规划新城的周边及远郊平原,这些地区发展压力较大,但受规划、自然因素制约较小,导致居民点用地稳定程度较差。

表3 居民点用地的稳定程度及其面积 单位:km2Tab.3 Stability degrees and areas of residential area landunit:km2

2.4 评价结果在居民点整理时空配置中的应用

2.4.1 居民点用地整理的空间规划 北京市将朝阳、丰台、石景山、海淀等区县定位为城市功能拓展区,将房山、通州、顺义、昌平、大兴定位为发展新区,将门头沟、怀柔、平谷、密云、延庆定位为生态涵养区。2007年中心城拓展区内的96.82%农村居民的收入来源于二、三产业,在发展新区则有77.62%的农村居民的收入来源于二、三产业,而在生态涵养区从事农业的人员占据的比例最大为42.82%。结合北京市各区县的功能定位,将中心城拓展区、发展新区、生态涵养区分别侧重不同的功能进行整理布局。

(1)中心城拓展区的整理。该区内农村居民点分布密集,且大部分受限制程度高、发展压力大。应充分与城市规划相结合,对落入新城规划区范围内的农村居民点,按照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模式,实现农村居民点整理与城市化有机结合,实行农改居;对落入规划绿化隔离带区域内的村庄,应按照规划完全转化为绿色空间。

(2)发展新区的整理。该区域农田面积大,农业生产在农村经济活动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但是大部分区域居民点用地的稳定程度较差。在靠近中心城区的居民点要按照统一规划、集中建设的原则,逐步实施农改居模式;对于传统农区内的居民点要控制其发展规模,按照田园型的模式,通过新农村建设引导农民梯度转移集中居住,将区域内的废弃地及小的农村居民点进行统一整理复垦,促进耕地的集中连片,也利于公共基础设施的配置。

(3)生态涵养区的整理。该区域处于北京的上风上水地带,是北京市的生态屏障,承担着北京市重要的水源保护和生态涵养的功能,居民点用地受自然和相关规划的限制,大都处于中度、高度的受限,且承受的发展压力较小,稳定程度较高。在生态环境脆弱区实施居民点的生态搬迁;在浅山区改造农村居民点,逐步发展为旅游型的城镇,为生态移民而搬迁的农民提供就业场所;在怀柔、密云、门头沟、平谷、延庆等新城区规划区内也按照居住型社区模式进行整理;在延庆平原传统农业生产区则比照田园型村庄模式进行整理。

2.4.2 居民点用地整理时序安排 以建设“宜居城市”为目标,统筹考虑相关规划,并结合居民点用地在空间上的稳定程度,为实现不同发展目标,体现多目标规划的弹性空间,提出以下3种整理时序方案。

由于受到自然和规划限制因素的影响,位于远郊山区和城市近郊区域的部分居民点用地的稳定程度较高,该种限制制约了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并对城市发展起到阻碍作用,以优化城市发展空间、体现社会公平和降低生态风险为目标时,居民点整理的时间排序为:HRHP>HRMP>HRLP>MRHP>MRMP>MRLP>LRHP>LRMP>LRLP。

在高发展压力区由于区位条件好,区域吸引投资的能力强,居民点整理资金筹集的内生动力大,按照居民点整理推进的难以程度的排序为:LRHP>MRHP>HRHP>LRMP>MRMP>HRMP>LRLP>MRLP>HRLP。在此目标下居民点的整理按照区域推进的难易程度,整理的优先区域主要分布在近郊地带,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参照居民点的稳定程度,结合相关规划,以引导居民点合理发展为目标时,优先整理受限程度低、发展压力大的区域,最后整理受限程度高、发展压力小的区域,整理的时间排序为:LRHP>LRMP>MRHP>MRMP>HRHP>HRMP>LRLP>MRLP>HRLP。在此目标下居民点整理充分考虑市场因素的调控作用,以规划引导为手段,整理的资金投入相对较小。整理的优先区域主要分布在城区周边,且受规划控制影响较小的区域。

3 结论与讨论

本文构建了居民点用地的空间限制程度评价指标体系和居民点用地的发展压力评价指标体系,探讨居民点用地在空间上的稳定程度,居民点用地稳定、相对稳定、不稳定的面积依次为:321.56 km2、415.47 km2、488.97 km2,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农民就业分布情况,结合不同功能区的定位,提出了不同区位农村居民点的整理模式,结合评价结果对不同规划目标导向下居民点整理的时序做了安排。

农村居民点用地应该统筹安排、合理布局,使其各得其所,组成一个等级结构合理、划分科学、协调发展的有机整体。在发达地区研究居民点整理的时空配置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这一现象应当引起社会各方面的足够重视,加以研究和指导,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这一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毕竟,理论上的可行性与现实中的可操作性还有一段很大的距离。

(References):

[1]姜广辉,张凤荣,陈军伟,等.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的北京山区农村居民点变化的驱动力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07,23(5):81-87.

[2]胡贤辉,杨钢桥,张霞,等.农村居民点用地数量变化及驱动机制研究——基于湖北仙桃市的实证[J].资源科学,2007,29(3):191-197.

[3]田光进,刘纪远,张增祥,等.基于遥感与GIS的中国农村居民点规模分布特征[J].遥感学报,2002,6(4):307-312.

[4]张雷,宗跃光,杨伟.基于GIS的城市建设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3(3):94-98.

[5]王利,韩增林.基于GIS技术的大连市域发展方向适宜性评价[J].地理科学进展,2008,27(6):76-81.

[6]孙伟,严长清,陈江龙,等.基于自然生态约束的湖滨城市土地利用分区——以无锡市区为例[J].资源科学,2008,30(6):925-930.

[7]郑荣宝,刘毅华,董玉祥,等.基于主体功能区划的广州市土地资源安全评价[J].地理学报,2009,64(6):654-664.

[8]汪成刚,宗跃光.基于GIS的大连市建设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0(1):109-115.

[9]刘毅,李天威,陈吉宁,等.生态适宜的城市发展空间分析方法与案例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07,27(1):34-38.

[10]陈振杰,李满春,刘永学.基于GIS的桐庐县农村居民点空间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8,17(2):180-184.

[11]王红梅,郭蒙,李静.哈尔滨市建设用地空间格局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2008,22(8):29-34.

[12]韩荣青.基于GIS的招远市农村居民点布局适宜性研究[J].聊城大学学报,2008,21(1):81-84.

[13]王焕,徐逸伦,魏宗财.农村居民点空间模式调整研究[J].热带地理,2008,28(1):68-73.

[14]赵婷婷,张凤荣.北京市顺义区建设用地扩展的空间分异[J].资源科学,2008,30(10):1517-1524.

[15]闫庆武,卞正富.基于GIS-SDA的居民点空间分布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8,24(3):57-61.

[16]郝晋珉,朱道林.土地利用规划[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5:23.

[17]付海英,郝晋珉,朱德举,等.耕地适宜性评价及其在新增其他用地配置中的应用[J].农业工程学报,2007,23(1):60-65.

[18]陈晓军,刘庆生,张宏业.大城市边缘区建设用地空间分布格局的定量化测度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6,31(3):260-265.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n the Effects of Spatial-Temporal Allocation of Rural Residential Area Consolidation in Beijing City

GUAN Xiao-ke,ZHANG Feng-rong,QU Yan-bo,LI Le
(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Beijing 100193,China)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evaluate the spatial-temporal allocation effects of rural residential areas and urban development areas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planning and integration of the rural residential areas in the metropolitan region.Method employed is to establish evaluation systems for the comprehensive restriction degree of residential land and for land development pressure of residential areas,and then to evaluate the spatial stability degree of residential land via multivariate addition-multiplication compound arithmetic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The results indicate:(1)the areas of stable,relatively stable and unstable rural residential land account for 26.23%,33.89%and 39.88%of the total residential areas,respectively;(2)spatial composition for residential area consolidation has been conducted according to functional positioning of various districts and counties;(3)the consequence of residential area consolidation has been conducted in terms of different use purposes.The results of which could provide references for spatial-temporal allocation of the residential area consolidation.The conclusion is that it is meaningful to study the residential area consolidation in developed regions.

land evaluation;residential area consolidation;spatial-temporal allocation

F301.2

A

:1001-8158(2010)07-0030-06

2009-01-08

2010-02-23

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006BAB15B05);北京市国土资源局项目“北京市土地整理战略规划研究”。

关小克(1981-),男,河南汝州人,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地可持续利用。E-mail:guan1014@163.com

猜你喜欢
居民点整理用地
基于GIS的金海湖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遥感技术的轩岗矿区农村居民点时空格局变化研究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研究进展综述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演变
三江源玉树藏族自治州寺院和居民点分布特征与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高一零碎知识整理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实践与认识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实践与认识
整理“房间”
整理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