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春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国内外的热点话题之一。基本上现在所有的发达国家以及主要发展中国家都积极发展低碳经济。现在低碳经济已经引导出一个全球的经济新格局,所有国家都不愿意在这个新格局里面落后。
在2009年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温家宝总理向世界宣布,中国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要完成这个承诺,我国政府也必须全力打好低碳之仗。唐山市是河北省经济第一大市,也是我国著名的资源性城市,境内煤、铁、石油资源丰富,产业结构也是以资源型产业为主,钢铁、能源、水泥等都是高碳排放行业,尽管唐山市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还没确切的数据,但是排放量绝对不少,温室气体和污染物排放现状不容乐观。2008年唐山市全社会能耗7775.68万吨标准煤,按照每吨标准煤排放2.7778tCO2,则全年仅CO2排放量就高达2.16亿吨,大约占到全国CO2排放量的4.35%,而同期唐山市GDP为2779.4亿元,仅占全国GDP249529.9亿元的1.1%。这说明唐山市CO2的排放量从全国层面来看是很大的。因此,唐山市更应该走低碳之路,要把低碳经济和唐山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结合起来。目前如何制定唐山市低碳经济发展政策,限制高碳排放行业盲目发展,控制全市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降低大气二氧化碳浓度,越来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1.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是唐山市向低碳发展模式转变的制约因素
唐山市目前还是以煤炭为主要能源,城市生产和消费的85%以上仍为煤炭,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程度很低,而这种以煤为核心的能源结构在现在以及以后相当长的时期内都很难改变。随着经济发展,煤炭的消耗会随之大幅度提高,由此带来的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二氧化碳等污染气体的排放也将进一步增加。
图1 2008年唐山市能源消费结构图
2.唐山市所处的发展阶段与发展低碳经济之间存在着比较尖锐的矛盾
唐山目前还是处于快速工业化的发展阶段,钢铁、水泥、石化、电力等高能耗的行业含碳量非常高。这也给唐山市发展低碳经济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如何提高这些行业的生产水平和技术,在生产最好的产品的同时使碳的排放量达到最小是建设低碳唐山面临的最重要问题。
3.总体技术水平落后则是制约唐山市发展低碳经济的严重障碍
要真正的实现低碳经济还需要很多科技的支撑。唐山是一个老工业区,许多产业技术水平不是很高,而低碳技术涉及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部门,在唐山市还多属于空白,因此技术水平落后是唐山市走低碳之路的一个很大障碍。
1.低碳经济已成为国际金融危机后,各国寻找未来经济制高点的重要战略选择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热点。从美国、德国、日本等西方发达国家,到巴西、印度等发展中国家,都推出了一系列发展低碳经济的举措。这毫无疑问给唐山市发展低碳经济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唐山应该立足自身产业发展实际,大力推进以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的 “低碳革命”,着力发展 “低碳技术”,并积极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大力发展低碳技术,培育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工业、建筑、交通体系,以抢占先机和产业制高点。
2.唐山市具有发展低碳经济的巨大潜力,打造低碳经济区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
唐山市是一座典型的资源型城市,以钢铁、能源、建材和装备制造为主的产业结构决定了唐山市是一座高能耗的城市。
从图2可以看出,唐山市2008年万元GDP能耗高达2.6吨标准煤,是全国平均值的2.3倍。远高于宁波、深圳、北京、上海等城市,也高于同为资源型城市的大庆市。从产业方面来看,钢铁产业是唐山市最主要的产业,2008年唐山市钢产量达到4855万吨,占到全国钢产量的8.6%。但唐山市吨钢综合能耗605千克标准煤/吨,低于全国的629.93千克标准煤/吨,但高于日本、美国等的600千克标准煤/吨。以上分析表明,唐山市能耗还相当大,这也说明在唐山市发展低碳经济具有相当大的潜力。唐山市很早就认识到自身能耗过高,通过大力实施科学发展示范区建设,在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循环经济、淘汰落后产能、发展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结构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策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果。
图2 唐山市与部分城市单位GDP能耗比较
3.以曹妃甸科学发展示范区建设为核心,在低碳经济发展方面抢占先机
早在2005年,曹妃甸工业区就被国家列为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产业园区,整个曹妃甸是作为国家科学发展示范区来规划的。区内产业以港口物流、钢铁、石化和装备制造为主,以循环经济为导向,构建起一个协作配套完善的现代产业集群。初步形成了三个层次,一是企业自身的循环;二是在钢铁、电力、石化几大产业之间通过清洁生产等手段,实现产业集群的资源有效利用;三是用生态链条把工业与农业、生产与消费、企业与行业有机结合,构筑起以污染零排放为目标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这其实就是在发展低碳经济。曹妃甸科学发展示范区为唐山市乃至全国提供了低碳产业园区发展的样板与经验,从而使唐山市在低碳经济发展方面抢到了先机。
1.以京津冀环渤海经济圈为依托构建唐山市低碳经济区
京津冀都市圈是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同时由于 “绿色北京”的首都城市定位使得京津冀区域将会是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先行区。目前在京津冀都市圈已经规划和建设的低碳生态城有唐山的曹妃甸生态城、天津滨海新区中新生态城和2008年1月被世界自然基金会列为中国首批启动的两个低碳城市之一的保定市。唐山市作为京津冀城市群中仅次于京津的经济强市,必须要抓住机遇,依托打造京津冀都市圈低碳经济的优势,立足唐山实际,构建冀东低碳经济区。
2.充分发挥曹妃甸循环经济示范区的带动示范作用,构建低碳工业园区
开发建设曹妃甸是河北省和唐山市着眼新世纪更快更好发展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不仅直接关系唐山、河北的改革发展大局,对于整个环渤海地区乃至全国生产力布局调整和经济发展都具有巨大的带动作用和深远的影响。曹妃甸以绿色港口、绿色产业、绿色城市建设为依托,走资源节约、生产集约发展之路,努力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和安全发展,以节地、节水、节能、节材、资源综合利用和废物零排放 (或近零排放)为重点,加快建立以精品钢材、石油大型炼化、海水冷却发电为龙头的三大循环经济产业链条,积极开发和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各项资源、环境指标达到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标准。曹妃甸循环经济示范区毫无疑问也是唐山市低碳经济的示范区,园区内产业规划和企业布局、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区内的产业之间、企业之间、企业内部实现能源梯级利用、生产闭路循环、废弃物重复利用等都将成为唐山市其他产业园区走低碳之路的典范。
3.实施推进低碳经济的政策体系,为建设低碳唐山提供稳定的减排环境
走低碳经济之路,建设低碳唐山,必须要推进相应的政策体系。要紧密切合唐山产业现状以及,制定一些促进低碳发展的相关法规,灵活运用金融、税收、投资倾斜、项目扶持等优惠措施抢占先机,引导、支持企业在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领域积极投资,参与开发清洁能源,同时要加强监督检查,完善准入制度,对名录中需要淘汰的落后企业和技术坚决取缔,维护法律的权威。鼓励企业注重研发先进能源技术,创造有竞争优势的产品,大力提高传统能源、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又要遵守法律,用法律来约束企业行为。
1.要发展低碳能源,降低碳排放
低碳能源就是除了煤之外还要发展的清洁能源,包括风电、水电、太阳能,其次就是清洁煤。清洁煤对唐山市来说很重要,因为煤炭在很大程度上或者说很长时间内还是唐山市能源一个主要支柱,要集约、清洁、高效地利用煤炭。一是控制煤炭的过快增长,将煤炭占能源消费的比例由目前的87%左右降低到2020年到60%左右。其次大力发展先进燃煤发电技术,提高煤炭转化效率。争取到2020年,新增火电机组主要采用超临界发电机组和IGCC机组,发电煤耗降到320克/千瓦时。三是大力推进热电、热电冷联供等多联产技术,提高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四是集中利用煤炭,提高电气化水平。
2.优化能源结构
加快发展公共交通,控制石油消费的过快增长。通过扩大冀东天然气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曹妃甸天然气以及LNG运输大力进口国外天然气,并积极寻求国内气源的供应,增加天然气对煤炭和石油的替代,提高天然气在唐山市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争取由现在的1%达到2020年的10%以上。
3.加强产业结构调整,淘汰高碳产能
唐山市产业结构受到资源禀赋的影响,一直以重型为主,资源型产业所占比例很大。逐渐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特别是在钢铁、水泥等高能耗行业,更是要使用先进环保低碳生产工艺和设备,在生产过程中可以加强一些工业的碳捕捉,去碳,积极寻找和使用替代材料等。
4.提高能源效率,狠抓节能减排
节能减排是调整结构的重要抓手,是城市转型的必由之路。唐山市的节能空间相对较大,节能减排是唐山市发展低碳经济最大的一个空间,也是发展低碳经济成本最低的一种方式。唐山市 “两高一资”行业企业、钢铁企业、重污染行业企业及重点排污企业数量多,小电镀、小轧钢、小铸造、小造纸、小球团、小石灰窑和小选金企业也不少,这些企业节能减排空间很大,
5.倡导低碳生活,减少消费端排碳
以消费端来推动低碳经济。能源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消费来驱动的,消费端是能源消耗的终端,在节能上有放大作用。唐山市已经在2010年率先在全国出台了 《唐山市民低碳生活守则》,关键是要引导广大市民认识到低碳生活,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节约各种资源。
6.鼓励植树种草,强化碳汇功能
通过大规模植树造林来强化碳汇功能,减少大气中的碳含量。
1.总体规划,制定唐山市低碳经济发展战略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组织力量对唐山市 温室气体排放量开展普查,摸清碳排放家底,制定唐山市低碳经济发展战略。结合 “十二五”规划,把发展低碳经济列入城市和农村发展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制定和实施低碳产业发展规划和指南,制定重点行业和部门的低碳发展规划。
2.出台唐山市新型产业倾斜政策,鼓励企业发展低碳经济
要尽早建立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对积极发展低碳经济的企业分别从土地、资金匹配、税收减免等方面给予优惠。以政策调节手段鼓励企业低碳排放,限制高碳排放,走节能、降耗、清洁生产的发展道路。
3.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开发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
应该大力鼓励企业和科研院所开发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鼓励企业开发低碳先进技术,集中力量攻克瓶颈技术。加强国际间技术交流与合作,引进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为。通过推广和应用新型低碳经济技术方式,形成低碳技术体系,为今后全面、深入开展碳减排工作提供技术基础,引领唐山向新型低碳经济发展。
4.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具有低碳特征的产业
应该紧紧结合唐山市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机遇,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扶持鼓励低碳型企业发展,坚决淘汰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劣势企业。形成以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大大降低高能耗产业的比重。
5.搞好试点,以点带面,总结并推广经验
一是选择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能耗高、污染重的行业先行试点,作为地方探索低碳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二是在耗能高、污染重的企业比较集中的地区构建低碳经济发展区,选定典型企业进行试验、试点,取得发展低碳经济的经验,以典型引路,推进各地区的低碳经济稳定发展。三是为重点领域和低碳经济发展区提供优惠政策,以支持这些领域和发展区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
6.加大绿化力度,提高碳汇能力
政府应该在唐山市区以及各个区县划出一定面积作为 “碳汇林”,积极组织单位、企业、个人广泛参与植树造林。加快推进全市低效林改造、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和重点风景名胜区、旅游区营造彩色景观林工程,不断调整林分结构,提高森林碳汇能力,促进唐山市林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7.开展绿色教育,倡导绿色消费
要加强对公众环境意识的培养,提高公众环境意识。加强舆论宣传,强化环境意识。一是倡导消费未被污染或者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二是在消费过程中注重对碳减排的倡导,尽可能减少环境污染。三是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和能源,改变对环境不宜的消费方式。
参考资料
1.气候变化2007综合报告[M].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出版.2008.
2.温家宝总理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峰会上的讲话 [N].人民日报.2009.12.19第一版。
3.唐山统计年鉴(2009)[M].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1.
4.中国钢铁工业二氧化碳排放分析[EB/OL].http://www.chinasie.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