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化学专业培养创新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2010-09-15 03:40张洪利刘秉智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5期
关键词:应用化学科研活动考研

张洪利,刘秉智,曹 强

(渭南师范学院化学化工系,陕西渭南 714000)

应用化学专业培养创新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张洪利,刘秉智,曹 强

(渭南师范学院化学化工系,陕西渭南 714000)

大学生参与科研是培养创新人才有效途径之一.结合应用化学专业特点和我院实际情况,构建适应大学生活、打好基础、拓宽知识、提升水平的四步骤人才培养模式,搭建学生科研服务平台.对就业能力、考研能力、获奖情况三方面进行了具体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有效地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开拓一种适合我院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于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借鉴意义.

培养模式;创新人才;科研能力

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科研开发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重任.从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历程总结,大学生科研是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1].目前,我国高等学校还普遍存在忽视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现象,对大学生的科研能力并未高度重视,减弱了大学生对科技实践和迎接新知识挑战的积极性[2-3].笔者结合我院实际,探索在应用化学专业开展大学生科研培养创新人才的模式,总结如下,与大家共勉.

1 培养大学生科研能力的重要性

科研能力是创新人才的基本素质和重要能力之一,通过大学生科研培养创新人才已得到实践验证,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有助于大学生深化知识.

大学生开展科研活动激发了大学生的求知、探索欲望,使学生主动学习,加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4].同时,在各种科研活动中,大学生可以获得更多、更新的知识,使他们能够准确地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科学实践中,加强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有助于大学生形成创新意识、创新思维.

从科研和生产实践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思维转变的一个过程[5].从国外许多院校培养大学生科研能力的经验中可以看到,科研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洞察力,面对具体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参加科研活动的大学生思维创新能力都比较强[6-7].

(3)有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科研要求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激起他们挑战自我、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养成谦虚、持之以恒的精神,提高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团队精神.研究表明:积极参加科研的大学生,目标明确、大胆勇敢、独立性强、思想活跃、勤奋好学等[8].为今后发展发展成创新型人才打下良好的身心基础.

(4)有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

众所周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对大学生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大学生科研是提高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有效载体.大学生科研可以培养大学生的知识、技能、思维、个性、观念、心理等一系列适应企业的综合素质[9].实现从科学知识型向科学技能应用型的转化,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符合企业的要求,成为优秀的求职者和优秀的职业创造者.

2 我院应用化学专业培养创新人才的具体实施方法

我院 2000年由师范类专科教育升格为本科,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处于起步阶段,结合办学条件和生源情况探索出四步走和构建科研平台的大学生科研模式,促进创新人才培养.

(1)适应大学生活

中国有句谚语: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探索中,课题组始终把大学生的入学教育、适应大学生活放在首位.抓住入学、军训、新学期的时间机会,使学生了解大学生活、适应大学生活、热爱大学生活、热爱自己所学的专业.在第一学期,就帮助学生建立一个美好的、符合实际的大学生活.

(2)打好基础,参与科研,培养兴趣

科研活动,需要参与、兴趣.刚刚入学的大学生,对科学研究有着浓厚的兴趣.进入第二学期开始学习专业基础课,此时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参与科研,指导学生文献检索、资料收集、方案设计,然后进行科研实践,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探索及解答,教师改革“传授式”教与学为“启发式”、“探究式”的模式.培养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培养科研兴趣,激发他们从事科研的欲望和动力.

(3)构建科研团队,拓宽知识面

进入三年级,开始涉足专业课的学习,是应用基本理论知识的阶段,这个阶段采取引导性的科研活动,构建科研团队,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有利于知识结构的更新和完善.笔者在工作实践中,历经近六年的努力,构建梯度合理的四个年级近 20人组成的大学生科研团队.他们互相探讨、帮助和鼓励,科研氛围好和团队动力强,拥有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的精神品质,是一支团队意识、精神较高的队伍,为大学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凝练科研成果,提升水平,促进综合素质提升

进入三年级下学期,学生的科研有了两年的积累过程,对科研的整个过程、研究的成果进行总结,形成科研成果 (对于本科生主要以论文为主).学生经过了一个系统的培养过程,经历从适应、抓基础,拓展知识面、凝练提升水平,为今后工作、学习、生活等过程中循序渐进的创新打下基础.

(5)平台建设

几年来,在系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相关老师的共同努力下,课题组人员积极构建大学生创新人才的科研平台.教师要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重的指导思想,使科研为教学服务,科研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10].探究研究课题等多种多样的形式,与企业合作提供应用平台,规范学术论文书写规范,提升学术水平.

3 效果分析

经过六年多的努力,对应用化学专业整体素质进行了分析,选择考研情况、就业状况、获奖情况三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分析.应用化学专业每年招生两个班,每班 40~50人之间,专业年招生规模较稳定.

(1)考研状况分析

从 2006年开始对比分析,对近 5年的应用化学专业考研人数和考研人数占专业人数的比率进行分析,结果如图 1和图 2.

从图 1中能够看出,从 2004年开始新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历经 4年至 2008年,参与首届教改课题的毕业生考研率获得大幅提高,考取 16人,当年处于全院各专业之首,在以后的 2009、2010两届毕业生考研人数稳中有升.

从图 2可以看出,自 2008届考研率获得跨越式升高,达到 20%,至此考研率一直稳定在 20%以上,说明新的培养模式效果明显.使系内从师范类理科向应用型工科转化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效果.

(2)就业情况分析

对近五年来应用化学专业学生就业状况进行统计,具体数据见表 1.

表1 近五年就业状况分析

从表 1可以看出,自 2008年以后,三年就业率一直稳定在 95%以上.尽管受金融危机影响,就业形势非常严峻,但就业率获得实质性提高,说明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大幅提高,同时也得到了用户单位的一致好评,就业单位质量也明显提高.

(3)获奖和发表论文情况

课题组从 04级应用化学开始,筹划大学生科研团队,开放实验室.按照四步走战略,自 2006年卓越创新团队学生 2004级应化班梅超群参与学院的科技大赛获一等奖,2007年公开发表文章以来,2009年 6月06级应化专业徐飞等三名同学参加“挑战杯”,获得陕西赛区二等奖一项,是我院在“挑战杯”大赛中的最好成绩.2009年 9月 07级应化蔡鹏获得陕西省实验技能大赛一等奖一项,实现我院一等奖零的突破.几年来.获得院级科技论文比赛、各种学术性竞赛奖励 30余人次.公开发表学术论文 10人次.良好的科研氛围,对应化专业学生的学习、科研氛围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极大地鼓舞了学生创新的积极性和动力.

4 结束语

创新能力、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通过科研培养创新能力是个很好的有效途径.学生在大学阶段完成一个系统的人才培养过程,毕业之后又开始新的适应、新的打基础、新的拓展、新的提升能力水平过程.使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更好的发挥,在工作、生活、学习中继续开始培养适合实践中需要的科研、技术、管理等领域的工作,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创新性地开展工作.

[1]Lynn L,Mortensen.Teacher Education for Sustainability.I.Global Change Education:The Scienti?c Foundation for Sustainability[J].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and Technology,2000,9(1):27-36.

[2]John Fien,RupertMaclean.Teacher Education for Sustainability.II.Two Teacher Education Projects from Asia and the Paci?c[J].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and Technology,2000,9(1):37-48.

[3]潘艺林.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目标与路径思索[J].中国高等教育,2009,(23):36-38.

[4]王书润.高校要加强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J].前沿,2005,(4):143-146.

[5]AlistarirWebster,Coral Campbell,Beverley Jane.Enhancing the Creative Process forLearning in Pr imary Technology Educa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and Design Education.2006,16(9):221-235.

[6]周志太.讨论课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9,30(6):140-144.

[7]Theodore,Lewis.Creativity in technology education:providing children with glimpses of their inventive potential[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and Design Education.2009,19(3):255-268.

[8]王纪俭.管理心理学[M].广东: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194-198.

[9]赵国霞,李山东.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平台构建与机制创新[J].宁波大学学报,2009,31(6):105-107.

[10]华兆哲,陈坚,堵国成.以特色求创新以科研促教学[J].江南大学学报,2005,3(2):69-73.

[责任编辑 牛怀岗]

Research on Cultivating Creative Talents in Applied Chem istry

ZHANG Hong-li,L IU Bing-zhi,CAO Qiang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Weinan TeachersUniversity,Weinan 714000,China)

It’s an efficient approach for college students to cultivate their innovative abilities by attending scientific research.An approach of cultivating creative talents is developed on those who are majoring in applied chemistry,including four steps:adopting their college lives,mastering basic knowledge,developing their knowledge fields and enhancing their scientific levels.The concrete statistic analysis in passing postgraduate exam,employment and awarding achievement is carried out,which shows students’comprehensive qualities are enhanced by new cultivating model. It provides an adoptable mode of cultivating creative talents for Weinan TeachersUniversity,which is very significant for colleges in China to cultivate creative talents.

cultivatingmode;creative talents;scientific abilities

G642

A

1009—5128(2010)05—0072—03

2010—06—08

渭南师范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G200821)

张洪利 (1975—),男,吉林公主岭人,渭南师范学院化学化工系讲师,西安科技大学在读博士.研究方向:化工传递过程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猜你喜欢
应用化学科研活动考研
应用化学特色专题实验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计算机学科科研活动行为规范建议
我的考研故事
北京大学放射化学-应用化学专业建立65周年纪念专刊
考研,我是怎么坚持过来的
考研,我是怎么坚持过来的
工作十二年后,我才去考研
机械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科竞赛和科研活动体系建设研究
应用化学实验改革的研究
应用化学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考——以衡水学院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