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太原市人力资源开发的调查与思考

2010-09-15 06:13许淑贤张丽春温李平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 2010年5期
关键词:太原市人力人力资源

许淑贤 张丽春 温李平

(1.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山西太原 030012;2.太钢教育培训中心,山西太原 030003)

对太原市人力资源开发的调查与思考

许淑贤1张丽春1温李平2

(1.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山西太原 030012;2.太钢教育培训中心,山西太原 030003)

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太原市转型发展跨越发展、要注重人力资源开发。本文从我市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出发,提出人力资源开发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具体目标、分析开发的类别和今后进一步进行人力资源开发的系统性对策。

人力资源;开发;对策

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太原市365万人口中孕育着丰富的人力资源,但人力资本投入不足、就业形势严峻、人力资源结构调整滞后、教育培训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影响了人力资源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人力资源开发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具体目标、分析开发的类别和今后进一步进行人力资源开发的系统性对策。

一、太原市人力资源开发情况概述

(一)太原市人口、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的现状

截止2009年末,太原市全市总人口365.1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63.69万人,乡村人口101.42万人,这其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人力资源。“十二五”时期,太原若与晋中合并形成都市核,人口将达到600多万,人力资源将更加丰富。太原市人力资源具有城镇人力资源数量多、受教育程度高、专业技术工人数量多、流动性强的特点。

(二)太原市人力资源的类别

太原市人力资源的分类,不仅有党政人力资源、企业经营管理人力资源和专业技术管理人力资源三支队伍,而且根据太原实际和未来发展还有能源开发中的人力资源、文化建设中的人力资源和新农村建设中的实用人力资源。所以,太原市人力资源的类别有党政人力资源、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人力资源、科教文卫事业发展的人力资源、新农村建设中的“能人”、“强人”实用人力资源及流动的农民工、能源开发中的人力资源、文化建设中的人力资源六大类。

二、太原市人力资源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就业形势严峻

2008年的金融危机已使太原市造成了严重的失业问题。据《太原日报》2009年2月21日报道,截至2008年11月底,太原市32000多个民营企业中,已关闭、停产、半停产的有8700个,影响从业人数约73000人,可以说,太原市2009年就业形势非常紧迫、就业压力很大。据《2009年太原统计提要》公布,2009年末全市从业人员167.33万人,其中城镇从业人员118.06万人,农村从业人员49.27万人。城镇新增就业11.80万人。4.44万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26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4%。2010年山西省应届高校毕业生将达到16.8万人,其中,太原市生源有1.8万人,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二)人力资源教育培育体系不够完善

人力资源教育培训体系不完善不仅表现为职业教育体系不完善、高等教育体系不完善、终身教育、在职培训体系不完善,而且表现为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相脱节、高等教育与就业相脱节、实际工作与终身学习相脱节。

(三)人力资源结构调整比较滞后

随着太原市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人力资源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这表现在:

第一,产业结构转变与结构性短缺并存的矛盾。2009年太原市三产比重依次为2.0%、43.7%、54.3%,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1、-2.9和5.4个百分点。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提高0.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下降4.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提高4.1个百分点。太原市因城镇化率较高(2009年城镇化率82.22%),从业人员三次产业分布比重较合理,但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增速不是很快,第一产业从业人员递减不是很快,与产业转型发展不相适应。

目前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一般已经到达60%—75%。1997年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比重,韩国为11:31:58,新加坡为0.3:30.7:70,日本为5:33:62,美国为3:24:73。太原市和新兴工业化国家仍有差距,三产从业人员结构仍需调整。

第二,自然人力资源丰富与人才资源匮乏的矛盾。从劳动适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看,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我国劳动适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68.3%,如果按这一比例,太原市应有劳动适龄人口240多万人,而太原市从业人员总数是167.33万人。在这些从业人员中,能称之为科学家、工程师等的人才少之又少。从人才资源的人均拥有量看,工程师和科学家占就业人口的千分比,日本为13.5,加拿大为13.3,美国为4.5,中国仅为1.3;每万人口中自然科学方面的科技人员比例,日本为369.9,法国为288.9,美国为114,中国为65.4。由于各种原因,近年来“孔雀东南飞”使得太原市的人才拥有量在全国并不靠前。由此可见,我市人才资源严重匮乏。

(四)人力资源薪酬与社会保障水平偏低

1.太原市人力资源薪酬偏低。从总体来看,太原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全国省会城市居下游,增长速度很慢。在中部六省中居最后。

表1全国省会城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名

表2中部省会城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名

2.社会保障水平偏低。社会保障是人力资源开发的保障性基本内容。太原市社会保障制度的框架已经形成,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障资金,覆盖面不断扩大,待遇水平也随之提高。截止2009年末,我市城镇基本社会保障覆盖率达到90.7%,比上年提高3.7个百分点。全市企业职工参加养老保险的人数为70.87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为132.50万人;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为74.11万人;参加工伤保险的人数为53.02万人,其中参保农民工13.08万人;参加生育保险的职工人数为58.18万人。但在医改、养老、失业保险等方面突出存在“四大矛盾”,即职工期望得到较高的经济补偿金与企业承受能力低的矛盾;下岗职工就业期望高与就业环境不宽松的矛盾;退休人员强烈要求提高养老金水平与养老保险基金承受能力的矛盾;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基金与医疗费用高的矛盾。这“四大矛盾”制约着太原市人力资源活力的发挥。

三、加强太原市人力资源开发的系统性对策

(一)进一步树立科学的人才观

要牢固树立人力资源、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劳动者是生产力的首要要素,人才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重要创造者和传播者。人力资源、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优势是最大优势,人力资源开发和人才开发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物质资源的开发利用是社会发展的基础,而人类智慧和能力的发展则决定着对物质资源开发的深度和广度。要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开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使太原市成为人力资源和人才资源强市,把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

要牢固树立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要按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切实实行有利于人力人才成长的政策措施,大力营造有利于人力人才成长的体制、机制和环境,把每一个人的潜能和价值都充分发挥出来。要坚持德才兼备原则,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力资源、人才的主要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做到不拘一格选人用人。

要牢固树立“以用为本”的实践人力人才观。坚持在实践中发现人才、使用人才、锻炼人才和培养人才。有较高知识水平、创新能力的拔尖人才和有丰富实践经验与一技之长的实用人才都是人力资源和人才资源,努力形成谁勤于学习、勇于投身时代创业的伟大实践,谁就能获得发挥聪明才智的机遇,就能成为对国家、对人民、对民族有用之才的社会氛围,创造人力人才辈出的生动局面。要着眼于充分调动各类人力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既切实抓好教育、培养、引导人力人才的各项工作,又切实抓好使用、关心、激励人力人才的各项工作。

(二)注重高层次人才开发

高层次人才是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和制度创新的重要支撑。在太原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城市转型发展、跨越发展中,高层次人才对人力资源开发起着高端引领作用。所以太原市要注重高层次人才的开发。

1.要确立高层次人才优先发展、优厚发展的战略意识。高层次人才优先于资源能源、优先于房地产服务业、优先于金融贸易,优先培养、优先引进、优先开发、优先支持,形成战略举措。太原市在各行各业都要有一批高层次人才:要培养和造就一批德才兼备、善于治市理政的领导人才;一批经营管理水平高、市场开拓能力强的优秀企业家;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的哲学社会科学专家;一大批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一大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头人;以及一大批职业化、专业化的高级社会工作人才。

2.要实施高层次人才开发的重大政策。《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规定了人才发展的十项重大政策,其中实施促进人才资源优先保证的财税金融政策;实施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政策;实施人才创业扶持政策;实施有利于科技人员潜心研究和创新政策;实施推进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合理流动政策;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实施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等,这些政策既是全国性的人才开发政策也是资源型城市培养和造就高层次人才必须执行的政策。

3.要实施重大人才工程。《纲要》提出了十二项重大人才工程,其中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青年英才开发计划、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高素质教育人才培养工程、文化名家工程、全民健康卫生人才保障工程、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这九项人才工程培养的人才都是太原市转型发展之需。做好重大人才工程这篇大文章,就能实现人才强市的目的。比如说按照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坚持引才与引智并举,建设人才特区,将促进太原市经济发展。再比如说,太原市如果根据十大产业发展需要引进煤化工、煤机装备、不锈钢深加工方面的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引进高新技术、现代管理、金融法律、贸易、旅游、文物保护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那么这些人才定将为太原转型发展、跨越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三)注重各类人力资源开发

1.注重党政人才建设。构建科学的党政人才选拔、任用、监督和考核机制;建立党政人才学习和培训基地;着力于党政人才的沟通、协调、决策、创新等实际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研究党政人才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充分发挥每一个人应有的作用。

2.注重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优秀的企业家是发展企业的栋梁,大量的生产经营管理者是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太原市2009年拥有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484个,而2008年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15个,2009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701,410万元,比2008年增长-9.9%。太原市工业企业的下滑状况和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人力人才缺乏有一定的关系。造就大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人力人才迫在眉睫。为此,完善企业经营管理人力人才培训机制,强化继续教育;创新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引进、选拔、评价、监督、激励和保障等机制;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现代理念和改革创新精神的战略企业家和高素质经营管理人才;进一步落实企业经营自主权,在提高经营管理人才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的同时,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

3.注重专业技术人力人才建设。专业技术人力人才在某一领域具有创造性劳动的特点,对经济社会具有创造性的价值。我们要建立多层次多类别的专业技术人才的培育机制;立足于以岗位为基础,注重高层次人才脱颖而出,并着力抓好高技能人力人才建设;开展以岗位要求为基础的社会化的专业技术人力人才评价评定工作;解放思想,开发创造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4.注重农村实用人力资源开发。现代农业和统筹城乡呼唤农民成为农村实用人才。以提高科技素质、职业技能和经营能力为核心,多层次多类别地聚集和培育农村实用人力资源;创新机制优化农村实用人力资源的社会环境;提高农村实用人力资源的价值观和社会观;培育和发展农村实用人力资源的创新工程,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培育农业科技领军人才,着力打造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数量充足的农村实用人力人才队伍。

5.注重能源人力资源开发。能源人力资源和人才是从太原市特殊的市情出发提出来的。建立多层次、多类别的能源人力资源培育体系;提高能源人力资源发现、挖掘、利用新能源的综合创造力;强化能源人力资源对“自然——人——社会”的协调能力;拓宽对能源“地下——地上——空间”立体开发的视野,利用能源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构建有利于能源人力资源准入、评价、激励、监督和社会保障机制。

6.注重文化领域人力资源开发。文化强市必须要有丰富的多方面、多层次的文化人力资源,要培养文化能人来引领太原市文化产业发展。我们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重视文化人力资源的开发;加大教育培训的全局性和前瞻性;加大对文化人力资源的投入力度。

(四)完善教育培训体系,优化人力资源开发的环境

1.完善教育培训体系。人口转变成人力资源,教育是最根本的事业,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关系国家的前途命运和长治久安。伴随着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跨越发展,太原市对于高质量、高水平的教育资源的需求也日趋旺盛。资源型城市办好教育,要注重两个方面:一是教育要坚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方针。教育面向世界就是要全球化,鼓励学生把学到的内容放到全球的视野下来思考和分析,创造条件让学生出去参与国际交流,培养一代具有全球视野的科学家。教育面向未来,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索精神。教育面向现代化,就是教育要与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相结合,现代工业、农业和服务业提出的课题就是大学教育和研究的热点、难点,解决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问题,就实现了人才的创造价值。二是教育要与新兴产业相结合,学业要与就业相结合。一座资源型城市办教育过去倾向于资源型学校设置专业布局,现在城市发展要转型,教育应该优先转型。否则,新兴的行业、新兴的企业求贤若渴急需人才,而学校却有大批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面对这一现实矛盾,解决的办法只能是教育适应社会,教育要与新兴产业相结合,学业要与就业相结合。整个教育系统应及早和社会、企业取得密切联系。这方面瑞士的教育模式比较好,他们是工厂办学校、银行办学校,学生在初中毕业以后就由家长带着去选择工作,学生在工作中学到一技之长后,今后还可以升大学,形成终身学习体系。我国台湾地区有比较完整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从学制上可培养专科、本科,直至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这样就构成完整的职业技术教育的体系。德国和韩国等许多国家也都实现了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互动。我们可以学习他们的经验,借鉴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相互衔接、双向沟通的做法,从而逐步形成符合太原市实际的整体的、系统的、开放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2.扩大就业。就业是人力资源之本。有工可做,走向社会,为社会做出贡献,才能实现人力资源的社会化和人力资源的社会价值。扩大就业甚至实现充分就业,应立足于80后、90后年轻人,创造条件使他们就业,消灭年轻人“啃老族”、“吃低保”的不正常现象。

3.提高薪酬。人力资源的薪酬按照效率优先的分配原则,体现人力资源的贡献和价值,完善各类人力资源薪酬制度;建立产权激励制度,制定知识、技术、管理、技能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办法;健全国有企业激励机制,推行股权、期权等中长期激励办法;尽力提高人力资源薪酬水平,改善生活条件;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和组织应提供免费教育培训,应积极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以提高薪酬为切入点,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4.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相辅相成,多方筹集资金,提高太原市社会保障水平。

(五)优化人才市场功能,努力实现人力人才资源效益最大化

进入新世纪,人力人才资源成为影响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战略资源,人才市场也进入了新的重要发展阶段,我国人才市场的服务体系已经基本形成,人才市场服务功能和手段不断拓展和丰富,人才市场法制化和规范化建设也不断得到加强,人才市场在人力人才配置、人事代理和人才信息服务方面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今后应进一步优化人才市场功能,努力实现人力资源效益最大化。

1.要充分发挥太原市人才市场对人力人才资源配置的主渠道作用。太原市人才市场要紧紧抓住人力人才交流、储备、培训、服务四个环节,不断探索开发更加切合实际的人力人才测评、远程面试、电子档案管理和人事代理等现代化服务手段,并针对企业不同需求,提供人事外包、人事代理、人才派遣以及管理咨询等全方位、多层次的人力人才资源解决方案。要有针对性地扩大猎头服务范围和人力人才库储备,积极打造太原市高端人才服务新平台,努力使太原成为各类创新人才聚集的高地,成为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的热土。

2.要办好各级基础性人才市场。进一步创建有特色的专业市场,发展人才中介机构,整合市级人才、劳动力市场,布点建设区域性专业人才市场,实现市、区(市)县、乡镇三级人才市场的沟通,利用信息网络的优势,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站在大统筹和一体化的高度来进行高层次人才开发,在形成太原人才大市场的基础上,建议与阳泉、忻州、原平、定襄、介休、孝义、汾阳、离石、柳林等周边城市联合建立统一的人才大市场和人力资源开发一体化联系会议制度,制定都市圈人力资源开发一体化行动计划。

3.要大力发展民营人才中介服务机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培育提高竞争力为目标,不断提高民营人才中介服务机构的业务开发能力和经营水平,积极拓展服务领域和开发人才测评、人事诊断、人才派遣、薪酬设计、管理咨询、高级人才选聘等专业化程度高的服务项目;加强培训,不断提高民营人才中介服务机构的从业人员素质,建立民营人才中介职业资格制度,加强民营人才中介服务工作队伍建设。

4.要健全市场监管体系。推进市场监管体系创新,形成政府部门宏观调控、市场主体公平竞争、行业协会严格自律的运行格局。

(六)转变政府职能,提高人力资源开发的公共服务水平

人力资源开发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而政府人事部门及其人才服务机构在其中起着牵头抓总的作用。人事部门及其人才服务机构在人才开发中的重要职责是深化人事人才管理体制改革,提升人力资源开发的公共服务水平。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政府应当加强职能的转变,健全人事人才公共服务体系,提升人力资源开发的公共服务能力,不断满足和适应经济发展的人力人才公共服务需求。

1.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服务意识。适应新时期人才科学发展的战略要求,政府人才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行政效率、规范行政行为,实现从微观管理向宏观调控的人才管理职能的转变,重点营造市场环境和加强监管;规范人事行政审批权限,改革户籍、人事关系、身份等对人才引进的刚性制约,逐步推行人力人才准入制和备案制;加强人力人才规划和人力人才预测,制定发布中长期人才培养规划,做好短、中、长期相结合的科学预测预报工作,定期不定期地发布前瞻性预测信息和人才供给饱和或过剩的预警信息等等,全方位地为人力人才就业、创业提供良好的政府公共服务。

2.要健全人力人才政策法规体系。组织相关部门开展人力人才理论和立法调研,根据形势的变化对现行人才政策法规进行全面清理,或废止或调整;加快人才立法步伐,出台人才市场、人力人才培养、人力人才流动、人力人才兼职等相关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和配套政策措施。

[1]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纲要(2010-2020年)[N].光明日报,2010-06-07,(10).

[2]刘锦春.太原市失业与扩大就业的对策思考[J].太原科技,2009,(6).

(责编:施琳洁)

F241.23

A

1008-8431(2010)05-0025-05

2010-09-11

许淑贤(1965-),女,中共太原市委党校科社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张丽春(1960-),女,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党建教研室副教授;温李平(1965-),女,太钢教育培训中心党建室主任培训师。

猜你喜欢
太原市人力人力资源
太原市为农村寄递物流补“短板”
人事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
太原市61个村要建污水处理设施严禁直排入河
太原市六家药茶企业获省级授权
浅析人力资源挖潜增效的途径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让人力资源会计成为企业的“新名片”
太原市第四实验小学
为健康中国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