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的研究*

2010-09-14 04:58陈冰冰
外语与翻译 2010年2期
关键词:创新型英语专业外语

陈冰冰

(温州大学城市学院,浙江温州 325035)

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的研究*

陈冰冰

(温州大学城市学院,浙江温州 325035)

从我国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过程入手,论证了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是独立学院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并提出了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的改革措施。

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

高校英语专业如何培养国家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才,是近二十年来我国英语专业教学改革的主要课题。2000年,教育部颁布了《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明确规定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2000)。《大纲》还特别强调要“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按照上述目标与要求,高校英语专业应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复合型英语人才。

独立学院是2003年开始由普通本科高校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出现的一种新的办学模式。本文从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定位入手,结合《大纲》的要求,对独立学院英语人才培养目标及其教学实践展开讨论。

一、我国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过程

文秋芳认为(2002),我国高校英语专业培养目标的变化可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以前的培养目标为高级英语人才,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培养复合型英语人才,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提出培养创新型英语人才,具体变化的轨迹见表1。

表1 英语专业培养目标的变化(文秋芳,2002:13)

(一)高级英语人才

高级英语人才主要是培养熟练掌握听、说、读、写、译等技能,具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与较为宽泛的文化基础知识的外语人才。这个人才规格以“技能”为出发点,培养的是应用性人才,符合当时高校的办学现状和社会的需求。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进入高校英语专业的学生英语起点普遍比较低,外语人才又奇缺,英语专业的毕业生供不应求。因此,“培养高级英语人才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并没有受到过多的批评与挑战”(文秋芳,2002:13)。

(二)复合型人才

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和对外交往的增多,社会对外语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除了需求外国语言文学学科领域的研究人员和教学人员外,还需求大量的外语与其他有关学科结合的复合型外语人才。恰值此时,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外语专业必须从单一的‘经院式’人才培养模式转向宽口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据此,全国各类高校的外语专业先后出现了“外语+专业知识”、“外语+专业方向”、“外语+辅修专业”、“外语+第二学位”及“其它本科专业+外语辅修”等模式。但是,外语界在肯定这种模式的同时,也提出了不少不同看法。“入世与外语专业教育”课题组(2001)认为,复合型英语人才的培养有弱化外语专业学科地位的失衡倾向,外语专业与非外语专业变得界限模糊”;文秋芳(2002)也认为这种复合只能被看作为显性的复合或部分复合,从发展的角度看,复合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仍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三)创新型人才

由于受专业属性的制约,目前,外语专业所培养的还是复合型一专多能的人才,其培养重心仍是外语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对外语专业来讲是一种挑战,但外语界目前已形成了共识(文秋芳, 2002;蔡伟良,2009),即与“高级英语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相比,创新型人才是一种改造性人才,他们不仅是改变我国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的根本措施,更重要的是,他们是社会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竞争的需要,能为社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推动社会的发展。

那么英语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内涵到底是什么呢?文秋芳(2002)认为,创新型英语人才首先是合格的英语人才,然后必须具有复合型的知识结构,在此基础上,还要融入创新素质。她认为创新素质须包括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三种特质。具体而言,创新精神体现在两个方面:1)求新;2)求异。创新能力是创新所需要的创新性思维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创新人格是创新所需要的心理素质与思想素质等。不难看出,这类人才的培养规格很高,但这样的人才却正是21世纪所需要的英语人才。

从高级英语人才到复合型人才以及创新型人才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的培养目标既有其积极、合理的一面,也必有其历史的局限性,但新的培养目标并非是对前一目标的否定,而是包括前一个目标中合理的部分,同时根据形势的变化提出新的要求。

二、独立学院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一)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教育部2003年4月出台的《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规定:独立学院应主要面向地方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要努力创造条件加快发展社会和人力资源市场急需的短线专业。《普通高等学校独立学院教育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也明确规定,独立学院应“根据自身条件和发展潜力,适应地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确立教学型大学的类型定位和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定位”。根据这些文件精神,独立学院应主要培养技术应用、生产、服务和组织管理的各类应用型人才。

此外,独立学院生源状况也较适合培养应用型人才。从高考录取分数来看,大部分独立学院的录取分数线一般要低于本科二批录取分数线40至60分左右,生源入学知识水平与传统普通高校的学生差距较大。因此,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须有别于母体及其他普通高校,应与研究型或高水平的母体大学在培养目标上合理分工,错位发展。母体高校培养的学术型人才理论有余而实际动手能力不强,而独立学院的应用型人才则应有更强的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能较快地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关键岗位的需要。

(二)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基于目前教育部对独立学院办学的定位及其生源现状,我们认为独立学院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必须与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总体定位保持一致,即“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考虑到“应用型人才”的内涵已经包括了对“实践能力”的要求,因此,我们认为“创新型应用人才”的提法较为恰当。那么,英语专业创新型应用人才应包含哪些具体的素质呢?笔者认为,英语专业学生的创新素质,首先必须以听、说、读、写、译的语言技能为基础,以培养英语应用能力为依托,也就是说,培养基础理论适度、语言基本功扎实,语言交际能力强、知识面宽、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并与此同时,培养人才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并使这些能力最终“体现在人才对社会多元需求的适应上,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的运用上”(蔡伟良,2009:34)。这种能力的培养则不是靠单一的教授便可获得,而是通过培养方法和培养途径的创新,实施教授、自主学习、实践等三个环节的有机整合、交替实施来完成。

三、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的改革措施

(一)课程结构体系改革

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目标首先对课程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课程体系必须处理好基础与应用、理论与实践、选修与必修等课程之间的关系。笔者认为,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能力,英语专业总体课程结构应由以下几个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模块组成:1)通识教育课程模块:主要培养学生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文化、军事等方面的基本素质;2)专业技能课程模块:旨在使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鉴于独立学院学生相对较差的入学知识水平,这一部分的教学绝对不能削弱,以免失去作为专业人才的立足之本;3)应用语言课程模块:着重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开设与复合学科特别是反映独立学院所在地经济特色的有关专业课、专业技能课或专业知识课,以加强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4)文化修养课程模块:该模块开设一些中西文化类课程,以培养学生必备的文化素养、文学修养与艺术修养;5)实践课程模块:主要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和实际工作能力,包括毕业论文、网络自主学习、第二课堂活动、各种英语竞赛、社会实践等。

(二)人才培养方法和途径的改革

1.创新能力的培养

戴炜栋(2007)认为创新能力实际上是一种批判能力,是一种较为独立的客观分析和评判问题的能力。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想、发展其创造能力。因此,教学的主要任务不仅仅是积累知识,而更重要的是发展思维。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注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重视学生的独创性。在英语学习中,我们不是全盘地吸收西方文化,而是要帮助学生通晓英语语言与文化,让他们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英语技能和知识,这样才有利于他们积极独立地进行判断,有益于他们以后在实际学习和工作中推陈出新。只有具备了这样的能力,他们才能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积极发挥自己的才能。

2.专业技能课程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改革

任何一个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以及教学内容和课程建设的改革都需要通过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才能得以实现。独立学院生源入学知识水平较低,其学习心理特征还普遍存在着动机功利性强、无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自觉性不足、自主学习能力较差、韧性不足等特点(李祖华、邹立,2007)。因此,为了使这些学生对技能训练的艰巨性有充分的认识,避免将来外语技能明显硬伤的出现,笔者认为独立学院一定要建立一种特定的技能教学模式以强调引导学生通过艰苦的自我努力解决基本技能问题,建议教师首先要对学生提出严格的技能训练的具体要求,如要明确界定哪些语言技能形式应在教师的指导与监控下由学生通过艰苦的课外自我强化训练来掌握,并应配合严格的测试要求,督促学生投入艰苦的操作性训练,然后,教师应重视对学生课外技能训练的结果进行严格的质量监控,确保学生有效的自我训练,并通过各种生动活泼的课堂活动组织学生将所掌握的基础技能转化为有效的言语交际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和批评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3.低年级“内容依托教学”的引入

内容依托教学(Content-based Instruction,CB I)是一种将语言和内容有机融合的外语教学模式(吕良环,2001),它要求将语言教学基于某个学科的知识或基于某种主题来开展,是语言同内容结合起来学习的一种有效的教学途径(Dupuy, 2000;Kasper,2000)。内容依托教学模式具有以学科知识为核心、使用真实的语言材料、学习新信息、课程设置必须符合不同学生群体的需要等四个主要特征(Leaver&Stryker, 1989)。据常俊跃(2008)调查发现,内容依托教学可以增强学生接触语言的机会,创造了用英语进行沟通的机会,有利于学生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的发展,增加学生对语言学习的兴趣,同时,还有助于训练英语专业学生新的思维方式,培养他们的判断力。

目前,大部分院校的内容依托教学主要是用中文母语授课,笔者认为这种做法割裂了语言与语言运用之间的关系,学生即便学了再多的相关专业知识,也只能应用到母语的环境中。因此,我们认为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英语人才的关键是如何处理相关专业知识课程与语言学习的关系。我国英语专业本科阶段多持续四年,一、二年级主要进行基本语言技能训练,四年级学生要做就业准备、谋职、实习,实际上高年级只有三年级一年的时间用于内容依托课程的有效学习。因此,只有充分利用了宝贵的一、二年级的时间,才有可能将相关专业知识课开设得比较系统与有效。对此,常俊跃等(2008)曾展开可行性论证,得到了学生和老师的认同,笔者认为值得借鉴和推广。

4.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

社会实践对于英语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目前各大高校除了校内的第二课堂活动如英语角、英语报刊、各种英语竞赛等,大部分英语专业都缺乏足够的社会实践基地(郑玉琪,2006),学生的毕业实践基本上是学生自己寻找实习单位,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笔者认为学校有责任和义务建立更多的社会实践基地,一方面给学生提供实习就业的机会,另一方面可以为人才供需双方零距离的接触搭建平台,提高学生的就业率,达到双赢的目的。

四、结语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出现的新范式,为了适应社会和市场对新型英语人才的需求,独立学院的英语专业必须摒弃套用母体人才培养方案的做法,尽早确立适合自己办学定位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在人才培养的阵地上立于不败之地。

[1]戴炜栋,张雪梅.对我国英语专业本科教学的反思[J].外语界, 2007,(4).

[2]常俊跃,赵秀艳,李莉莉.英语专业低年级阶段系统开展内容依托教学的可行性探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12).

[3]蔡伟良.对外语人才培养的思考[J].外语界,2009,(6).

[4]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以及出版社,2000.

[5]教育部.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Z].教发[2003]8号文件.

[6]教育部.普通高校独立学院教育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Z].2007.

[7]李祖华,邹立.独立学院本科生大学英语学习态度调查及启示[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07,(2).

[8]吕良环.语言与内容相融合——国外外语教学改革趋势[J].全球教育展望,2001,(8).

[9]《入世与外语专业教育》课题组.关于高校外语专业教育体制与教学模式改革的几点思考(一)[J].外语界,2001,(5).

[10]文秋芳.英语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国外外语教学,2002,(4).

[11]郑玉琪.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8).

[12]DupuyB.Content-based instruction:Can it help ease the transition from beginning to advanced foreign language classes?[J].Foreign Language Annals,2000,(2).

[13]Kasper L.(Ed).Content-Based College ESL Instruction[M]. Mahwah,N J:Lawrence Erlbaum,2000.

[14]LeaverB,Stryker S.Content-Based Instruction for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s[J].Foreign Language Annals,1989,22(3).

2010-03-23

温州大学2009年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行政[2009]125号)

陈冰冰(1967-),女,浙江温州人,副教授,硕士。

猜你喜欢
创新型英语专业外语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高校实践教学模式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
论英语专业语法教学中三种思辨能力的培养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大山教你学外语
西方修辞教育传统及其对我国英语专业教育的启示
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研究
大山教你学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