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社会分层中的道德差序研究*

2010-09-13 09:24李荣华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5期
关键词:差序精英层级

李荣华

(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福建福州350007)

当代中国社会分层中的道德差序研究*

李荣华

(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福建福州350007)

通过对当代中国社会分层中所体现出的道德差序的分析与研究,来揭示一种动态的道德转向及所体现出的在社会垂直分层中的一种普遍存在的由公道德占主体向私道德占主体转变的倾向,由此进一步分析社会分层中的分层结构与其所对应的道德差序之间的相互关系,得出社会分层中的道德相对于大众普遍意义上的信念而言,具有某种沦落的趋势。从当代中国社会分层中的各阶层的道德差序格局出发,通过揭示流动性不断增强的中国,人们所秉承的实用主义道德的泛化及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试图寻找解决的办法及对策。

社会分层;道德差序;公道德;私道德;实用主义道德

随着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推进,中国社会正在经历着由传统向现代、由计划向市场的社会转型和经济转轨。在此过程中,由于中国日益融入世界大家庭之中,势必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已经确实在国人之中有所显现。在当代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思想道德问题成了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之一,而要找到中国社会此种道德问题或曰信仰危机的根源,还必须先从当代中国的社会分层说起。

一、当代中国社会分层概况

关于社会分层的研究在社会学领域中可谓是一个传统课题,最为人们所熟知的莫过于韦伯的“权力、声望、财富”的三位一体的分层学说,而在国内,尤其是在现当代,有关我国社会分层的文章著作也是层出不穷。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对于不同的学者而言,他们大都是选取了一个或多个观察视角,从不同的侧面,以不同的标准对我国当代的社会分层进行了研究。王翠萍、李叶青在《当代中国社会群体分层与和谐社会建设》一文中,将我国学者对当代中国社会群体进行分层时所采用的分层标准主要罗列为:“政治分层标准、经济分层标准、权利分层标准、身份分层标准、职业分层标准、消费分层标准、社会资源占有标准、收入标准、职业声望标准和教育程度标准。”[1]其他学者也大都从权力、职业、收入和教育程度此四大标准来进行社会分层研究。但不论以哪个标准来进行社会分层,人们所普遍达成的一个共识就是当代中国社会是一个有层级性的社会,社会上是存在不平等的,并且这种不平等在某些方面有进一步加深的趋势。为了不至于由不平等引起社会弱势群体的骚乱及社会动荡,研究者普遍持有的一种观点是依托于中国社会新兴阶层的出现,即中间阶层势力的不断扩大维持社会稳定,使整个社会呈橄榄球状。

然而这只是社会整体上所将可能表现出来的形象,在各个具体阶层内部依然会出现各自的自上而下的分层体系与结构,这属于社会阶层内部分层的微观社会学分析,也就是从整体上将社会按垂直方向以某一标准进行分层,然后在垂直方向的某一横断面以内再依据某一标准进行分层。所以说社会分层应该是多维度的、多向度的。而李强则在《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变迁》一文中指出,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社会分层结构出现了以下五大方面的变化:“一、身份制变迁;二、经济分层取代政治分层;三、贫富差距的扩大;四、社会中心群体与社会边缘群体关系的变化;五、新社会阶层的形成;”[2],文章对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社会分层结构的变化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另外,周建国在《金字塔还是橄榄球?——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变化趋势探析》一文中,通过对我国学者所提出的“断裂化”和“中产化”此两种有关我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理论的分析认为,我国社会阶层结构变化存在两种可能的趋势,即从目前的洋葱头型结构向“断裂化”的金字塔型结构发展或向“中产化”的橄榄球型结构发展。

然而,从以上种种有关我国社会分层的研究,可以看出他们都是侧重于对我国社会从宏观角度来进行的分层研究,而对于我国社会各阶层所具体表现出的道德状况未做研究。本文则将从这一方面对我国当代社会分层中所呈现出的道德差序问题做一简单分析。

二、当代中国社会分层中的道德差序及其两者的关系

在谈及此问题之前,有必要先对道德差序概念作一澄清。费孝通先生把中国传统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格局称为“差序格局”,这种格局“以‘已’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而是像水中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3]而在李荣荣之《“差序格局”与个体主义之间的距离》一文中,作者亦是从费老所提出的“差序格局”出发,将其与西方社会的理念型“团体格局”进行对照,指出:“所谓差序格局,是一个‘根据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在这个富于伸缩性的网络里,随时随地有一个‘己’作为中心;而在团体格局里,个人之间的联系靠着一个共同的架子,每个人因结上这个既有的架子而相互发生关联,所有个人对于团体的关系是相同的。社会格局的差别带来了道德观念的差异,表现之一就是自我主义与个体主义的区别。”[4]以上两种差序格局的理解都侧重于以“己”为中心的社会关系网络,而本文所讲的道德差序则主要是指一种有差等次序的道德状况。具体而言,道德差序(the different sequence of morality)指的是对处于不同地位等级的社会成员来说,他们由于其所秉诚的不同价值信仰因而表现出的具有高下等级次序的心理、行为状态及其发展变化。从社会分层的客观现实来看,“人们的道德水准存在高尚、一般、卑劣的层次性差别,”[5],人们在不同的社会层级中所占有的物质财富有多与少的区别,其所表现出的或在实际中所坚持的道德准则也具有高下等级之分,因此形成了道德差序。它并不是强调完全的以“己”为中心,为了更好的说明这一问题,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论述。

(一)社会分层的特性决定了道德差序的特性

在第一部分我们已经简单叙述了社会分层的客观存在,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标准对当代中国社会进行了各种分层研究,而在这种种分层中,处于各个层级之中的成员所具有的道德素质则是大不相同的。处于上一级的社会成员所具有的此一层级的整体道德不同于下一层级或更上一层级所具有的或者说所表现出来的整体道德修养,这是垂直分层中的道德差序;而在同一层级成员之间也会存在道德差序,在此一层级之中,占据核心地位的成员或者说是相对于此层级内部的其它成员而言,具有某种优势的成员较与其相比处于边缘地位的成员或不具优势的成员在其各自所秉承的道德信仰方面亦存在差序。在这里差序也可以理解为不同。还有一点应该注意,这里所说的道德差序指的是不同社会阶层成员所具有的或者说是所表现出的一种道德倾向,这种道德倾向是由其阶层属性所决定的,是现实性的道德原则。而沈玉龙在《道德差序与道德建设》一文中给道德分层所下的定义,是“指现实的道德的复杂性和发展层面的不平衡性决定了道德原则具有不同的发展层面。”[6]如果按此定义则可以看出我们这里所说的道德差序是不同于道德分层的。

(二)道德差序的特性反应并强化了社会分层的刚性

由于社会分层的限制,处于某一层级内的成员自觉不自觉地会习得并维持本层级的道德信仰、价值观念,由此造成其层级的相对稳定性。也就是由于本身所占有的社会资源或权力的不同使自身处于某一社会层级地位,他就会顺理成章地选择此一社会层级的生活方式,接受此一层级的道德情感,这可以用首属群体的概念加以佐证。家庭是每个人刚出生所面临的第一个生活群体,不同的家庭具有不同的家庭信仰模式,拥有不同的家庭生活方式、道德情感,因此对于出生于不同家庭的人来说,他们从小就习得的这种家庭归属道德就不同。因此便有了中国古代所称的“大家闺秀”和“小家碧玉”之类区分不同社会阶层的称谓,虽然这更多的体现的是一种道德培养,气质的问题,但也足以证明我们要讨论的问题,“大家闺秀”和“小家碧玉”反应了不同的社会层级所要求的、所倡导的、所体现出来的不同的道德秉赋,并且这种基于社会层级的道德秉赋本身具有一种刚性,即是社会层级刚性的体现。

三、理想型的建构:公道德向私道德的转向

诚然,道德是具有阶级性的,不论在资本主义国家还是在社会主义国家,道德都是反映统治阶级所允许的、所倡导的意向的。由于社会本身存在不平等、不公平,使得处于社会边缘的弱势群体只能遵从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并被奉为金科玉律的正统道德。因此,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道德是具有阶级性的,是带有压迫性的,虽然这种阶级性、压迫性可能是隐性存在的。笔者对社会各个阶层及社会中普遍存在的道德信念作了一个大的分类,由此构造出我国社会道德发展状况的理想型分析架构(见表1)。

表1 当代中国社会道德差序状况理想模型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各个阶层的成员都具有双重道德取向,即本阶层的私道德和社会层面的公道德,但是由于其各自所占有的社会资源不同,因而导致其在公道德和私道德的具体表现上亦有差异。高的公道德和高的私道德并不矛盾,相反可以更好地促进社会的发展。在当代中国社会一定程度上存在由公道德占主体向强调私道德转变的趋势。

具体则是将社会成员分为精英层、大众层、弱势层三类,精英层主要是指在政治领域、经济领域、文化领域等处于社会上层的少数成员,包括国家与社会管理者、经理人员、私营企业主等;而弱势层按照社会上普遍的理解主要包括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城乡低收入者以及各种在生活中遭受不公平、不平等对待的弱势群体成员。当然这种精英层与弱势层的划分是相对的。对于大众层的介定,在这里则主要是指产业工人、城市平民、个体工商户、办事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及具有稳定经济收入的农业劳动者。与此相对应,将道德分为公道德、实用主义道德和私道德三种类型。三大社会层级所表现出来的占主体性的道德秉赋分别为高的私道德、高的实用道德以及高的公道德。弱势层群体由于本身处于社会底层,所以不得不被动地接受社会(统治阶级)的道德要求,主要表现为被动的服从——公道德;大众层由于处于中间位置,主要奉行存在主义(实用主义)道德原则,目的是生存,生存的更好,具有稳定性;精英层由于要维持自己高的层级地位,必须在秉承公道德和实用道德的基础上而出于最高的私道德,以保证自己不被沦落。由于各个层级的成员对社会资源的占有情况不同,因而在其各自所秉诚的道德信念上亦表现不同。例如,处于弱势层的成员相较于精英层的成员而言可能具有较高的公道德,因为他们本身一无所有;而当他们往上一层级流动时,他们所秉承的公道德和程度则有可能降低,转而向实用道德和私道德靠拢,即从弱势层可能所具有的高的公道德向高的私道德转变。

另外,有一点需要指出,在伦理学及相关学科的研究中对公德和私德的提法已趋于一致,而对公道德和私道德还未有明确的定义。笔者在此给出自己的粗略理解以和网络上所存在的私道德加以区分。网络上有这样对私道德下定义的,说私道德专指社会成员在其私生活领域内所表现出的道德倾向及活动,公道德则与之相反。而在此,笔者认为私道德主要是指一种利己道德,维护本阶层、群体的利益及资源和自身的狭隘性;公道德是指社会道德,占统治地位的阶层对弱势层的道德压迫及利他道德或曰朴素道德;实用道德主要是指生存道德,介于社会道德与私道德之间,包括职业道德。处于优势地位的社会阶层从内心里是不愿意丧失其阶层优势的,处于弱势层的社会阶层由于本身的不足及社会的限制而只能遵从,处于大众层的社会阶层由于没有太多的不平衡感,也可安于现状,部分出于从众行为。从总体上而言,社会上每个阶层的成员都具有以上三种类型的道德秉赋,但就其具体的程度而言,对于不同的层级,他们所主要表现出的或遵守的则是三种道德的其中一种,或者说是一种为主导性道德标准。就公道德而言,精英层、大众层和弱势层都有这种道德秉性,但就其程度而言,则存在一定的差序,实用道德和私道德也同理。即每一类道德在不同的社会层级成员身上会表现出一种差序,但这种差序并没有完全意义上的好恶之分。

当然,应该指出,这种粗略的划分是存在许多漏洞的,诸如私道德、公道德及实用道德划分的标准不一致的问题。然而,为了从整体上讨论社会分层中所体现出的整体的道德倾向,姑且按此三大类进行划分。还有一点值得注意,正如在开篇摘要中所指出的,社会分层体系中所体现出的道德差序并不是固定的,它是一种随着层级的变动及层级内部成员的变动而流动着的,因此,可以说道德差序并不是一尘不变的,而是在那运动中具有相对稳定性。从纵的方向看,不同层级之间存在道德差序;从横的方向看,同一层级内部成员之间又存在道德差序,这种差序一旦形成便具有了某种惯性力的存在,表现为各个阶层的成员都不愿意轻意将自己阶层的即得利益(the vested interest)拱手相让。当他们的整体利益遭到侵犯时,他们层级内部的道德分歧会马上变得相当一致,那就是一致对外,这也体现为当群体受到外部攻击时群体会变得空前的团结。就社会层级整体而言,自上而下,上层、中层维持自己的优势,避免沦落,而在各个层级内部,自然也存在着高低贵贱之分。贵族中也会有相对的穷人,但这种穷人和本身属于穷人阶层的穷人是根本不同的两回事。按照笔者进行的分类,弱势层的成员由于自身的能力有限,加之社会结构、分层体制的既定模式从根本上限制了他们往上一层级的自由流动(这是社会的常态);如果每一层级的成员都安分守己,那么社会也将可能处于一种和谐的不平等之中。然而社会的现实是处于下层弱势层级的成员是希望向社会上层流动的,因为社会上层,比如精英层级他们可以享用更好的食物及各种美好的事物。出于自身欲望驱使,弱势层极力想改变自己的不利处境,在此过程中,他们则会将原先自己所奉行的无可奈何的公道德逐渐抛弃,而向实用主义道德转向,随着弱势层最终摆脱自己的不利地位,融入到了社会的中间层即大众层,他们也即开始培养、习得大众层的道德规范,并在层内建立内层的道德差序,而在整个社会分层体系中则表现出垂直的层级道德差序。此时,他们已经比先前的弱势层的道德差序前进了一个台阶。与其相适应,他们所奉行的、追求的以及他们的行为方式诸此种种都会改变。这可以用一个例子加以说明,比如打工妹,她们以前生长在农村,她们身上同时具备先前所属阶层的私道德及社会层面的公道德以及行为处事的实用道德,但就其程度而言,她们所具有的主要是公道德,是整个社会对于他们的可能不尽合理的身份角色、权利、义务的强制性规定。虽然并没有法律条文明确规定,但是乡俗民风告诫她们,在农村就要有农村的规矩,要老老实实、勤勤恳恳等等,这种道德状况的形成完全是由农村这一整个社会分层体系所造成的,她们不得不接受,她们身上具有朴素的利他道德,当然,这也不排除她们身上一定程度的私道德的存在。然而,当她们进了城,成了打工妹后,她们由于所处的社会阶层位置变化了,尽管此时,她们可能仍然处于城市层级的边缘位置,但是她们所奉行的,或者说是所追求的道德价值准则已经开始发生了变化。打工妹们逐渐熟悉了城市社区的生存方式及价值观念,她们已经明显地感受到了城市层级与农村层级的道德差异,并进而形成新的城市层级所具有的层级道德差序。她们可能变得更加实用主义,更加尖酸刻薄,更加圆滑,而此前在农村的敦厚老实、质朴则早已烟消云散,这时她们与其他的城市平民一样体现出一种较高的生存道德,也可以说是实用道德,追求更好的生活,忙碌于自己的工作,他们没有更多的闲瑕来享受生活。这是公道德向实用道德的转向,而整个社会层级中,处于大众层的人数为最多,因此在已经实现了城市化或正在加速实现城市化的社会里,容易出现实用道德的泛化现象,即是指以实用主义作为处事标准的社会成员不断增多,这在中国社会里也已出现并发展迅速。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占全国人口最大多数的农业人口数目也正不断减少,前述打工妹就属这一种方式。更多的农业人口脱离以前土生土长的乡村社区而融入现代城市,这势必造成中间阶层的不断扩大,而刚摆脱了靠地生养的社会成员进城之后,更多的关心的是自己的生存问题,所以实用主义生存道德则将进一步盛行。人们奉行以事为本的交际原则,安心地、努力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所以说这种实用道德可能会促进职业道德的一定时期内的稳定。

这是对实用主义道德泛化的讨论,接下来我们来看实用道德向私道德的转化。这可以用城市中精英层的兴起来说明,由于中国教育制度等社会许多制度的限制和保护主义的存在,本身处于城市社区的大众层成员为了追求更高的待遇,更好的休闲、娱乐,更多的享受,他们也在努力改变自己的所属层级,向更高层迈进,即向精英层流动。然而这只是除本身已经是精英层的成员以外的层级成员的一厢情愿,因为作为精英层的成员,不论是政治精英或者文化精英还是经济精英,由于他们都占据着社会的相对稀缺的某种资源或与众不同而才得以维持其自身的精英层级的存在,所以,在他们的意识中,是不可能也不允许其他非精英阶层争夺其赖以生存的稀缺资源的。这就好比中国古代的封建帝王,皇帝的位子只有一个,我坐上了,你就不可以来坐,因为一山难容二虎。在社会分层体系中,精英层只能是少数,而且规模也只能维持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否则也就无所谓精英了。这里所讨论的弱势层向大众层及向更上一级精英层的过渡似与帕累托的精英循环理论有某种重合之处,但我们这里所着重强调的是这种随着社会层级之间的社会成员的流动所引起的道德差序的重新排列,以及由此产生的实用道德的泛化及相关问题,并不是强调精英的循环问题。由于大众层希望向精英层流动,而精英层不希望自己的稀缺资源与别人分享,因此,在此垂直层级间的流动是艰辛的,并且流动的速度和规模相较从弱势层向大众层流动要慢得多和小得多。然而这种流动却是一定会发生的,因为精英层也需要新老更替。维护精英层此一层级的道德原则、价值观念则可以由新上任的精英人物所继承,即高的私道德。在封建社会里官官相护则是此一现象的最好例证,在现代社会,则表现为精英层内部的自我繁殖。他们似乎天生就处在高人一等的优越感里,他们天生就应当享受最好的事物,做下层级成员的表率,为他们制定他们认为该是如何的道德标准,即一种天生的不平等的压迫性的道德原则、标准,他们在为弱势层制定公道德的同时,在不违反公道德的前提下(因为违反公道德对他们会有害而无利)却在牢牢固守着自身的狭隘的私道德、利己道德,认为利己不损人则最为高尚,有时甚或做点利他的善举,美其名曰慈善家,但从本质上看这是一种很不公平的表面看似仁义的施舍。其实对于弱势层而言,接受别人的馈赠实际上是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的,他们要对馈赠者表示感谢,要向他们打躬作揖,而馈赠者则从这种活动中找到虚荣心的满足,并用此来显示自己的大度与慷慨或者仁慈,其实谁又能知晓他们真正的目的是为自己争取更多的社会赞誉而更好地维护自己的优势地位呢,还是真正的想施舍自己的爱呢?笔者认为,在当代中国社会,这两种目的应该是参半有之吧!当然,单从道德层面来分析社会结构,显得有点单薄,或太主观,然而要对社会结构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分析,道德此一因素则定不可忽略。

通过上面的论述,我们已经基本上解决了摘要中所述及的一种动态的由弱势层向精英层转变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一种由高的公道德占主体地位向高的私道德占主体地位的道德转向问题。也就是说,从整体上而言,高层级与低层级的社会成员由于其各自对社会资源占有情况的不同,而在公道德的表现上亦有所差异。从这一点看似乎道德具有某种沦落的倾向。这种沦落的判断是基于笔者所秉承的一种价值标准所下的判断,在笔者看来,社会层级高的精英层由于占据了社会各个方面最好的资源,所以理所应当在道德层面亦表现出一种高的公道德、利他道德,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因此说是某种沦落。

针对于笔者在前文中所谈到的实用道德的泛化及整个社会分层体系中所表现出来的某种程度的道德沦落问题,笔者认为在当代中国社会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可以进行如下方面的研究与探索:第一,关于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首先必须承认社会亚道德的客观性和合理性,在承认道德差序的前提下,进行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第二,承认实用道德和一定程度上利己道德存在的必要性,这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但是要注意度的问题。第三,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大精神文明建设力度,研究农村社区解体的问题及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

[1]王翠萍,李叶青.当代中国社会群体分层与和谐社会建设[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3).

[2]李强.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变迁[J].北京社会科学,2008(5).

[3]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4]李荣荣.“差序格局”与个体主义之间的距离[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8(12).

[5]张晓东.集体主义初级阶段——当前我国社会道德发展阶段分析[J].学术研究,2008(7).

[6]沈玉龙.道德分层与道德建设[J].哈尔滨师专学报,1998(4).

Abstract:Through the analysis and research of the different sequence of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social strata,w e intend to reveal a dynam ic steering of mo rals and w ith it the tendency of a common existing morals turnover from common morals in majority to individualmorals in majority and further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ructure of the social strata and the different sequence of morality.By doing so,we can conclude that the morals of the social strata w hich have a tendency in some sense reverse the common sense.In view of this,at the crucial period of China’s construct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w ith the viewpoint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we face the issue of how to cultivate national character, how to imp rove the quality of peop le’smo rality so as to perfect the development of our cause.We intend to reveal the p roblem of the float of the p ragmatism mo rals in the continuous increasing float of population in China from the pattern of the different sequence of mo rality in the contempo rary Chinese social strata,and to find the solu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social strata;the different sequence of mo rality;common mo rals;individual mo rals; p ragmatism mo rals

[责任编辑 杨 敏]

On the Differen t Sequence of M orals in the Con temporary Chinese Social Strata

L IRong-hua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Fujian No rmal University,Fuzhou 350007,China)

D669

A

1009-1734(2010)05-0044-05

2010-05-30

李荣华,在读硕士研究生,从事政治社会学研究。

猜你喜欢
差序精英层级
善恶人格的特质差序*
高职院校“技术差序”育人体系研究
从“差序格局”到“差序治理”
——概念跨学科移用现象的分析与反思
军工企业不同层级知识管理研究实践
它们都是“精英”
基于军事力量层级划分的军力对比评估
职务职级并行后,科员可以努力到哪个层级
精英2018赛季最佳阵容出炉
乡村慈善的“差序格局”
当英国精英私立学校不再只属于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