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细明(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925)
汉英对比分析法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高细明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925)
针对高职高专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出现的“中式英语”(Chinese English)现象,本文提出从汉英句子结构差异和文化差异的角度将汉英对比分析教学法应用于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从而增大学生的英语思维习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对比分析;高职高专;英语教学
中国学生运用英语时容易受母语思维“惯性”的影响,经常出现“中式英语”,不伦不类,影响正常交际。这一现象在高职高专学生的英语学习中尤其突出,这个现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句子成分顺序混乱
(1)我很喜欢他。 Ivery like him.
(2)他哥哥已经25岁,是个医生.
H is bro ther is already 25 yearso ld is a doctor.
2.词汇意义选择简单
(3)Then a challenger loom ed on the horizon.
然后一个挑战者出现在地坪线上。
3.文化意识缺乏
(4)我的题目是感恩.
M y top ic is learning to be grateful.
这种“中式英语”现象主要形成于英语掌握不完全的学生中,这类学生目前在高职高专院校中居多,他们对英语稍为有点基础,但是,他们的知识不系统,对英语的理解是一知半解,母语思维极其严重的影响着他们的英语学习.其英语水平已经不能单纯靠初中、高中阶段的听、说训练来提高了。因此,对于这类学生,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使学生清楚母语和英语之间的差异性,增大学生的英语思维习惯。因此,对比分析法的应用就成为高职高专的英语中不可或缺的教学方法。
“对比分析”主要研究母语对外语学习的干扰。“对比分析”这一理论最早由罗伯特·拉多在《跨越文化的语言》(RobertLado:linguisticsA cross Cu lture)提出。根据拉多的观点,两种语言之间的干扰主要有三个主要原则:一是语音系统,语法,词汇的影响,二是目的语和母语成分的影响,不相近难学,越相近越好学,三是文化成分及社会习惯有影响。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映象,它的产生、丰富、发展和词义演变都与其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分不开。可以说,语言中每一个孤立的词都隐含着文化的成份。文化成分和社会习惯是干扰两种语言之间的主要因素,正是由于文化成分和社会习惯的不同影响了语法和词汇的不同。因此,在高职高专的英语教学中,应用对比分析法,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习惯,一方面可以从句子结构着手,另一方面可以从文化差异着手,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能使学生更深入的理解英语,提高英语学习效率。
下面,根据高职高专学生的英语学习中常犯的“中式英语”问题,浅谈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对比分析法的应用:
1.句子成分的差异
汉英句子都有的成分如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单句、复句。但是,英语中谓语不同于汉语中的谓语,英语句中的谓语是最为重要的部分,而且有时态和语态的变化,且英语中的动词不同于汉语中的动词,动词可分为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系动词、助动词,尤其是系动词又决定了英语中特有的表语。表语往往是高职高专学生最难以把握的一个成分。
汉语的谓语主要由谓词性短语(其中包括动词性短语和形容词性短语)和名词性短语来担当。形容词性短语作谓语时对主语起描写作用。名词性短语作谓语时对主语加以说明,这种句子可以在作谓语的名词性短语前加上“是”改为动词性谓语。这些谓语性主要刚好成为英语中的表语。如:
2.句子成分的顺序
汉、英句中词序的差异可以反映出汉英两种文化从大到小和从小到大的思维方式的差异,如时间、地点、位置、组织关系等许多表达方法都是有力的证明。
(1)定语汉语中定语一般位于所修饰的词的前面,而且多带有“的”为标志,而英语的定语有前置定语和后置定语,在句中有多项定语逐个修饰时,这一思维方式差异的反映也很明显,表现为英语定语的顺序是由近及远,汉语则往往是由远及近。
英语中特别明显的是定语从句一定得紧跟着所修饰的先行词,不象汉语中可以用前置法或后置法来修饰。中国学生往往弄不明白汉语中哪个是修饰词,哪个是被修饰词,因而将英语中的定语从句放错位置。如前面的例句“他哥哥已经25岁,是个医生.”应该译为H is bro ther,who is a doctor,is already 25 yearso ld.
(2)状语
英语中的状语可以是修饰某个ad j、或adv或v,分为前置或后置状语,还有修饰句子的状语,如时间、地点、方式、目的、结果等状语,它们有的放句首,有的放句尾,有的放句首或句尾都可以。另外,地点状语放在时间状语之前。而不象汉语中的状语一样,在主语前或紧跟在主语之后都可以。如
an extrem ely difficult relationship extrem ely修饰ad j.dif2 ficult作状语
o ld enough enough修饰ad j.o ld作后置状语
run quick ly quick ly修饰v.run作后置状语
Yesterday Iwent to see a friend ofm ine。昨天我去看了我的一个朋友。/我昨天去看了我的一个朋友。
如例句(1)中的very一般只修饰ad j.或adv.作状语,而不单独修饰动词。要修饰动词也只能用like him very m uch.
3.英语简单句句法结构
英语简单句以“主语-谓语”为结构框架造句,以主谓为核心成分,主语突出,其它成分为附属成分,每一个成分不能越出一致关系所控制的范围,因而句子呈现出封闭性特点,句子成树式结构。汉语以“话题-说明”为结构框架,主题突出,不受一致关系这种形式规则的控制,而是以思维顺序为基础,句子的形成决定于听说双方的协作配合和环境的限制,因而句子的结构规则是开放的,句子成竹式结构。因此,分析英语简单句时,就要紧抓住句子的“主语
-谓语”,如:
Holdersof the card enjoy a 70%d iscoun ton the sigh tsee2 ing tour and special benefits at restaurants,theatres and con2 certs,aswell as small gifts at depatm ent stores.
这个句子虽然这么长,但是,它仍然是一个简单句,“主语-谓语”部分为:Ho ldersof the card en joy a 70%dis2 count,谓语动词只有一个en joy。而译为汉语是:持卡人观光旅游享有70%的折扣,可以在餐馆、剧院、音乐厅享受特殊优惠,在百货商场购物还可获得小礼品。其谓语有“享有折扣”、“享受待遇”和“可获得小礼品”三个。
英汉句子结构的这种特点,也是中国学生学习英语中难以克服的一个难点,尤其是在以下两种情况时,往往找不到英语句子中的主语:
(1)英语的主谓结构译成汉语无主句
汉语的无主句英译时,则要有适当的主语。反之,英语it,that,what等代词作抽象主语时,译成汉语时省略,译成无主句或其他词作主语。如:
1)去那里很重要。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go there.
2)W hat Ican’t bear is his indifference to everything
我不能忍受他对一切无所谓的态度。
第一句在汉语里是无主句,而英语中一定要有主谓部分,可以用it来做形式主语。而第二句是一个what从句作主语,汉语中却成了“我”作主语。
(2)无标志的被动句
英语国家的人喜欢用被动,中国人喜欢用主动,这个差异也是中国学生难以改变的一个思维习惯。有些词“被,由,经,遭,受”在汉语里表达被动,学生还能意识到在英语中用被动形式表达,但是一旦遇到无标志的被动句,往往就不知道主语是谁,也不考虑谓语要用被动形式了。如
3)今晚邀请了汤姆。Tom e is invited this evening.
4)钱已经付了。Money has been paid.
5)有的房子正在建设。Som e buildings are being built.
要防止这些无标志的被动句被译为主动语态,必须让学生清楚英语中及物动词的特点,即英语中的及物动词前可以不说出动作的发出者,但是一定要说出动作的承受者,如果及物动词后面没有出现应该有的名词或代词,那么它前面的名词或代词往往就是它的动作承受者,所以是被动关系,要用被动语态。
4.英语复合句句子结构
英语复合句中数个从句逐个修饰时,其顺序是由近及远,由里向外散射式地逐层无限扩展,汉语则是按先后顺序推移,依靠语义彼此相连,由远而近地递进式展开。
He flew in just the day befo re from Beijingwhere he had spen t his vacation after the com p letion of the research he had donew ith his co lleagues in Guangzhou。
他原来在广州与同事做调研,任务完成后去北京度假,头一天才坐飞机回来。
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词汇教学的误区之一就是教师只专注于讲一词的读音和词义,却忽视教给学生该词的文化内涵及使用的场合。这样,学生往往机械的记忆单词,不能较好地理解词义,达到真正掌握英语的目的。因此,在词汇教学中,教师应该从词的背景来指引学生。
词汇的对比教学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1.汉英双方等效词
(1)汉英双方看似等效、实质等效的词
如汉语中的“看”与英语中的“see”有许多共似之处,也有些不同之处。如看朋友(医生,电影)see a friend( doctor,film)。再如教boat时,可以讲到习语burn one’s boat,这个习语和汉语里的“破釜沉舟”就具有相似之处。公元前49年,凯撒大帝率部渡过庐比根河时,下令焚舟,表示不获胜毋宁死的决心。当年项羽渡河时,让部下破釜沉舟,也是志在必胜,由此而来的英汉两个习语都用来表达同一含义,即下定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因而在翻译时可以互译。
这类英汉等效习语还有:
walls have ears隔墙有耳arm ed to the teeth武装到牙齿
an eye for an eye a tooth for a tooth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awo lf in sheep’s c lothing披着羊皮的儿狼face to face面对面
to lose one’s face丢脸,丢面子to save one’s face保面子
(2)汉英双方看似等效、实质不等效的词
这类词一般情况下是与具体的使用环境相关的,不能机械的选用其字面意义上的意思,如汉语中的“看”,用于其他短语搭配时,就不是等同于“see”如
看报to read new spapers看电视towatch TV
看病人to visita patient看车子to keep an eye on bikes
看门to be on duty oron guard ata doororother entrance
因此,在汉译英或英译汉时,词汇选择就要慎重考虑,如
接电话answ er the telephone不能用receive the tele2 phone
开支票w rite out orm ake out a check不能用open a check
接受手术have o r undergo and operation不能用receive an operation
交通拥挤busy o r heavy traffic不能用crow ded traffic
修补泄气轮胎fix a flat不能用repairorm end a flat
如例句(3)中根据下文来看,a challenger是指与耐克相竞争的对手,the horizon实质上是指制鞋业这个行业,如果直接对译为“地坪线”,让人难于理解,因此,这个句子得译为:“造鞋业内出现了一个新的竞争对手”。
2.双方文化差异导致意义不同的词
(1)不同价值观引起的意义不同的词汇
这一类词常常表现在词的褒贬含义上。常见的词“狗”,在不同文化中的具有很大的差异:中国人认为狗是看家动物,用来指人时多含贬义:赖皮狗、哈巴狗、走狗等都是难听的字眼;而在英美人眼中狗是宠物,是最好的朋友和伙伴,用来指人时也就多含褒义:a lucky dog(幸运儿),a gay dog(快活之人),a top dog(身居高位之人),Every dog ha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d ragon”在中国人眼里表示吉祥,象征着力量与活力,而在英语中表示邪恶,是犯罪的象征。
(2)文化习俗差异引起的意义不同的词汇
文化习俗差异引起的意义不同的词汇一般指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该词所具有的一些特定的含义,这些词不能用简单的汉英对应的方法来理解。如duck egg在英语中仅指“鸭下的蛋”,而在汉语中,duck’s egg不仅指“鸭下的蛋”,它还意味着“零”、“零分”。child’sp lay可以译为“儿戏”。表面上看,二者简直一字不差,但是二者的内涵相差甚远。英语中child’s p lay是“som ething very easy to do,som e2 thing no tvery impo rtant”表示“非常容易做却不太重要的事情”,而汉语中“儿戏”却表示“对重要的工作或事情不负责,不认真”。这种非对应关系,是正确交际中的一大障碍。相类似的还有:
eatone’sword(英语表示)收回说过的话,承认前言有失或说错了
食言:(汉语中表示)说话不算数,不守信用,也不履行诺言
单词“黄色”,在汉语中是帝王之色,象征着威严和富丽堂皇,而在英语中yellow却含有胆小、懦弱之意:He is too yellow to stand up and fight(他太胆怯了而不敢起来斗争)。如兔子一词,在汉民族文化中表示敏捷,常说“跑得跟兔子一样快”,而英语中兔子却表示胆小,如as tim id as a hare。汉语中要却常用“胆小如鼠”一词形容胆小,而胆小的鼠在英语中却成了安静的喻体或贫穷,如as quiet as a mouse(在汉文化里,则用“静如处女”来表达),as poor as amouse。汉语“黑眼睛”,英语为“darkeyes”,英语的“b lack2 eyes”译为汉语则是“挨打后出现的黑眼圈”,汉语中说“小菜一碟”,英语却说:“a p iece of cake”。
(3)具有各自文化特色或特定社会背景的词汇
如英语中的b lue room在汉语里没有相应的词,其字面意义是蓝色的房间,实际上是指白宫中总统会见至亲好友的接待室,类似汉语中的“内客厅”。W aterloo,沃特卢(美国衣阿华州东北部城市)滑铁卢,是拿破仑失败的地方,特指“惨败”,所以m eetone’sW aterloo意为惨遭失败。
星期五,13在汉语中很普通,而在英语中,尤其在大多数欧洲国家,星期五被视为不吉利的日子,如果某个星期五又正好是13日,那一天就更为不吉利,因为13也被视为不吉利的数字。在如今的英格兰北部,绝对不会在星期五举行婚礼,在欧洲许多城市,没有13号街道,酒店没有13号房间,大楼没有13层。
如例句(4)中的m y top ic就是英语表达中文化差异,英语中的sb’s一般表示某东西属于某人,而汉语中“我的…”不一定表示所属关系,如“我的英语很好”,英语就不能说英语是我的。top ic是不能属于我的,因此不能说m y top2 ic,只能说the top ic ofm y speech。
本文认为要扫除外语教学和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有必要研究学生母语与目的语之间思维方式的差异及其在语言中的作用,并引导学生自觉地排除母语思维方式的干扰,更好地学习和运用外语。因此,对比分析法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尤其从文化角度来分析学生母语与目的语之间思维方式的差异,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正确运用外语的目标,这是非常必要的。
G642.4
A
1006-5342(2010)08-0050-03
2010205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