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胜强,赵海燕(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高职学院,上海 200437)
我国银行业商业方法专利现状研究
罗胜强,赵海燕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高职学院,上海 200437)
现代银行业电子化、网络化的特点决定了商业方法专利将成为银行业竞争的核心领域。2002年花旗银行19项商业方法申请以及两项授权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并带来了银行业商业方法申请和授权的高潮。文章利用专利地图对1985至2009年我国银行业商业方法专利数据进行整理,从内外资商业银行专利发展、商业方法专利申请人数变化及在内外资银行间的分布状况以及IPC分类和授权情况等方面分析其主要特点。
银行业;商业方法专利
1.现代银行业与商业方法专利
随着银行业的不断发展,现代银行业务逐渐电子化、网络化。其业务内容也逐渐由“点钞机+计算机”转化为自动数据处理。而自SSB案以来,“产生了有用、具体和有形的结果”的商业方法这一过去被“商业方法除外”原则所摒弃的专利客体逐渐具备了可专利性。而在巨大的战略利益推动下,美、日、欧等主要发达国家相继修改了自己的专利法案,推动商业方法专利的申请与授权快速发展。以美国为例,自2002年至2008年,商业方法专利申请数从7400项增加到13779项,增加了近一倍,而授权数量更是由494项猛增至1643项。而2002年,花旗银行在我国申请19项商业方法专利,并有两项获批相关内容被媒体披露后,引起强烈社会反响,并带来了我国商业方法专利的研究热潮,同时也带来了我国银行业商业方法专利申请的高潮。
2.数据说明
本研究专利数据检索平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信息服务平台试验系统,中国专利数据库ht2 tp://pub.cnip r.com/pubp isfts/common/page.do?m ethod= cnSearch。检索日期为2010年2月24日,检索词表达式为:“申请日期”设定为“1985 to 2009”,“申请人(专利权人)”设定为“银行”,该检索表达式的含义为:检索从1985年到2009年间,各银行企业在中国申请包括商业方法专利在内的所有专利。然后,再对检索结果进行检视和分类,最终得出商业方法专利数据。由于商业方法专利主要集中在发明领域,本数据不包括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同时根据惯例,将港、澳、台资银行视为外资银行进行处理。
3.专利地图简介
专利地图是对专利文献,尤其是对专利文本中包括发明人、申请人、申请日和权利要求书等各著录项相关数据进行进一步提炼和升华而得到的,是对专利管理活动具有实质性指导意义的信息集合。通常认为专利地图分为专利管理图和专利技术图两类。专利管理图旨在了解某技术所处的发展阶段、该技术领域内的重要竞争国家和地区,以及主要竞争企业的研发实力和该技术热点申请领域等重要信息,可帮助企业了解竞争状况、寻找商业机会等。具体包括年度趋势分析,各国专利占比分析,各申请人占比分析等。而专利技术图旨在从技术层面了解技术的扩散情况,以确立技术开发的方向,并避开竞争对手的“专利陷阱”等,以帮助企业做出技术研发决策。具体包括专利技术功效分析,专利技术IPC分析等。
1.我国内外资银行商业方法专利的发展比较分析
截至2009年,我国内外资银行累计申请商业方法专利共计490项,其中内资企业申请362项,占比73.88%,外资企业申请128项,占比26.12%。单从总数上看,内资占据绝对优势。而从历年数据看,2002年花旗银行抢注事件被披露以前,内资商业银行商业方法专利基本处于空白状态,而外资银行此方面则保持了较高的申请量。2002年后,由于内资银行开始意识到专利的重要性,以及“知识产权战略”等一系列观点的提出,内资银行商业方法专利申请尤其踊跃。尤其在2008年更是达到了惊人的107项,几乎相当于所有外资银行商业方法专利的总和。
2.中国内外资银行商业方法专利申请人数趋势
2004年以前,内外资商业方法专利申请银行数不断上升,至2004年分别达到9家和7家。同时,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外资银行在申请专利的积极性上要高于内资银行。与外资进入中国银行的进程相对应,也反映了外资银行的基本策略,即专利先行。尤其是花旗银行,仅1996、1997年两年,累计提出申请达17项,远超过同期所有内资银行申请总数。而自2004年后,除2006年外,申请商业方法专利的内资银行均要超越外资银行。而且,每家内资银行均申请了数量可观的专利,体现出较高的申请积极性。商业方法专利的重要性逐渐为行业所共识,并成为内资银行之间竞争的重要方面。
3.我国内外资银行商业方法专利申请人分布分析
从内资银行看,共有17家银行进行了商业方法专利申请。其中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位居前两位,申请数量分别达到145项和118项,占所有申请比例分别为40.06%和32. 60。招商银行、民生银行这两家股份制银行在商业方法专利申请中也非常踊跃,分别达到28项和22项。从申请时间看,主要集中于近五年,且保持联系申请的良好态势。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尽管绝大多数的申请还是由总行提出,反映了内资商业银行集中管理知识产权,整合内部资源的特点外,出现了较多银行与其他机构合作共同研发并提出专利申请。例如山东省科学院情报研究所与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共同开发的“一种基于区域安全的综合智能安防系统”等。同时,各银行分行也开始加入到申请专利行列,这表明,在申请策略上,已经有了向分行进行下移的趋势。
从外资银行看,共有来自10个国家和地区的39家企业进行了商业方法专利申请。从区域分布看,美国高居榜首,达到67项。其次为瑞士、日本、台湾、英国、韩国、德国。申请数量分别为21项、12项、9项、7项、5项、4项。东南亚发达国家和地区在我国银行业商业方法专利申请数量居高一方面反映了这些国家和地区在银行业上的领先优势,另一方面也反映这些国家的企业将是未来我国银行业发展的主要竞争对手。从申请企业来看,花旗银行高居榜首,累计申请24项,占外资银行申请总数的18.75%。但值得注意的是,2004年以后,该企业没有再提出过任何相关申请,本已授权的专利也主动放弃了。例如申请号为92113147.X的电子货币系统于2007年1月10日因未缴纳年费而视为主动终止。其他申请人依次为瑞士银行、JP摩根大通银行、美国银行、美国银行和许可股份有限公司,申请数量分别为:17项、12项、12项和10项。
我国银行业商业方法专利申请领域内外资银行对比
?
4.我国内外资银行商业方法专利IPC分类分析
通过对某一技术领域的专利(或申请的专利)按照国际专利分类号进行统计,可得知该技术主要集中在那些部类,以及该部类专利在该技术领域中所占的比重,可了解各类技术研发投入程度与取得的专利保护的情形。下表列举了我国商业方法专利申请设计的IPC分类号以及内外资银行申请分布。
不难看出,从数量的角度看,内资银行已经全面超越了外资银行。尤其在电数字数据处理、商业方法、数字信息传输方面,具有明显的领先。同时,从分布的类别看,基本覆盖了所有类别。同时也表明,G06F,G06Q,H04L领域内竞争将相对较为激烈。
5.我国银行业商业方法专利授权情况分析
截至2009年,我国累计授权商业方法专利共计78项。从授权的时间看,从2000年到2006年,商业方法专利授权一直在2到3项范围内。而自2007年开始,授权开始出现井喷。2007、2008、2009授权专利分别达到12、19、31项。从授权专利的申请人看,内资申请专利高达60项。其中工商银行达27项,建设银行达21项,占据绝对优势。
金融机构建立强大的专利组合通常具有以下几个优势:当其他专利权人意图提起专利诉讼时,拥有专利组合对对方来说是一个强有力的威慑;作为竞争者进行交叉许可谈判的筹码;组织其他竞争者进入自己的市场;作为许可收入的来源;在发生专利侵权时,专利是强有力的谈判工具,可以获得更多的赔偿;专利申请也可以创造一个“现有技术”,从而可通过无效程序或在专利诉讼中是竞争者的专利无效。自2006年12月11日期,随着入世过渡期的结束,我国金融业全面开放。近年来,外资银行也在不断涌入。考虑到我国金融业起步较晚,发展还不成熟,与国外发达国家金融机构在产品、服务、管理上客观存在的差距,一方面,我国银行业应高度警惕“专利陷阱”,另一方面,要通过不断创新,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本文分析表明,随着商业方法专利的重要性在我国得到广泛的认识,各大商业银行都加大了相关方面的研发力度,并积极申请,其中已有相当数量的申请被授权。各项申请所覆盖的领域也在不断增加。单独从数量上看,已经全面超越了外资银行。完成了银行业知识产权战略的第一步。未来的发展方向应集中于专利质量的提升,尤其在虚拟计算机、数据存储、密码技术等高端领域。另外,要着力于提升专利的被引用次数。
[1]邱洪华,金泳锋,余翔.基于专利地图理论的中国银行业商业方法专利研究[J].管理学报,2008,(5).
[2]张玉蓉,余翔.美国金融业商业方法专利实证分析及其对我国的启示知识产权,2008,(3).
[3]翟东升,等.基于专利地图理论的专利分析系统研究[J].情报学报,2006,25(3).
[4]罗胜强,赵海燕.商业成功标准在商业方法专利创造性判断中适用性评析[J].情报学报,2010,29(2).
D 923.4
A
1006-5342(2010)08-0032-02
2010205203
上海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项目“金融业应对商业方法专利的途径研究”(gjd08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