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红勤(咸宁学院 图书馆,湖北 咸宁 437100)
学术网络社区的知识传播机理研究
陈红勤
(咸宁学院 图书馆,湖北 咸宁 437100)
泛在知识环境使人类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学习化社会”,而学术网络社区正是促进教育终身性、主动性和教育的全民化的一个智能网络知识平台。本文重点阐述学术网络社区的四个知识传播机理,即知识建构机理、知识转移机理、知识共享机理和知识创新机理。
学术网络社区;知识传播;机理
进入21世纪,科技的高速发展,使人类处身于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人际交往、工作、学习中的社会化的特性正在日益显露,在这个背景上,知识社区也获得了长足发展。“学习化社会”强调了学习的终身性和学习的全民化,以及学习的主动性。而学术网络社区正是这样一个实现“学习化社会”的知识网络系统,是一个智能互联环境,它能使用户或虚拟角色有效地获取、发布、共享和管理学术知识资源,辅助实现知识创新、协同工作、问题解决和决策支持。学术网络社区反映知识网络的社会和人类行为特征,它包括:知识空间、用户空间、社会组织规则。构建学术网络知识社区的工具有传统的BBS等交互工具和具有web2.0特征的blog、w iki、即时通讯等工具。
一个运营良好的学术社区有益于学术研究的深化,有助于提高研究者(或学习者)的创造力。知识创新是学术知识社区的重要特征,通过社区内的知识转换达到知识创新。关于知识社区,Nonaka and Takeuchi提出了知识创造模型,Engestr¨om提出了扩展学习模型,Bereiter提出了知识建构模型[1]。这几位学者都强调转移主要知识和实践的动态处理过程。从以上分析得知,学术网络社区中存在着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建构和创造、知识的转移和扩散、知识的共享和交流,以及知识的编码和创新几个方面的知识传播机理,以下分述之。
关于学术社区,目前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学术,在《辞海》中的定义:“学术是较为专门、有系统的学问。”《亚洲学术书影》中“学术,是指系统专门的学问,是对存在物及其规律的学科化论证,泛指高等教育和研究”[2]。学术和学术的两个词对应的英文是分别是learning,science;aca2 dem ic,scho larly。随着知识经济和大科学时代的到来,学术的内涵和特征发生了变化,学术不仅仅是一种形态,也是一个过程;学术也体现为一种学习环境,是一种广泛存在的文化现象[3]。
网络社区(netwo rk comm unity),也叫虚拟社区,电子社区等,即:具有共同兴趣及需要的人们,在一个有一定界限的网络空间中,遵循一定的规则,通过B log、BBS、新闻群组、聊天室和Em ail等社会性软件,进行沟通、交流和协作的社会共同体。参与者着重于相互的交流、沟通与互动,进而产生相互间的紧密和认同关系。
Sandra L.Bo rden认为,学术社区的目的是创造、共享和应用知识。学术社区中主要的活动是学习,学术社区的这个特点是指智慧的询问、调查、发现和思想的开放交流以及其他伦理行为[4]。
笔者认为,学术网络社区是具有共同兴趣及需要(主要是研究、学习的需要)的人们,通过B log、W iki、BBS、新闻群组、聊天室和Em ail、贴吧、QQ群等社会性软件,以对某一或某些专业领域的学术问题、科研活动、学术会议等进行讨论、共享为目的,通过网络进行互动来进行交流、学习和共享的群体。学术网络社区的内涵应该涵盖这个群体聚集起的成员、群体交流的网络平台、产出的知识以及群体的维持机制等因素;它应该包含成员之间通过网络环境,因共同的目的而进行的会话、交流的内容以及由此结成的联系。在这样开放、自由的网络空间中,人们可以相互学习、相互探讨;人们可以集聚智慧、启迪思路。这样的环境有益于学术问题的解决,有利于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效果。学术网络社区也叫知识社区或知识学习社区。
学术网络知识社区具有下列一些价值:分享学术信息、观点与经验;开拓最佳实践;解决专业问题,应对挑战;在线互动教育;奖励先进,激励创新;促进研究、出版与协作[5]。
笔者认为,学术网络社区包括研究型社区和学习型社区。目前,国内比较有代表性的学术社区有苏州教育B log群(h ttp://www.szerc.com/b log/)职业教师博客社区等。“图林博客圈(http://q.b log.sina.com.cn/library)”、E线图情——E线论坛、“大旗底下QQ群”等图书情报学学术网络社区,丁香园虚拟社区、“哲学吧(http://tieba.baidu. com/);学问社区(中国最大的综合学术社区)、中国学术论坛、诺贝尔学术资源网、小木虫论坛、经济学人、英特尔学术社区等等。
学术网络社区具有四种知识传播机理,即知识建构机理、知识转移机理、知识共享机理和知识创新机理。
(一)知识建构机理
知识建构(Know ledge Building,KB或者Know ledge Con2 struction,KC)是20世纪80年代初由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教授M arlene Scardam alia和Bereiter提出的。关于知识建构的定义很多,比较综合统一的概念是:KB知识建构可以定义为对社区有价值的观点和思想的产生和不断改进的过程(Bereiter&Scardam alia,2003);协作知识建构是个体在特定的组织中互相协作、共同参与某种有目的的活动(如学习任务、问题解决等),最终形成某种观点、思想、方法等智慧产品的过程[6]。
按照知识主体的不同,知识建构可分为个人知识建构和协作知识建构两种。野中郁次郎于1994年提出了知识转化SEC I模型,揭示了知识建构的过程。学术网络社区的研究环境非常适合于研究者(或学习者)协作知识建构,在集体进行协作知识建构的同时,研究者个人也在进行着知识的建构。学习者结合个人已有的知识图式通过个人同化对知识进行个人理解,再根据个人理解提出问题,得出个人理念,完成个体知识建构。个体知识建构是一个周而复始的循环系统。
研究者(或学习者)进行独立研究,有时并不能解决提出的问题,这时就需要通过与他人协作进行知识意义的共同建构,这时研究的协作知识建构就开始了。首先,研究者通过公开陈述将问题或观点公布,引起其他参与者的讨论,各种观点和解释在此交锋、冲突[7]。然后,研究者个人的隐性知识可以通过各种共享支持工具来显性化,并通过研究者之间的交互和整合过程而获得更新的知识,这是一个动态建构的过程。最后,研究者在贡献和共享的过程中会产生新的观点、论据,提供新的材料、原理,经过分析、讨论和综合,协作知识建构得以完成。其知识成果存入数据库中,并可不断地更新数据库,扩展已有的资源[8]。协作知识建构的过程也是一个周而复始的的循环系统。在协作的过程中,交流和展示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需要提供协作工具。同时,研究者的协作过程和协作成果还需要知识管理工具来支持。
(二)知识转移机理
学术网络社区中包含的显性知识(网络信息资源)和隐性知识(功能专家、主题专家等专业人才的专业知识),可通过知识库模式向用户转移。图1反映了学术社区中知识转移过程。外环是显性知识转移,内环是隐性知识转移。从外环看,(1)首先社区的新手(学习者)学习掌握网络资源,或社区中其它文件、文档等显性资源,通过模仿专家的实践,学习到了一些核心技能,建构了个体的知识。(2)然后在知识平台运作下,通过消化、使用、创新,产生了新知识,在社区中进行群体共享,完成了知识转移。(3)这样的新知识又整合形成数据库,形成知识库,成为专家知识。而内环则是专家之间经过隐性知识共享、协作、整合成知识库来完成知识转移的。
图4 -2 双环知识转移过程图
学术网络社区内的知识转移体现在知识势能高的主体向知识势能低的主体转移知识内容的过程。知识转移不仅是知识的扩散,而且是跨组织或个体边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共享。
(三)知识共享机理
知识共享是知识管理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分支。网络知识社区是知识管理的一个重要途径。知识共享的过程本身即为创造新知识的过程,因此知识共享在学术网络社区具有极大的学术意义和实践价值。
学术社区的知识共享行为主要发生在社区成员之间,包含知识外化和知识内化两个过程。在社区成员之间的单向或双向的知识交流互动过程中,学术网络社区充当了交流媒介作用。BBS、博客、W iki等形式的学术社区都可以起到知识共享平台的作用[9]。知识共享包括几方面的构成要素和过程:a.知识转移:即知识所有者与他人共享自己的知识,是知识从个体拥有向群体拥有的转变过程。b.知识学习:社区成员个体之间、小组之间、集体之间或社区之间的学习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个体知识成为集体知识,社区的重要任务就是促进这种学习的持续进行。C.知识交易:是指不同知识拥有者之间交易的过程,知识的有用性和稀缺性使其拥有者也可以用来交易。d.知识系统:知识系统建立的目标即为促进知识共享。知识共享在很大程度上由信息技术及其运用所决定,共享知识空间越大,显性知识的价值越高,IT技术应用于知识管理的价值越大。e.知识类型的转化:Nonaka(1995)提出了知识转换的SEC I模型(显性化—综合化—内化—社会化)。通过这四种模式的转化,使得成员间的知识得以共享并间接促成了成员与组织彼此共享知识[10]。
学术社区一个很明显的作用是共享隐性知识。社区成员之间的知识(特别是隐性知识)、经验和情感的分享对学习者的发展极为重要。学术社区另一个作用是形成学习文化、学术文化。学习文化和学术文化涉及学习力文化(强调能力比学历更重要、学习力比能力更重要)、快乐文化、速度文化(学习也要讲究速度)、创新文化、竞争文化(学习的竞争)、共享文化等。倡导学术网络社区文化的形成,有助于学习者对社区的归属感、认同感以及从其他成员身上所得到的尊重感,有利于增强学习者对社区的参与程度,维持他们持续、努力的学习活动[11]。
网络社区的知识共享行为并不会自然而然地得到保持和发展,而是需要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学术网络社区知识共享机制是由完善的信息技术设施、有效的激励机制、创新的社区文化和人性化的服务体系构成的有机系统。
(四)知识创新机理
在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基础上,Nonaka和Takeuchi (1995年)提出了知识创新的通用模型(SEC I模型),提出了知识转化的四种模式:(1)社会化(Socialization):从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2)外部化(Externalization):从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3)组合化(Com bination):从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4)内部化(Internalization):从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
在隐性知识被细分为物化的隐性知识和自我超越的知识后,知识的转化和创新将在知识的两种类型之间展开。Nonaka和Takeuchi(1995年)提出的知识创造是一个连续的、动态的螺旋上升的运动过程。个人的隐性知识经过SEC I(即社会化—外部化—组合化—内部化)过程,实现了个人、团队和组织知识的传递,最终又产生了新的隐性知识。在学术社区中,一旦当个人的隐性知识完成了这样一次SEC I的传递后,新知识创造的SEC I过程又开始了。知识经过集成——共享——比较——协商——达到知识创造或创新。一旦群体的隐性知识完成这样一次知识创新过程,新知识创造的这样一个循环又开始了。知识创新包含着社会交互、知识库、和社区成员的认知联系(如图2)。社区中新的知识对原有的知识中合理的、积极的内容进行继承,对于阻碍社区发展或不合理的部分进行否定,同时并创造出新的合理的知识成分,因而实现了知识的自我超越,实现了知识创新。
图2 学术网络社区中知识创新模型
知识创新的螺旋运动离不开支撑的空间(学术网络社区),学术知识社区是知识创新产生的必备条件。学术社区中知识创新的途径包括知识整合、知识增值、知识发酵、知识再生、知识个性化提供、知识传递和交换、知识生态建设、知识链构建等途径[12]。
学术知识社区是知识创新产生的必备条件,知识创新是学术社区的直接目标和核心竞争力。知识建构是社区的主要实现形式,知识转移是学术社区内或社区间跨越边界的知识共享,有效的知识转移和共享促进知识创新。这四种机理相互联系,循环发展,共同促进社区的可持续性发展和繁荣。
[1]Sam i Paavo la,Lasse L ipponen,Kai Hakkarainen.Models of Innovative Know ledge Comm unitiesand ThreeM etaphors of Learning[J].Review of EducationalResearch,2004,74 (4):557~576.
[2]百度百科.学术[EB/OL].http://baike.baidu.com/ view/483967.htm?fr=ala0_1_1,2010-8-14.
[3]学习网[EB/OL].http://www.gzu521.com/paper/arti2 cle/socio logy/200607/2868.htm,2010-8-14.
[4]Sandra L.Borden.Learning in an Academ ic Comm unity [DB/OL].http://www.wm ich.edu/ethics/academ ic/01 _values.pdf,2010-8-14.
[5]李艳萍.探索知识社区[EB/OL].http://www.chinaval2 ue.net/B log/B logThread.aspx?Entry ID=191796,2009-8-18.
[6]谢幼如,宋乃庆,刘鸣.基于网络的协作知识建构及其共同体的分析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8,(4):38~42,46.
[7]徐睿.高校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的知识建构[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6.
[8]甘永成.虚拟学习社区中的知识建构和集体智慧研究——以知识管理与e-learning相结合的视角[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4.
[9]陈远.网络社区的信息传播机制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08.132.
[10]雷志柱.知识共享研究视角综述[J].商业时代,2008, (16):38,47.
[11]裘伟廷.网络教育中的虚拟学习共同体[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5,(5):67~70.
[12]陈雅.知识图书馆:理论与模式[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254.
G250.73
A
1006-5342(2010)10-0120-03
2010209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