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0-09-10 02:30杨永密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3期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肝素

杨永密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由历时短暂并经常反复发作的局灶性脑缺血所致突发短暂性、可逆性神经功能障碍。我院对2006年6月至2008年10月收治的40例TIA病例应用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并与40例传统方法治疗病例对比研究,探索低分子肝素联合应用阿司匹林预防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6年6月至2008年10月我于院收治住院治疗的80例TIA病例,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所制定的诊断标准[1],并由头颅CT检查排除脑出血与脑梗死。80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男19例,女21例,年龄46~77岁,平均年龄64岁;其中颈内动脉系统TIA 23例(单瘫或偏瘫10例,肢体麻木8例,失语5例),椎-基底动脉系统TIA17例(眩晕9例,共济失调8例);合并高血压25例,冠心病11例,2型糖尿病4例。对照组40例,男20例,女20例,年龄47~75岁,平均年龄62岁;其中颈内动脉系统TIA25例(单瘫或偏瘫11例,肢体麻木9例,失语5例),椎-基底动脉系统TIA15例(眩晕8例,共济失调7例);合并高血压27例,冠心病10例,2型糖尿病3例。排除标准:血小板减少及出血性疾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已行抗血小板、抗凝治疗,未能控制严重高血压及近2周内有手术史者。

1.2 方法 两组均采用阿司匹林(ASA)0.1g/次,1次/d口服,血塞通静脉滴注,神经营养剂等。治疗组加用低分子肝素(LMWH)5000u,脐周皮下注射,12h一次,10d后停药。同时监测治疗前、治疗后2周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不良反应。治疗期间对合并高血压病、冠心病、2型糖尿病进行相应的治疗。

1.3 疗效评定标准 基本治愈:治疗后3d内发作控制;有效:发作在3~10d内控制;无效:治疗10d后发作未被控制;恶化:转为脑梗死。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表1) 治疗组基本治愈率及总有效率(72.5%,92.5%)显著高于对照组(30%,67.5%)。两组经χ2检验,P<0.01,治疗组有显著疗效。

2.2 实验室指标变化(表2) 治疗组治疗后APTT、PT时间延长(P<0.01),但仍未超过正常范围。

表1 治疗组及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表2 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前后APTT、PT的变化(±s)

表2 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前后APTT、PT的变化(±s)

PT(s)组别 APTT(s)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33.7±2.2 34.7±3.4 11.2±2.4 11.5±2.1 34.4±2.6 40.2±1.4 11.3±3.1 14.3±2.3对照组

2.3 不良反应 治疗组1例出现注射部位轻微瘀斑未予特殊处理。

3 讨论

TIA是局灶性脑缺血导致突发短暂性、可逆性神经功能障碍,有学者提出“急性缺血型脑血管综合症(AICS)”这一概念,是缺血性卒中的危险信号,若治疗不及时,约1/3的患者发展为脑梗死。TIA发病机制主要是Fisher提出的微栓子学说,微栓子主要来自颈内动脉狭窄处附壁血栓及动脉粥样硬化板块脱落。[2]故TIA急性期应积极正规抗凝治疗,达到减少TIA再发及预防脑梗死的目的。[3]针对TIA的发病机制,笔者在TIA治疗中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的治疗方案。既往普通肝素抗凝治疗TIA取得了确切的疗效,但因其半衰期短、易引起自发性出血,并且治疗中需进行凝血系统检测从而限制了其临床应用。低分子肝素为普通肝素解聚获得分子量较小的片段,具有下列特点:①生物利用度高,半衰期长;②抗凝作用强。体内激活的血小板因子4(PF4)可抑制普通肝素的作用,而低分子肝素则由于分子量小而较少受PF4的影响;③有促纤溶作用;④增强血管内皮细胞的抗栓作用而不干扰血管内皮细胞的其他功能;⑤对因子Xa、XⅡa的作用强于Ⅱa因子的作用,对血小板数量和机能影响弱,一般无需连续实验室检测。阿司匹林是已知应用最广泛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该药通过作用于环氧化酶(COX1)多肽链529位丝氨酸残基阻断血小板形成TXA2,并影响血小板与白细胞的相互作用。本研究通过40例TIA患者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随机对照观察,结果显示治疗组基本治愈率及总有效率(72.5%,92.5%)显著高于对照组(30%,67.5%),(P<0.01)。说明阿司匹林(ASA)加用低分子肝素(LMWH)防治TIA发作和脑梗死发生的近期疗效优于单用阿司匹林(ASA),临床应用较为安全,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1] 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

[2] 王维治.神经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31.

[3] 戚晓昆.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研究进展.中华老年心血管病杂志,2006,7(3):210-212.

猜你喜欢
短暂性脑缺血肝素
胆绿素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
肝素在生物体内合成机制研究进展
费森尤斯血液透析机中肝素泵的故障处理及日常维护保养
大黄总蒽醌提取物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尤瑞克林治疗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观察
阿托伐他汀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48例临床效果观察
原花青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肠道功能的保护作用
细胞外组蛋白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关系的初探
肝素结合蛋白在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意义
尤瑞克林联合法舒地尔治疗高危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近期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