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 荣 廖 骏
如何看待劳动力价格上升对就业的影响
■ 莫 荣 廖 骏
劳动报酬水平低、增长缓慢的格局导致我国经济的结构性矛盾进一步加剧,工资水平低是国内消费长期低迷的关键原因
今年初,富士康、广东本田零部件厂等发生的极端事件引发了企业“加薪潮”,加上今年以来全国20多个省(区、市)相继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由此形成的劳动力价格上涨的种种讨论,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如果我国劳动力价格上升,其对就业有什么影响,如何把握工资上涨的力度,政府应该采取何种态度应对,是急需回答的问题。本文采用理论研究、数据分析和国际比较的方法,力图回答劳动力价格上升对就业的影响,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劳动力价格也就是劳动者的工资,与劳动力成本是不同的概念,劳动力成本不仅包含了劳动力价格,而且还包含了劳动者的社会保险、福利、培训和工作环境等相关的开支,劳动力成本大于劳动力价格。
在劳动力价格与就业方面有多种理论,各理论论述的重点和实用的范围是不一样的,代表性的理论:
一是马克思的资本有机构成增加减少就业并压低工资理论。马克思将资本区分为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并分别分析这两种资本对劳动力需求的不同影响,进而对不同资本有机构成下的就业与工资关系问题进行了讨论。第一种情况是资本有机构成不变。马克思认为,当资本有机构成不变时,资本积累的增长会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第二种情况是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马克思认为,技术进步和竞争必然使不创造就业的不变资本份额越来越大,同时使创造就业的可变资本份额越来越小(尽管绝对数量也可能增加)。因此,工业储备军(失业人员)将越来越庞大,并引发工资的降低。
二是古典经济学家的“工资铁律”。古典经济学家认为,由于人口过剩使工资不会大大地高于维持生计的水平,实际工资下降使企业利润增加,并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古典经济学家接受了马尔萨斯人口理论,认为在正常的环境下,人口过剩使工资不会大大地高于维持生计的水平,即所谓的“工资铁律”。李嘉图也从劳动力的无限供给得出工资必然会趋于生存工资的结论。约翰·巴顿在论述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时认为,实际工资下降使企业利润增加,并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三是凯恩斯的有效需求增加促进就业理论。凯恩斯认为就业量只与有效需求相关,降低工资不可能增加就业,相反,增加工资能够增加有效需求而有利于促进就业。凯恩斯认为在有效需求不足的条件下,降低工资不可能提高就业,除非边际消费倾向等于1,但这是不可能的。凯恩斯指出:“就业量改变时,货币工资趋于做出同方向的改变,但货币工资的改变不会和就业量的改变严重不成比例;也就是说,就业量的温和改变不会造成非常巨大的货币工资的改变。”这一观点得到了实证数据的支持,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斯1958年发表的《联合王国货币工资率的变化率和失业的关系:1861-1957年》一文,证实了货币工资率与失业率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即工资与就业有的正相关关系,增加工资反而有利于就业。
四是新古典经济学的边际劳动生产率理论。根据新古典经济学的分配理论,工资应等于劳动的边际产品与产品价格的乘积(即MP×P),边际产品可理解为劳动生产率,产品价格变化可用通货膨胀率表示,则工资的增长率为两者增长率之和。工资增长如果赶不上通货膨胀的增长,实际工资会下降,消费需求将下降;劳动生产率的收益如果不能被劳动者充分享有,工资的增长率低于劳动生产率和通货膨胀率之和,甚至低于劳动生产率增长率本身,消费需求的增长就不充分。工资水平还会影响消费者的消费预期,因为消费者的收入分为两部分:当期消费和储蓄。较低的工资水平不能形成可靠的收入预期,为了应对未来的不确定因素,居民不敢大胆消费,导致低收入水平下的高储蓄率,进一步制约了消费量的扩大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不利于经济增长和就业增加。
理论上讲,研究我国当前工资与就业的关系,判断劳动力价格(工资)和就业的关系是否协调,必须要回答两个问题,一是增加工资在宏观上是否能够实现经济总量平衡,并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二是在微观上是否会影响企业竞争力,并有利于企业结构调整这两大问题。
从宏观上是否能够实现经济总量平衡,并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看,我们认为,当前提高工资有利于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首先,提高工资水平,可以促进消费需求,推动经济增长。凯恩斯认为,经济增长的关键在于有效需求。短期内,有效需求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国内消费需求,国内消费的规模和结构决定了一国有效需求的规模和结构。而消费需求的核心是收入水平,劳动者收入增长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增长最基本的条件,是消费增长的内生性要素。只有收入增长,消费才能随之增加。劳动者工资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其消费需求的大小,低工资水平直接限制了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与消费能力,工资不充分增长或下降会抑制消费需求。因此,提高工资水平,可以有效促进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发展。
其次,工资增长可以改善需求结构,推动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由于商品需求的收入弹性不同,人均收入水平提高时,低收入弹性的商品需求相对下降,高收入弹性的商品需求相对上升。需求结构的变化将引起生产结构的调整,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而产业结构调整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因素,对经济发展有决定性影响。工资水平上升将增加对高收入弹性商品的有效需求,引发生产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第三,提高工资水平有利于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在劳动者工资水平偏低的情况下,居民收入主要满足生存消费,没有多余资金为自己和下一代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继而又使得下一代人力资本水平偏低,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从长期看,人力资本水平就难以得到提高,一定程度上影响经济在更高水平上持续增长。而提高工资水平可促进人力资本投资,并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从工资增长是否超过劳动生产率与物价增长率之和看,有两种情形:一是如果工资增长没有超过劳动生产率与物价增长率之和,对就业的影响要看外贸出口的情况,只有不断提高外贸出口水平,才能够消化多生产的产品,才能保持经济本身的自我平衡,否则,一定会因为产能压缩而使就业量减少。2008年底到2009年初,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外贸出口大幅下降,导致了1200多万农民工暂时失去工作回到农村,就是这一现象的写真。
第二种情形是,如果工资增长超过劳动生产率与物价增长率之和,意味着劳动者手里的货币多于生产出来的产品,将出现两个结果,一是企业劳动力成本大幅上升,必然会减少用人,从而减少当期就业。二是带来工资超发引起的通货膨胀,而通货膨胀积累到一定程度,尤其是政府为控制通货膨胀不得不收紧货币进行政策调控时,将对经济和就业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从数据看,社科院张车伟、张士斌利用收入法GDP的核算结果,得出我国处于第一种情形中,即工资增长远没有超过劳动生产率与物价增长率之和。
一是我国劳动报酬增长速度低于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1978年-2007年间,我国劳动生产率增长了41倍,人均劳动报酬则增长了32倍,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明显高于人均劳动报酬。
二是劳动报酬增长速度低于GDP增长速度,劳动报酬占GDP比重不断下降。利用收入法GDP的核算,1978年-2007年,我国劳动者报酬总额增加了64倍,同期GDP则增加了80倍。
三是低收入群体劳动报酬增长相对缓慢,收入差距不断拉大。把城镇劳动者划分城镇职工和城镇非职工劳动者两个类型,其中城镇职工主要包括城镇的正规就业人员,就业稳定、收入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都相对较高,而除了这部分人外的城镇非职工劳动者往往就业不稳定,收入水平低,社会保护程度较低。1978-2007年间,城镇职工平均工资增长了39.5倍,而其他非农就业者的平均工资仅增长了16.2倍。特别是2000-2007年城镇职工平均工资增长了1.7倍,其他非农劳动者工资则仅增长0.5倍。
国际比较的角度主要看劳动者、企业、政府三者的分配关系。一般来说,在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劳动收入份额要稳定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如美国1840-1920年维持在70%,英国1800-1880年间维持在60%左右;或者逐步上升,如日本1920-1980年从50%上升到70%,加拿大1900-1980年间从45%上升到55%。然而,我国劳动报酬份额的变动却展现出了完全不同的特征。在国民财富的分配方面,我国企业所得比重相对较高,劳动者所得比重较低,尤其是我国劳动者个人所得在1994年到2006年出现10个百分点的下降,由68.3%下降到57.8%。
多数发达国家在国民可支配总收入中,个人所得比重最高,政府居中,企业较低(见表1)。1994年到2006年,发达国家劳动者所得比重比较稳定,美国劳动者所得占75%左右,德国占70%左右,法国占66%左右,日本占66%左右,而我国则出现10个百分点的下降,由68.3%下降到57.8%。
同期,我国和发达国家政府所得比重也比较稳定,美国政府收入在国民可支配总收入中占15%左右,日本占16%左右,德国占19%左右,法国占23%左右,而我国占19%左右,高于自由市场经济的美国,相当于欧洲福利国家的水平。
同期,发达国家企业所得比重也比较稳定,美国企业所得占10%左右,德国占10%左右,法国占9%左右,日本由14.3%增加到20%左右,我国企业所得则出现10个百分点的增幅,由13%下降到23.3%。
表1 部分国家政府、企业、劳动者收入分配比例
从表1的比较分析可以得出,近10 多年来,我国劳动者的收入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而企业的收入却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升,政府的收入相对比较稳定。
1.我国当前的工资水平总体较低,尤其是农民工等普通劳动者的工资水平较低,与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其工资水平的上涨是一个必然趋势。
在我国经济30年快速增长且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的背景下,我国劳动报酬增长速度不仅低于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也低于GDP增长速度,工资增长远远低于劳动生产率与物价增长率之和的理论增长线。结果是,劳动者个人劳动报酬占GDP比重不断下降,低收入群体劳动报酬增长相对缓慢,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农民工等就业群体的收入更低。尤其是近10多年来,企业的收入出现大幅上升的态势,与劳动者的收入大幅下降成鲜明对比。由于过分压低农民工工资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现在已到矛盾的爆发点。因此,适当调高劳动者尤其是农民工的劳动报酬,有理论和实践的合理性。以农民工为代表的普通劳动者的工资、非熟练劳动者的工资、不受制度保护的劳动者工资水平的上涨是一个必然趋势。
2.我国有条件实施“工资与GDP同步增长计划”。
工人工资增长深层原因在于劳动边际生产率提高,在于生产函数改进嬗变。保持工资水平的合理增长不会削弱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反而有利于促进国内消费,企业职工尤其是农民工要求增加工资水平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提高工资水平,既可促进消费需求,推动经济增长,又可以改善需求结构,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还有利于增加人力资本投资,促进经济发展,从而增加就业机会。工资增长有助于底层工人更多分享改革发展成果,会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即便是具有挑战性的突发事件,也潜在包含可能推动合理社会建设的积极因素。因此,我国当前有必要采取适当措施,引导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使工资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增长,形成工资的合理增长机制,让工资增长水平与GDP增长水平相适应,与劳动生产率增长水平和物价增长水平相适应。
3.长期看,工资水平的合理增长还有利于缓解经济的结构性矛盾,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劳动报酬水平低、增长缓慢的格局导致我国经济的结构性矛盾进一步加剧,工资水平低是国内消费长期低迷的关键原因。劳动者工资增长速度明显低于GDP和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是我国经济结构性矛盾进一步加剧的深层次原因,这种状况得不到扭转,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就难以转变。因此,提高劳动者工资水平不会大规模抑制就业,反而会带动城乡消费,扩大服务业就业空间,缓解经济增长的结构性矛盾,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4.政府要对市场的行为持客观、中立和审慎的态度,并防止工资过度增长带来的就业下降。
政府要控制的是,形成合理工资增长机制,工资的增长不能超过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和物价的增长,避免工资水平的过快增长,防止带来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压力。如工资水平增长较快,尤其是超过劳动生产率和物价增长速度,将带来两个问题,一是增加企业负担,削弱产品国际竞争力,从而减少就业量;二是超发的工资会带来通货膨胀的问题,影响经济健康发展,长期看也会减少就业。长期看,工资适度增长尤其是一线职工工资的增长,其收入的边际效应好,有利于促进消费需求,从而增加就业;也有利于缓解经济的结构性矛盾,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所以,对工资水平的增长,政府应采取审慎稳妥的态度,同时引导市场力量发挥作用,保证在经济增长中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就业平稳增长。
作者分别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