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麻雀经济”阻碍发展方式转变

2010-02-15 14:49江西省信丰县科技局赖富春
中国发展观察 2010年12期
关键词:分工麻雀产业结构

■ 江西省信丰县科技局 赖富春

警惕“麻雀经济”阻碍发展方式转变

■ 江西省信丰县科技局 赖富春

转变发展方式,是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的一个重大战略,也是“十二五”规划的核心内容,更是各国各地应对后危机的重要举措。它由此成为了各地实现科学发展的有效途径。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要警惕“麻雀经济”成为转变发展方式的最大障碍。

何谓“麻雀经济”,顾名思义,就是按照“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思路,发展小而全的区域经济。从我国目前的区域经济发展态势来看,由于受“麻雀经济”模式的影响,加上缺乏对整个区域的统筹规划和“错位”发展,地区之间的专业化分工协作水平较低,产业结构高度相似,产业地区分工不够明显。有权威数据表明,我国东部、中部、西部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依次为0.99、0.96、0.95。由此可见,我国地区之间产业的“同构性”、“低度化”和“重复建设”现象十分突出。省与省、市与市、县与县,甚至镇与镇产业结构雷同、“小而全”的产业格局令人震惊,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作为世界上一体化最成功的典范,欧洲经济一体化已由最初的关税同盟发展到今日的经济与货币联盟。在这一进程中,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形成了合力推动了一体化的步步深化,其中产业分工做到了几十个国家差异化布局和特色化发展,打造了强势不衰的欧洲经济圈。

不可否认,“麻雀经济”引起的“同构化”和“低度化”产业结构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产业竞争力提升以及发展方式转变的最主要原因。首先,长期以来人为的条块分割、画地为牢的经济分散化和分割化过程助长了区域产业结构趋同,阻碍了地区间分工和交换的发展,造成了宏观资源配置效益的降低,抹杀了合理的劳动地域分工,导致了地区分割和地方保护主义,加剧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区域差异的扩大。其次,从产业成长的规律来看,产业的成长不仅表现为量的扩张,而且表现为质的提高。由于各地区在同一产业的重复建设和盲目扩张,必然导致产品供过于求,使产业的平均利润下降,严重地影响了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同时,这种力求每个区域的产业发展齐头并进,到头来只会形成新一轮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导致新的产能过剩,根本不利于转变发展方式。因此,区域内低水平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仍无法从根源上杜绝,这也是限制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综上所述,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中,避免“麻雀经济”、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必然成为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换句话来说,就是从深层次看,在促进区域经济合作的诸多因素中,区域产业分工是推动区域合作的最根本动力,要把区域化产业“挂”在经济一体化的产业链条上。因为,按照经济全球化模式,由于你生产你有优势的产品,我生产我有优势的产品,然后进行交易,这样降低了各自的生产成本,得到成本降低的收益,从而使参与地区实现互利共赢。尤其是经济一体化放宽了资本、产品流通的限制,扩大了各个地区的市场,从而获得更多的潜在收益,共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就是通过产业合理布局,达到转变发展方式的目的。当下,经济一体化是大势所趋,是一个全球浪潮,违背这个浪潮和趋势的地区就会被踢到历史的垃圾堆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有利于消除地区间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各种障碍,有利于劳动和资本的节约,有利于生产要素在地区间的自由流动、优化配置,从而达到提高规模经济效益,促进各地区的经济科学增长。

总而言之,区域整体竞争力归根到底在于产业的竞争力,而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在于产业区域特色优势的形成。从根本上说,区域产业结构的提升、区域之间的产业分工和合理布局,只有通过市场配置资源和政府“不越位”的规划引导,才能真正成功。为此,要坚持强化区域整体发展的观念,根据发挥优势和共同发展的指导思想,反对各行其是、条块分割及地方保护等,通过对区域内同类资源整合进一步扩大其生产规模,改变区域内“小而全”的发展模式,依靠主导产业规模的扩大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使区域内各地区根据自身资源特征,明确各自在区域内的产业定位和作用,通过深化产业分工,建立合理的产业分工体系,形成区域经济分工与合作的统一大格局,使区域内不同地区的生产要素能自由流动,在竞争中进行产业整合,在竞争中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和区域优势,依靠市场调节使产业分工与合作达到最优组合,在产业分工与合作中转变发展方式,使区域整体利益达到最佳。

猜你喜欢
分工麻雀产业结构
“分工明确”等十四则
税收政策对东营市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及意义
从分工层次来理解消灭“分工”
——基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分析
拯救受伤的小麻雀
“家庭的幸福需要彼此分工共同努力”
1958年的麻雀
整车、动力电池产业结构将调整
麻雀
紧盯着窗外的麻雀
基于Shift-share的成渝产业结构效益与竞争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