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湿的

2010-09-09 06:03姜奇平
中国新时代 2010年8期
关键词:特指活法异质

文 · 姜奇平

“月读”

人是湿的

文 · 姜奇平

只有认同人是湿的,才能理解湿营销。

人为什么是湿的?据说人体95%以上的成分都是水,而干的成分不到5%。但经济学不是这样理解的。经济学认为人是理性的,理性的成分占多少?占100%,甚至更多。有一种叫“干国与湿国”的游戏,在沙坑中划一条界,一边是引水修筑的湿国,一边是干打垒修建的干国。干国需用外力固化城堡,既成则坚固规整,但却略乏变化;湿国用水聚沙成塔,形态多变,然过则洪水泛滥。“干国与湿国”游戏玩到最后,总是水越来越多,最后流到干国一边,把干国变成湿国,或变成干湿混合的大同世界。

营销也有干湿之分。湿营销是一种“湿国”的营销,情感化、个性化、自我化、碎片化、信息瀑布、湿件、圈子、好友、关系、信任……都跟心有关,具有水的特性。这与“干国”的营销——那种冷冰冰的理性营销形成鲜明对照。

要说清楚“营销是湿的”特指什么,首先得了解“人是湿的”特指什么,甚至“湿”本身特指什么。如果只能用一个字从“道”上概括,我选择“心”。如果可以说“阴、阳”两句,第一句要说心是指世界的有机联系,相当于“Internet”中的“Inter”;第二句要说心是指世界的异质多样,相当于“Internet”中的节点。关于湿的一切,都是从这里来的。

湿以前是干,干与湿是从工业化开始分家的。在人类工业化的思想源头上,法国大哲学家笛卡儿把世界分为干国与湿国。干国的中心词是物,湿国的中心词是心,后世俗称心物二元论。

物与心,或者说干与湿的区别在于:物,第一是机械论的,否认有机联系,否定关系、信任、圈子之类你我不分的“湿”性存在;第二是原子论的,认为原子与原子是同样的,否定个体差异,演化为同质化生产。心,第一是有机论的,有机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比如信任、关系、圈子等湿营销中看到的现象;第二是异质论的,心理(如情感)是异质性的、个性化的、多样化的。比如同是强调个体,同质论通向大规模生产与营销;异质论则通向个性化生产和营销。差别就是在同质、异质上。

互联网出现后,干国倒霉的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机械论过头了,导致做事的摩擦系数过高(经济学上叫交易费用过高)。湿营销中的关系、信任就相当于润滑油,用来降低人与人之间的摩擦;二是原子论过头了,导致产品同质化严重,只能打价格战,没利润了,而需要个性化这种湿的东西来提高附加值。

互联网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心”的意思。它包含心(也就是湿)的两个基本面: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种“Inter”(主体间性),所以称做“Inter”的“Net”;与你是你,我是我这种干的活法(俗称契约论)正好相反。二是你与我不同,我与你不同,干的活法虽然强调你是你,我是我,但在货币面前,你和我没有任何区别;而湿的活法,强调在心面前,你与我是异质性的、个性化的存在,可以分别定价。所以湿营销会通过服务差异化、品种多样化、个性化定制,来系统地回避价格战,走向价值高端。它不是高在技术,而是高在人性。

论多样化,再没有比心更能的了。物是死的,心是活的,所以心比物更多变,湿比干更灵活。大规模定制,就是干国与湿国的混合。大规模承担的是干国的使命,用工业化求同的方式,降低成本;定制承担着湿国的使命,用信息化求异的方式,提高价值。对更广泛的互联网营销来说,更像是大水冲了干国,使干国、湿国不再那么界限分明,原来干的部分(社会化的部分)转化为共享用户规模、信任、社会网络等可融合利用的基础资源,以降低社会化成本;湿的部分成为在融合的土壤上齐放的百花、增值的个性化业务。世界无外乎网络与节点,把握住了二者的特征,就能找到背后的本质。因此,把厚厚一本《湿营销》读薄成一个词,无非就是“有机+个性”,即心。

(作者为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

孔子的话概括网络精神就是“和而不同”,即越融合,越个性化。湿营销,就是和而不同的营销的意思。《湿营销》第四篇反复讲信任对湿营销的核心重要性。信任就作用于网络层基础业务,这是一种新的所有制形式,即社会资本的产权形式。其湿的特点在于,信任是反契约的,特点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所有权不能在节点之间转移。不能说我把信任转给你,一方有另一方没有了,一定是相互信任,同时生效。这就是融合,是水所独具的湿的特征。另一方面,融合的结果,与工业时代相反,不是趋同,而是求异,是选择的多样化。

猜你喜欢
特指活法异质
换一种活法活吧
把孤独变成一种活法(组诗)
活法好,才活得好
随机与异质网络共存的SIS传染病模型的定性分析
Ag2CO3/Ag2O异质p-n结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光催化性能
换个想法,换个活法——评《人生是拆不完的礼物》
MoS2/ZnO异质结的光电特性
White Elephant
《老残游记》中的“何”系特指疑问句计量研究
执政者应学习异质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