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建设国际金融服务中心的动因、目标与对策

2010-09-07 05:48张启富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宁波315010
当代经济 2010年21期
关键词:金融中心金融业金融服务

○张启富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 宁波 315010)

宁波建设国际金融服务中心的动因、目标与对策

○张启富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 宁波 315010)

本文从国际金融服务中心的内涵界定着手,分析了宁波建设国际金融服务中心的动因,探讨了宁波国际金融服务中心的目标定位,并从总体策略选择、妥善处理与周边城市金融中心建设的关系、扶持本土金融业主体发展、推进区域金融业对外开放等九个方面提出了加快宁波国际金融服务中心建设的对策建议。

国际金融服务中心 宁波 目标内涵 对策

一、国际金融服务中心的内涵界定

宁波于2008年提出国际金融服务中心建设战略。一般来说,国际金融服务中心有两种理解:一是指国际金融中心,二是指提供国际金融服务的中心。其中,国际金融中心是服务于全球或某一国际区域的金融中心,如伦敦、纽约(全球金融中心)、香港、新加坡(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等。国际金融服务指一国金融机构提供的跨境金融服务和非居民金融服务,其中,跨境指资本(金)在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流动,非居民指外国的法人机构与自然人。

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必须具备需求(经济发展需求)、供给(政府供给引导政策)、基础(金融发展基础)与自然(区位与基础设施)等四个条件。从需求条件看,宁波仅是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不足以拉动其形成国际金融中心;从供给条件看,目前中央和省级政府不太可能支持宁波建设国际金融中心,而仅凭地方政府之力,很难推动宁波成为国际金融中心;从基础条件看,宁波与近邻上海有较大差距、与杭州有一定差距,短期内难以超越其而成为国际金融中心;从自然条件看,宁波是东南沿海重要港口城市,区位优势较明显,城建、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较好。

综合来看,谋求建设国际金融中心不是宁波的现实选择。相反,以港口和外贸为依托的大规模、高水平临港经济和外向型经济发展离不开优质、高效、多样化的国际金融服务支撑,基于这一需求条件,如果地方政府能出台有效供给引导政策,立足于区域金融的现有基础、良好区位与基础设施条件,将宁波建成“提供国际金融服务的中心”倒是可行选择和可达目标。

二、宁波建设国际金融服务中心的动因分析

1、建设国际金融服务中心是促进宁波经济又好又快和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

当前宁波经济发展的两个特征明显:一是外需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二是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出口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国际竞争力不强。这使得宁波经济发展面临两大问题:一是很难克服外需波动风险,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二是资源环境瓶颈约束加大,无法支撑经济可持续发展。

尽管如此,以港兴市仍将是宁波的根本战略,保持出口长期平稳高效增长仍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优化外贸结构势在必行,这将从两方面对金融业提出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求国内、国际金融服务更加优质、高效和多样化,尤其是国际贸易、物流和航运金融服务;另一方面,增长方式转变和外贸结构优化需要相关企业间的并购、重组和企业大量的研发、生产与销售费用投入,这要求金融业要能有效动员和聚集本地、周边,乃至境外的资本(金)。由此可见,宁波建设国际金融服务中心并非好高骛远,而是有着切实的经济发展需求。

2、建设国际金融服务中心是支撑宁波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客观需要

国际金融危机对于宁波的启示不仅在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也暴露出宁波制造业水平不高但所占经济比重过大、服务业发展水平低下且占经济比重过小的问题。宁波必须实现从制造业为主转向制造业和服务业并重,制造业的发展重点是做强、做精、做优,服务业的发展重点是做大和提升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度。

建设国际金融服务中心对于促进宁波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有两个重要意义:一是为制造业做强和服务业做大提供包括资金(本)在内的各种金融支持;二是金融业作为宁波经济支柱性产业之一,其本身发展也将导致服务业规模扩大和地区经济总量增长。2008年,宁波金融业和服务业对GDP贡献率分别为16.64%和6.71%,与上海的19.63%和10.53%、深圳的25.40%和12.97%、杭州的17.64%和8.17%相比,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3、建设国际金融服务中心是巩固和提升宁波金融战略地位的客观需要

作为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城市,宁波必须有与其匹配的区域金融产业。当前,宁波金融业面临较大的外部压力:在省内,杭州长三角南翼金融中心建设势头很猛;在长三角,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北翼的南京、苏州、无锡等也在推进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这使得宁波金融业的外部发展空间有被压缩的可能。

对此,宁波一方面要努力练好内功,加快扩大行业规模和提升发展水平;另一方面要准确剖析自身和竞争对手,找到突破点,实现与杭州等邻近城市之间的差异发展、错位竞争,而推进国际金融服务中心建设即是宁波金融发展的有效突破口,对于加快区域金融发展、巩固和提升区域金融战略地位极具现实意义。

三、宁波国际金融服务中心的目标分析

1、宁波国际金融服务中心是区域性金融中心

从内容上来看,国际金融服务与国内金融服务并无本质区别,但国际金融服务涉及到跨境资本(金)流动、货币兑换,以及非居民服务等因素,在政策、业务操作等层面比国内金融服务复杂,要求更高,风险也更大,这对区域金融业的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国际金融服务中心首先要是国内金融服务中心。可见,宁波要想建成“提供国际金融服务的中心”,首先要将自身打造成区域性金融中心,这是宁波国际金融服务中心的首要目标和内涵。

2、宁波国际金融服务中心以国际金融服务为特色

宁波建设国际金融服务中心的根本动力源于经济发展需求,尤其是以港口和外贸为依托的大规模、高水平临港经济和外向型经济发展对国际金融服务的巨大需求,这是宁波区域金融发展的独特需求条件,长三角除上海以外的其他城市均没有这一条件。因此,打造国际金融服务特色,既是宁波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宁波实现与杭州等邻近城市金融中心建设之间差异发展、错位竞争的有效突破口。在中短期内,宁波应着力打造以国际金融服务为特色的区域性金融中心,从长远来看,宁波应打造全国乃至国际领先的专业性国际金融服务中心。

3、宁波国际金融服务中心以国际贸易、国际物流和国际航运金融服务为主要发展方向

国际贸易对宁波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与作用不言而喻,伴随其而生的、有国际贸易活动生命线之称的国际贸易金融服务,绝对有理由成为宁波国际金融服务中心的首要发展方向。依托于高度发达的国际贸易和优良的港口进出枢纽,国际物流与国际航运在宁波外向型经济中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是宁波对外经济的新增长点,有望成为与国际贸易并驾齐驱的对外经济三大马车。因此,从更好地服务经济发展角度出发,宁波国际金融服务中心应以国际贸易金融服务、国际物流金融服务、国际航运金融服务为主要发展方向。

4、宁波国际金融服务中心应“立足浙江、依托长三角、辐射中西部、服务海内外”

当前,宁波金融业主要面临两类跨境和非居民金融服务需求:一是在宁波经营的涉外企业及其贸易、投资伙伴的国际金融服务需求;二是以宁波港口进出枢纽为依托的异地国际金融服务需求,如“无水港”建设,“属地申报、口岸验放”通关新模式实施,“江海联运、海铁联运”物流新格局构建等,都将会产生较大的异地国际金融服务需求。这使得宁波国际金融服务中心的服务(辐射)范围变得大且分散。可以这么说,凡是与宁波有国际经济与贸易方面往来的国家和地区都将是宁波国际金融服务中心的服务(辐射)区域,从这个角度来说,未来宁波国际金融服务中心的服务区域应该是“立足浙江、依托长三角、辐射中西部、服务海内外”。

四、加快宁波国际金融服务中心建设的对策思考

1、自然渐近与供给引导并举,当前特别注重供给引导

金融中心有两种形成模式,即自然渐近模式和供给引导模式,前者主要靠经济发展产生的金融服务需求拉动而缓慢形成金融中心,如纽约、伦敦;后者主要靠政府人为设计、强力支持而快速形成金融中心,如新加坡。审视宁波金融业现有的基础,不难看出自然渐近的影子,但从国内近30座城市和长三角6座城市(上海、杭州、宁波、南京、苏州、无锡)争建金融中心的外部环境来看,宁波走自然渐近模式已不现实。因此,宁波要采取自然渐近与供给引导并举,当前特别注重供给引导的总体策略,一方面要因地制宜,出台有效的地方供给引导政策;另一方面要积极争取中央和省政府更大的支持,又好又快地推进国际金融服务中心建设。

2、融入上海、错位杭州

如何处理与上海和杭州金融中心建设的关系,是宁波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对此,宁波要“融入上海,错位杭州”。“融入上海”要求宁波主动融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使其各项功能尤其是国际金融服务功能在宁波得到有效延伸,同时,宁波要通过自身建设弥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在中小企业和零售国际金融服务等方面的缺口,成为其有益补充。“错位杭州”要求宁波努力打造国际金融服务特色,对抗杭州长三角南翼金融中心建设的综合优势,实现特色取胜、后来者居上。

3、强力扶持本土金融业主体发展

宁波要在充分吸收近年来本土金融业主体经营不够成功的教训的基础上,立足经济与金融发展实际,强力扶持本土金融业主体发展,实施本土金融业主体发展战略,在政策、税收、投入等方面加大倾斜和支持力度,做大、做强本土金融业主体。当前,要继续加大对宁波银行、鄞州银行等的支持力度,加快村镇银行组建速度、壮大其资产和经营规模;要重点发展证券期货、保险业等本土金融业主体,谋求成立一家地方性券商、二到三家期货经纪公司和一家保险公司,充分发挥其促进和繁荣区域金融市场的功能,逐步形成与国际金融服务中心地位相符的本土金融业主体产业。

4、全面推进区域金融业对外开放

与支持本土金融业主体发展相对应的是要加大非本土金融机构的引进力度。目前,国内主要金融机构均在宁波设有分支机构,因而重点要放在引进外资金融机构尤其是外资银行方面。一是要帮助已经开业的汇丰、恒生、渣打银行有效运转;二是加快已经签约的华侨、东亚、花旗等银行的筹建速度;三是要继续引进新的外资金融机构;四是要推动宁波国际银行和宁波协和银行的改革和重组工作,壮大其资产与经营规模、提高其服务水平与赢利能力。总之,宁波要在国家政策框架内,加大对外资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使其在宁波落地生根并开花结果,为本土金融业主体提供借鉴与学习的对象,提升宁波金融业的整体发展水平。

5、进一步完善区域金融市场体系

目前,宁波区域金融体系存在四个突出问题:一是行业发展不平衡,银行独大,证券、保险等偏小;二是业务水平较低,主要集中于低端业务,高端业务规模小、水平低;三是金融服务供需结构性偏差明显,大量小企业急需资金而得不到支持,金融机构过分青睐大中型企业;四是动员能力不足,区域内大量民间资本没有适合的投资渠道。

针对上述问题,近期宁波应重点发展产权交易市场、风险投资(创业投资)基金市场、信托市场、证券期货和保险市场等,有效动员包括民间资本在内的区域金融资本,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和多样化金融服务。要进一步推进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服务体系建设,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如有可能,宁波还应充分利用余姚中国塑料城拥有的在塑料制品上的定价权,谋求建立化工塑料期货交易所,获得一个全国性的商品期货交易平台。

6、构建“一街三中心”金融集聚区发展格局

金融中心建设离不开金融集聚区的建设,如上海浦东金融核心功能区、杭州“一区两带金融区”等。目前,宁波已经基本形成“一街一中心”的金融集聚区格局。“一街”为中山东路一条街,目前已经基本成形,是宁波的金融管理、信息和交易中心。“一中心”为尚在建设中的宁波国际金融服务中心,是近期建设重点,应通过有选择性地吸引金融机构入驻,着力提升其国际贸易、国际物流和国际航运金融服务的水平与辐射能力。

此外,宁波还应根据经济发展需要,充分利用南部商务区的总部经济优势和梅山岛保税区的政策与地理优势,再规划建设两个金融集聚区,前者重点发展总部金融服务,后者重点发展离岸金融和国际金融服务,形成“一街三中心”金融集聚区发展格局(见表1)。

表1 宁波“一街三中心”金融集聚区格局构想

7、重点发展三大国际金融服务业务

当前,宁波有关部门应出台具体政策,鼓励和引导区域金融机构重点发展国际贸易、国际物流和国际航运金融等三大业务。在国际贸易金融方面,要重点发展国际结算、信贷和担保,国际结算的重点是依托信息技术提高结算效率和质量,国际信贷的重点是发展供应链融资,国际担保的重点是发展信用证、保函、保理等业务。在国际物流金融方面,要在稳步发展国际物流结算、仓单金融的基础上,重点发展国际物流授信业务,充分发挥国际物流企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扩大宁波国际物流行业规模和水平。在国际航运金融方面,重点依托东部新城的国际航运服务中心和国际金融服务中心,集聚发展航运融资、海上保险、航运会计、资金结算等业务,推动二者互相促进、比翼双飞。

8、争取人民币跨境结算和离岸金融业务试点

人民币跨境结算与离岸金融业务试点是当前我国金融改革的重点与热点。综合来看,宁波已具备了试点上述两项业务的条件。从需求看,宁波对外贸易发达,与境外试点地区的东盟十国、香港、澳门地区经济联系、贸易往来密切,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需求巨大;从政策与交易选址看,梅山保税港区是国家级保税区,完全可以试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和开展境外人民币存放、拆借、兑换、买卖等离岸业务;从业务操作看,获准从事离岸金融业务试点的四家中资银行(招商、深发展、浦发和交通)等均在宁波设有分支机构。

当前宁波一方面要主动向国家有关部门申请,加强沟通与交流,积极争取有关主管部门的支持;另一方面要组织有关职能部门和金融机构,积极向试点省、市学习,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尤其是做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准备工作。根据今年两会上传出的消息,国家有关部门已将包括宁波在内的第二批15个沿海城市上报国务院申请试点,有望近期获得批准。

9、加强理论研究与人才培养

理论研究不足是宁波金融业发展的一个软肋。对此,宁波要充分利用国内外各种研究资源,以国际金融服务中心建设为中心,深入开展理论与实践研究,将研究成果以《宁波国际金融服务中心建设年度报告》的形式每年定期公开出版,一是固化研究成果;二是为地方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与依据;三是帮助地方政府把握建设进程和成效;四是扩大宁波国际金融服务中心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建设国际金融服务中心同样离不开一定数量金融高端人才和大批量应用型操作人才的供给。对于前者,宁波要引进和培养并举,以引进为主;对于后者,宁波要在服务型教育体系框架内,加大对地方高校金融及相关专业的投入力度,支持和引导这些专业加大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力度,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国际金融服务中心建设培养更多、更好的应用型操作人才。

(注:基金项目:2009年宁波市决策咨询研究课题,课题名称:建设宁波国际金融服务中心的目标内涵要求及对策研究;课题编号:J09-B1;课题主持人:张启富。)

[1]张启富:宁波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水平实证评价[J].宁波经济:三江论坛,2010(2).

[2]谢永康、林崇建等:国际金融危机视角下的宁波发展方式转变[M].浙江人民出版社,2010.

[3]谢永康等:2010宁波发展蓝皮书[M].浙江人民出版社,2010.

[4]张启富: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研究[J].浙江金融,2009(1).

[5]周建松:宁波金融业理应发展得更快更好[J].浙江经济,2005(7).

[6]周志芬:从宁波近十年的经济发展看金融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J].金融论坛,2004(5).

[7]王益澄:宁波构建区域金融中心的对策思考[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9(6).

(责任编辑:胡婉君)

book=83,ebook=132

猜你喜欢
金融中心金融业金融服务
“三农”和普惠金融服务再上新台阶
让金融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佛山万科金融中心
协力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上海外滩金融中心空中健身会馆
金融业的发展与经济进步的关系
第三方支付平台对我国金融业的促进作用
某金融中心冰蓄冷系统的应用与经济性分析
PYRAMID PAI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