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世界杯乒乓球赛柳承敏前三板技术的分析

2010-09-05 03:46徐学慧刘宗焱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王皓接发球发球

徐学慧,刘宗焱

(1.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公共教学部,浙江 温州325035;2.温州大学 体育学院,浙江 温州325035)

2007年世界杯乒乓球赛柳承敏前三板技术的分析

徐学慧1,刘宗焱2

(1.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公共教学部,浙江 温州325035;2.温州大学 体育学院,浙江 温州325035)

在乒乓球比赛中,前三板技术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比赛的胜负。对柳承敏在2007年世界杯乒乓球半决赛和决赛中前三板技术运用的情况进行分析,并寻找其技术特点和规律,可以为中国男子乒乓球运动员在对决中所采取的技术提供应对策略。

世界杯乒乓球赛;柳承敏;前三板技术

在乒乓球比赛中,前三板技术(发球、接发球、发球抢攻)的运用直接影响到比赛的进程与结果。前三板技术是争取主动、抢先上手、压迫对方的有力利武器[1]。可以说,乒乓球前三板技术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比赛的胜负。在2007年世界杯乒乓球赛中,韩国选手柳承敏一路过关斩将,在半决赛中战胜王励勤杀进决赛,随后又与王皓展开激烈的冠军争夺战。柳承敏作为韩国国家乒乓球男队在国际比赛中的主要对手之一,屡屡给中国运动员施加压力,构成了极大的威胁,而且越到大赛打得越英勇顽强,尤其是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他一举夺得男子单打金牌,从而造成中国乒乓球史上的一个遗憾。成绩的获得,除了他顽强拼搏的精神以外,还与他突出的前三板技术是分不开的。柳承敏除了有着灵活的步法、超强的爆发力之外,还有着不错的手感,前三板凶、稳结合的比较好。通过对柳承敏前三板技术的分析,寻找其技术特点和规律,为中国男子乒乓球运动员在与其对决中所采取的技术提供应对策略,从而为提高中国男子乒乓球运动比赛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

柳承敏在2007年世界杯乒乓球赛的半决赛和决赛中分别对阵中国选手王励勤和王皓的两场比赛中使用的前三板技术。

2.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互联网、图书馆、期刊网等查阅大量与本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已有的研究成果,为本课题提供理论依据。

(2)录像观察法。反复观察柳承敏在2007年世界杯乒乓球赛的半决赛和决赛中分别对阵中国选手王励勤和王皓的两场比赛的录像,对其前三板技术进行细致分析与研究,并作出详细的技术统计。

(3)统计法。收集相关技术指标的数据后,采用SPSS13.0对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

二、结果与分析

1.发球稳中求变

柳承敏发球落点为左右长短中相结合,旋转以侧上侧下为主,总体来说是稳中求变,对接发球环节能造成一定的威胁。柳承敏的发球方式及发球效果见表1、表2。

表1柳承敏的发球方式

表2柳承敏的发球效果(N=72)

由表1可知,柳承敏所有的发球都是侧身正手位,没有使用反手位发球。他发出的球大多以侧上旋和侧下旋为主,有高抛和低抛的区别,动作隐蔽性较强,结合旋转和落点的变化,往往令对手不能很准确地判断其旋转的强弱,而导致接其发球即处于被动的局面[2]。由发球落点可以看到,柳承敏的中路短球所占比例最高达64%,而右路长球没有出现,这是因为王励勤和王皓的正反手都具有很强的进攻能力,为了不至于一发球就处于被动,柳承敏就只能发中路短球控制对手,避免对手的抢先上手。另外,柳承敏没有发急长球至对手的右边,这是因为王励勤身高臂长、护台面大,而王皓先进的反手直拍横打技术使得站位偏中间而迫使柳承敏不敢轻易发急长球至他们的正手大角。除了以上两种发球落点外,柳承敏还结合了左路短球和右路短球及配合偶尔左路长球来分散对手的注意力。左路长球虽然只占了7%的比例,但它起到了牵制对手注意力的作用,使对手注意力不能总是放在短球上,从而有利于各种变化战术的开展。由表2可知,从发球效果来看,柳承敏发球有32%被王励勤和王皓直接抢攻,仅有11%可以直接得分,说明其发球对王励勤和王皓威胁不算太大,但也容易造成他们的接发球失误。柳承敏自身的发球失误控制还是在正常范围内。

2.接发球技术全面

柳承敏的接发球技术非常全面,手段变化多端,往往出乎对手意料之外,从而能从接发球的被动转化为主动(见表3)。尤其是其接发球假动作的晃撇和快挑起到了声东击西的作用,令对手难以招架。

表3柳承敏的接发球技术

由表3可知,柳承敏在接发球时主动上手的概率很高,快挑和攻拉的两项比例达到了31%,可以看出柳承敏具有艺高人胆大、积极主动、顽强拼抢和心理素质过硬等特点。在高水平的对决中,运动员在发球这一环节肯定会严密地控制对手,尤其对王励勤和王皓这样的优秀选手更是如此,让每个球都做到主动上手是不可能的。因此,柳承敏在接发球环节就不得不使用摆短和搓长等过渡技术,这两项技术的运用分别占53.0%和16.0%。可见,柳承敏在接发球过渡技术上主要以短球控制为主,配合搓长技术来调动对手,分散对手的注意力,根据对方的站位,突然摆短或搓长,进而达到丰富战术,令对手不适应而导致失误的目的[3]。另外,柳承敏在接发球环节中主动上手和摆短控制使用的频率相当,均达到了30%以上,这说明他在接发球环节力争主动,能抢攻则抢攻,不能抢攻就严密控制对手,结合落点变化,减少了对方的抢攻机会,加大了抢攻的难度。

3.发球抢攻能力强

柳承敏作为直拍单面打法的选手,发球抢攻是其最重要的得分手段之一。虽然反手有一板反抽技术,但在比赛中尤其是在发球抢攻环节中极少运用,因而把柳承敏的发球抢攻技术归纳为正手位和侧身位抢攻(见表4)。

由表4可知,柳承敏在与王励勤和王皓对决合计25次的发球抢攻中,正手位和侧身位抢攻比例分别占32%和68%。这说明柳承敏的主动侧身用正手攻击对手的意识很强,顺应了当今乒坛的发展趋势,即“以正手为主”的潮流。不过直拍单面打法也注定了柳承敏不得不使用更多侧身位的进攻。从柳承敏正手位和侧身位抢攻的比例中还可以看出,在王励勤和王皓与柳承敏交手的过程中,主动将球送给其正手位的概率相对来说是比较大的。由此可见,柳承敏的侧身位正手抢攻给包括王励勤和王皓在内的任何对手都带来了不小的威胁,因为相对来说,侧身位的杀伤力比正手位更大[4]。这样就迫使对手干脆直接送其正手,主动形成相持,在这一战术上尤其是王励勤运用较多。根据柳承敏发球抢攻特点,其对手已形成普遍的战术共识,即压反手调正手。一般而言,发球抢攻技术是运动员的重要得分手段,而柳承敏突出的发球抢攻能力,使得发球抢攻技术上升为其主要得分手段之一。另外,由于王励勤和王皓在接发球环节控球能力很强,导致柳承敏在正手位发球抢攻环节成功率也受到一定的影响,仅32%。其中柳承敏在与王励勤比赛中发球抢攻的抢攻率和命中率稍高于与王皓的比赛。总的来说,柳承敏的发球抢攻技术是以正手位抢攻为得分手段,他跑动灵活,全台用正手进攻得分,体现了快、准、狠的特点。如果对方在接其发球方面控制比较严密,那么会导致柳承敏发球抢攻的命中率不是十分的理想;但当柳承敏的抢攻率和命中率都高的时候赢下比赛的概率也就比较大。

三、结论与建议

柳承敏的全部发球技术都是使用的正手发球,以发中路短球为主,有高抛低抛的变化,旋转变化明显,落点变化活,控制性好,发球动作隐蔽性强,体现了“变”的特点。柳承敏的接发球技术全面,积极主动,控制为主,其中主动上手挑打使用频率较高,结合晃撇牵制对手,充分体现了“敢”和“巧”的特点。柳承敏的发球抢攻能力较强,主要以侧身位正手为主,从对手接其发球时即产生很强的心理压力,抢攻一板更是让对手恐惧,充分体现了“快”和“凶”的特点,但其稳定性稍显不够。

中国男子乒乓球运动员在与柳承敏比赛时,应坚持采用压反手调正手的基本战术,同时也要结合在前三板时首先给到其正手位再回到反手位并注意落点调动的策略,通过这一突然的变化来限制柳承敏的侧身位抢攻。针对柳承敏的发球,我国运动员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提高接发球的能力。在判断准确的前提下主动先上手,尤其对于相持能力强的运动员,更应该注意先上手然后形成相持,通过相持的优势来赢下比赛,这样柳承敏发球抢攻的机会就会大大减少,不利于其打疯了的现象出现。二是提高发球的质量。减少或甚至不给其直接接发球抢攻的机会,只要打到后面的相持,其单面拉打法的劣势就会显现出来;利用发球的突然变化造成柳承敏的不适应,直接形成发球抢攻机会。三是加强乒乓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培养全面的战略意识,提高赛场的心理调节能力,发扬敢打敢拼的无畏精神[5]。

[1]苏丕仁.乒乓球运动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02-209.

[2]马俊峰.对刘国梁前三板技术的分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999(4):50-51.

[3]周瑞琪.乒乓球先发制人的技术——“前三板”的认识与操作[J].浙江体育科学,2002(3):38-41.

[4]卢义锦,姚士硕.人体解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88-199.

[5]韩志忠.乒乓球教学、训练、竞赛与科研[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90-92.

[责任编辑:樊炳有]

Analysis on LIU Chengmin First Three Panels Technique at 2007 World Cup Table Tennis Tournament

XU Xuehui1, LIU Zongyan2
(1. Public Courses Department, Wenzhou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Wenzhou, 325035, China; 2.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Wenzhou University, Wenzhou, 325035, China)

In table tennis match, the first three panels technique concerns directly the final result of the match. This paper, making an analysis on the first three panels played by LIU Chengmin at 2007 World Cup Table Tennis semifinals and finals, tries to find out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rule behind them, which will provide countermeasures for China men's table tennis players in matches.

World Cup Table Tennis Tournament; LIU Chengmin; First three panels technique

book=1,ebook=97

G846

A

1671-4326(2010)01-0069-03

2009-02-27

徐学慧(1965—),女,浙江温州人,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公共教学部讲师;刘宗焱(1985—),男,湖北武汉人,温州大学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王皓接发球发球
对当今世界高水平男排比赛发球体系的研究
我国竞技排球比赛中发球技战术运动规律研究
我是小小绘画家
Limit Cycles by Perturbing a Piecewise Near-Hamiltonian System with 4 Switching Lines
近期世界大赛女排主要对手接发球效果的对比与对策研究
青年球员的乒乓球接发球抢攻战术选择的研究
对瓦尔德内尔、张继科2/3右半台短球接发球的研究
王皓国画作品
第52届世乒赛女子单打前3名选手接发球技术分析
提高排球发球教学有效性的方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