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 丰 李峻岭
解析电视专题片解说意境之美
□ 田 丰 李峻岭
电视专题片解说,是在专题片文字稿件的基础上所进行的有声语言二度创作,它与画面、音响等视听元素一起构成了电视专题片的独特气质。作为重要表现手段,专题片解说不仅可以深化主题,扩大画面容量,而且可以弥补自身在时间、空间上的局限性,更明晰地表达作者的创作意图。
李泽厚在《意境杂谈》中写道:“意境有如典型一样,如加以剖析,就包含着两个方面:生活形象的客观反映方面和艺术家情感思想的主观创造方面,为了简单起见,我们把前者叫做境的方面,后者叫做意的方面。意境是在这两方面的有机统一中反映出来的客观生活的本质真实。”这种本质真实反映在专题片前期创作中体现为画面先行和主题先行两种工作流程。前者是先进行现场拍摄,积累大量的画面素材,后期编辑时再根据这些画面形成情节并最终形成解说词。后者是先确定主题,形成稿件,然后按照稿件的描述组织拍摄和剪辑画面,解说词在拍摄开始就已经确定。
然而,无论是透过对客观现实摄录的截取、运思还是从文字符号向有声语言的斟酌转换,播音员只有将自己的想象和联想带入其中,传递出信息以外更多丰富的内涵和外延,才能最终激发受众的审美情感,带来双向互动的深层愉悦。因此,由于具备了创造主体的文本创造与接受主体的想象创造的相互融合,专题片解说才具有情境虚实相生的可能。而通过专题片播音员的二度创作,表现为审美的初级本体的情象才能得以更好释放,通过审美超越升华为境界,因此可以说,境界实现与否是解说动能实现程度的终极体现。
有专家曾指出,意境内涵结构应包括:“情景交融”“象外言外”和“进乎道”三个层次。情景交融是意境内涵结构的基础层次,象外言外为第二层次,最高层次为进乎道层次,在这一最高层次,文学艺术意境之道与哲学之道相通为一,从而文学与哲学也相通为一。这三个层次既表现为不同作品意境创造上存在的横的关系,又表现为一个逐级升华的纵的完整的审美过程。①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纵深的美学追求,专题片解说才能跳出“应该掩藏在画面语言之后,不带有任何感情色彩和观点,仅仅对画面进行补充说明”的固有思维模式,有了日渐明晰的美学方向。
物境。所谓物境是指透过静态的自然景物或某种动态场景的描述而流露出的意境。如专题片《故宫》中有一段这样的解说:这里是皇帝赏玩书画的私人空间。200多年前,一个名叫弘历的皇帝常常独自坐在这个不足6平方米的小暖阁里,静静地欣赏着三件堪称绝世珍品的书法。它们是王珣的《伯远帖》、王献之的《中秋帖》,还有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弘历认为,这是整个大清帝国汪洋般的宫廷书画收藏中,最精致的三件东西,为此他特意将这间小屋改名为三希堂。
这段解说看似客观地描摹故宫的自然景物,然而字里行间都流露着对故宫昔日美丽身影的留恋,充满着对中国古代艺术的景仰之情,而这些信息在片中后面的解说中也得到印证。
“观物取象,立象尽意”,这正体现着创作者的意图。本片配音通过对“物境”——故宫历史的重现,勾起大众对中华灿烂文明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从而阐发抚今追昔的爱国情怀。诚然,在现实中确有不少专题片配音虽然描述了“物”,却上升不到“境”的高度,原因就在于创作者内心的感受不深切、不流动,营造的物象没有注入情感而显得僵硬、苍白。因此,“物境”中的“物”已不是单纯的“物”,而是蕴涵着其自身带给人的思考。我们在解说中应做的就是通过这个“物”由己及人、由景言情。
情境。所谓情境是指解说时在文稿中以恰到好处的抒情或议论,构成情文并茂的情节而产生的意境。解说员在此时要使自己的思想感情处于强烈的运动状态,充分运用内外部技巧来表现作品中丰富的意象和情感,最终“形之于声,及于受众”。在专题片《圆明园》中,有这样一段解说:夏宫中到处都是宫殿,其中充满着古玩、书籍、绫罗绸缎和各种珍宝,这是一千零一夜中的场景,是一种幻境!……英法联军占领皇家园林的消息传到了避暑山庄,咸丰明白,他已经无力控制自己的帝国,圆明园的前途也只能听天由命了。
在这里,解说语言一方面描绘圆明园的盛世美景,烘托出圆明园在历史上曾经达到的无上辉煌,另一方面也映衬出对当政者昏庸的慨叹,对园林不久后遭毁命运的痛心。播音员在处理稿件时,只有心中直指主题,设身处地地感受,才能使有声语言散播出能量巨大的情感张力,令人动容。
人境。所谓人境是指解说在人物刻画、塑造过程中产生的意境。这里的人物刻画,包括解说中对人物肖像、行为、语言、神态、表情等细节方面的勾勒。这些描绘看似客观,不露声色,似乎并未直接表露创作者的“心迹”,但同时又建立了一个“召唤结构”,即作品的意义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促使观众去寻找作品的意义,从而赋予他参与作品意义构成的权利。②这样,有限的文本便有了意义生成的无限可能性。文本的空白召唤,激发观众进行想象并填充作品潜在的审美价值的实现,是吸引和激发受众想象来完成文本、形成作品的一种动力因素。播音员需要将主观情感融汇于这些客观的描述中,感受到这个艺术形象的真实、客观,同时通过展开联想来使这个形象更加丰富、完整,生发出无限的新的面。在专题片《大国崛起》第四集《工业先声》中,有这样一段解说:《国富论》出版12年后的一天,伦敦刚刚下过一场阵雨,雾都的空气霎时变得新鲜而清爽。这天晚上,职务仅仅是一个海关官员的亚当·斯密,应邀去一位公爵家里做客。客厅里的王公贵族和商界巨贾,几乎掌握了英国经济的全部命脉,英国当时的政府首相皮特先生也在其中。当斯密下了马车,步入客厅时,原本散坐四处、谈笑风生的绅士们,立即停止了话题,大家把眼光都投向了斯密,并纷纷站起向他致意,斯密不好意思地说:“先生们,请坐。”这时候,已经站在斯密身边的首相皮特认真地说道:“博士,您不坐,我们是不会坐下的,哪里有学生不为老师让座的呢?”。这一段既有对人物动作的刻画,也有人物语言、神态的描述;既有人物的“形”,更展现了人物的“神”。通过对“人境”的刻画,生发出当时英国尊师重教风气的形成为其大国崛起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一发人深省的主旨。
在专题片配音“人境”的烘托上,不少地方都会涉及到为人物配音的问题。我们知道,社会中不同身份、不同年龄和不同文化修养的人用词造句的方式也有所不同。播音员应当明确讲话人是在何种场合、以何种身份出现,应当使用何种语气,从而决定自己采用什么样的表达。需要注意的是,为专题片中的人物配音,主要强调“神似”,尽量在神态、感情上下工夫,而不一定无视自己的嗓音条件,硬要在声音的外形上模仿片中的人物原型。
以情感介入导入意境。意境的基本特征是“情景交融”。意境之所以感人,就在于作品中的形象寄托的是创作者真实的感情。试想一部专题片解说如果没有真实情感的注入,就好似没有灵魂的机器人在说话,纵使有声但无深意。我们常说以情写景意境生,无情写景意境亡。一段优秀的专题片解说词必定蕴藏着作者的深厚感情,而播音员在进行二度创作的时候,既要体会出稿件中所蕴涵的真情实感,更要有自己独特的内心感受,将自己对稿件独到的理解表现出来。正所谓“境,非独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③
以形象的刻画烘托意境。形象境像包括稿件中所描写的自然景物,各种动态的物景、人物言行、情感等。播音员通过有声语言还原甚至深化稿件的意境空间,关键在于对稿件所描绘出的场景的理解把握以及由此引发的语言外化,包括停连、重音、语气、节奏等各个方面。我们有时会在许多专题片配音作品中听到塑造形象的种种手段,似乎有境像万千之感,但这些配音为什么激不起受众的喜怒哀乐,调动不起受众的情感变化?究其根源就在于创作者内心的感受不深切,营造的境像不生动、具体。所以说,能否营造出意境空间,关键在于创作者能否抓住所描绘事物的本质特征。在符合稿件的前提下,以稿件提供的材料为原型,使稿件中的人物、事件、情节、场面、景物、情绪……在播音员脑海里不断浮现,形成连续活动的画面,并不断引发相应的态度、感情的过程。
以内敛的表达凸现意境。专题片解说中的意境,是要让人产生联想和想象,“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才是我们追求的效果。而就其意境创造上来看,其形态更趋向于一种文学隽永式的“收”,而非体育解说式的“放”,这是由专题片给人以启示、思考的特性决定的。播音员首先要通过对稿件内在语的体会来寻找其内敛表达的依托点,然后再运用自身语言表达的弹性和张力来予以体现。在进行创作时,播音员声音不应用到极致,而要对发声做适当的控制。“如盐在水,有味无痕”,这是对专题片解说含蓄表达的一种形象描述。大多数专题片解说都不需要使用完全放开的声音,这就像你在别人近处解释问题时不应当大声叫嚷一样。
以整体的和谐升华意境。专题片解说要实现其意境,必须对解说所处整体中的其它元素给予充分的关照。这种关照的分寸拿捏不仅表现在解说员个体的用声上,还体现在人声和专题片画面、类型、音乐、同期声的和谐共生上。
首先是解说与画面的和谐。解说词内容风格多样,与画面的关系有时候并不是单一的对应关系。如果一味认为解说是依附于画面的次要元素,就将造成解说风格的单调。在一个节目中,各段解说与画面之间有时要以画面为主,声音要适当地控制,而有时要以声音为主,解说突出于画面之上。追求造诣的解说者应当善于体味其中的微妙之处,用细致周密的声音变化和画面配合,营造出一种声画交融的意境之美。
其次是解说与节目形态的和谐。不同的专题片类型体现为不同的和谐形态。比如中央台的《国宝档案》以播出国宝文物介绍、鉴赏的专题片为主。为了凸现艺术品的美感,播音员的表达更多表现为吐字柔长、节奏舒缓、上声完满、归音到家等特点。此外,这类节目的解说词多引用名句、诗词,或运用对比、对偶、排比等修辞方法,因此这类节目在解说时有时甚至需要通过一定的夸张、拖长调值、音长等方式来形成音韵美,从而呈现出一种独特的韵味感。
不同内容的专题片呈现的韵味感和抒情性各有不同。根据需要,解说语言应或有兴致、或显情趣、或细致描绘、或真挚抒情、或由衷赞美,量体裁衣,以此来使解说词本体创作思路切合画面语言、音响语言,形成整体美感并最终体现创作者的艺术追求。
本文责编:胡江银
注释:
①林衡勋:《论意境内涵的层次结构》,《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
②沃尔夫冈·伊瑟尔著,金元浦,周宁译:《阅读活动——审美反应理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③王国维:《人间词话》,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广东商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