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方, 唐 韦
(重庆交通大学财经学院,重庆400074)
从用人单位视角论经济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改进
——以重庆交通大学为例
王 方, 唐 韦
(重庆交通大学财经学院,重庆400074)
经济学专业的实践教学是学生沟通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的桥梁,更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指向社会经济实体的重要途径。在市场经济发展迅猛的今天,大力发展实践教学是面向市场需求培养经济学专业学生的重要模式。以重庆交通大学经济学专业的实践教学为例,在对用人单位进行了调查问卷分析后,对该专业的实践教学提出了改进建议。
用人单位; 经济学专业; 实践教学; 市场需求
经济学专业的实践教学是调节、延伸学业的重要环节。实践能力是学生的基本能力之一,与基本素质、专业基础理论方法、科研创新等能力一道,展示学生的能力水平。由于区域经济差异,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就业比东部地区更为困难。经济学的实践教学是学生沟通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的桥梁,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指向社会经济实体的重要途径。
经过近几年的大力改革,重庆交通大学经济学专业已经形成以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为总原则,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学科发展规划为依据,以社会需求和学生创新能力、综合素质培养标准为起点的比较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了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个性发展、专业基础和公共基础3大平台;基础型实验教学项目、提高型实验教学项目、研究创新型实验教学项目三个层次的兼顾基础技能培养与学生个性化发展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一)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
从实践内容来看:经管类应用本科教育的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实验、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或论文)、创新制作、社会实践等[1]。重庆交通大学经济学专业的实践教学具体关系见图1,其中课程实验教学包括经济法、商务谈判、市场调查与预测、证券投资分析、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和计量经济学等课程;综合性实践教学包括学年论文、社会调查、创业实践、企业经营策划、毕业论文等课程;课程设计包括经济法实习课程;校外实践则是毕业实习。其中本科生专业实践学分为29分,占总学分的16.11%。专业实践中校内实践教学的学分为19分、校外实践为10分,分别占实践部分的65.5%和34.4%。因此,校内实践基地承担了实践教学的大部分任务,是学生在校期间培养实践能力的主要场所。
图1 重庆交通大学经济学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二)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首先,学校投入了充分的硬件和软件设施,在课程教师的指导和相关制度的管理下,学生能够把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结合实验得到进一步的加深,同时提高了实践能力。经济学专业能够利用的实验室有经济管理信息化实验室、物流经济实验室、交通经济管理实训室,其中硬件设备主要是计算机、交互式多媒体管理设备、J-ERP沙盘模型、投影机、网络互联设备、服务器等,软件设备主要有SAP、用友J-ERP财务教学软件、钱龙金融教学系统、同望工程造价编制软件W COST200、物流仿真Flexsim教学软件、博星卓越综合物流教学实验系统、KJ物流管理沙盘实战模拟训练体系等。
其次,开展科研协作,推动重庆市经济管理类实验教学改革与发展。举办了多种形式的实验教学和实验技能的培训,尤其是借助钱龙证券模拟系统、SAP系统、国际贸易模拟系统、ERP系统等大型软件,通过与企事业单位的共同努力,与他们进行科研协作,共谋发展,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影响,在提高学校声誉的同时,也有力地推动了重庆市经济管理类实践教学改革与发展。
(三)校外实践基地建设
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是培养应用型经济管理人才的重要保障条件,与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共同构成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某种意义上,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是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补充,但其作用又是校内基地无法替代的。社会实践性的经济管理学科专业特点要求必须重视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我校经济学专业现在有西南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涪陵李渡区财政局、重庆立业房地产顾问有限公司、重庆奥雷英企业管理顾问公司等十几个校外实习基地,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保证了校外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
(四)实践教学方法与手段
经济学专业注重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要求教师从以教授知识为主转变为以指导学生的模拟体验式学习为主,由幕前的主角变成幕后导演,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教学模式,形成自主式、合作式为主的学习方式。
在实践教学中,既保留了部分传统的手工操作实验技术,又积极引进计算机仿真或模拟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并且将先进的信息技术与传统的手工操作相结合,确保实践教学方法和手段能适应全部实践教学的需要。
我们设计出《用人单位对经济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需求》的问卷调查表,并进行实地拜访,搜集问卷。被调查的企业涉及金融、证券、房地产、政府机关、制造、投资咨询、建筑、广告、物流、建材、教育等多个行业和部门。经过统计,我们对用人单位一共发放了78份问卷,收回72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数为60份,有效回收率为76.9%。从对回收的问卷的统计和分析来看,这些用人单位从自身的角度,对问卷做出了比较客观的回答。
(一)经济学专业的就业市场广大
多数企业认为经济学专业的毕业生在企业的发展中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这些企业中,经济学专业的学生最受证券行业的欢迎,他们相信经济学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很快胜任该行业的工作,并且会很快做出成绩来。在统计“如果现在您单位打算招聘经济学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您希望他们从事什么工作?”一项中,希望经济学毕业生能从事对外贸易工作的调查企业占5.3%,公司管理类工作占34.2%,经济、预测分析工作占36.8%,市场营销工作占47.4%,物流工作占26.37%,证券从业工作占28.9%。
(二)综合能力成为用人单位看重的首要因素,其中“吃苦耐劳”品质最受重视
统计“您认为用人单位最关心毕业生哪些方面的能力?”调查选项的结果:第一位是综合能力,有94.7%的企业认为综合能力很重要,其次是发展潜力占68.4%,第三是专业技能占39.5%,接下来的是社会经验、专业成绩和思想道德。在统计“您认为经济学专业的本科毕业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中比较重要的有”选项中,调查者的综合排序首先是工作能力、态度和经验,其次有创新能力,而现在的学生普遍缺乏的也是专业态度、工作能力和工作经验。在统计“您认为经济学专业的本科毕业生的一般实践能力中比较重要的有”选项中,用人单位认为比较重要的实践能力排列的顺序是吃苦耐劳能力,占73.7%,其次是适应环境能力,占68.4%,接下来是团队协作能力、表达能力和自学能力,而现在的学生普遍缺乏的是吃苦耐劳能力。
(三)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应掌握营销等实践知识
在“目前经济学专业的大学生应急需掌握哪些课程?”和“您认为经济学的本科毕业生要有什么样的‘经济’方面的实践能力?”调查选项中,总结用人单位的意见,他们认为经济学专业的大学生目前应掌握的实践知识首先是营销经济的知识,第二是证券经济的实践知识,第三是国际贸易、物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公关能力等知识。而有60.5%的用人单位认为经济学的学生急需要学习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并有39.5%的用人单位认为经济学的学生需掌握财务课程的知识。
(一)加强经济学教学中的实践教学比重
在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思想,表现为:教师在精力投入上理论教学明显高于实践教学;解决经济、管理实际问题紧密结合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相对较少;实践教学体系和管理制度欠科学。因此,首先应多元化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2]。可从培训现有教师、到企业中聘请客座教授和校外实践指导教师等方式入手,多元化建设实践教师队伍,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保证。其次,进一步创新实践教学方法。可以借鉴工科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比较成熟的实践教学方法和手段,创新经济专业实践教学方法,以及鼓励学生通过参加策划大赛、大学生社会实践、国际企业管理挑战赛、经济类专业英语竞赛、“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等活动,不断拓展创新实践的空间,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加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和校外实践教学管理
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是培养应用型经济管理人才的重要保障条件,与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一样是实践教学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实践性的经济管理学科专业特点要求更加重视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在毕业实习中存在着一部分的同学自己联系实习单位的情况,这给实习管理和实习效果评估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必须进一步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可以采用学校——学校共建、学校——企业共建和学校——政府共建等模式进行实践基地的建设和创新[3],给学生的校外实践提供充分的平台。另外,在毕业实习过程中,有的同学被安排做些日常管理工作,他们感到很委屈,觉得学非所用,不愿从简单的小事做起,到实习单位去过一两天后就不愿意再去,这样很难达到校外实践的真正目的,所以必须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
(三)根据市场需求改进实践教学内容
第一,可以加强证券投资方面的实践。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面对就业市场时,经济学专业学生非常受证券投资和咨询行业的欢迎,因此,我们在课堂知识的讲授中可以加大证券知识学习分量,并且加强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与3-5家的证券投资公司联手建立稳定长期的实习基地,对各个年级的学生提供实习场地,保证他们的实习时间,并鼓励学生通过考试获得证券从业资格证书,为今后的工作打下更坚实的专业基础。第二,加强学生的市场调查与预测和财务管理等知识的实践,这也需要加强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最好让学生能够直接参与企业市场调研和财务管理等具体的工作,为他们今后的工作奠定基础。
(四)重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综合能力是指业务能力和社会能力的总和,具体包括专业实践、自我学习、组织管理、社交、创新、创业等能力。除了这些能力,企业同样看重的是毕业生的专业态度和吃苦耐劳的素质,实际上,企业更加愿意选择那些态度好工作能力又出色的毕业生,其中工作态度是影响员工工作成绩的主要因素。因此,在我们的实践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和优良的道德品质。
(五)增加社区服务模式
大学生面向社会,直接服务于社会。高校的社区服务职能的实现既是学校与社会沟通的重要手段,也是大学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重要方式。国外许多高校将社会服务作为学生必须学习的科目,赋予相应的学分,在一些特殊专业中,学生如果没有社会服务的记录就不能取得专业资格。通过社区服务工作,学生对社会和社会中的不同群体更加了解,对社区存在的问题能更深入地理解,同时训练了解决问题的实践技能,把所学专业与国家的实际需要相结合,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培养了社会参与意识,并逐渐形成了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可以鼓励学生在学习期间或假期志愿为社区提供不收取报酬的服务,积极参与解决社会重大问题的研究和实践项目。
[1] 顾明远.教育大辞典(第3卷)[K].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l99 l.
[2] 马丽莹,马林,等.构建经管类实践教学体系的探讨[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9,(3):170~173.
[3] 陈雪钧.资源整合:旅游管理专业实践基地建设的创新模式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10):119~122.
[4] 徐敏.论实践教学在应用型经济人才培养中的作用[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 (9):131~133.
[5] 岳朝龙,王琳,唐莉.关于加强经济学院实践教学的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7):92~93.
Im provem en t of Practica l Teach ing of Econom ics from Perspective of an Em p loyer A Case Study of Chongq ing Jiaotong Un iversity
WANG Fang,TANGW ei
(Co llege of Finance and Econom ics,Chongqing Jiao tong University,Chongqing,400074,China)
Practical teaching of econom ics isa bridge between theoriesand operation skills for students,and isalso away to cu ltivating students’p rofessional skills to serve the society.W ith them arketeconom y develop ing rap id ly,vigorous developm entof p ractical teaching is an impo rtantmode to cultivate econom ics’students us to face them arket dem and.A s a case of p ractical teaching of econom ics in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the questionnaires from the emp loyers are analyzed and suggestions for im p roving p ractical teaching of econom ics are p roposed.
emp loyer;econom ics;p ractical teaching;m arketdem and
G642.0
A
1674-0297(2010)04-0113-03
(责任编辑:张 杰)
2010-03-01
王 方(1977-),女,四川绵阳人,重庆交通大学财经学院讲师,博士生,主要从事经济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