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感”与“移就”莫混同

2010-08-31 03:58田恒亮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0年7期
关键词:通感修辞辨析

田恒亮

【摘 要】“通感”和“移就”是两种不同的修辞格,但不同的文论家对此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通感”本来就不是修辞格,只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比喻或拟人形式。本文对此问题作了深入的剖析,并阐述了如何辨析的方法。

【关键词】通感 移就 修辞 辨析

通感是中国古代诗文的一种描写手法,钱钟书先生在《通感》一文中给通感这一修辞手法以确切的含义。可是近年来许多学者对通感提出了一些异议,认为通感不是一种修辞格,只是特殊的比喻和拟人。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就产生了许多的疑惑。由于中学语文课本中有关修辞格的章节并没有列入“通感”,仅仅是在教学参考书中对通感进行了讲解。结合多年来教学认识,我以为对于“通感”的修辞格应当明确,不能说法种种,闹的语文教师不知如何去指导学生,使修辞教学混淆视听。

通感的定义也是有所不同的,钱钟书先生《通感》一文中说:“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有形象,冷暖似乎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锋芒。”而北京华文出版社《高中各种知识表解(语文)》里说:通感“也称‘移觉、‘移就,指人对事物的感受移到另一事物上去的特殊比喻”。但是结合大多数资料看,通感的定义更趋向于钱钟书先生的说法。可是对于“通感”被称为“移觉”和“移就”的说法,让人很疑惑。光明日报出版社《中学语文教师手册》中给“移就”的定义是:“甲、乙两项事物相关联,就把本是用来形容甲事物的修饰语移来修饰乙事物的修辞方式。”可是这里所说的“移就”又被称为“移用”。这样一来移就、移觉、移用就混同了,由于说法不一,互相矛盾,使的中学修辞教学莫衷一是。根据本人对“通感”修辞的理解,我认为应该清楚以下几点:

一、肯定“通感”,明确“通感”就是“移觉”

“通感”作为一种修辞方式是由钱钟书先生最早提出的,他说:“在中国诗文里,偶尔碰见一种描写的手法,古代的批评家和修辞家似乎却没有指出。……奇怪的是,亚里斯多德虽然在心理学里提到通感,而在《修辞学》里却只字不谈。这不能不说是那位思想周密的思想家的一个小小的疏漏。”(钱钟书《通感》)他在文中还列举了大量的实例来阐述通感的用法。在中学课本中,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刘白羽的《长江三日》、白居易的《琵琶行》都使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在相关的参考资料中对通感都有阐述,通感在语文教学中已被人们普遍接受。

在光明日报出版社《中学语文教师手册》中又称“通感”为“移感”,“通感是把人们的各种感觉通过比喻或形容沟通起来的修辞方式,通感可分为形容通感和比喻通感。”在原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书中将通感又称为“移觉”或“移感”,“移觉就是人们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把人们某个感官上的感觉移植到另一个感官上,凭借感受相通,相互映照,以收到启发读者联想,体味余韵,用来渲染并深化诗文意境的积极修辞方式。”结合这两种定义,我们应该明确通感就是“移觉”或是“移感”,对于通感可分为“比喻通感”(比喻移觉)和“形容通感”(形容移觉),我认为这种说法比较妥贴,在运用时便于人们理解。

形容通感就是借助形容使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相沟通。比如鲁迅先生在《纪念刘和珍君》中写道:“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浓黑”本是客观存在的能作用于视觉器官的现象,鲁迅先生用来形容主观感觉“悲凉”,就更确切地刻画了旧中国的极度黑暗,深化了文章的意境。

比喻通感运用较为广泛,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和“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岭上奏着的名曲。”这两句,历来被奉为现代文学应用通感的典范。第一句中,感官中“清香”的嗅觉和“歌声”的听觉构成了通感。由比喻构成的通感要有相似点,那就是“隐隐约约”、“断断续续”,因为是“缕缕”和“渺茫”。作者在描写时打破了常规,把“声”和“香”联系,使嗅觉与听觉沟通,使两种作用不同的感官知觉,在心理反应上得到了自然的沟通。第二句中,视觉的“光和影”与听觉的“旋律”、“名曲”构成了通感。用“旋律”、“名曲”喻指光合影疏密起伏和轻重浓淡的色调,作者的艺术感受已不满足于单纯地视觉勾画而诉之于听觉,因为小提琴有着高低起伏的音律和轻重缓急的节奏,它的和谐与光影的和谐有其相通之处。

二、“移就”就是“移用”,与“通感”不同

对于“通感”前面已经作了说明,那么什么是“移就”呢?陈望道在《修辞发凡》中解释说:“遇有甲乙两个印象连在一起时,作者就把原属于甲印象的形状移属于乙印象的,名叫移就辞。”他说:“我们常见的,大概是把人类的性状移属于非人的或无知的事物。”也有人称“移就”为“移情”,就是把人对甲事物的感受用到乙事物上去,使情景交融,物我一体。陈望道在文中举例说“寂寞的富春江”、“怒发冲冠”、“欢乐的篝火”都是移情于物。而在原高中语文课本第六册《威尼斯》一文的教学参考中说:“用于描述甲事物的词用来说明或形容乙事物,起到一种巧妙的耐人寻味的修辞作用,叫做词语移用。”在《语文基础知识手册》中也有同样的解释。结合陈望道的解释,我以为“移就”、“移用”、“移情”都是同一说法,我们不应将“移就”归为通感。在朱自清的《威尼斯》一文中多处使用“移用”的修辞格,如“这方场中的建筑,节奏其实是和谐不过的。”其中节奏一词本来是音乐方面的术语指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規律的的强弱、长短的现象。这里却用来说明建筑物色彩的浓淡、强弱和位置的高低错落的情况,显得它象音乐里的节奏那么和谐。又如“颤着酽酽的歌喉”,“酽”本指液汁浓和丰厚。这里移用来形容歌声的浑厚、甜润、有韵味。以味觉之效补充听觉之效,令人有更真切的感受。这种词语的移用是临时改变搭配关系来把抽象的事物具体化,让人容易理解,给人强烈的印象,语言也显得新鲜别致。

三、“通感”和“移就”二者的区别和联系

根据上文对“通感”和“移就”的分析,两者的区别可以简单的概括为通感重在感觉的相移,移就(移用)重在词语上一定语境下的替换,它体现的是相关联事物的修饰语的变化,多是大词小用和以实写虚。其实,在通感之中也兼用了移就的修辞格,如“甜柔的笑声”、“凄凉的灯光”,是把通感的感觉用移就的谴词方式来表现。因此。我们在运用中应准确的加以区别,不能把二者混同。

★作者单位:新疆乌鲁木齐市兵团二中。

猜你喜欢
通感修辞辨析
“论证说理”与“沟通说服”:高考论述类与实用类写作之异同辨析
说通感
通感修辞很美妙
例谈“通感”修辞手法
可口可乐广告语修辞应用及其汉译分析
李白诗歌修辞与英译赏析
正误辨析一例
同义词组辨析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