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琼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体育系,云南 昭通 657000)
野外森林定向越野对城市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影响
王 琼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体育系,云南 昭通 657000)
在文献资料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野外森林定向越野、森林中的负氧离子和安全的运动环境对城市青少年身体和心理的影响。结果显示野外森林定向越野能提高城市青少年的健康水平和保证运动安全的作用,应大力推广。
野外森林定向越野;城市青少年;运动环境
野外森林定向越野作为一种新兴的、利用地图和指北针导航的运动,在世界各地正吸引着越来越多人参与并为之狂热。它能让青少年置身于久违的大自然中去运动,这不但可以锻炼青少年意志和判断力,而且能够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所以对其研究是有重要意义的。
野外森林定向越野是一种长距离的间歇性越野跑,它既需要有长跑距离的耐力,也需要短距离跑的速度,这种有氧和无氧混合供能的运动方式使青少年的耐力和速度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同时又因为跑的地点和周围环境的不断变化,使参与者还要在奔跑中跳越沟渠、土坑、灌木丛或倒伏的树木。
通过对野外森林定向越野的特点分析,笔者认为它在锻炼参与者心肺功能的同时还发展了其灵敏性、弹跳力、平衡力等运动能力,所以野外森林定向越野运动是一项提高青少年综合身体素质的运动,在青少年中开展对青少年的发育和健康是有积极作用的。
2.1 提高学生独立能力和磨练意志品质
野外森林定向越野是在学生不熟悉的森林中进行,参与者在途中必须频繁看图、对照地形,确定自己所在的站立点和自己所在的方位,快速决定前进方向、正确选择运动路线,从起点到终点都必须独立地做出所有决定。它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逻辑思维及识图能力,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的体力、意志品质和智力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促进了学生在身心方面的全面发展。
2.2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和野外生存能力
由于野外森林定向越野运动有很多是集体项目,在运动过程中需要利用集体的智慧和帮助来完成任务。队员之间需要共同分担责任,这也使学生在集体中得到鼓舞和力量,这不仅可以培养青少年的团队意识还可以使学生学到更多的救护知识,认识和了解更多的动植物,培养利用随身携带的小物品以及周围的环境来辨别方向的能力,是学生掌握在野外生活和生存的基本知识。
2.3 通过在大自然中运动放松心情和调节情绪
野外森林定向越野是在大自然的环境中去运动,通过学习与平时课堂不同的内容和置身不一样的生活、学习环境,调节参与者大脑皮质活动和心理状态。
根据巴甫洛夫的研究,通过优美的景观和不同的学习内容可使大脑皮质出现一个新的、外来的活动,即兴奋灶的转移,从而可以消除精神紧张和心理矛盾,使心情愉快,食欲增加,睡眠改善,起到祛病强身的作用。[1]
3.1 空气负离子对城市青少年的影响
在自然界中,空气负离子是由于太阳辐射、雷电运动、水浪撞击等物理作用,使空气分子电离而成。树枝叶的拍打,树尖对地面负电传导过程都能产生负离子。负离子多少,是衡量空气是否清新的重要标准之一。由于现代城市在受到城市化进程、工业污染等多种污染后,空气负氧离子在城市中的含量极低,而且在城市当中产生后很快就会消失 (见表1)。世界卫生组织规定,人每天需要约130亿个负离子,而我们的居室,办公室,娱乐场所等环境,只能提供约1—20亿个。这种供求之间的巨大反差,往往容易导致肺炎,气管炎的呼吸疾病。
表1 大气负离子在自然生态环境中的浓度分布如下 (单位:每立方厘米)[2]
研究证实,负离子有使血液凝聚流速变慢、延长凝血时间的作用,能使血中含氧量增加,有利于血氧输送、吸收和利用。可使大脑皮层功能及脑力活动加强,精神振奋,工作效益提高,能使睡眠质量得到改善。这样可使脑组织的氧化过程力度加强,使脑组织获得更多的氧。另外负离子是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的,它可以提高人的肺活量。有人曾经试验,在玻璃面罩中吸入空气负离子30分钟,可使肺部吸收氧气量增加20%,而排出二氧化碳量可增加14.5%,故负离子有改善和增加肺功能的作用。[3]
从上面的文献我们可以看出自然环境中的负氧离子的含量是城市公园的几倍,城市房间的20倍。所以笔者认为,运动者在森林中进行运动,不但提高了运动能力,而且还可以吸入大量的负氧离子增加肺功能,对增强青少年的体质和增进健康是有积极作用的。
3.2 净化空气作用
3.2.1 森林是氧气充足的运动场所
在2007年的一项调查中,有15个省市的氧气消耗量严重大于氧气释放量,全国总的氧气释放量和氧气消耗的合计数是-1.7×109吨,即2007年全国氧气消耗量比氧气释放量多了1.7×109吨,也就是大气中氧气总量减少了1.7×109吨。[4]另外,先前有科学家对今天世界某些地方大气进行了科学的分析,揭示了大气中的含氧量正在发生令人可怕的下降。在某些较大 (人口众多)的城市,对大气的分析表明其含氧量甚至降低到令人害怕的12%至15%。[5]
现代城市因为城市化进程、工业化进程,使氧气过量消耗,立体化的光合作用绿叶总面积过少,使有些局部地区大气低层长期得不到其他地区氧气及时有效的补充而导致 “缺氧”。[6]“缺氧”是癌症、心脏病以及严重损害人类健康的变质性疾病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造成人类免疫水平、思维判断能力下降等一系列症状。
在森林中一亩树通过光合作用,每天能生产49公斤氧气,回收67公斤二氧化碳;一公顷阔叶林每天大约吸收二氧化碳1000公斤,放出氧气730公斤。[7]森林中的植物这种自动调节氧气和二氧化碳比例的功能,能够给运动当中的青少年提供充足的氧气,从而保证运动时大量的气体交换。
3.2.2 杀灭细菌、真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
空气微生物是城市生态系统重要的生物组成部分,空气中广泛分布的细菌、真菌孢子、放线菌、病毒等生物粒子不仅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系统功能,还与城市空气污染、城市环境质量和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空气中微生物浓度过高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8]
蔡荟梅[9]等对合肥市区的空气微生物的含量与黄山森林景区空气微生物的含量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前者的空气微生物是后者的3-6倍。
在户外有森林的地方花草树木的叶、根、花、芽等可分泌多种挥发性物质,如萜烯、乙醇、醛、醚、有机酸等,能杀灭细菌、真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1公倾的松、柏、桧、杨、榉、槐等树林,每天可分泌杀菌素30kg~60kg,并均匀散布于周围2km的地域。[10]由于青少年在进行定向越野这种混合供能运动的时候,大量的氧气要和人体交换,如果空气中传播的微生物过多,对免疫力差的青少年是相当危险的。
3.2.3 阻挡滤过和吸附浮游尘埃微粒
“2004年的环境状况报告”显示46.8%的城市颗粒物浓度超过二级标准;颗粒物污染较重的城市主要分布在西北、山西、内蒙、辽宁、河南、湖南和四川。2008年的环境状况报告对529座城市的空气质量进行了测量,有23.2%的城市没有达到二级标准,只有4%的城市达到了1级标准。[11]北京儿科研究所对北京市246名l-6岁的儿童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68.7%的儿童血液中Pb浓度超过WHO标准,并认为儿童高血铅与空气中铅含量密切相关。[12]
城市地区短期空气颗粒物浓度骤增对健康的危害较长期高浓度危害更大,因为城市高浓度污染物在时间和空间上高度局地化。由于青少年正在生长发育的阶段,身体抵抗力较弱,而运动者在进行运动时肺内的交换气量较大,而这些微粒一旦进入肺部深处,成为滞留在那里的经常性刺激物,引为病灶,随时会发生炎症,产生黏液,使人呼吸困难,严重者可致死亡,同时还会增大哮喘病、肺炎、心脏病等疾病的发病率。
由于森林中枝茂叶密,对空气中的灰尘有阻挡滤过和吸附作用。一般树木可使降尘量减少25%~52%,飘尘量减少37%~60%;1公倾阔叶林1年可吸尘68吨左右。人在森林等自然环境中锻炼,可以减少尘埃的吸入,起到防病和健身的双重效果。[13]对上面的文献分析后,笔者认为在森林中锻炼,不但可以通过植物自动调节空气中氧气与二氧化碳的含量,而且还可以通过植物持续杀灭病菌、减少微生物的数量、阻挡滤过和吸附浮游尘埃微粒,森林的这几种功能为青少年的运动环境提供了有效的安全保障。
4.1 户外定向越野运动对青少年运动能力是一种混合供能的运动,能够全面锻炼青少年的灵敏性、弹跳力、平衡力、耐力等素质。
4.2 通过户外定向越野运动能够使青少年的意志力、独立思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野外生存能力、心理健康等得到健康的发展。
4.3 在森林中运动在增强运动能力的同时,还可以利用森林中的负氧离子、吸附净化空气等作用来保护运动者的身体健康,起到保护和健身的双重作用。
4.4 由于野外定向越野的运动场所不是在城区中进行,所以老师要对参与者的身体状况有所了解,对不适合参加的同学的要阻止其参加,保证参与者的安全。
4.5 对活动作好精心的设计和准备,确保活动的安全。对运动当天的天气要及时了解,对活动的路线要进行事先侦察;对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要准备好应对的措施,以确保运动的安全。
[1]赵瑞祥.自然景观在疗养医学中的应用与发展[J].中国疗养医学2001,10(4):1-3.
[2]上海资深专家高科技园区生命科学中心实验室.离子医学[EB/OL].http://www.daifumd.com/_daifumd/blog/htm l/1663/article_88388.html,2007-4-10.
[3]吴士明,薛毅珑.空气离子一次性吸入对肺功能的影响实验研究[J].中华康复,1988,(3):164-165.
[4]吴中全.氧气区域生态补偿及其模型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09.
[5]陈一文.对人类持续安全健康生存,大气“氧气枯竭”造成比“全球温室效应”更为严重恶果[A].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87-290.
[6] 朱丽静.森林的功能 [J].农村.农业.农民,1997,(4):4.
[7]Lacey Jand Dutkiewicz J.Bioaerosolsand occupational lung disease[J].JournalofAerosolScience,1994,25(8):1371-1404.
[8]蔡荟梅,杨书运,蔡敬民.黄山森林景区空气微生物含量及变化规律[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8,25(10):877-880.
[9]南京市环保所.城市绿化减少空气含菌量效应的初步观察[J].南林科技,1976,(2):1l-14.
[10]2008年中国环境状况[EB/OL].http://www.agri.gov.cn/jjps/t20090605_1286551.htm.
[11]杨复沫,贺克斌,马永亮.北京大气PM2.5中微量元素的浓度变化特征与来源[J].环境科学,2003,24(6):33-37.
[12]曹淑贞.现代科技与人文大观-SOS-地球在呼喊[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95:35.
G804.8
A
1673-8535(2010)03-0097-04
王琼(1976-),女,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体育系讲师,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育和训练。
(责任编辑:钟世华)
201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