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媒体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的整合——优质课《我为什么而活着》教学设计发微

2010-08-28 07:37
中学语文 2010年12期
关键词:罗素多媒体技术课件

丁 伟

浅谈多媒体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的整合
——优质课《我为什么而活着》教学设计发微

丁 伟

如何进行多媒体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的整合,实现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是当前教学实践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多媒体的运用应以实用为原则,突出其区别于传统的优势;同时要善于取舍,避免多媒体技术的滥用,充分考虑传统教学要素在信息条件下的作用,实现二者的有效互补。

多媒体教学 课堂教学 整合

在教育信息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学科教学形态正在发生重大变革。信息技术中容量的扩大化、传播途径的多样化、信息载体的生动化等特点无疑给传统的教学注入了新鲜元素。借助信息技术的多媒体技术平台来展示教学过程,也得到不少语文老师的青睐。

确实,欲使语文课具有更大的信息容量、更高效的演练平台、更通俗生动的表现形式,多媒体技术的渗透是个很好的选择。然而,多媒体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并非一个简单相加的“贴标签”的过程,其间需要仔细权衡信息技术元素与传统元素的取舍扬弃。语文教学亦是如此。这时候,信息技术元素与传统元素究竟何者为要,已经不能简单地回答;重要的是,它们的什么内容以怎样的形式进行融合。不解决这个问题,多媒体技术就有可能游离于语文教学之外,两者就难以合二为一,实现真正的整合。下面,笔者就以身边的一节成功的优质课——《我为什么而活着》(作者:罗素)为例,谈谈多媒体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整合过程中需注意的一些问题。

就多媒体技术的使用而言,要遵循实用的原则,避免华而不实的倾向。

首先,课件内容详略处理要得当。“详”要体现在特别注重图片和影音的分量,例如该优质课在讲到罗素同情苦难时,穿插苦难者的图片并配以音乐展示;由罗素的崇高品德联想到现实生活中的感人事迹,则不惜空间地先后插入丛飞的事迹录像(剪辑)和图片文字、洪战辉的图片文字、王顺友的图片文字等。“略”则表现为文字的简洁,所显示的文字应尽量避免整版整版地出现。如,在导入后介绍罗素的文字要精当,只需对罗素身份及一些最主要的成就进行简介,之后插入的冰心的名言也非常精简。尽管在讲到罗素渴望爱情和追求知识的时候分别穿插了罗素的一首较长的爱情诗及罗素的具体成就,然而这个时候属于内容的拓展,因此插入这些文字非常适时。从中可以看出,课件更多地凭借图片和影音(剪辑)资料来展示教学内容,对文字资料则有所缩减。图片和影音(剪辑)的显著特点是生动通俗,易于接受,占用时间少,给学生以极大的视觉听觉冲击力,这对于在有限的时间里扩展课堂容量而言,比文字更有成效,因此可以说,多媒体的最大优势在于图片和影音,而不在于文字。只有发挥了多媒体的这些优点,才能使制作的课件别开生面。

其次,信息技术的作用更多的是辅助教学,是适时的展示,而不能取代对文本解读的思维过程。这节优质课的可取之处在于,较好地处理了文本与课件的主从关系。从本课的课堂结构中,我们能看到执教教师对多媒体技术实际应用的深入分析,即什么地方该用多媒体,什么地方不必使用,什么地方用影像,什么地方用图片,这些都处理得恰到好处。美中不足的是,教师讲解过多,而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太少,整节课学生自主探讨的时间不到1/2。

这就涉及到语文教学实效的问题。一位德国教育家说:“尽管孩子们在电视机前可以看到玫瑰,但却闻不到香味,也不能用手去摸。这样一来,刺激儿童感官、运动技能和语言发育的机会就大大减少了。”这就告诉我们过多地采用音像阅读代替语言阅读是极为有害的。中国电化教育家南国农先生也有句名言:“我们追求的不是教学的机械化,而是教学的最优化。”语文教学的现代化需要以设备和技术作为前提,设备和技术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使用多媒体技术的根本目的绝不是技术展示演练和炫耀,而应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度及效率为终极目标。因此,多媒体形式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关键不在于技术,而在于教师教学思想的现代化,其中不可忽略的是教学流程设计的现代化,只有优化了教学流程,才能更好地促进技术与文本的有机融合。如果不了解语文人文性、思想性的特点,对文本缺乏充分解读,对课件的详略轻重和教学流程的细节问题缺少分析,那么就会不可避免地造成为展示而展示、文本与课件本末倒置甚至脱节的情况。所以,在使用多媒体技术之前,必须对文本知识点(情景)、学生学习水平、媒体内容与形式、使用方式及使用效果有一个全面细致的了解,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发挥多媒体技术的效用。

与此同时,使用多媒体技术,仍然需要注意一些在传统教学环境下的传统要素。

一是设计优秀的导入语。优秀的导入语要具备内容相关、简明、生动的特点,即导入语要尽可能地与课文内容相关,并控制在较短的时间内,且注意措辞的精辟性和情景的趣味性,看其是否能有效地创设教学情境。本课的导入语可以说是成功的。教师先用英文引述了 “to be or not to be,that’s a question”(中文译为“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这一句简短的莎士比亚名言,然后再用中文复述一遍。莎士比亚这句名言实际上蕴含着对人生终极意义的追问,极富哲理意味,堪称经典,也与课文的内容相切合,所以由此引入顺理成章。同时,对于当今的示范性高中的学生来说,莎士比亚这句名言耳熟能详,加之语文老师先用英文陈述,所以学生的注意力便很容易被吸引过来。当然,优秀的导入语应该是不拘一格的,不过不少导语有一个共通之处:小导语中往往蕴含着大语文。一则好的导语的设计往往需要运用相应的课外知识,不同课文的导语所需的知识不一,可能涉及到天文、地理、历史、哲学等方面,这就对语文老师的课外知识积累提出了要求,语文教师必须培养自己涉猎多种知识的兴趣,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才能写出紧扣人心的导语。

二是精简设计提问,适时提出难点问题,适时予以解决。课堂提问是贯穿一节课的线索,是引导学生思考的重要手段。提问的设计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宜太空泛太简单。空泛则不具备引导意义,如 “有什么意义?”、“表达了什么主旨?”这样的问题设计就显得不够深入具体;简单则难以激发思考的兴趣,因而同样不具备引导的意义,如大量地提出是非问,就过于简单。《我为什么而活着》一课中,可以结合不同的进程依次设计这样的提问:1.这三种追求(即渴望爱情、追求知识、同情困难)很有意义,但为什么说“这三种激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2.罗素本人的做法能否拯救苦难者?3.怎样理解这三种追求之间的关系?4.本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品质?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这几个问题前后关联,切入点准确。其中,第一个问题是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学生一时半会儿还解决不了,而教师却在上课不久便将其提出来。看似提问得过早,实则抓住了时机,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目标明确。当然,为了“稳定军心”,此时可以从容不迫地对学生说:“现在回答不了这个问题,是因为我们还没完全解读这篇文章。没关系,我相信我们学完了这篇课文后一定能解决这个问题的。对吧?”听老师这么一说,学生就吃了一颗定心丸,信心增加不少。之后,当学生解决了第三个问题,再适时引导学生解释第一个问题,便是水到渠成了,这时很多学生都能作出较为正确的回答。

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这强调了语文教学的灵活性。综观成功的多媒体语文课例,可以说各有千秋、各具特色,很难用一个固定的标准来衡量,这也体现了大语文教学不断创新的旨趣。然而,无论哪一节多媒体课,都要面对一个现实问题,即教学流程中信息技术元素与传统元素的整合。这时,一切教学活动,都要有助于实现所定的目标,实现教学的最优化。也只有当两者相得益彰,实现了真正的整合,才是信息技术条件下语文课堂质的跃升。

广西壮族自治区横县中学。

猜你喜欢
罗素多媒体技术课件
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罗素悖论的成因
罗素悖论的成因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罗素的亲知理论解析
课件综述——《识字三》
我就是他们要保卫的那种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