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娟
高中古诗词中代表历史永恒的意象
程 娟
鉴赏诗歌的重要途径便是通过抓意象、解意象来理解诗人的情感与思想,感受诗歌的美。一些重要的意象需要在教学中不断地引导学生总结,而高中课本中有很多代表历史永恒的意象,值得我们发现、感悟、总结。
鉴赏诗歌 意象 明月 江山 风雨
所谓意象,就是指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作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意象的营构是中国古典诗词创作的焦点。找意象、理解意象必然成为高中生学习鉴赏诗词的重点。
明月、江山、风雨等自然现象是古诗词中经常出现的意象,它们常常被用来烘托诗作的意境,抒发诗人的感慨;因此也常常被赋予了人格化的力量,他们的存在与人类的生命及历史之有限性相比,成为时间、空间历史发展的一个见证者,成为永恒的象征。下面,笔者将以明月、江山、风雨等为例作简要的分析与鉴赏。
月亮有时朦胧而多情,有时透明而充满理性,有时清冷、萧瑟而无情。它在诗人的眼中,有时是友人、家人,代表着思念;有时代表着失意和哀愁;但有时它却成为历史盛衰、沉浮、物是人非、沧海桑田的见证者、记录人。如:“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这篇诗作里,在月光身上不仅寄托了人们的忧思愁绪,月光又见证了人间不知多少的悲欢离合,营造出一幅清新悠远的艺术境界。又如:“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姜夔《扬州慢》)月亮本无声音,但这里的月亮似乎已有了人性,因心绪悲怆而不愿发声,悲怆之因是因为它见证了历史的变迁和繁荣不在,只剩下一片冷清萧条的景象,身经人类离乱之苦而无言。再如:“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里的月亮就像一位从三国走至北宋的智慧老人,作者与其促膝而谈,小辈在老人面前讲述自己壮志难酬的无奈与痛苦,而月亮似长者般抚慰着他那颗受伤的灵魂。这些诗词中的月亮都似一位长生不老的长者,有时因历经苍桑而显成熟,有时满心伤感失落,有时又用温馨来抚慰人而充满爱心与同情心。但无论如何,总的一个特点,他们的寿命较之人类是永恒的,是时间、空间之历史的见证者,有伟大的人格魄力,使诗词作品意境更加充满人性,生动、感人、优美、多情。
江、山代表着祖国的疆域,在诸多诗人的笔下,江、山代表着一种志向,一种征服的欲望。因此,有时,诗人笔下的江山是温柔而多情多姿的少女;有时诗人笔下的江山确如一位历经磨难而苦难不堪的老妈妈;有时又如壮志豪情、气吞万里如虎、充满豪迈情怀的壮年男子。但自始至终,这江河还是本来的江河,这山峦还是本来的山峦,仅因为人类的活动而给他们着上了不同的外衣。正因为如此,他们就成为见证人类历史的“人”,与人类短暂的寿命、活动相比,成为永恒的象征。如:“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同一条江,名之长江,从他体内不知流了多少水,流经了多少的文人骚客。当诗人感受这春江花月夜的美景时,不由沉浸于对似水年华的体认之中,情不自禁地由江天月色引发出对人生的思索;由时空的无限,遐想到了生命的无限,感到神秘而亲切,表现出一种更深更寥廓的宇宙意识。诗人似乎在无需回答的天真提问中得到了满足,然而也迷惘了,因为光阴毕竟如水,一去难复返。个体的情感在永恒的江河之前显得是如此的渺小,这里的江河似一位“老妈妈”。又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江水一刻也不停歇地向东流去,也带走了历史的假英雄、假豪杰,沉淀下的是千古不变的真英雄、真豪杰。大江即长江,验证了人类历史的成与败,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类似的有“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再如:“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刘禹锡《石头城》)这山永恒地保卫着、固守着这边土地,这里发生的一切——兴与衰、荣与枯、喜与悲,都逃不过山的耳目,只是山因见繁荣不在、人类之离乱而显出无限的悲愁与萧瑟之貌;他也是有感情的长寿老人。难怪月有月神、山有山神、江有水神,大概皆出于此吧。要知道这是永生的,可见证时空发展变迁的一切。
不仅仅月亮、江河在古诗词中成为历史永恒的见证者,就连风雨、花、桥等意象有时也成为历史永恒的代表。如“二十四桥仍在”(姜夔《扬州慢》)中的“二十四桥”也经历过二十四位美人吹箫于桥上的盛况,如今,却随着时光的流逝和空间物象的转变,显得是那样的清冷无依。但他毕竟未老去,只是经历了尘埃的烟云,它还是它,仍横跨在扬州河上,且目睹着依然发生的和将要发生的一切。又如:“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在这里,风雨似乎成为一个无情的人,将那些雄心壮志之人吹打消失,但透过内里,风雨恰恰成为历史永恒的见证者与检验英雄真伪的智者,它的规则是无情的、严格的。再如:“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刘希夷《代悲白头翁》)在深深的叹息中,有一种朦胧的生命意识的觉醒,用自然的周而复始与历史的变迁和青春之易逝作对比,深藏着诗人对生命短暂的悼惜之情。
诸如以上所举之例,在诗词中代表历史永恒的意象还有很多,而高中诗词中常接触的也即以上这些。语文新课标中对诗歌的要求是:学会感受与鉴赏,思考与领会,发现与创新。要达到这个目标,就必须抓住诗歌中的意象进行赏析,本文所涉及之意象仅仅是众多诗歌意象中的一类,要学好还必须下更大的功夫,做更全面的工作。
陕西省延川县永坪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