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综合征患儿的护理干预措施与效果

2010-08-28 06:17:24李玉华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年16期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家庭

李玉华

肾病综合征患儿的护理干预措施与效果

李玉华

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患儿的护理干预措施与效果。方法68例肾病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根据前期调查结果,观察组采用以“以家庭为中心”的理念为指导制定的健康教育方案,对照组延续现有的健康教育方法。结果干预后除焦虑项外各因子得分均降低,不过品行多动问题观察组的下降幅度较干预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动、心身障碍量项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以家庭为中心”对儿童及其整个家庭系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能提高疾病的综合治疗效果,使患儿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健康。

肾病综合征:患儿;以家庭为中心

肾病综合征病程迁延、治疗困难、容易复发、合并症多。而心理状况又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是密切相关的。其中患儿肾病综合征的情况也同时使作为照顾者的父母心理行为产生了变化,从而导致了家庭功能的改变[1]。而在护理干预模式方面,国内儿科护理仍处在以疾病为中心的阶段,对肾病综合征的护理仍为打针、发药、常规健康教育等日常工作,对出院的患者也只是给予呆板的出院指导。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其专业的服务范畴与服务内容都在不断地深化和扩展,护理的服务对象也从单纯的患者扩大到健康的人[2]。护理的最终目标不仅是维持和促进个人高水平的健康,更重要的应是面向家庭、社区,达到最终提高整个人类社会的健康水平。本研究就是在这个护理的最终目标指导下,着眼于我国肾病综合征患儿的行为特点,并从性别、年龄、病情严重程度、患病时间、激素使用及家庭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以了解其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采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的理念,针对肾病综合征患儿的行为问题选择病例进行干预,观察评价实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从我院2007年2月到2009年6月收治的肾病综合征患儿随机抽取68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其中观察组男25例,女9例,年龄3~7岁;对照组男24例,女10例,年龄3~7岁。两组在男女构成比和年龄上无差异。纳入标准:符合患儿肾病综合征诊断标准;年龄3~7岁;发病两个月以上;使用激素治疗;父或母具有一定的读写和理解能力,知情同意者。排除标准:同时患有其他慢性疾病、父母不配合、交流障碍、不具备读写能力、不愿配合研究者。

1.2 护理干预措施 观察组按照“以家庭为中心”的理念给患儿及其父母进行健康教育指导。首先成立专门的健康教育小组,学习掌握“以家庭为中心”的相关知识及实施要则。其中医师主要负责肾病综合征患儿每周一次的复诊工作。心理咨询师和护士主要负责患儿和父母家庭的心理行为评定工作,并设计出心理指导和调节的具体方案及执行具体的操作事宜等。干预开始阶段评估患儿和父母的生理、心理状况以及家庭的一般情况,确定健康教育需求,与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根据个体化的需求确定各自的健康教育的目标,并把教育目标和内容告知患儿父母,与其一起选择教育方式;然后由干预小组成员协同执行教育计划。教育内容主要包括疾病管理、父母情绪管理、优化家庭环境和教养方式、患儿行为矫正。教育手段为制定个体化的家庭护理计划、设置游戏场景进行演示互动、角色扮演、住院期间全程床边宣教、出院后定期家庭访谈、举办肾病综合征患儿健康日集中宣教。对照组延续现有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包括入院评估、入院宣教、健康教育指导,即在治疗护理过程中巡视病房时给予教育指导或在患儿及家长遇到困难时给予帮助及出院指导。教育内容主要是疾病的康复、日常护理及心理护理。两组均在干预3个月后根据各观察指标的调查结果进行教育效果评价。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调查数据应用统计软件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干预后除焦虑项外各因子得分均降低,不过品行多动问题观察组的下降幅度较干预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动、心身障碍量项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行为问卷各因子得分比较

3 讨论

肾病综合征在小儿泌尿系统疾病中占第2位,仅次于急性肾炎,并逐年呈上升趋势,全世界儿章年发病率为27/10万,患病率为16/10万[3]。在“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指导下,国际医学和护理界提出“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的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以护理观念、护士角色转换为前提,适应患者尤其是患儿的心理需要,通过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可使患儿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主要依靠自我管理和家庭的帮助,实现健康恢复。本研究采用个体化的家庭护理书面计划作为一种健康教育的手段。计划根据每个肾病综合征患儿的实际病情、治疗状况、行为问卷、家庭环境量表测量结果以及对患儿日常行为的观察而制定[4]。内容包括:激素治疗时间与剂量表:疾病家庭自我管理注意事项;患儿行为控制方法;家庭环境优化方案;家庭访视及专科门诊安排;干预小组成员联系方式。书面计划为肾病综合征儿童照顾者呈现了应该了解和掌握的疾病治疗康复和心理行为调适的相关知识,并指导照顾者如何具体操作,使得她们有据可循、有本可依,而且也将应该达到的目标明确写入计划,让照顾者能够自我监督,不定期地评价改变的程度及效果。干预小组另设一份评价表,分为中期和末期评价,包括肾病综合征患儿及家庭的评价和干预小组工作评价。干预过程中定期对肾病综合征儿童进行家庭访视或电话询谈,以了解计划执行情况及成效,并及时发现问题[5]。当遇到问题时调动家庭的积极力量,由家庭成员自己进行总结,并列出解决的方法。小组成员则采取更多有目的的措施,技术性地给予建议及专业指导,允许他们以自己的步骤去适应各种改变,保持家庭内部之间、家庭、患儿与护士之间的合作气氛,使彼此能意识到各自的角色,并履行角色义务。这样,双方共同管理肾病综合征患儿,形成一种有效的互动,促进教育计划的执行和目标的实现。从结果可以看出,干预3个月后,肾病综合征患儿家庭环境明显改善,由于医患关系的进一步密切,合作管理成效较为明显,促使肾病综合征患儿及家长的治疗依从性增强,从而复发次数减少,而这些问题的解决也同时促进了患儿行为问题的好转。

总之,综合多种手段进行有针对性的、个体化的健康教育,对肾病综合征患儿行为的控制有一定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黄忠秀.1131名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调查.医学与社会,2007,20(2):58-59.

[2]武丽杰,刘爱民,杨竹君,等.城乡学龄儿童行为问题及影响因素比较.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2,11(1):74-76.

[3]徐韦,朱云霞,陈灵,等.家庭环境与儿童行为的相关性研究.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2,11(1):77-78.

[4]董玲,吴升华,卞兰峥,等.肾病综合征患儿的行为、家庭环境及其父母生活质量的调查.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10):702-704.

[5]席居哲,桑标,邓赐平.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家庭生态系统特点研究.心理科学,2004,27(1):72-76.

450000 郑州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肾病综合征家庭
SAPHO综合征99mTc-MDP及18F-FDG代谢不匹配1例
预防肾病,维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中老年保健(2021年4期)2021-08-22 07:07:58
Chandler综合征1例
中医怎样治肾病?
肾病防治莫入误区
保健医苑(2020年1期)2020-07-27 01:58:20
考前综合征
家庭“煮”夫
安邸AD(2019年2期)2019-06-11 05:29:18
“重女轻男”的肾病
基层中医药(2018年7期)2018-12-06 09:25:32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预防和控制
猪业科学(2018年8期)2018-09-28 01:27:32
恋练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