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利亮 季勇军
(台州科技职业学院,浙江 台州 318020)
【武术教学研究】
24式太极拳教学实验研究
黄利亮 季勇军
(台州科技职业学院,浙江 台州 318020)
文章采用问卷、追踪和教学实验等研究方法,对高职院校体育选项课中的24式太极拳教学进行近一个学期的实验研究,并对实验进行追踪、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以基本步法,太极桩功为基础,结合每组重点动作以点带面的教学模式,适合大专学生学习技能和培养终身体育的要求。
24式太极拳 教学 研究
太极拳是中国武术中最具健身养生价值的运动项目,在当前太极拳运动不断普及和发展的形势下,它已成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全民健身的首选体育运动。有许多学校把太极拳作为体育精品课程开设,对太极拳教学的研究也不断地深化。然而,目前高职院校的24式太极拳教学大多数只有20-24节课完成教学,大部分同学只能在外表上学了一套动作,而无法得到太极拳的本质东西,无法感悟“内气”,从而也就失去了它特有的健身效果和养生价值。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习兴趣,保证较高的教学质量,使太极拳运动能在学生的终身体育中发挥积极作用,基于这些思考,笔者对24式太极拳的教法进行了教学实验。
1.1 文献资料法
查阅有关武术教学、太极拳教学、体育教学方法及其他相关教法,高校体育太极拳精品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及有关论文书籍。
1.2 问卷调查法
旨在反映学生对24式太极拳教法的实验开始、过程、结束后的作用和态度的问卷。实验前问卷时间安排在第一次课结束前5分钟下发,结束时收回,实验中问卷时间安排在阶段性检查课前5分钟下发,上课时收回,逢3号学生问卷安排在每次实验课后5分钟内完成,实验后问卷安排在考核课前5分钟前下发,上课时收回。
1.3 观察法
对3个单元6个教学班的学生在每次实验中进行观察和结束前3分钟集中交流、最后一次课双向反馈,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解分析综合,并作记录。
1.4 追踪分析法
对各教学班中逢3号的学生在每次实验过程中进行追踪,并作记录。
1.5 数理统计法
数据处理应用SPSS11.5软件进行,对问卷、观察交流、追踪、阶段性检查、考核情况及有相关的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结果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大样本间检验采用假设检验u检验、小样本间检验采用假设检验t检验。
1.6 实验法
1.6.1 实验对象
浙江省台州科技职业学院08级全体武术选项课学生共396名,其中男180名,女216名,分6个教学班,每班男生30人,女生36人。
1.6.3 实验设计
1.6.3.1 时数
实验总时数为22节课,分14次课完成,第2-9次课的其中1节和第1次、第10-14次课的全部。
1.6.3.2 分组
按照学院教务处安排的体育课上课时间进行。每周一下午1、2节和周三下午1、2节的2个教学班为第①单元作为对照班;每周二上午3、4节和周四下午1、2节的2个教学班为第②单元实验班;每周二下午1、2节和周五上午3、4节的2个教学班为第③单元实验班。
1.6.4 实验内容
第①单元2个对照班以传统的循序渐进模式进行教学,即从24式太极拳第1式起势开始按套路动作的顺序依次教学至最后一式收势结束止,每次课都在反复复习上次课内容的基础上,再进行学习2-4式或一组新动作。
第②单元2个实验班以基本步法、太极桩功为基础,结合24式太极拳每组的重点动作,进行以点带面的重点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见图1)。
图124式太极拳教学图
第③单元2个实验班先以快打结合定格式模进行教学,即在太极拳动作的学习过程中加快速度,在每招每式特别是每组每段的重点、难点、疑点动作作定格,摆好正(准)确姿势后再作前后连接的学习方法,用较短的时间完成成套动作,目标是快速学会成套技术动作,待熟练后再根据24式太极拳的动作特征静下心来慢慢领会,反复练习,达到完成教学任务。
实验的进度根据学生学习掌握的情况不作限制,在课的开始阶段每次安排云手、基本步法、手型、手法、身型、身法、手眼配合练习作为补充,在具体学习动作过程中着重讲解太极拳的攻防含义和意念控制,在实验的中后期着重于太极拳的特点和养生健身原理教学。
1.6.5 实验进度
第1阶段第1次课:认知与理论,主要介绍太极拳史与发展,基本技法,太极拳特色理论与健身原理,欣赏24式太极拳影像及分析等,3个单元授课内容一致。
第2阶段第2-7次课:第①单元对照班与第③单元实验班进行简化太极拳第1-12式动作教学,第②单元完成全部单个动作技能的学习。其中第7次课为期中检查。
第3阶段第8-14次课:第①、③单元从第8-11次课完成24式单个动作的学习,第②单元完成单个动作与基本功、特点相结合教学。第12-13次课,3个单元均在音乐或声像的配合下进行成套技能教学。第14次课进行考核。
2.1 实验前问卷分析
在实验前问卷调查中了解到学生绝大部分没有接触过太极拳,曾学过的仅有5人。分班组是在学院教务处排课后进行,人数安排是因院级课题为前提,在各选项课之间优先确定人数,学生报名参加选项课根据报名先后而录定。从08年11月体质测试成绩来看,武术选项课学生之间及与全体08级学生对比无差异,逢3号学生作为追踪对象是随机抽查而定。这说明实验对象与08级学生总体无差异,大样本之间无差异,小样本之间无差异。
表1 实验前问卷调查表
从表1看,学生学习24式太极拳的动机以兴趣为出发点的占33.6%,以强身健体、抗病、治病、养生为出发点的占27%,为体育成绩而学习的占25.3%。需要指出的是,刚进大专校门的学生占1/4是为体育成绩而进行学习,这与中学阶段应试教学有着重大关系。另外,为终身体育锻炼而学习的只占7.3%,这与大专体育教学目的任务相左。
2.2 实验中期分析
第一单元对照班按正常的教学进度完成了第1-11式太极拳动作的学习,第二单元实验班的教学进度与对照班相同,在学习过程中增加的基本步法、太极桩功、云手等基本功课课练,同时溶入了太极拳特点、太极气功与动作的配合和重点动作的强化内容。而第③单元实验班的教学模式是以人为本,以大专生的年龄、身心特点等为出发点,打破太极拳缓慢的特点,采用加快速度以迎合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而定格是将24式太极拳中的重点、难点动作进行分解定型并简化,使学习动作过程体现更容易一些,力求快速、简易和熟练。在教学进度上已完成成套动作的学习,在教学内容中增加基本功课课练为保障。
经过7次课实验后的阶段性检查表2表明:所有指标均值X自高至低分别是第③第②第①单元,其中阶段性技能检查成绩两个实验班单元③与②之间差异性较小,为不显著,u值为1.81,而与对照班间分别第③与第①单元差异性极显著,u值为4.25,第②第与①单元差异性显著。对实验中的教法三个单元均存在着差异性显著,其中第③与第①单元存在差异性极显著,u值为5.27。反映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技能的兴趣程度只有第③与第①单元之间存在差异性显著,u值为2.03,其他单元间相比差异性不明显,u值分别为0.16和1.43。(见表2)
以上数据分析说明;在实验前期,用较短的时间(5节课)学习24式太极拳一半动作即第1-11式,第②单元效果最好,采用以基本步法为基础结合24式太极拳每组的重点动作,进行以点带面的重点教学模式效果为次之,以传统的循序渐进模式效果最差。
表2 阶段性检查调查表
2.3 实验后分析
2.3.1 横向对照
通过近一个学期教学实验,反映实验效果最重要的一个指标均值,学生技能考核成绩中了解到:自高至低分别是第②单元80.7分、第③单元78.9分和第①单元77.1分,而三个单元之间均存在着差异性显著,其中第②与第①单元差异性极显著,u值为4.02,第②与第③、第③与第①单元第①单元u值分别为2.05和2.14。这说明了采用以基本步法、基本功为基础结合重点动作以点带面的教学模式在学习24式太极拳成套技能相对效果最好。太极拳动作有着自身的原理、风格、特点及一般性和规律性,它与常人的行为习惯及其他运动技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初学者往往会感到十分别扭。第②单元采用基本步法练习是解决学习太极拳技术最关键的环节。当基本步法练到相当程度后,再结合24式太极拳每组和各招各式动作特别是具有代表性的云手、揽雀尾、左右倒卷肱、转身搬拦锤等进行重点学习,以点带面,完成成套技术学习。在学习动作中根据24式太极拳特点力求熟练准确,遵守立身中正,即全身中正安舒,重心始终在一个平面上,以求姿势优美。头顶悬,即头顶悬、尾闾收、含胸、拨背、沉肩、垂肘六个要点。上下相随即手、眼、步法、身法同时到达,协调一致。神凝体松,即用意不用力,心静意念引导动作这4个原则,同时把太极养生健身原理贯穿于学习过程始终。(见表3)
从实验后问卷调查中可以看出;整个实验过程学生对实施教法的满意程度从高到低分别第②、③和①单元,第②单元相对最好,但总体评价都在较高的分值上,三个单元间均存在着差异,其中第①与第②、第①与第③差异性极显著,u值分别为5.97、4.48二个实验班之间也存在着差异性显著,u值为2.57。
表3 考核成绩分析表
实验过程的兴趣程度均值从高到低同样是第②、③和①单元,第①与第②、第①与第③差异性极显著,u值分别为5.97、4.48,但二个实验班之间差异性不显著,u值为1.37。
对太极拳成套动作的领会程度主要体现在动作技术、攻防含义、杨氏太极拳特点、一般规律、养生原理、太极气功等方面,均值X从高到低分别是第③、第②和第①单元,第③单元相对值最高。由于第③单元教法上开始时采用快打为主体,这种教法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太极拳基本特点——缓慢,所以在快速学会成套动作后,教师在恢复正常速度练习时,突出太极拳的特点进行“拨乱反正”,对外表完成后强调“内饰装修”有重大关系。在差异性上第③与第①、第②、①差异性极显著,u值分别为4.12、2.63,二个实验班之间差异性不显著,u值为1.48。(见表4)
表4 实验后调查分析表
2.3.2 纵向对照
从纵向逢3号学生追踪分析图(追踪学生每教学班6人、每单元12人,分别在每次课实验过程中的学生对教师教法实验满意程度、学生在学习动作技能的掌握程度及过程兴趣性情况,用百分制进行打分的均值)中可以看出:图2第①单元术课头尾两次课的值最高,中间呈下降趋势,整个呈V字形,这体现出对照班学生在学习动作的实验过程中随着教学进度的推移对教法满意程度也呈明显下降。第②单元呈单边上行趋势,第③单元相对稳定,在85±5范围内上下波动。实验证明证明了采用三种不同的教学模式实验,学生对每次课教法的满意程度也截然不同,相对最好的是第②单元。
图2 逢3号学生教法满意度追踪
在图3中第②单元总体保持在一个相对值75-80分的区间内波动,这说明每次实验中学生对所学的动作技能掌握程度相对比较稳定,基本能及时消化吸收。第③单元呈W型,两个低点分别在第4和第9次课,第4次课是学习第12-24式动作,其内容多、动作难度大、基本功不扎实而造成动作来不及消化,而第9次课是由快速转入正常教学速度教学而造成一时不适应有关。三个最高点分别在术课开始和两次技能检查考核课中出现,越接近考核时间,技能掌握程度越来越好。第①单元波动性最大,相对均值也最低。
图4中第①单元第2-5次课中学习兴趣度比较稳定,第6次课开始至第9次课呈明显下降,第10-11为最低点,第12次课后回升。第②单元开始阶段兴趣度较低,最低点在第4课中出现,这由于强调基本步法课课练而造成学生感到枯燥有关,之后随着实验进展内容的丰富指标呈单边上升趋势。第③单元总体呈“V”字型,最低点出现在第9次课中出现,但总体上保持在一个较高值内波动。
图3 逢3号学生技能掌握度追踪
图4 逢3号学生过程举度追踪
从逢3号学生追踪分析结果分析中可以可以看出:所有指标均值X自高至低分别是第②第③和第①单元,这与大样本(横向分析)结果相一致。差异性测验t测验教法满意度第②与第①单元差异性极显著(P<0.01),第③与第①单元差异性显著(P<0.05),第②③单元间无差异(P>0.05)。技能掌握度三个单元间均存在着差异(P<0.05),其中第③与第①单元差异性极显著(P<0.01)过程兴趣度第②与第①单元,第③与第①单元差异性显著(P<0.05),而第②③单元间无差异(P>0.05)。
表5 逢3号学生追踪结果分析表
值得一提的是反映三个均值指标中,第①单元对照班所有的最低点均在第10-11次课中,从课中的观察及课后的交流同样也了解到学生在这个节点上出现“疲劳”现象,表现出学习兴趣明显下降,动作难以掌握,认为教法太简单,实验内容太单调,教学进度过快,个别学生甚至出现厌学等等。这主要是传统教法在学习24式太极拳中后期,由于课时少,动作学习过多来不及消化所带来的后遗症。所有指标在第13-14次课中都有上升趋势,相对应此时实验内容是成套太极拳练习,通过观看录像,音乐结合太极拳特点,体验“精”、“气”、“神”完整教学,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明显好转,能动性也得到充分发挥,此时学生学习兴趣最浓,教学也效果最好。
从实验后问卷中显示:选择太极拳作为今后终身体育锻炼项目的人数三个单元分别为67、89、76人,占总体的58.6%,与问卷前期的29人占7.3%相比,有了具大的进步。
3.1 结论
采用以太极拳基本步法为基础结合各组的重点动作以点带面的教学模式效果最佳;采用快打结合定格式模式在教学前期,学会动作技术最快,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对太极拳的领会程度最好;通过本次实验,对学生选择太极拳作为终身体育锻炼项目,起着巨大的积极任用。
3.2 建议
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简化太极拳的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最佳的方案在开始阶段采用基本功基本步法教学并作反复练习。在学习单个动作时最好以各组的重点动作相结合,以点带面,同时结合手型手法,身型身法,眼法及太极拳特点,感悟“精”、“气”、“神”。在成套动作练习时结合音乐,有条件的可与声像配合。或者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开始以快打形式完成单个动作学习,待完成所有动作学习后,再回过头来以正常速度结合太极拳基本功和特点进行教学,尽可能避免传统的按循序单个动作无重点的教学。
[1]方爱莲.体育文化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王建华.简易太极拳健身功[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3]陶玉军.浅析简化太极拳的教学教法[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4(12).
[4]王淑红.试论简化太极拳教法[J].体育与科学,2001(11).
The Experimental Research of Teaching Twenty-four-set Taiji
Huang Liliang Ji Yongjun
(Taizhou Vocational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Taizhou Zhejiang 318020)
By using the methods of questionnaire,tracking and experimentation,the paper does a comparision of some methods in teaching Taiji in different classes during a term.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eaching metod based on the basic skill and footwork combined focal action teaching is fitter for the requirement of junior college students skill-getting and lifetime sport.
Twenty-four-set Taiji teaching research
G85
A
1004—5643(2010)05—0066—04
1.黄利亮(1965~),男,高级讲师。研究方向:武术教学理论与方法。